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和他的反射望遠鏡

2021-01-15 雙子天文

       

        雖然早年克卜勒的長筒望遠鏡給廣大天文學家帶來了許多發現。但是,畢竟那些細高挑的儀器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每位天文學家在觀測時,都不能夠獨立完成,得需要幾個助手幫忙調解儀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對準的目標,會因為一陣微風吹過,圖像亂套,前功盡棄。長鏡筒給天文學家們帶來太多的煩惱,縮短望遠鏡的鏡身,同時獲得清晰的圖像,已經成為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前言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無力學家,數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人物成就


      1679年,牛頓重新回到力學的研究中。他將自己的成果歸結在《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一書中,該書中包含有初步的、後來在《原理》中形成的運動定律。

      《原理》一書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勵和支持下出版於1687年7月5日。該書中牛頓闡述了其後兩百年間都被視作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牛頓使用拉丁單詞「gravitas」(沉重)來為現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並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了物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稱為牛頓三定律。





      牛頓曾致力於顏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稜鏡研究日光,得出結論:白光是由不同顏色(即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見光中,紅光波長最長,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長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頓的這一重要發現成為光譜分析的基礎,揭示了光色的秘密。牛頓還曾把一個磨得很精、曲率半徑較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壓在一個十分光潔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觸點是一個暗點,周圍則是明暗相間的同心圓圈。後人把這一現象稱為「牛頓環」。他創立了光的「微粒說」,牛頓認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組成的,並會因加速通過光密介質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將它們與波聯繫起來,以解釋光的衍射現象。





                                                                           牛頓反射式望遠鏡


       早期的望遠鏡不僅存在嚴重的球差,同時也存在著嚴重的色差。使折射鏡呈象幾步清楚,而且周圍還有一圈「彩虹」。1688年,牛頓的第一架小型反射望遠鏡製成了。他的物鏡是用青銅磨製的凹面反射鏡,直徑只有2.54釐米,鏡筒長度15釐米,放大率達40倍,觀測效果不亞於2米長的折射鏡。1672年1月,牛頓又做好了物鏡為5.1釐米的第二架反射望遠鏡,長僅16釐米。他在物鏡前面安裝上一塊傾斜45度放置的平面反射鏡,當光射到物鏡上以後先被反射到平面鏡上,又被平面鏡反射到鏡筒一側的目鏡前聚焦,通過目鏡即可看到被放大的像。

                                                                                                     牛頓反射式望遠鏡的光路圖

       牛頓設計的反射望遠鏡在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展示,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們對於他的設計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反射望遠鏡不僅徹底消除了令人厭惡的色差,而且製作起來比較容易,使用起來更方便。

       牛頓反射式望遠鏡成功之後,反射望遠鏡很快發展起來,成為光學望遠鏡的主流。目前世界上最大型,最優秀的望遠鏡都是反射望遠鏡。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圖冊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該書總結了他一生中許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關於物體運動的定律。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牛頓是最有影響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是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的建立者。他發現的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和力學奠定了基礎,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說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理論基礎。直到今天,人造地球衛星、火箭、宇宙飛船的發射升空和運行軌道的計算,都仍以這作為理論根據。

參考:百度百科 ; 維基百科





相關焦點

  • 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
    所謂高手在民間,福建一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竟然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這在國內天文攝影愛好者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 福建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
    所謂高手在民間,福建一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竟然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這在國內天文攝影愛好者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 福建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
    所謂高手在民間,福建一男子自磨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竟然能看清木星上的雲層,這在國內天文攝影愛好者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無線泉州報導,福建安海50歲的顏明哲從小就是個天文迷,十幾歲時就表現出了出眾的動手能力。隨著年齡的漸長,並沒有消退他對天文好愛的熱情。
  •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有什麼區別(天文望遠鏡發展簡史)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特別是剛接觸天文望遠鏡,關於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的區別搞不是很明白,也不知道如何選擇,各有什麼優缺點,本文將會詳細介紹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的區別和發展簡史
  • 牛頓望遠鏡中的光線傳播
    第一架牛頓望遠鏡於 1668 年問世,被公認為是最早的功能性反射式望遠鏡。
  • 技術發明|天文學的好幫手 牛頓望遠鏡
    牛頓望遠鏡是一種反射型望遠鏡,它的物鏡是反射鏡,和伽利略望遠鏡、雙筒望遠鏡是不同的。
  • 牛頓的第一個發明就改變了天文望遠鏡的歷史
    ,格裡高利手工活不行,沒有磨製出合格的凹面反射鏡,所以一直沒有製造出自己設計的反射式望遠鏡,直到DIY天才胡克出現才製造了反射式望遠鏡。牛頓在多次研製非球面的透鏡都失敗後,決定用球面反射鏡作為望遠鏡主鏡,他把2.5釐米直徑的金屬磨製成一個凹面反射鏡,看來理論家牛頓爵士動手能力也不差,並在主鏡的焦點前放了一個與主鏡成45度角的平面反射鏡,使經主鏡反射後的會聚光經平面反射鏡後以90度角反射出鏡筒後到達目鏡。
  • 牛人花0.03萬打造牛頓反射望遠鏡,真能看到月球坑,目標直指蒼穹
    可以購買各種先進和專業的觀賞設備,也可以自制觀賞工具,所謂高手就來自民間。 最近有一位小夥伴水瓶比腳高就向我們展示了它自製超牛的望遠鏡,利用其簡單的材料和反射式望遠鏡原理,組裝後就能觀賞浩瀚的太空,將其製造原理和過程分享給大家,如有興趣可以自己動手製造。
  • 牛人花0.03萬打造牛頓反射望遠鏡,真能看到月球坑,目標直指蒼穹
    可以購買各種先進和專業的觀賞設備,也可以自制觀賞工具,所謂高手就來自民間。最近有一位小夥伴(水瓶比腳高)就向我們展示了它自製超牛的望遠鏡,利用其簡單的材料和反射式望遠鏡原理,組裝後就能觀賞浩瀚的太空,將其製造原理和過程分享給大家,如有興趣可以自己動手製造。
  • 巨型化望遠鏡發明史,由短鏡身到大型反射式望遠鏡,突破層層困難
    英國光學儀器商約翰·多洛德曾經堅信牛頓關於無法消除透鏡色差的論斷,但當他聽到研製消色差透鏡的消息以後,便認真進行關於玻璃和水的折射以及色散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並最終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1757年他也用冤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出一架消色差透鏡。後來,他的兒子和女婿都參與了消色差折射望遠鏡的研製。就這樣,短鏡身折射望遠鏡終於取代了長鏡身折射望遠鏡。
  • 牛人用0.03萬打造牛頓反射望遠鏡,真能看到月球坑,目標直指蒼穹
    可以購買各種先進和專業的觀賞設備,也可以自制觀賞工具,所謂高手就來自民間。最近有一位小夥伴(水瓶比腳高)就向我們展示了它自製超牛的望遠鏡,利用其簡單的材料和反射式望遠鏡原理,組裝後就能觀賞浩瀚的太空,將其製造原理和過程分享給大家,如有興趣可以自己動手製造。
  • 【天文】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折反式望遠鏡
    伽利略和他的望遠鏡本文講述的內容是:
  • 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反射式望遠鏡
    關鍵字:山西行情;太原行情;太原望遠鏡行情;星特朗;Celestron;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天文望遠鏡;天文地景雙用    【PConline太原站 行情】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快速而簡單的不用工具即可安裝
  • 折射式和折反射式望遠鏡
    他是用平凸透鏡作為物鏡,凹透鏡作為目鏡,這種光學系統稱為伽利略式望遠鏡。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天文學從此進入瞭望遠鏡時代。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天文學家一直在夢想製作更長的望遠鏡,許多嘗試均以失敗告終。折射式的發展1757年,杜隆通過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製造了消色差透鏡。從此,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但是,由於技術方面的限制,很難鑄造較大的火石玻璃,在消色差望遠鏡的初期,最多只能磨製出10釐米的透鏡。
  • 歐洲強大x射線望遠鏡:XMM-牛頓太空望遠鏡
    近二十年來x射線多鏡任務(XMM)牛頓望遠鏡一直在探測熱的x射線宇宙,尋找丟失的物質,監測黑洞和它們的「飲食"習慣,檢查星系的明亮中心,甚至觀察太陽系中的行星,讓我們來看看歐空局的「歐洲x射線天文學旗艦」。XMM-Newton(XMM-牛頓)攜帶了三架先進的x射線望遠鏡。每一個都包含58塊高精度嵌套鏡,XMM的x光採集面積幾乎和網球場一樣大,儘管每個都只有30釐米寬。
  • 快樂六一,用牛頓反射式望遠鏡觀看太陽,發現太陽黑子與夫琅和費線
    環節一、黑子現形利用YOPOW YDL-600三腳架和CELESTRON upclose 10×50巴德膜雙筒望遠鏡,每人自主觀測並繪製太陽黑子,了解黑子的成因和動態變化環節二、掌中觀日、手機攝影利用Sky-Watcher 150mm口徑牛頓反射式望遠鏡
  • 望遠鏡的作用和使用
    望遠鏡是一種光學儀器,它利用透鏡、彎曲鏡和透鏡的排列,或各種用來通過發射、吸收或反射電磁輻射來觀察遠距離物體的裝置,使遙遠的物體看起來更大。第一個已知的實用望遠鏡是17世紀初在荷蘭發明的使用玻璃透鏡的折射望遠鏡。他們發現在陸地應用和天文學中都有應用。
  • 1668年末,牛頓用凹面鏡和普通的平面鏡,就做成了一架望遠鏡!
    1668年末,牛頓用凹面鏡和普通的平面鏡,做成了一架望遠鏡。這是一架新型的望遠鏡,叫做反射望遠鏡。長6英寸、直徑1英寸的小玩藝兒。它雖然小,可是,也能放大如倍到40倍。用它可以清楚看到木星的4個小月亮、衛星、也能看到金星時而成圓形,時而成月牙形。「這回總算做出來一架不帶顏色的望遠鏡了。」牛頓解決了長時間沒有解決的問題,他髙興得簡直像個孩子。
  • 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你不知道硬幣上居然還有牛頓的智慧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在各種各樣的科學家排名中,幾乎沒有其他科學家將牛頓和愛因斯坦擠出前兩位。他倆交替坐頭把交椅,坐頭把交椅次數更多的是牛頓。如果真的要在牛頓和愛因斯坦之間比較出一個高低,我傾向於認為牛頓更偉大。
  • 牛頓和莎士比亞,誰更偉大
    1661年考上劍橋大學特裡尼蒂學校,1665年畢業,這時正趕上鼠疫,牛頓回家避疫兩年,期間幾乎考慮了他一生中所研究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他一生中的幾個重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微積分和光學。還記得課本中學到的萬有引力麼?牛頓坐在蘋果樹下,忽然一個蘋果掉下來,打在了牛頓頭上。所以,牛頓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用一個公式將宇宙中最大天體的運動和最小粒子的運動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