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是諾貝爾獎項獲得者,為何楊振寧的名氣,遠大於李政道?
楊振寧可謂是華人之光,因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物理學家的中國人,而在這之前,中國人一直被排除在主流科學家領域之外。只因為西方人固有的思想,認為華人貧窮落後愚笨等等,但楊振寧的出現,讓西方人開始接納中國人,也開始相信華人也可以為人類文明發展史做出一份貢獻。
-
同樣是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李政道名氣沒有楊振寧大?
我們舉個例子,霍金可以說是最近幾十年最有名的物理學家,而同期成就遠比他高的物理學家都沒有他有名氣。再比如,同樣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薛丁格就要有名氣得多,而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就很少人知道。在華人物理學家圈子裡也是如此,對於楊振寧和李政道來說,大家大多聽說過楊振寧,但李政道就相對陌生一些。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
為什麼有人說李政道沒有楊振寧名氣大?聽內行人說完,瞬間明白了!
楊振寧能與名震全球的霍金甚至愛因斯坦相提並論,而李政道往往在提起楊振寧時才稍帶上如果不是李與楊同在1957年因「弱作用的宇稱不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獎,多數人不會記住他,除非那些頂級專業知識的人。 其實名氣跟科研成果和獲諾貝爾獎沒有關聯,不過楊振寧寄既取得了科學的巨大成就,又成功的在大眾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謂「名利雙收」的典範。楊振寧還是個社交活躍分子,為中國的和平統一也做出過不可忽視的貢獻。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
楊振寧與李政道,本是親密的合作夥伴,為何會鬧到絕交的地步?
楊振寧和李政道,作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和學界泰鬥,二人本是合作無間的兩個夥伴,後來卻逐漸走上了決裂的道路,發展到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程度。學術界關於他們鬧掰的理由也是議論紛紛,後得出一個比較統一的答案,那便是論文的署名問題。
-
同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人們只說楊振寧,卻從不提李政道?
第一位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楊振寧和李政道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而且他們所研究的領域的絕對硬核級別的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弱相互作用力下的宇稱不守恆所以對科學界的衝擊之大,因此也在論文發表後短短一年後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足以表示這個成就對基礎科學界的重要性,也讓全世界都認識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學術大拿!
-
楊振寧與李政道,本是親密的合作夥伴,為何卻永久絕交?
那麼二人為何會絕交呢?其實,論起二人絕交的原因,雖一直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大體是逃不過名利二字。楊振寧的物理之路楊振寧從小出生在一個充滿書香氣的家庭,他的父親曾經在美國留學,回國後先後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任教,可以說楊振寧基因裡就帶著學霸屬性。
-
【科技名家】李政道: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共軛不守恆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
-
兩人獲諾獎都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加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兩人獲獎後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引言: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偉大物理學家,兩人因共同完成宇稱不守恆的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31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5歲成美國院士李政道先生現狀如何?
其實中國這片土地上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並不少,除了屠呦呦、楊振寧是中國籍的諾獎獲得者外,世界上還有7位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了諾貝爾獎,只不過後來都轉了國籍留在了國外,那麼這7位留在國外的諾獎華人得主現狀如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與楊振寧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先生是如何走出國門成為物理天才的。
-
獲諾貝爾獎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引言: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偉大物理學家,兩人因共同完成宇稱不守恆的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後來,在1957年,兩人又同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成為了榮辱與共的朋友。後來兩人都選擇拒絕回國,加入了美籍。
-
李政道與楊振寧恩怨始末
中國人的驕傲楊振寧和李政道是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天花板,在世界物理學界都有崇高的聲譽和威望,二人在1957年共同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二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他們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並且當時他們的年齡都非常小,楊振寧35歲,
-
李政道談與楊振寧決裂事件,坦言:諾貝爾獎只是浮雲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十分廣闊,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天體物理、流體力學、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廣義相對論等方面建樹頗多。
-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2019-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楊振寧在研討會上發言。
-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2019-05-16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
-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說到楊振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可以跟霍金、居裡夫人 等人相提並論,作為中國人,很是自豪。有人說楊振寧是二戰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楊振寧所處的時代,對於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但他仍能做出史詩級的成就,確實不易。不過,同為華裔的科學家,楊振寧和另一位科學家李政道,卻有著一段恩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段故事。
-
為何大家只提楊振寧,不提李政道?
在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中,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稱不守恆定律,當時他們都還很年輕,被視為是一對實力極強、前景光明的物理學家組合。但是,多年來,大家似乎都只提到楊振寧,幾乎沒有提到李政道,這是為什麼?
-
楊振寧與李政道:物理學界雙子星決裂始末
這是李政道在接受《科學時報》訪談時所披露的一個細節,這段由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所表達的話涉及到李政道與楊振寧的恩怨往事。事實上,關於物理學界「雙子星」的紛爭決裂,遠不如楊武之所描述的一般簡單。發生不快的事情,是因為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如果這一次僅僅是小火花,那麼在諾貝爾領獎臺上那一次署名之爭就是燎原之火,那一次的不和讓他們徹底分道揚鑣。
-
楊振寧、李政道決裂40年
一九五七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為「宇稱不守恆」理論的貢獻,成為率先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但兩人多年後交惡,於一九六二年形同陌路的決裂分手,不但國際科學界引以為憾,日後在返回中國大陸貢獻科學成就的各種場合,楊、李不合也成為中國科學發展上的一件陰影。而兩位當代中國大科學家的對撞起因,即在一篇經典性論文的排名先後問題,有關諾貝爾頒獎過程的不同待遇,也種下兩人心結。
-
兩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他們曾是合作關係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1]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