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張關於世界物理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照片刷爆網絡,照片當中的楊振寧身處C位,可見他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實力。你可能還不了解楊振寧所作貢獻,與他無人能比的成就,但你一定不能不知道這位世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一生有13項「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由他所發現的「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預測粒子規範,更是間接使得7位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楊振宇一度成為壟斷物理學界的泰鬥,但他的許多事跡卻鮮為人知。
楊振寧娶妻小54歲被誤解,本應被世人敬仰的物理學家何其悲哀
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中國安徽,早年經歷期間,楊振寧的學習優異,先是在1944年獲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學位,後又於1945年因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並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直到1964年,楊振寧改華人身份,加入美國國籍。這期間楊振寧也有娶妻生活,但隨著2003年楊振寧的原配妻子病逝,此時的楊振寧回到國內,陪伴他的只有當時因物理學家大會認識的翁帆。
楊振寧與翁帆兩人相差54歲,但年齡上的距離並不能阻止兩人心靈上的交流,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登記結婚。楊振寧的第二段婚姻令他倍感年輕,但當時的輿論卻對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頗有微詞,即便是面對這樣的誤解,楊振寧依舊將心力放於科研工作當中,並沒有多做解釋。
楊振寧留美學理論型物理,原子彈爆發心繫祖國
有句話叫做「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對於楊振寧,人們常常與「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作比較,但事出有因,楊振寧之所以沒能像鄧稼先一樣,在國家需要人才大力發展的時候回國,也有著他鮮為人知的窘迫之境。鄧稼先與楊振宇,共為「安徽雙壁」,對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一個是「國士無雙」;一個是「科學豐碑」。兩人同為學習理論型物理的科學家,但在作為上卻有所不同。
1950年,鄧稼先與楊振寧的工作軌跡差開了,在鄧稼先選擇為中國研製原子彈事業隱姓埋名之際,楊振寧也在為祖國的發展不斷積累經驗。在闊別21年重逢之時,楊振寧問鄧稼先,中國的原子彈有美國人幫著造嗎?在得到周總理的肯定後,鄧稼先給楊振寧寫信,如實的說,我們的原子彈、氫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楊振寧喜極而泣,他對國家的熱愛,絲毫不輸鄧稼先。他們既是同鄉知己,又是亦師亦友,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獲終身成就獎的楊振寧,「第二位愛因斯坦」,是人難以理解的偉大
35歲時,楊振寧與李政道憑藉「宇稱不守恆定理」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人同為華人,也同是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楊振寧一生的成就遠不止如此,由他所發現的「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和「楊-巴克斯特方程」等讓華人在世界科研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在美國留學時,楊振寧常宣揚中國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的發展,推薦了極多的人才資源。
楊振寧坦言,自己雖沒能與愛因斯坦合影,但有幸與愛因斯坦接觸了一個半鐘頭,雖不懂愛因斯坦說的是什麼,但以楊振寧如今在物理學界的成就,足以被稱為「第二個愛因斯坦」。獲終身成就獎的楊振寧,直至87歲依舊在堅持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