如何正確評價楊振寧的貢獻?
提到楊振寧,似乎被送上首頁的都是他82歲時娶了28歲的翁帆做妻子的故事,卻很少有人關注過楊振寧是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華裔物理學家。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20位物理學家,包括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盡皆知的科學巨人,楊振寧赫然也在其中,這是世界的偉人,也是中國的驕傲。
然而在中國,卻少有人知道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到底對中國做了什麼樣的貢獻,還有許多人對其謾罵嘲諷,極不待見,這實在是不智之舉。
有人用「給美國人造飛彈」來詆毀楊振寧,事實上,楊振寧在美國的工作性質和造飛彈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他所做的理論物理研究,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作為任何武器應用,而且,楊振寧還將這些學術研究成果全都印在了腦袋裡,帶回了中國。
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楊振寧趕上了物理學領域研究最輝煌蓬勃的時代,卻也趕上了中國最艱難的時代。
在中國當時的環境下,比較需要的是應用科學人才,所謂應用科學就是核彈的研究、載人航天工程等等。而當時楊振寧所學的是理論物理學,偏向理論研究而非應用。
換句話說,當時的中國並不需要楊振寧這類的人才。再者,物理學科學理論的研究需要很好的科研條件以及儀器設備,而當時的中國顯然缺乏這樣的條件。再考慮到此時楊振寧和夫人杜致禮剛剛結婚,孩子和夫人都在美國,因為這些顧慮,楊振寧才沒回國。
楊振寧的第二個詬病點是在2004年,82歲高齡的楊振寧娶了比自己小54歲、年齡只有28歲的翁帆,說實話,楊振寧此舉所造成的社會影響確實不太好。然而,別人的你情我願的婚姻我們也沒有權力去評價和幹涉。
例如,在促進中美關係上,楊振寧的貢獻是比較大的。1971年中美關係緩和後,楊振寧是第一個踏上祖國懷抱的華裔科學家。
回國後,楊振寧毫無保留的為鄧稼先介紹了量子理論和大量的西方先進物理理論,一邊講還一邊拿筆推算。楊振寧曾為病重的鄧稼先帶來了當時國外最先進但還沒有上市的藥物,此前楊振寧還無意間救過鄧稼先:當時的四人幫企圖以核爆炸未達到預期為由批鬥他,楊振寧回國後請求見鄧稼先,周總理就把鄧稼先調回北京,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1971年,楊振寧參與了保釣運動,所謂的保釣運動,即:保衛釣魚列島和南海島礁的愛國運動。之後,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辦的「歸還衝繩協議」聽證會上作證,楊振寧從地理、歷史和現實等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楊振寧此舉為我國的領土完整做了重要的貢獻。
後來,楊振寧又致力於中國的科研事業。
他憑藉自己的資源,或直接、或間接,幫助中國建立60多所物理實驗室,楊振寧此舉縮短了中國和國外物理基礎設施的差距。
同時,楊振寧為清華、南開和復旦大學籌集了巨額的科研經費。例如,在2005年,楊振寧就奔赴香港,為清華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籌集到了一千多萬美金的科研經費。
」
楊振寧受聘於清華大學時,其年薪為100萬人民幣,然而楊振寧卻分文不取,將這些錢捐給清華大學的研究所。並且,楊振寧還賣掉了自己在紐約的房子,又捐了100萬美元給清華大學。楊振寧捐的這些錢,足以讓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安享晚年,所以說楊振寧來中國養老經不起任何的推敲。
而以上只是楊振寧的其中一部分貢獻。
總之,楊振寧先生對中國的貢獻有很多,僅憑楊振寧某些做法的不妥當而抹黑他,純粹沒有必要,也很愚蠢。畢竟,凡事都有主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