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六一,用牛頓反射式望遠鏡觀看太陽,發現太陽黑子與夫琅和費線

2021-02-13 少年科學畫報

這個六一兒童節怎麼過?跟柯北老師一起看太陽吧!

我們每天都見到太陽,卻從不敢正視它的光芒。

你想知道真正的太陽長什麼樣子嗎?你想知道它臉上有幾個「黑子雀斑」嗎?你還想知道這些雀斑都長在太陽臉上哪裡嗎?

你知道嗎?太陽也有特定的「指紋」,指紋上有幾道線,快來數一數吧!

這些關於太陽的秘密你或許想都沒有想過,亦或想過但沒有看過。現在機會再次來了!

專業的設備,讓你親自動手操作、仔細觀察!

專業的老師,為你解惑,帶領你分析線索、找出答案!

 

2016年5月29日上午,在北京出版集團,親自操作儀器,動手觀察、攝影,一起發現太陽的秘密!享受探索的樂趣!


環節一、黑子現形


利用YOPOW YDL-600三腳架和CELESTRON upclose 10×50巴德膜雙筒望遠鏡,每人自主觀測並繪製太陽黑子,了解黑子的成因和動態變化。





環節二、掌中觀日、手機攝影


利用Sky-Watcher 150mm口徑牛頓反射式望遠鏡,對太陽進行投影觀測,在直徑20釐米左右的太陽投影上,非常直觀地觀察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分布和形態特徵。然後帶領大家用手機拍攝太陽黑子!




環節三、太陽指紋


人手一臺手持式光譜觀察儀,觀察太陽光譜中的夫琅禾費線,繪製「太陽指紋」,分析太陽上的元素組成,探討恆星形成的原因和生命歷程。



 

主講人:柯北老師



著名科普人、策劃人,長期從事兒童類科普活動、親子課程和戶外活動的設計與授課工作。柯北老師性格熱情開朗,語言風趣幽默,他對課堂的那種天生的掌控力和對孩子的天生的吸引力,實在令人嘖嘖稱奇!

活動時間:2016年5月29日9:30-11:00活動地點: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6號北京出版集團一層大廳籤到

授課地點為紅A處,即北三環中路6號北京出版集團大廈;地鐵8號線安華橋站A口出;公交安華橋西站;停車位很少,建議您選擇公共運輸出行。

適合人群:5-11歲喜歡天文的少年兒童及其家長活動名額:20人活動價格:190元/一兒童一家長(包括老師講解費、《少年科學畫報》雜誌等)

報名方式

1.掃描(或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

 

2.點擊文末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特別好禮:「糖果錄音棚體驗卷」一張(憑本券,可在老師指導下,在專業的錄音棚裡,錄製一首歌曲,帶回家。沒有二次消費)

適合年齡:4-12歲兒童(需家長陪同)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0:00-22:00

錄音地點:

地址一:東城區和平裡西街79號(糖果ktv)

地址二:朝陽區工體西路6號(糖果ktv)

地址三:朝陽區日壇北路17號

地址四:西城區西單新一代商城9層(金庫KTV)

 

溫馨提示

1.全程不要直視太陽,自帶飲水杯,注意防曬。

2.諮詢電話:58572697/58572244。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獲得最全太陽光譜
    這是天文學家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獲得最全太陽光譜現在,美國天文學家利用位於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太陽望遠鏡,並運用固定在望遠鏡上的光譜儀,分析得出了超高解析度的太陽光譜。圖中出現的暗斑便是夫琅和費譜線
  • 牛頓和他的反射望遠鏡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對準的目標,會因為一陣微風吹過,圖像亂套,前功盡棄。長鏡筒給天文學家們帶來太多的煩惱,縮短望遠鏡的鏡身,同時獲得清晰的圖像,已經成為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1688年,牛頓的第一架小型反射望遠鏡製成了。他的物鏡是用青銅磨製的凹面反射鏡,直徑只有2.54釐米,鏡筒長度15釐米,放大率達40倍,觀測效果不亞於2米長的折射鏡。1672年1月,牛頓又做好了物鏡為5.1釐米的第二架反射望遠鏡,長僅16釐米。他在物鏡前面安裝上一塊傾斜45度放置的平面反射鏡,當光射到物鏡上以後先被反射到平面鏡上,又被平面鏡反射到鏡筒一側的目鏡前聚焦,通過目鏡即可看到被放大的像。
  • 如何給太陽做「CT」
    待後人搞清楚這些暗線的由來後,為了紀念這位「使我們更加接近星星」的人(夫琅禾費的墓志銘「He brought us closer to the stars」),這些太陽光譜上的暗線被稱為「夫琅禾費線」。
  • 如何給太陽做「CT」?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待後人搞清楚這些暗線的由來後,為了紀念這位「使我們更加接近星星」的人(夫琅禾費的墓志銘「He brought us closer to the stars」),這些太陽光譜上的暗線被稱為「夫琅禾費線」。
  • 證實,太陽黑子上方存在共振腔
    ❞太陽黑子通常出現在太陽表面較暗的區域,它們是由強烈的磁場聚集所引起的,面積大小可以和地球一樣大,甚至更大。從1960年代末開始,這些黑子在大氣中的振蕩現象就已經被人們所知,並被解釋為電磁波的證據。這些電磁波吸引了研究人員的興趣,因為它們可以將能量從太陽內層傳送到太陽大氣的外層。
  • 用光譜能研究太陽的化學分析,同時原子性能的研究必不可少
    天文學家能用光譜做出太陽表面區域的化學分析,因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夫琅和費在研究日光光譜的時候發現光譜中竟然有一些黑線,而在地球上的光源發出的光的光譜中正好有一種明黃的譜線能對應到日光譜其中的一條黑線上,而這條明黃的譜線正是地球上鈉元素產生了。所以光譜就能和化學掛鈎了。
  • 太陽黑子出現多年來最大的太陽耀斑,太陽是否開始覺醒?
    ---六一兒童節的意義就是,你成為了全世界的大人,但還是一個人的小朋友--- ---每日寄語 這種光是從太陽能材料發出的,描繪出了磁場線,這些磁場線懸停在一組將在太陽左側上方旋轉的黑子上。圖片來源:NASA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 2020年5月29日,一個太陽黑子家族——太陽表面的黑點,代表複雜的磁場區域——發生了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大的太陽耀斑。雖然太陽黑子在地球上還看不見,但航空航天局的宇宙飛船在它們上方還是發現了太陽耀斑。
  • 歐洲GREGOR太陽望遠鏡升級後首次拍到太陽黑子細節
    太陽上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不規則「黑洞」,就像2017年中國科學家發現的寒武紀動物皺囊蟲(Saccorhytus)的嘴巴——或許還兼了肛門的功能,動圖上看來這張嘴巴還在不斷「咀嚼」,內部似乎還有一些閃閃發光的食物「殘渣」。
  • 巨型化望遠鏡發明史,由短鏡身到大型反射式望遠鏡,突破層層困難
    英國光學儀器商約翰·多洛德曾經堅信牛頓關於無法消除透鏡色差的論斷,但當他聽到研製消色差透鏡的消息以後,便認真進行關於玻璃和水的折射以及色散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並最終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1757年他也用冤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出一架消色差透鏡。後來,他的兒子和女婿都參與了消色差折射望遠鏡的研製。就這樣,短鏡身折射望遠鏡終於取代了長鏡身折射望遠鏡。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在過去千百年裡,人類只能用肉眼觀看宇宙。不過隨著光學望遠鏡的出現,一下子開拓了天文學家們的眼界,對宇宙的看法也隨著不斷的觀測有了更深的認識。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在過去千百年裡,人類只能用肉眼觀看宇宙。不過隨著光學望遠鏡的出現,一下子開拓了天文學家們的眼界,對宇宙的看法也隨著不斷的觀測有了更深的認識。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
  • 戴好眼鏡,「高清」望遠鏡帶你欣賞太陽黑子
    位於加那利群島泰德天文臺的GREGOR望遠鏡同樣飽受散光之苦,但近期經過升級後有了更為出色的表現。GREGOR於2012年開放,是新一代太陽(太陽觀測)望遠鏡的一部分。2002年以前,太陽望遠鏡的直徑相當小,只有1米以下。太陽離我們很近,而且非常明亮,所以太陽成像不需要像深空成像那樣用大口徑的望遠鏡。
  • 戴好眼鏡,「高清」望遠鏡帶你欣賞太陽黑子
    位於加那利群島泰德天文臺的GREGOR望遠鏡同樣飽受散光之苦,但近期經過升級後有了更為出色的表現。GREGOR於2012年開放,是新一代太陽(太陽觀測)望遠鏡的一部分。2002年以前,太陽望遠鏡的直徑相當小,只有1米以下。太陽離我們很近,而且非常明亮,所以太陽成像不需要像深空成像那樣用大口徑的望遠鏡。
  •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有什麼區別(天文望遠鏡發展簡史)
    慕尼黑(Munich)的夫琅和費(Fraunhofer)便是這樣一個技師,他在1820年曾造過25釐米口徑的望遠鏡。他並不止於此,在1840年又造了兩架直徑38釐米口徑的望遠鏡。這些都是空前的產品,在當時曾被認為是奇蹟。其中之一為俄國普爾柯沃天文臺所得;另一架為哈佛天文臺(Harvard Observatory)所得,直到五六十年後還可使用。
  • 歐洲最大的太陽望遠鏡GREGOR揭示了太陽的磁性細節
    歐洲最大的太陽望遠鏡GREGOR位於西班牙的泰德天文臺,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太陽精細結構圖像,在萊布尼茲太陽物理研究所(KIS)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對GREGOR光學器件進行了重大重新設計之後,可以從歐洲以比以前更高的解析度觀察太陽。
  • 宇宙大爆炸是由誰發現?
    同樣在19世紀初,一位同是英國的物理學家威廉·沃拉斯頓升級了牛頓的稜鏡分光實驗,在太陽和三稜鏡之間增加了一道狹縫,讓太陽光經過狹縫後照射到三稜鏡上,他從三稜鏡分解出的連續光譜中發現了一些暗線,但他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