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不是時代造就他,而是他造就了時代

2021-01-21 勝似驚鴻落葉

英國乃至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因為他在各個領域的研究和發現,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168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詳述了運動和引力的三大定律。為物理學和現代工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萬有引力的發現也與克卜勒的行星運動定律相吻合,從而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理論證明。這推動了西方科學革命的到來和現代科技的發展。

牛頓

除此之外,他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貢獻。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系統地闡述了冷卻定理等。在他眾多的研究發現中,不得不說,微積分的發現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大進步。無論從任何方面,牛頓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存在不僅是為了推動科學的發展,而且成為17世紀和18世紀成千上萬學者的指路明燈。

從小經歷,特別愛好發明。

牛頓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他在出生之前就遇到了第一次挑戰。在他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去世了,由於是早產兒,他的身體非常虛弱和瘦弱。為了生存,牛頓三歲時,母親改嫁,將牛頓託付給了外祖母。也許正因為如此,牛頓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和繼父充滿了仇恨,但他也有一個慈愛的祖母。

牛頓長大後,他被祖母送到學校讀書,在成長中取得了牛頓這樣高的成就。小時候並不是神童,他的成績在班上處於中等水平,但特別喜歡讀書。特別喜歡機械製造方面的書籍,並從中受到啟發,經常喜歡做一些小工具。小學畢業後,他離家去讀高中,母親曾希望他成為一名農民,但牛頓並沒有以此為目標。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沉迷於讀書。也許是上高中的時候,他住在藥劑師家裡,所以受到化學的影響,開始對這方面感興趣。值得一說的是,牛頓在高中成績優異的時候,依然對書本充滿了渴望,此時他已經開始了對自然現象的內心探索。

在劍橋大學學習,然後進入政治生涯。

順理成章,高中畢業後,牛頓以優異的成績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錄取。當時三一學院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關於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但牛頓更喜歡現代哲學家笛卡爾和天文學家伽利略等人的思想。但學院並沒有把精力放在這上面,他只能在私下裡努力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

在學校學習期間,他發現了一套新的數學原理,即微積分。被後人廣為傳播。要知道此時的牛頓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卻已經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誰能不說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人才?1665年,當牛頓獲得學位時,劍橋大學因為瘟疫而暫時關閉。牛頓只能回國繼續研究微積分、萬有引力定律等。

牛頓在學術研究方面確實很有天賦,他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實屬罕見。

1689年,他因傑出的研究而被選為國會議員,先後加入皇家科學院,並於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主席,他擔任這一職務長達24年。除了在英國的知名度,他在法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他也是法國科學院的院士。

在牛頓的一生中,他遇到過許多貴人相助,其中就有財政大臣查爾斯。查爾斯對他印象深刻,於是帶他去皇家鑄幣廠監督鑄幣。這項工作相對容易,但牛頓也將自己對學術的嚴謹和認真的態度融入到工作中。並成功地適應了這項工作。他因傑出的服務而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牛頓的人生態度值得尊重。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上,他都能用那種嚴謹負責的態度去對待,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研究成果突出、覆蓋面廣。

在他的許多研究中有微積分的發明。因為當時牛頓和另一位學者萊布尼茨幾乎同時獨立地算出了微積分,並分別為它們創造了不同的符號。牛頓的朋友自然相信牛頓,在他們的記憶中,牛頓在萊布尼克發現之前就已經證明了微積分的存在。但他沒有發表任何東西。但是萊布尼茨在牛頓之前就發表了他的觀點。

就這樣,微積分的發明成為了數學上的一個爭議點,但無論如何,牛頓確實對微積分做出了重大貢獻。除了微積分,他還根據萬有引力原理解釋了潮汐出現的原因,回答了當時人們的疑問。從這個角度來看,牛頓在學術研究上確實給人們留下了很多財富。

牛頓的研究發明不僅為英國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在世界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研究被後人廣泛運用。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功地推動了科學時代的到來,為科技革命的首次出現埋下了導火索在英國。

作為一位有影響的科學家,他首先自己建立了運動三定律。為物理學和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為天文學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因此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雖然去世了,但他為人們留下的財富卻是不可估量的,他是英國劃時代的存在。值得人類敬佩。至今,牛頓的研究仍被用作宇宙飛船、人造地球衛星等的基礎。可見,不是時代造就了他,而是他造就了時代。

相關焦點

  • 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怎樣專研知識,終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引言:牛頓,英國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發現遍及各個領域,因此被人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在牛頓長大之後,他便被祖母送去學校讀書,在長大後取得如此高成就的牛頓,在小時候卻並不是神童,他成績在班上處於中等水平,卻格外喜歡讀書,特別喜歡關於機械製造的書籍,並且從中受到了啟發,常常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小工具。小學畢業後他就離開家到中學讀書,而他的母親原本希望他成為一名農民,但牛頓卻志不在此。
  • 數學界與物理界的一號大神,科學全才,衝破舊時代的神——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牛頓的小學時代:1643年1月4日,艾薩克·
  • 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
  • 盤點古今百科全書式十大全才,達文西人類極限,牛頓上榜!
    TOP3 艾薩克·牛頓職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科學家、神學家(劃掉)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 造就牛頓的樹,一開始並不是那棵蘋果樹
    在老家的第二年,某一天,他在姐姐家的蘋果樹下沉思的時候,一個蘋果掉了下來,由此驚動了樹下年輕的大腦,從此之後也驚動了整個世界。人們讚嘆這顆蘋果改變了牛頓的一生,也改變了世界的發展。 可對牛頓而言,這顆不明所以的蘋果樹不過是一個意外的偶然,真正決定他不平凡的一生的是另一棵樹。
  • 英國有這樣一個全才他推動了世界科學的飛速前進,這個人就是牛頓
    名人簡介:全名: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
  • 童年的牛頓經歷了什麼才造就了他的偉大?讓我們探索他成長的故事
    1642年聖誕節清晨,艾薩克牛頓降生於英國林肯郡科爾斯特沃斯村的伍爾索普莊園。很不幸的是,在牛頓還在腹中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牛頓因此也成了一名遺腹子。他還未出生就已經繼承了父親的整個莊園。我們知道,基督教徒大都信奉原罪論,他們會定期進行懺悔,牛頓是一個標準的基督教徒,根據牛頓遺留的手稿記載,在他所列的在劍橋求學時所犯的罪行清單上就有他用拳打過自己的一個妹妹,毆打過「多人」的記錄。牛頓還記得自己曾「希望死亡降臨到一些人身上,詛咒他們死去」。最令人震驚的是,他還隱約記得曾經威脅要將繼父和母親連同他們的房子一起燒掉。這些都表明牛頓懷有強烈的憎恨。
  • 群星璀璨的17世紀:天才造就時代還是時代造就天才
    波蘭當時是一個遠離科學中心的國家,所以沒人知道在科學上是他提出了日心說,因此他就相對平安的度過了他的餘生。義大利文藝復興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是17世紀以前幾百年的事情,藝術家不是突然爆發出來的,追根溯源,回到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他們開創的那些數學傳統被亞裡斯多德的光芒蓋過去了,而亞里斯多德本人對數學並不是特別的重視。
  • 牛頓,他是科學上的巨匠,卻是道德上的矮子探索他不為人知的一生
    牛頓像艾薩克-牛頓的一生非常極端,他是一個智商290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作與成就不計其數,在此不再過多贅述,讓我們共同探索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人生——醜陋的德行牛頓vs胡克 萬有引力之爭胡克像胡克是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設計和發明許多科學儀器,被譽為英國的「雙眼和雙手」。後世公認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也奠定了他科學巨擘的地位。
  • 牛頓並不是晚年信仰上帝,而是終生都是信徒
    在30歲時,他改變了整個科學世界,表明宇宙是可以用數學認知的。他就是被歐美以本地時區1月4日紀念生日,大名鼎鼎的伊薩克 牛頓(Isaac Newton),著名的物理學家,人類少有的科學界全才。但牛頓並不自滿。他還有一句著名的話,"What we know is a drop, what we don’t know is an ocean."
  • 牛頓為什麼晚年不再相信科學,而是選擇相信神學?
    接生婆和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擔心他能否活下來。但是,後來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日會竟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還活到了85歲的高齡!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牛頓為什麼在相信科學以後,又轉為相信神學?難道是晚期糊塗了嗎?還是另有原因呢?
  • 同為曠世奇才,牛頓一生顯赫,他卻飽受冷遇
    艾薩克·牛頓,英國歷史上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他的研究涉及力學,數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其成果被公認為是世界文明進程中的瑰寶,牛頓因此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作為當時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之一,他在眾多科學天才中脫穎而出,其一生不可不謂之輝煌,他的成就足以讓普通人將其奉若神明,可是這樣一位科學巨人的個性卻飽受同時代以及後世學者的詬病。牛頓的「混蛋」性格源自悲慘的童年遭遇,父親在他出生前就去世,母親在其三歲的時候改嫁,將他扔給祖母撫養,他一度在年輕時的日記裡寫道,「我以後將何去何從?我應該結束這一切。
  • 23位「兩彈一星」功勳,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時代?
    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時代,這是一個被廣泛爭議的問題。我們不妨用辯證法的思想來進行一次深度剖析。一批有志青年,突破重重阻攔回到祖國,為研發「兩彈一星」立下不朽功勳,他們包括曾經的美軍上校錢學森、抵10個師的郭永懷、核彈之父錢三強,還包括沒有出國經歷的氫彈之父于敏等一大批老一代頂尖技術專家,他們帶著剛剛畢業的國內本科生,從零到有,從有到強,在短時間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就,可以說是英雄加快了歷史進程,也造就了時代。
  • 達文西,他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
    中國人最喜歡的的藝術家,這其中就包括了義大利著名的畫家達文西,可以說他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1452年,達文西出生於義大利芬奇鎮,父親是一名法律公證員,因此家境還算富裕。不過達文西是一個私生子,所以在當時的西方社會環境裡他的身份繼承不了家業,也成不了一名公證員,這看似是個遺憾,不過卻給達文西因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探索想要學習的東西。
  • 董俊山:大力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迫切需要大力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列寧指出,只有弄清一個時代轉變到另一個時代的客觀條件,才能分析它的主要矛盾,並找出解決辦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元素要素就在黨和國家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發育著成熟著。
  • 牛頓和他的反射望遠鏡
    ,數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人物成就▼      1679年,牛頓重新回到力學的研究中牛頓的這一重要發現成為光譜分析的基礎,揭示了光色的秘密。牛頓還曾把一個磨得很精、曲率半徑較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壓在一個十分光潔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觸點是一個暗點,周圍則是明暗相間的同心圓圈。後人把這一現象稱為「牛頓環」。他創立了光的「微粒說」,牛頓認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組成的,並會因加速通過光密介質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將它們與波聯繫起來,以解釋光的衍射現象。
  • 像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科學巨匠中國歷史為什麼沒有呢
    中國在農耕時代,是有過許多輝煌歷史,普遍認為,中國史上有七個著名的盛世時期。即文景之治、武帝盛世、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時期、康乾盛世等,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開來說。但這些盛世各有特點,並不是每一個盛世老百姓都過得很好,只不過國家很強大。有的經濟強大,有的軍事強大,有的外交強大,有的安居樂業。還有一種說法是國立在漢,文化在唐,經濟在宋。
  • 當牛頓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他可能會被氣炸,物理定律完全失效了
    不過有一個人應該是不會喜歡二次元的世界的,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因為二次元的世界是不歸牛頓管的,當牛頓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他可能會被氣炸。文/動漫齊談艾薩克·牛頓牛頓之名如雷貫耳,他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被認為是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 300年後,他擊敗了牛頓
    反正牛頓的後半生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噴萊布尼茨......鑑於牛頓本身的地位,以及他狂妄自大的性格,你應該懂的,如果不是來自於內心的忌憚,他肯定躲在倫敦某個角落琢磨鍊金術,怎會冒著身敗名裂危險弄個假名去批評對手。
  • 兩大人類精華,睥睨天下,究竟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科學地位最高?
    艾薩克·牛頓(1643.1.04-1727.3.31),英國皇家協會會長,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被英格蘭的安妮女王封為爵士,使他成為艾薩克牛頓爵士。提出了的著名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規律,為此後三個世紀物理學界的科學觀點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為現代工程打下了夯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