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有人罵楊振寧,無非是從新中國成立時為什麼沒有回國、身為中國人為什麼要加入美國國籍諸如此類的問題進行切入,更有甚者從他娶了一位年輕妻子這點去噴他。
網絡信息魚龍混雜,我們在接受各種信息和觀點的時候,必須先學會辨別是非,不能因為一些表面言論,對楊振寧先生這樣一位愛國的、偉大的、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造成誤解。
共同拒絕回國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備受西方列強的打壓和封鎖,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非常緊急,迫切地需要科學技術人才。
這個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先後回到國內,運用自身學識,在應用科學的領域,研究飛彈、研究原子彈,極大推動了國家的發展。
那麼為何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拒絕回國?他們選擇留在美國,難道是想把所有學術成就都貢獻於美國嗎?不。楊李二人選擇拒絕回到中國而留在美國,絕不是因為想把學術理論研究貢獻給美國,絕不是因為想給美國做貢獻、而不給中國做貢獻。
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沒有回國,是迫於當時嚴峻的國際形勢。那些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都因重重阻撓,很難輕易地回到中國。為讓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回國,中國政府想了很多辦法。由於錢學森、鄧稼先等人的科研領域是關於應用科學的,回國之後可以為新中國幫上大忙,彌補中國在應用科學方面的空缺。
而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研究領域是與理論物理相關的,新中國剛剛成立時的實驗條件極其落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回國不但發揮不了他們的優勢,還會影響他們的學術理論研究,與其這樣,他們兩人還不如選擇繼續留在美國,繼續致力於他們研究的理論物理領域。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理論研究是要經常出國交流和訪學的,但當時持中華民國護照出國會受阻,所以二人後來才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加入美國國籍的時間是1962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的時間是1964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們兩人獲諾貝爾獎時所持的都是中國國籍。
光芒過於耀眼
宇稱不守恆理論只是楊振寧一生眾多科學成就中排名很靠後的一項,卻是李政道一生的科學巔峰。一個是起點,一個是高峰。
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物理學界至高無上的獎項,楊振寧是因為宇稱不守恆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楊振寧後來研究得出的楊-米爾斯理論的成就,遠超過了宇稱不守恆。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總共只有二十人上榜,楊振寧入選了這個榜單,而且是這個榜單裡唯一一位在世的物理學家。
現在關於楊振寧先生的新聞中,大部分都是娛樂八卦版,除去這些關於一位科學家的花邊新聞,對他科學方面的話題討論也最終很容易演變成空洞而沒營養的爭罵。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傷人。楊振寧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所謂的陰影更加黑暗。因為他的特殊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圍繞他的國籍和婚姻等問題,有很多人喜歡站在聖賢的角度去苛責別人,對這位科學界的領軍人物進行批判和抹黑、攻擊。不是陰影太黑暗,而是光芒太耀眼。
在大學裡有的人不僅能做到學習成績優異,還在各類社團活動中表現活躍,沒少參與人際關係的交往。楊振寧就是這樣開朗外向的人,性格也比較直率,他還會公開涉及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與楊振寧不同,李政道為人較低調。
在李政道的長子李中清的眼中,他的父親是一個低調、謙遜的人。李政道出錢發起了CUSPEA基金會,從1979-1989年差不多培養了1000個留學生。他的兒子李中清一開始都不知道,而是後來在去幫他投遞郵件的時候,才知道父親做了此事。
面對廣州日報的採訪,李中清回答:「儘管他(父親李政道)在學術界有名氣,29歲就成了哥倫比亞大學200年來最年輕的教授,但他從不在家裡說。」
楊振寧真的不愛國?
1945年,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持「中華民國護照」赴美留學。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幾十年後做演講時,主持人提到關於獲得諾貝爾獎的事,他立刻舉手加了一句話,說:「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
楊振寧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當時有很多的海外華人對中國的了解不足,大部分持有私心。楊振寧是一心一意為祖國好、為數不多的沒有私心的華人科學家,他到處為中國說好話,憑藉著自己的聲望募集到的資金,都投入到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2003年底,楊振寧回中國定居後,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了中國國籍。他自始至終是愛國的,他一直認為自己身體裡流淌著的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循環著的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其實國人罵楊振寧,更多的是源於對他的誤解和一些子虛烏有的傳聞,每個人都應該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道理,而不應因為表面誤解就去謾罵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有多少人的一生能有機會和偉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現在的我們,能和楊振寧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就是十分幸運的一代。楊振寧先生作為世界上還在世的頂級物理學家,希望他不受外界紛擾,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