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級科學大佬楊振寧,對物理學的影響和貢獻。

2020-10-07 英雄故事匯

世界級科學大佬,物理學家楊振寧,和同事李政道第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對科學的發展,特別是標準模型的構建,影響巨大,可與愛因斯坦玻爾比肩的科學家。

楊振寧,主要是研究局部物質理論的物理學家,由於他早年在西方生活,他的思想打上了西方思想的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對以黃帝的道原經,周文王的周易和老子的道德經沒有入門,故他與其他120年來的西方物理學家們一樣,其思想和理論永遠被囚禁在形而下的物質囚籠中,最終,基於物質的理論必將送入歷史的博物館。

楊振寧對科學的貢獻好比培育了一課參天大樹,而這樣的樹世上寥寥無幾。而一些人只不過從這顆參天大樹上折下一個樹枝,做了個小物件,便可稱得上頂級科學家。即很多人使用楊的理論,略微發展一下,便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樣的人有幾十個!

楊振寧在科學史上的準確定位是前20。具體多少位,這個很難排,前10~前20位都可以。我個人和其他朋友,大致給他排在第16~18位。這個排位,得到絕大多數專業人士的認可。我找了幾個物理學教授和科學史研究員,他們也都認可這個名次。其實,前20名也好,前2000名也好,這些大科學家到了那麼大的歲數,早已經看淡了名次了。他們關心的是解決科學難題,而不是排所謂的名次。他們對這些所謂的名次,不過就是一笑而過,淡然處之。

這樣的科學家,我們是高中的時候就知道了,對他的爭議其實最主要也就是他早年沒回國,現在回國這件事,裡面的內情,我們也不知道,可我覺得政府應該給他正名,究竟是有的人說的叛徒還是怎麼樣的。現在一提到他就有人在噴,政府給個結論,咱們也好知道,別等到楊老走了之後才評價吧,雖然他可能不在乎。

楊在清華為中國培養了兩代高等物理的頂尖人才,建立了高研院,一舉將清華高等物理拔到世界頂尖水平。其他貢獻更是不計其數。多少國家請他去養老呢。3層別墅都是少的,一個園林都不多。 說這麼多不是貶低霍金,拔高楊,任何科學家都值得尊重,霍金的堅強和成就也足以讓人仰望,只是希望大家認清事實,不再對一位高齡老人,科學巨擎愚昧的詆毀和網絡暴力。

楊教授因為在82歲時娶了28歲的妻子而成為近年來人們熱議的焦點頭條。這段年齡差距極大的婚姻非國人所能接受。不過,感情方面的事,屬於當事人的私事,他人無可厚非。而楊教授在物理學方面取得的學術成就卻被很多人忽略了。

那麼,楊振寧到底有多牛呢?他的成就可以比肩愛因斯坦。另外,他對於祖國的貢獻,還包括曾經開出的1份救命名單。

20歲的楊振寧成為了西南聯大的畢業生,3年後,他獲得了赴美留學的獎學金,於是,遠渡重洋,他來到了芝加哥大學,並在3年後拿到了哲學博士學位。

1年之後,楊振寧就進入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與他合作的,是李政道。兩個人都沒有想到,7年之後,他們的合作將迎來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和李政道常常聚在普林斯頓柔軟的草坪上暢談,也是在這裡,他們設立了共同的目標:推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從草坪上的初步構想到實驗室裡的無數次論證,最終,他們共同發表了論文,也因此登頂諾獎。有史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盃第一次被兩位華人拿到,當時,楊振寧只有34歲。

愛因斯坦因為相對論而聞名世界,楊振寧則因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走上了學術成就的巔峰。拿下諾獎之後,他繼續攻克了統計力學、粒子物理學,以及量子場論等等,最終,楊-米爾斯理論、宇稱不守恆、楊-巴克斯特方程這三大理論成為了他最重要的成就。

其中,楊-巴克斯特方程打通了物理和數學之間的屏障,後來,有多位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在研究這套理論。

楊振寧的理論奠定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從此,四大基本作用力中,有三種可以通過一個理論來進行描述了,這也是愛因斯在晚年一直苦心研究卻未獲成功的科研項目。

可以說,楊振寧的成就與愛因斯坦比肩而論。

拿到諾獎後,楊振寧成了舉世矚目的泰鬥級人物,各國紛紛盛情邀請他前往,可是,最終,他選擇了回到祖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回國訪問的美籍著名學者。

楊振寧訪問結束回到美國後,四處演講,宣傳新中國的變化。他的宣講激發了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熱情,也有許多華人因為聽了他的演講而願意前往中國。可以說,他成了那個特殊時代中美之間的橋梁。

後來,楊振寧多次返回祖國。曾經有一次,正值國內進行著那場特殊的運動,諸多科學家、學者遭受了各種迫害和折磨。楊振寧特意開出了一份親友會見名單。要知道,以他的身份,這份名單中列出的每一位親友都將受到格外的保護,並且免受殘害。

這份名單保護了一批日後為新中國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兩彈元勳鄧稼先。可以說,這是一份救命名單。

1998年,楊振寧擔任了清華大學的教授,此後,他長期居住在清華園中,2017年的時候,他恢復了中國國籍。而在他的努力下,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也有了全新的發展。

可以說,楊振寧真正牛在了對祖國的貢獻上。愛因斯坦的智慧,被全世界所共享。而楊振寧的智慧,都使整個中國民族受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現代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

宇稱不守恆定律,楊—米爾斯理論,為標準模型奠基,作為物理學家的楊振寧,其地位猶如金字塔的頂層,遠遠高於一般的物理學教授,也高於一般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可與同時代的頂級物理學家如愛因斯坦、波爾、費曼、狄拉克、普朗克等比肩,同處於物理學最高層的科學家。

楊振寧無疑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大佬級人物。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他有13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
    楊振寧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他獲得過諾貝爾獎,還有那句著名的詩:你是上帝恩賜給我最後的禮物。但楊振寧究竟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以及他在物理學上的影響程度,很多人就一無所知了,有人這樣評價楊振寧學術上的地位:他是成果豐碩的物理學家,與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處於同一級別,連霍金也望塵莫及。
  • 袁隆平和楊振寧誰對世界的貢獻更大?
    這是毋庸置疑的,楊振寧的貢獻更大。從楊振寧35歲時便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足以說明。諾貝爾獎獲得的條件是對人類進步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他的級別只能拿牛頓,愛因斯坦這種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提並論。楊振寧楊振寧對世界做出的貢獻以及物理上的偉大程度,實事求是的時候,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基本上了解甚微。
  • 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貢獻屬於全人類他的科學成就可以和牛頓相提並論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在世界主流的物理學界中基本上沒有華人的參與,直到楊振寧的出現才徹底打破了歷來被西方世界所引導的世界科學發展然而如今圍繞著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爭議卻極大,這些爭議中多是:評價楊振寧先生直到2017年才恢復中國國籍或是年壽已高的他娶了一位小嬌妻,但是在他偉大的學術成就和對全人類的貢獻面前
  • 楊振寧獲「求是終身成就獎」,對於他的科學貢獻,丁肇中等人曾經...
    97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9月21日晚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25年來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查濟民1994年創立。有關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坊間議論從未間斷。
  • 科學巨匠楊振寧對中國有大貢獻,除科學理論,還有一份救人名單
    之後的楊振寧就讀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並獲得博士學位,便開始了與李政道的合作之路,在與李政道合作時,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他倆也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後二人各奔東西,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但在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他仍舊是中國公民。
  • 楊振寧與李政道的恩怨糾葛,諾貝爾獎到底誰的貢獻大?
    楊振寧大名鼎鼎,在35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還有幾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而且其他人在他工作基礎上又產出幾個諾貝爾獎,楊振寧是物理學界大神級的人物,他的成就可以頂級物理學家前十的位置。問題來由楊振寧與李政道之間的恩怨糾葛,一是關於文章的署名問題,誰排第一,誰排二,另一個是諾貝爾獎誰的貢獻大。楊振寧與李政道曾經親密無意,發現宇稱不守恆,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年後關係惡化,原因有二。
  • 諾貝爾獎得主年齡盤點:最小才17歲,楊振寧35歲獲獎,最大的96歲
    諾貝爾獎是被公認為科技界當今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項。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無一不是相關領域的開拓者和巨擘,比如愛因斯坦、楊振寧、居裡夫人……他們在人類科學的發展歷史上都寫了下重重的一筆。最年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勞倫斯·布拉格獲獎年齡:25歲布拉格保持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他於1915年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出生於澳大利亞。
  • ...獲「求是終身成就獎」,對於他的科學貢獻,丁肇中等人曾經這樣評價
    97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9月21日晚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25年來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查濟民1994年創立。有關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坊間議論從未間斷。
  • 他曾與楊振寧同窗,還師從諾獎得主,是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
    還將自己著作的《晶格動力學》交給他,讓他根據最新物理學研究成果,重新撰寫,馬克斯·玻恩則與他交流並提供意見。1954年,這本《晶體動力學理論》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該領域科學工作者的必讀之書。1951年,黃昆首次提出晶體中聲子和電磁波的耦合振蕩模式,所提出的運動方程被稱為「黃方程」還著有《固體物理學》,與謝希德合著《半導體物理學》,這些書籍為相關專業物理學的教育給予了極大幫助。
  • 被評為「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偉大,你根本不了解
    大家只記得楊振寧在前兩年才恢復了中國國籍,認為他此前一直在為美國「做貢獻」,認為他心中並沒有祖國。孰不知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楊振寧就已經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慷慨陳詞多次發表愛國演講,影響了很多留美臺灣學生。
  • 資料: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圖)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學金。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裡程碑之一。儘管他們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華人」,消息傳來,中國人無不引以為傲。
  • 98歲科學巨匠楊振寧:字跡鏗鏘提名一所211大學,而非清華北大
    35歲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自然》雜誌選評為千年來影響世界的20位物理學家之一,並且是唯一一位還尚在人世的大佬——楊振寧。這位科學巨匠想來大家都有所耳聞,在04年之時還傳出了與小54歲的研究生翁虹結婚的消息,震驚當時,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談資」,娛樂明星的關注度在楊老面前也是得甘拜下風了。
  •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有哪些貢獻?
    作為當今世界的物理學大師,楊振寧在理論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在世第一對於楊振寧的物理學貢獻,兩彈一星元勳、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做出過高度評價。
  • 中國的鄧稼先,世界的楊振寧
    鄧稼先與楊振寧,一位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兩彈元勳」,一位是諾貝爾獎得主,被世界公認為還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是安徽老鄉,是鄰居,是同學,是一起長大的密友,他們就讀的都是西南聯大,赴美留學主攻的方向同是理論物理。1950年,兩人的人生軌跡岔開了。
  • 楊振寧依然有機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使楊振寧拿到諾貝爾獎的成就是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了宇稱不守恆的思想,對原本認為天經地義的宇稱守恆提出大膽的質疑。1957年實驗證實了宇稱不守恆,當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 「中國物理學之父」:培養出李政道和楊振寧,是心懷祖國的科學家
    我國有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發表了五本專著和不下一百二十多篇重要的科研論文,更為之一振的是,他教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這兩位就是李政道和楊振寧。而這位被人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的人,就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吳大猷。
  • 同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人們只說楊振寧,卻從不提李政道?
    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什麼大家只記得楊振寧?其實要說大家都不記得李政道,那絕對是誤解了,因為楊振寧和李政道當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這有如下幾個原因!>,這個課題的曾經被上帝之鞭:泡利貶低得一塌糊塗,但最後楊李兩人在華人頂尖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的鈷-60衰變實驗支持下獲得了驗證,這在當時科學界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因為直接打破了物理界的平衡與對稱、曾經像能量守恆一樣的科學信仰!
  • 2019年「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了楊振寧,可你根本不了解他的偉大
    在過去的15年裡,代表著華人世界裡最高科學成就的楊振寧,為中國科學事業默默奉獻了近50年之久的他飽受著許多人的指責和謾罵,一些無良的媒體不去報導他的豐功偉績,卻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隱私,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求是終身成就獎其實楊振寧所做出的科學成就和對國家的貢獻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得多。2019年「求是終身成就獎」頒給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 楊振寧對量子力學有什麼貢獻嗎?
    楊振寧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粒子物理與場論、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等領域都取得了眾多輝煌的成就。1957年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和李政道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楊-米爾斯理論及楊-巴克斯特方程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 楊振寧對量子力學有什麼貢獻嗎?
    楊振寧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粒子物理與場論、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等領域都取得了眾多輝煌的成就。1957年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和李政道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楊-米爾斯理論及楊-巴克斯特方程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楊-米爾斯理論這一工作,鮑爾獎稱其「排在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楊振寧也被譽為「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物理學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