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30日,中國在新疆羅布泊進行了最後一次成功的地下核試驗,當天晚上,政府表示:中國從1996年7月30日起,將暫停核試驗,這代表著從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得爆炸,至1996年的32年間,中國完全結束了核試驗的歷史,外國媒體對此宣稱,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一共已經進行了45次核試驗。
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我國核物理專家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稱:中國實際上進行了46次的核試驗,有一次沒有計算,那是因為這一次因為降落傘沒有打開的原因,失敗了,所以在外面,大家看到的都是45次成功的核試驗,許鹿希為什麼將這次失敗的核試驗記得尤其清楚呢?因為就是這一次的失敗核試驗,鄧稼先受到了輻射。
鄧稼先是安徽懷寧人,少年時代,他結識了一位好友,那就是楊振寧,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都是清華大學教授,兩家同住清華西院宿舍,可以說,他們是世交。
在中學期間,比鄧稼先大2歲的楊振寧,對他很是照顧,1947年,鄧稼先考上了赴美公費研究生,在楊振寧的幫助下,他來到了美國普渡大學,1949年,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出後,鄧稼先十分激動,一年後,他完成了博士學位的攻讀,隨後,他返回了祖國,決定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那一代人,如果在美國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生活,他們都可以比在中國生活的很好,但是,他們選擇了回國,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另外一種東西。
1953年,鄧稼先與許鹿希結為夫妻,許鹿希的父親許德珩,早些年間是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五四運動時,他曾參與起草了《北京學生界宣言》,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
鄧稼先與許鹿希兩人結婚後,十分恩愛,可是到了1958年,許鹿希發現了丈夫的異常,有一天晚上,鄧稼先和許鹿希說「我要調動工作了」許鹿希問去哪,由於保密原因,他不能說,鄧稼先委婉地表示「就是為了它死了也值得,家裡的事情我管不了了,一切都託付給你了」
就此,鄧稼先開始了自己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科研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那個時候,許鹿希大概猜到了丈夫的工作到底是什麼, 但是她一直沒有點破,當作自己不知道。
1971年楊振寧訪華時,在受到周總理接見時,提到了鄧稼先,當時由於特殊時期,鄧稼先受到了迫害,因為楊振寧的提名,鄧稼先被解放出來,周總理將他召來北京,見到了多年好友楊振寧。
在離開中國前,楊振寧問鄧稼先:據說中國搞原子彈有美國人參加?鄧稼先沒有回答,他說,你快走吧,以後再告訴你,隨後,鄧稼先將此事匯報給周總理,周總理明確地指示他,可以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氫彈都沒有外國人參加。
鄧稼先連夜給楊振寧寫了信,拿到信後,楊振寧流下了眼淚。
有一次氫彈的空投試驗,降落傘沒有打開,直接掉在地上,幸好沒有爆炸,但是核彈引起的輻射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工作人員必須將核彈找回來,100多個防化兵去找都沒有找到,鄧稼先去了,他找到了。
找到核彈時,平時根本不拍工作照的鄧稼先,卻是提議要和二機部副部長趙敬璞拍一張照片留念,後來許鹿希才知道,原來,當時鄧稼先已經知道,自己被核彈輻射了。
鄧稼先的死因是直腸癌,但是在當時的醫療水平看,直腸癌並不是絕症,如果動的好手術,完全可以多活二三十年,可是鄧稼先和別人不一樣,因為他長期從事這份工作,骨髓裡就有了放射線,所以一做化療,白血球和血小板馬上跌到零,全身大出血。
由於這個原因,鄧稼先的直腸癌沒法治療,身為醫學博士的許鹿希,面對丈夫的痛苦,什麼也做不了,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病去世,享年62歲,臨終前,鄧稼先還在嘴裡念叨著「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