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強大x射線望遠鏡:XMM-牛頓太空望遠鏡

2020-12-05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

1999年歐洲航天局(ESA)發射了被該機構稱為「史上最強大的x射線望遠鏡」。近二十年來x射線多鏡任務(XMM)牛頓望遠鏡一直在探測熱的x射線宇宙,尋找丟失的物質,監測黑洞和它們的「飲食"習慣,檢查星系的明亮中心,甚至觀察太陽系中的行星,讓我們來看看歐空局的「歐洲x射線天文學旗艦」。XMM-Newton(XMM-牛頓)攜帶了三架先進的x射線望遠鏡。每一個都包含58塊高精度嵌套鏡,XMM的x光採集面積幾乎和網球場一樣大,儘管每個都只有30釐米寬。這是因為每臺桶形望遠鏡都有58塊薄得像瓦片一樣的鏡面彎曲成圓柱形,像俄羅斯玩偶一樣相互嵌套。

圖片描述了銀河系的中心,就像xmm-牛頓在x射線中看到的那樣。圖片:ESA/XMM-NEWTON/G. PONTI ET AL. 2015

博科園-科學科普:鏡子之間的間距只有25微米,只有人類頭髮的四分之一。這些鏡子合在一起,將使天文學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進行長時間不間斷觀測。該望遠鏡與照相機、光譜儀和光學/紫外線監測器一起工作。三個歐洲的光子成像相機(EPIC)可以探測到弱x射線輻射,反射光柵光譜儀比史詩更詳細地分析波長。最後一種儀器是光學/紫外線監測器,ESA將其描述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縮小版」,可以觀察到x射線,以及紫外線和可見光波段。這臺顯示器30釐米的觀察區域擁有4米望遠鏡在地球上的威力,僅僅是因為它在地球大氣層的幹擾作用之上飛行。

XMM-Newton於1999年12月10日在法屬蓋亞那的Kourou太空港發射升空,在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行48小時。這個高度偏心的軌道使這個儀器在環繞地球的輻射帶之外停留了40個小時,同時提供了最長的觀測周期,大部分時間都在地球的陰影之外。軌道周期恰好是地球自轉周期的兩倍,這也使太空飛行器與澳大利亞庫盧和亞塔拉加的地面站保持最佳接觸。除了它的科學縮寫,XMM-Newton望遠鏡被命名為紀念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艾薩克·牛頓爵士。牛頓在數學、光學和物理學領域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科學的基礎,因為他對理論和實踐天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歐洲航天局科學總監羅傑·博內(Roger Bonnet)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艾薩克·牛頓爵士發明了光譜學,XMM是一項光譜學任務。牛頓的名字與墜落的蘋果有關,蘋果是重力的象徵,希望通過XMM,我們能找到大量的黑洞候選者,當然這些候選者與引力理論有關。沒有比xmm -牛頓更適合這個任務的名字了。據歐洲航天局稱,儘管這臺望遠鏡已有近20年的歷史,但其設備的退化程度相當溫和。預測的儀器性能應該允許研究繼續進行10年。最大的限制因素是燃料。使用保守的估計,xmm -牛頓在2029年左右將耗盡燃料,這將使它的壽命達到30年。歐洲航天局正在研製一種新的儀器,雅典娜x射線天文臺,計劃於2028年發射。

科學研究

xmm -牛頓發射的目的是研究一些最劇烈的空間現象,設計目的是詳細研究宇宙源的x射線發射特性,如星系團、星爆星系、活動星系核、黑洞、中子星和脈衝星。一些天文資源是突出的x射線發射源,但在電磁頻譜的其他部分是微弱的,甚至是看不見的,因此對這些天體進行高質量的x射線觀測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用其他觀測技術獲得的數據來代替。XMM-Newton還可以研究超新星殘骸,即恆星之間的熱物質,以及吸收x射線的冷氣體。它甚至可以研究太陽系中的物體,如彗星和氣態巨星的極光活動。經過17年的觀察,研究人員在相關文獻中發表了5000多篇科學論文。根據歐洲航天局的一份聲明:XMM-Newton已經成為ESA歷史上最多產的天文研究之一。

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發現了一顆脈衝星(一顆曾經質量巨大的恆星的旋轉殘骸)亮度是先前認為可能的1000倍。圖片:ESA/XMM-Newton; NASA/Chandra and SDSS

基於通過XMM-Newton觀測所得的數據,幾乎所有天文學領域的發現都得到了描述。儘管xmm -牛頓已經做出了大量傑出的研究,但一些亮點包括:在「明亮」和「安靜」模式之間切換的脈衝星。與xmm -牛頓和地面無線電望遠鏡同步觀測的脈衝星PSR B0943+10顯示,當x射線明亮時,它在無線電波中是安靜的,反之亦然。曼徹斯特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本·斯塔普斯說:這顆脈衝星的行為非常令人吃驚。失蹤的星際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佔宇宙的25%和70%,而普通的重子物質則佔據了宇宙的一切。但是最後的5%是一個很難追蹤的挑戰。

通過使用xmm -牛頓觀測一個巨大的星系,中心有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研究人員能夠找到瀰漫的、難以發現的氣體的跡象,這些氣體存在於太陽和遙遠的星系之間。來自荷蘭空間研究所的Jelle Kaastra在一份聲明中說:用xmm -牛頓發現了失蹤的重子,這是充分描述發現重子的環境和結構的令人興奮的第一步。一個黑洞在一顆恆星上啃咬了創紀錄的十年。通過使用xmm -牛頓、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Neil Gehrels Swift天文臺,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被黑洞吞噬了十多年的恆星。大範圍的時間跨度表明,這是有史以來被撕裂的最巨大恆星,或者是第一次小的恆星被完全撕裂。來自新罕布夏州杜倫大學的主要作者大成林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見證了一顆恆星壯觀而漫長的消亡,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發現了數十起海嘯破壞事件,但沒有一個事件能像這次一樣持續如此長時間。

木星的飄忽不定的極光。極光顯示是由帶電原子粒子與行星、月亮或恆星的大氣層碰撞而形成的,通常會過濾到它們的兩極。在地球上,兩組極光相互模仿;當北極光變亮時,南方的也會變亮。但當研究人員使用XMM-Newton和錢德拉觀測木星兩極極光產生的高能x射線時,發現了另一個故事。當南方的極光每11分鐘跳動時,北極的極光就會不規則地閃爍。這是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如果沒有ESA的xmm -牛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太空天文臺對這項研究至關重要,它提供了高光譜解析度的詳細數據,使研究小組能夠探索極光的鮮豔色彩,並找出相關粒子的細節:如果它們運動得很快,無論是氧離子還是硫離子。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Nola Taylor Redd/Space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祝賀: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20周年,與哈勃望遠鏡齊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1999年7月23日,搭載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過去的20年裡,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強大而獨特的x射線眼睛,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帶來了一場革命。
  • 花17年進行10242次觀測,偶然發現47363個X射線源!
    下圖上散布的紫色線條和斑點顯示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所有的x射線源都是由歐洲航天局xmm -牛頓x射線空間觀測站在太空17年間偶然探測到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故意瞄準的。這張圖片是基於一個名為3XMM-DR8的目錄,這是xmm -牛頓x射線源最新公開發布的目錄,由xmm -牛頓研究科學中心代表ESA創建。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非熱x射線主要來自同步輻射,而伽馬射線可能來自所謂的同步曲率輻射——兩種機制的結合。PSR J1826-1256是一顆安靜的伽馬射線脈衝星,通過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科學家們利用一個理論模型發現了這顆脈衝星和兩個類似來源的x射線脈衝發射,該模型根據觀測到的伽馬射線亮度預測脈衝星的非熱x射線亮度。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該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臺一起被宣傳為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大型天文臺,同時也是該機構的公關工具,NASA經常在新聞稿中使用它的照片。錢德拉的一幅更值得注意的圖片是一個宇宙「手」伸向一個明亮的星雲,儘管科學上的解釋完全不同。
  • 俄「光譜-RG」太空望遠鏡繪製出「全天空x射線圖像」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發布消息稱,利用德國eROSITA望遠鏡的俄羅斯「光譜-RG」X射線太空天文臺繪製出世界上最好的「全天空x射線圖像」。 CC BY-SA 3.0 / PLINE / SPEKTR-RG RUSSIAN X-RAY SPACE TELESCOPE「光譜-RG」太空天文臺於2019年7月發射升空,10月底飛抵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工作位置。消息指出:「『光譜-RG』太空天文臺衛星完成首次太空掃描,藉助eROSITA望遠鏡,繪製出一張新的『全天空x射線圖像』。
  •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有望實現嗎?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測試弦理論。據了解,天文學家已經探測了英仙座星系團,以尋找一種迄今為止未被發現的粒子,它將有助於我們找到弦理論的線索。弦理論認為所有已知的力、粒子和相互作用都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的框架聯繫起來,從而理解物理宇宙。
  • 我國是否有太空望遠鏡?何時能夠發射哈勃一樣的太空望遠鏡
    於是,科學家們紛紛用望遠鏡去觀察宇宙,也開始不斷打磨鏡片,製造更先進的望遠鏡。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人類開啟了航空時代。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造出來了太空望遠鏡,將望遠鏡送出大氣層,擺脫大氣層對觀測的幹擾。目前,地球的上空有許多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等等。
  • 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正在「吃」恆星的黑洞,太陽質量的5萬倍!
    這需要兩個X射線天文臺的聯合力量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敏銳視野才能確定這隻宇宙野獸。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新漢普郡大學的林大成(Dacheng Lin)表示:中等質量黑洞是非常難以捉摸的天體,因此仔細研究並排除每個候選的替代解釋至關重要。
  • 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正在「吃」恆星的黑洞,太陽質量的5萬倍!
    這需要兩個X射線天文臺的聯合力量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敏銳視野才能確定這隻宇宙野獸。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新漢普郡大學的林大成(Dacheng Lin)表示:中等質量黑洞是非常難以捉摸的天體,因此仔細研究並排除每個候選的替代解釋至關重要。
  • ...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望遠鏡
    目前,我們人類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能夠拍攝到最清晰的月球表面,其畫面為1.3萬像素,而每個像素裡能容納150萬個硬幣。難度可想而知。「黑洞」之謎還有待深入,人類歷史上那些頂級觀測望遠鏡在探索太空的徵程上卻永不止步:1)中國首個X射線太空望遠鏡2017年6月15日早上,中國發射了首個X射線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將被用於觀測諸如黑洞、脈衝星和伽馬射線暴、暗物質、中子星、超新星等高能實體
  • 牛頓望遠鏡中的光線傳播
    由於其成本低廉、設計簡單,這一光學系統逐漸成為代替折射式望遠鏡的首選,時至今日,這一技術仍被廣泛使用。我們可以藉助射線光學模塊來分析此類望遠鏡系統中的光線傳播。瓶頸和「反射」第一架實用的折射式望遠鏡發明於 1608 年。正如其名,這種技術通過折射成像,當光線以不同的速度穿過兩種介質時,光的方向會發生改變。
  • 首個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發射成功:中國太空「天眼」了不起
    6月15日11點,我國成功發射了「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這是我國首個空間望遠鏡,可實現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飛行示意圖空間望遠鏡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 NASA將發射硬X-射線望遠鏡搜尋「黑洞」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將發射一個新的X射線空間望遠鏡以「窺視」處於遙遠星系塵埃雲背後的黑洞。該X射線望遠鏡被命名為「核頻譜望遠鏡陣」( The 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其也是第一臺「硬X」空間望遠鏡,原理類似於牙科醫生使用的X射線。這種類型的X射線大多來自於宇宙中最活躍和最「暴力」區域和事件,比如星系團、超新星爆炸、高溫氣體以及可使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的區域。
  • 解讀中國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觀測能力有多強?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顆衛星的發射是中國在發展可與美俄匹敵的太空計劃的徵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的使命是什麼?它裝備了哪些高精尖的科學載荷?與同類衛星相比它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它將為人類認識太空作出怎樣的貢獻?人們亟待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這不僅包括目前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還包括將於本世紀30年代部署的其他先進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提供更多關於先前探測到系外行星的信息,2020年以後更多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將在其發現的基礎上建造,圖片NASA這是2020年天體物理學的十年之際研究主題,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研究的四個旗艦任務概念。
  • 絕美太空影像記錄者,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20年最佳宇宙照片
    如果哈勃天文望遠鏡制定了使人瞠目結舌的太空照片標準,那麼在20年發射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可以說是更加完美。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由哥倫比亞太空梭搭載被放入預定軌道。哈勃望遠鏡主要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而錢德拉望遠鏡與其不同,它著重捕獲X射線。
  • 天文科普:宇宙不黑暗,洞察不可見的宇宙——X射線空間望遠鏡
    如果我們定量的來看一般的是把波長在0.01納米至0.1納米之間的光子能量在十千電子伏特到100千電子伏特之間的,然後把波長在0.1納米至十納米之間的軟x射線,那麼它也和紫外線一樣。x射線的也會有另外一種劃分的方法,也就是說把1納米到10納米米之間稱為軟射線,0.1納米到1納米之間稱為1x射線。還有0.01納米到0.1納米稱為超硬x射線。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定位兩個神秘X射線源
    網易科技訊10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日前定位到兩個神秘的X射線源,這兩個X射線源位於兩個獨立的橢圓星系,產生的耀斑前所未見。
  • 歐美有那麼多太空望遠鏡,我國發展如何?何時能有哈勃級別的設備
    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造出來了太空望遠鏡,將望遠鏡送出大氣層,擺脫大氣層對觀測的幹擾。目前,地球的上空有許多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等等。這些太空望遠鏡展現了無與倫比的觀測能力,把宇宙最深處的畫面拉近到了人類的眼前。那麼,當世界各國轟轟烈烈開展太空探索任務的同時,我國是否也加入了太空探測的行列呢?
  • 觀測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多強大?盤點史上10大太空觀測...
    「黑洞」之謎還有待深入,人類歷史上那些頂級觀測望遠鏡在探索太空的徵程上卻永不止步:1)中國首個X射線太空望遠鏡2017年6月15日早上,中國發射了首個X射線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將被用於觀測諸如黑洞、脈衝星和伽馬射線暴、暗物質、中子星、超新星等高能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