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式和折反射式望遠鏡

2021-01-18 天文望遠鏡愛好者社區

折射式:

伽利略式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一架口徑4.2釐米,長約1.2米的望遠鏡。他是用平凸透鏡作為物鏡,凹透鏡作為目鏡,

這種光學系統稱為伽利略式望遠鏡。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天文學從此進入瞭望遠鏡時代。

克卜勒式望遠鏡

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用兩片雙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放大倍數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後人們將這種光學系統稱為克卜勒式望遠鏡。人們用的折射式望遠鏡還是這兩種形式,天文望遠鏡是採用克卜勒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的望遠鏡採用單個透鏡作為物鏡,存在嚴重的色差,為了獲得好的觀測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鏡,這

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勢必會造成鏡身的加長。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天文學家一直在夢想製作更長的望遠鏡,許多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折射式的發展

1757年,杜隆通過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製造了消色差透鏡。從此,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但是,由於技術方面的限制,很難鑄造較大的火石玻璃,在消色差望遠鏡的初期,最多只能磨製出10釐米的透鏡。

十九世紀末,隨著製造技術的提高,製造較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成為可

能,隨之就出現了一個製造大口徑折射望遠鏡的高潮。世界上現有的8架70釐米以上的折射望遠鏡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間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在美國葉凱士天文臺建成的口徑102釐米望遠鏡和1886年在德國裡克天文臺建成的口徑91釐米望遠鏡。

折射望遠鏡的優點是焦距長,底片比例尺大,對鏡筒彎曲不敏感,最適合於做天體測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它總是有殘餘的色差,同時對紫外、紅外波段的輻射吸收很厲害。而巨大的光學玻璃澆制也十分困難,到1897年葉凱士望遠鏡建成,折射望遠鏡的發展達到了頂點,此後的這一百年中再也沒有更大的折射望遠鏡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從技術上無法鑄造出大塊完美無缺的玻璃做透鏡,並且,由於重力使大尺寸透鏡的變形會非常明顯,因而喪失明銳的焦點。

折反射式:

施密特式折反射望遠鏡

折反射式望遠鏡最早出現於1814年。1931年,德國光學家施密特用一塊別具一格的接近於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鏡作為改正鏡,與球面反射鏡配合,製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軸外象差的施密特式折反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光力強、視場大、象差小,適合於拍攝大面積的天區照片,尤其是對暗弱星雲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施密特望遠鏡已經成了天文觀測的重要工具。

馬克蘇託夫式

1940年馬克蘇託夫用一個彎月形狀透鏡作為改正透鏡,製造出另一種類型的折反射望遠鏡,它的兩個表面是兩個曲率不同的球面,相差不大,但曲率和厚度都很大。它的所有表面均為球面,比施密特式望遠鏡的改正板容易磨製,鏡筒也比較短,但視場比施密特式望遠鏡小,對玻璃的要求也高一些。

由於折反射式望遠鏡能兼顧折射和反射兩種望遠鏡的優點,非常適合業餘的天文觀測和天文攝影,並且得到了廣大天文愛好者的喜愛。


《天文望遠鏡愛好者社區 感謝您的關注! 》

想了解更多的有用 天文望遠鏡視頻及教學知識嗎?

請加我微信號:18705895810 ←長按可以複製

進入天文望遠鏡愛好者社區微信群. 了解更多的天文望遠鏡知識!





微信改版了,之前點讚是點,現在是點右下角的「在看」,希望各位朋友看完後點「在看」,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天文】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折反式望遠鏡
    折射式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克卜勒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經典卡塞格林式望遠鏡、李奇-克萊琴望遠鏡)、折反式望遠鏡(馬克斯託夫-卡塞格林望遠鏡、施密特-卡塞格林望遠鏡)。(二)反射式望遠鏡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牛反),沒有折射過程,所以沒有色差問題。
  • 民用天文望遠鏡(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的極限口徑多大?
    中國的官方天文臺大部分望遠鏡的口徑也不大。財力雄厚的業餘人士的望遠鏡的口徑也不小。如果想給望遠鏡一個「界定」,其到底是屬於愛好者級別的,還是私人天文臺級別的。我覺得從重量和布置方式兩個方面來談比較好。一個望遠鏡是否為「民用」不應該看其口徑和價格,而首要考慮其重量。一個私人天文臺的昂貴巨型望遠鏡也可以承接科研論文的任務,專業天文臺的望遠鏡亦可以用來給孩子科普。國內有很多私人天文臺,佔地,耗資,口徑,選址都是一流的。
  • 想買望遠鏡,不如先了解結構
    望遠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可以幫助我們看清遠處的風景。我們日常使用的望遠鏡基本上是伽利略望結構的輕便型望遠鏡,它的放大倍數相比於其他的望遠鏡是比較小的,但是已經足夠我們日常使用了,比如看個演唱會、登山遠足啥的。
  • 天文知識——望遠鏡
    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二、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有三種: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見下圖: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 怎麼選擇望遠鏡
    望遠鏡選擇的基本常識一、天文望遠鏡的基本知識:天文望遠鏡有折射式天文望遠鏡、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和折反射式天文望遠鏡3種。1、折射式天文望遠鏡使用起來比較方便,視野較大,星像明亮,但是有色差,從而降低了解析度。優質折射鏡的物鏡是兩片雙分離消色差物鏡或3片復消色差物鏡。不過,消色差或復消色差並不能完全消除色差。2、反射鏡天文望遠鏡的優點是沒有色差,但是,反射鏡的彗差和像散較大,使得視野邊緣像質變差。常用的反射鏡有牛頓式和卡塞格林式兩種。
  • 仰望星空——天文望遠鏡入門指導
    折射式望遠鏡使用凸透鏡作為物鏡與目鏡匯聚光線,而反射式望遠鏡使用曲面合平面鏡反射光線。從外觀上來說,折射式望遠鏡通常更長,更符合一般人印象中望遠鏡的樣子。而反射式望遠鏡因為光線在鏡筒中往復前進,一般則顯得粗短。因為透鏡對不同光線屈光度的不同,傳統的折射式望遠鏡看到的物象會產生色差,物體的邊緣會呈現重疊的彩色條紋,當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較大時則更加明顯。
  • 觀測宇宙的好幫手:天文望遠鏡,如何才能選到最合適的?
    只不過,儘管它們有不同的形狀和尺寸,但都可以被分成三類: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式。  ╱折射式  折射式望遠鏡的外形是天文望遠鏡的傳統形狀——一個長的、有質感的鏡筒,在前部裝有一個大透鏡,後部裝有一個目鏡。前部的透鏡(物鏡)聚集光線,光線在鏡筒後部形成圖像。目鏡是一個小的放大鏡,用來看到那個圖像。
  • 想入手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一定有用
    折射式望遠鏡使用凸透鏡作為物鏡與目鏡匯聚光線,而反射式望遠鏡使用曲面合平面鏡反射光線。從外觀上來說,折射式望遠鏡通常更長,更符合一般人印象中望遠鏡的樣子。而反射式望遠鏡因為光線在鏡筒中往復前進,一般則顯得粗短。因為透鏡對不同光線屈光度的不同,傳統的折射式望遠鏡看到的物象會產生色差,物體的邊緣會呈現重疊的彩色條紋,當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較大時則更加明顯。
  • 和星星親密「接觸」 你該怎麼挑選天文望遠鏡
    愛好星空的你,也許希望有一臺天文望遠鏡,實現與星星更親密的「接觸」。那麼,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更適合初入天文圈的你呢?  兼顧成本和便攜,折射式為入門首選  在人類文明誕生和發展的漫長歲月裡,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用肉眼來觀察和探索這個世界。
  • 觀天習文 | 光學望遠鏡的分類
    透鏡成像的本質,在於光的折射,因而伽利略望遠鏡和克卜勒望遠鏡統稱為折射式望遠鏡。雖然折射望遠鏡大大拓寬了我們的視野,但其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點,即色象差。我們知道,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複合光。所以,同一位置進入望遠鏡的白光,會色散分成不同顏色的光,且不能落在同一像點處,從而形成色象差。由於透鏡製作工藝的限制,英國科學家牛頓數次打磨透鏡失敗。打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大!在1668年,牛頓利用反射原理,使用面鏡製成了由一塊平面鏡和一塊凹面鏡組成的牛頓反射式望遠鏡。
  • 巧用折反式天文望遠鏡(下)
    通常認為,類似博冠天龍150/1800這一規格的天文望遠鏡不太適用於瀰漫星雲的照相觀測。F12的大焦比,使得系統的整體曝光效率極低。但是,瀰漫星雲最大的特點就是表面亮度低,系統曝光效率較低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另外,瀰漫星雲的視直徑一般都較大,長焦距天文望遠鏡因視場較小,在業餘天文觀測中也很少被應用於瀰漫星雲的照相觀測。不過還是有一些表面亮度比較高的瀰漫星雲,特別是在星雲的中心附近。
  •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有什麼區別(天文望遠鏡發展簡史)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的區別  折射望遠鏡的特點是:鏡筒長,有色差,部署安裝容易,適合入門,重量一般不太重  反射望遠鏡的特點是:鏡筒短,有球差,部署調試、校正較麻煩,適合專業觀測,重量和體積一般都較大  所以,如果過去完全沒有用過望遠鏡,建議先入手摺射式望遠鏡,有基礎以後再考慮反射式的,一般來說反射式的望遠鏡都要有私家車才能方便運輸
  • 從望遠鏡到雷射擴束系統
    1.從望遠鏡說起 光學望遠鏡,是被用來觀察遠處物體的光學裝置,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反射式望遠鏡和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是利用反射鏡作為工作元件反射光線,折射式是利用透鏡作為工作元件折射光線。 折射式望遠鏡按照透鏡結構又可分為兩類:克卜勒式和伽利略式。
  • 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反射式望遠鏡
    關鍵字:山西行情;太原行情;太原望遠鏡行情;星特朗;Celestron;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天文望遠鏡;天文地景雙用    【PConline太原站 行情】星特朗AstroMaster 114AZ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快速而簡單的不用工具即可安裝
  • 牛頓望遠鏡中的光線傳播
    第一架牛頓望遠鏡於 1668 年問世,被公認為是最早的功能性反射式望遠鏡。
  • 牛頓和他的反射望遠鏡
    牛頓反射式望遠鏡       1688年,牛頓的第一架小型反射望遠鏡製成了。他的物鏡是用青銅磨製的凹面反射鏡,直徑只有2.54釐米,鏡筒長度15釐米,放大率達40倍,觀測效果不亞於2米長的折射鏡。1672年1月,牛頓又做好了物鏡為5.1釐米的第二架反射望遠鏡,長僅16釐米。他在物鏡前面安裝上一塊傾斜45度放置的平面反射鏡,當光射到物鏡上以後先被反射到平面鏡上,又被平面鏡反射到鏡筒一側的目鏡前聚焦,通過目鏡即可看到被放大的像。
  • 巨型化望遠鏡發明史,由短鏡身到大型反射式望遠鏡,突破層層困難
    英國光學儀器商約翰·多洛德曾經堅信牛頓關於無法消除透鏡色差的論斷,但當他聽到研製消色差透鏡的消息以後,便認真進行關於玻璃和水的折射以及色散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並最終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1757年他也用冤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出一架消色差透鏡。後來,他的兒子和女婿都參與了消色差折射望遠鏡的研製。就這樣,短鏡身折射望遠鏡終於取代了長鏡身折射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發展史不能繞過的幾個人
    這在今天看起來簡陋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就是憑藉這架望遠鏡,伽利略觀測到了月球隕石坑、太陽黑子、木星的四顆衛星和土星環,找到了支持哥白尼非日心說的證據,並且極具前瞻和創造性地指出銀河系是由不計其數的恆星構成的。
  • 蘇州首臺反射式望遠鏡要搬「新家」了 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次年,為紀念締結友好城市一周年,池田市向蘇州贈送了一架口徑405毫米的反射式望遠鏡,這架「落戶」蘇州公園中心小島上的蘇州市首臺天文望遠鏡見證了兩座城市38年來割捨不斷的友城情誼。  1982年8月28日,這臺集成了牛頓式和卡塞格林式光學系統的天文望遠鏡被安裝完畢,在蘇州公園內的天文觀測站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