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的子孫全在美國定居,他為何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2020-12-04 程紅梅家常事

君子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泉。此前,有一則消息登上熱搜,有人因多看了一眼我國某著名科學家的名車便大放厥詞,聲稱自己只知享樂;而一些院士則因戴著名牌皮帶便被另一個人唾棄。但實際上,他們都是為國為民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卻遭到別人的猜忌和懷疑,令人心寒。

類似地,我國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也曾因曾在國外學習而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但他卻被指責為「不愛國」,雖然最近這類質疑的聲音已逐漸消失。

但在網上,有人指出,楊振寧的後代都定居美國,並堅信楊振寧「早就把祖國拋在腦後」,雖然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胡說八道,畢竟他回國後對我國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這也同樣在世人心中埋下了疑惑的種子,為什麼楊振寧要在晚年回到家鄉?是真的只為了養家餬口?

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才華橫溢的安徽合肥的楊振寧,在母親的精心培養下,一年來只有一歲多的他就記住了一千多個漢字,後來隨家人遷往北平,雖然遭遇戰火,但他並未受影響,而是進了西南聯大。

他對物理有一種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在大學裡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也是個真正的幸運兒,那個時候,中國正遭受入侵者的蹂躪,根本沒有條件給他提供一個好的科學研究環境。

但他的導師也不願就此埋沒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建議楊振寧去美國留學,去美國讀書。一九四五年,他去美國的芝加哥大學深造,這才發現中國的科學和技術根本比不上美國,而且他並沒有浪費自己的天分,埋頭苦學。

一九四九年,他進入一所著名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也正是在這裡,他首次提出了基本粒子的複合模型,一九五七年,他因提出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頒獎典禮上,他以身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這足以看出他對祖國的感情。

2003年,已八十一歲的他回到祖國,定居北京。回國後,他不僅從事科研方面的工作,而且同樣還擔任北京大學講師。講課時,他不僅教給學生關於物理學和科學的知識,並解答他們的疑問,還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新時代的建設者。

在學生面前,他不只一次地感謝祖國對自己的培養,他從來沒有因為獲得過諾貝爾獎而得意過,他告誡學生,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顆敬畏的心,曾經的輝煌屬於過去,只有面向未來才能繼續前進。

子孫後代離鄉背井,為什麼會返回美國呢?

但是,就是這位忠誠、愛國的偉大科學家,最近卻屢屢遭到別人的質疑,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子孫後代都定居美國,只有楊振寧一人晚年回國,所以有人懷疑楊振寧之所以返回祖國,完全是因為想回家養老,其實心裡根本不在乎祖國,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第一,他對祖國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那一年他去美國並不是為了躲避戰爭,而是為了豐富知識,加深自己在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忘本」。因為他永遠忘不了自己的祖國,所以他將放棄美國高薪的工作,回到中國,為培養下一代人才而不懈努力。除此以外,他的薪水足夠使他在美國過上幸福的生活,根本不需要為了養家而遠走高飛。

而且,楊振寧的子孫之所以全部定居美國,也是因為他早年在美國娶妻生子,他的子孫已經習慣了在美國的生活,如果貿然把他們全部叫回來,估計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他考慮再三還是一個人回去。

回國後,他的種種表現更加強烈地駁斥了那些子虛烏有的論調,他已年近九十八歲,雖然已不能像過去那樣親自到學校講課,但他還是經常在科學論壇上發表自己對物理學的各種看法。而且每次有人問他問題的時候,他的態度都很隨和,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答問題。類似地,面對自己所遭受的非議,他並不火冒三丈,憤憤不平,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雖然年薪接近一百萬,但他拒絕接受這筆錢,而是把全部捐給了清華大學研究所,他還希望以此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科學環境,使他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
  • 楊振寧的兒女都定居美國,他為何晚年選擇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楊振寧的兒女都定居美國,他為何晚年選擇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在民國初期,民國政府的種種行為讓楊振寧感到失望,於是他決定更改自己的國籍加入美國,他帶著妻子和兒女遷移到美國生活,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一直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而奮鬥,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中,甚至為了重建清華物理系,將自己在美國的房產全部變賣。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青年離國,在美國功成名就,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拒絕回國,後來加入美國國籍,此舉令國人極其失望,父親楊武之至死也未能原諒楊振寧,楊振寧先生雖然一直致力於中美交流,並為中國人才培養盡心盡力,但一直飽受非議!
  • 楊振寧的兒女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僅僅為了養老嗎?
    原本以為2003年,是楊振寧獲得中國人民尊敬愛戴的一年,卻沒有想到,歸國後的楊振寧成為了網絡鍵盤俠攻擊的對象,接受了網絡的暴力。有人指責楊振寧不愛國,他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而他本人也在晚年回國,不是為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是為了自己享清福,回國養老。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楊振寧其人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他的父親楊武之是知名數學家,是中國第一位因數論研究獲得博士的學者,父親的引導和家庭的薰陶使他從小熱愛數學,這也為他之後踏上科學之路打下了基礎。
  • 楊振寧81歲時選擇回國,為何子孫卻沒有回來,晚年真是回國養老?
    ,不過就是因為他曾經加入美國國籍,在老年之後又回到中國生活,這讓很多人都覺得楊振寧不過是回來養老的。而且很多人認為,楊振寧回中國也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充其量老先生只是發揮了餘熱,因此很多人都在指責他。 而且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大家還指出楊振寧的孫子選擇在美國生活而且定居在了美國,只有楊振寧他一個人回到了中國,這樣的做法無非是因為這邊給他的養老環境提供的更加的好,所以楊振寧才選擇回到了中國,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呢?
  • 楊振寧晚年回國,到底為了什麼,他做的事值得所有人尊重
    楊振寧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他一輩子都在做科研研究,不過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加入了美國的國籍。現在的楊振寧已經上了年紀了,他選擇了回到中國,楊振寧的孩子們都已經定居在了美國,他還回到中國幹什麼呢?是想回到故鄉來養老嗎?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 成功改回國籍的楊振寧,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
    改回國籍的楊振寧教授,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我們能有現在的好生活不得不感謝很多科學家,但是我國有一些科學家卻因為之前加入過美國的國籍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國籍,而重新回到中國國籍的時候遭到了人們的謾罵。
  • 改回國籍的楊振寧教授,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
    了,楊振寧在官方上的評價都是極高的,但是在民間或者是網上對他的評價卻相當的低,這些人都認為楊振寧回到中國只是為了養老,但如果仔細去分析我們應該質問那些低評價的人,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如果楊振寧真的只是為了回國養老,那麼他又何必在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的時候,還要接受中科院院士這一職位,他直接在家天天安安心心地養老不好嗎?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前言楊振寧,安徽省合肥市人。其實他在引進人才、七八十年代促進歐美對中國的了解和友好關係的建造方面做了不少貢獻,可惜這方面的報導太少,有些人更關心的是他的老少戀、早期為什麼不回國……對於對楊老的看法和意見,很多人批評楊振寧,退休之後無用了就回國養老,不為國家做貢獻,這一點我是不太認同的。以楊振寧的學術地位,他在美國養老條件絕對不會比中國差。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
  •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導語:在以前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知多少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例如錢學森,但是錢學森前輩放棄了在美的高薪,就算受到威脅和折磨,都毅然決然回國,為國家效力。
  • 2017年恢復國籍的楊振寧,為何評價普遍較低,這兩點原因或是關鍵
    你知道嗎?楊振寧於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縣,畢業於西南聯大物理系,1945年,他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從事物理學研究,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此名聲大噪,而後,於1964年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或許你已經知道,楊振寧在2003年,開始定居中國,當下的他已經81歲,令人震驚的是,這本該是他在美國的養老院裡安享晚年的年齡,他卻選擇回國,起初大約1年左右的時間裡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出現這種質疑,那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楊振寧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含義。楊振寧教授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還身兼包括中、美、日、俄在內的「九國科學院院士」頭銜。
  • 2017年改回國籍的楊振寧,只是為回國養老?來看看他做的貢獻
    2017年,已經90多歲的楊振寧,突然捨棄自己的美國國籍,改回中國國籍,而且成為了中科院的院士,這個消息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一陣熱議。有不少人認為,楊振寧現在才回來,只不過是為了養老。有專家對此評論稱,這樣的結論非常片面,你也不看一看楊振寧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 阻止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錯了嗎?
    楊振寧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早年一直在國外工作,2003年回到國內定居,並保留美國國籍,直到2017年,楊振寧才恢復中國國籍。這這一點正是被一群不知就裡的國人指責。而其另外已經讓人詬病的是,其82歲時娶了自己28歲的學生——翁帆。
  • 楊振寧獲諾貝爾後入美籍,現卻被指責回來養老,那是你的無知
    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影響,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並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1997年,楊振寧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推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幫助清華引進了姚期智等頂尖人才,為清華在香港、美國分別設立了兩個基金會,並成功募集巨額辦學資金。
  • 41歲翁帆含淚說出,當初為何嫁給82歲的楊振寧,原因是啥?
    不過,這樣一位頂級的科學家,在民間的評價卻不是很高,因為他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回國報效祖國。祖國最需要的時刻,他留在了美國,直到晚年才回國。這時候的中國已經基本強大了起來,楊振寧的回國只能算是錦上添花,沒有資格被稱為是雪中送炭。有不少人甚至嘲諷說,楊振寧晚年回國只不過是為了落葉歸根,在國內養老而已,除了不回國的問題之外,楊振寧還有一個事情容易引人爭議。
  • 一位被低估的中國科學家:不輸愛因斯坦,為何晚年遭受非議
    ,總覺得楊振寧在晚年的時候居然還娶了一位貌美的年輕妻子,又或者在改革開放之初,需要人才幫助的時候,楊振寧卻沒有跟其他科學家一樣回到國內,所以當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國家雖然幫助楊振寧恢復了中國國籍,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對於楊振寧都是不承認的,更加不會知道身為科學家的楊振寧曾經有過哪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