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朱雀衛星,在1210萬光年外,發現由黑洞產生的瞬態X射線源
利用朱雀衛星,天文學家在一個名為NGC4945的星系中探測到了一個瞬態X射線源。新發現的X射線源被命名為SuzakuJ1305−4930,似乎是由一個黑洞雙星黑洞產生,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NGC4945距離地球約1210萬光年,是一個螺旋星系,擁有硬X射線波段中最亮的活動星系核(AGN)之一。之前對該星系的觀測已經確定了幾個明亮X射線源,包括超發光X射線源(ULX)。
-
科學家通過100萬顆X射線源製成太空X射線源全景地圖
X射線的應用應該都很熟悉,比如CT,乘坐地鐵、火車、飛機進行安檢等,都是利用了X射線的穿透能力。Gilfanov/IKI)科學家通過Spektr-RG空間天文臺上的eROSITA望遠鏡,發現了它們,目前發現100萬顆X射線源,並將其製成太空X射線源全景地圖,將來隨著觀察宇宙深度的深入,將有更多的X射線源被發現。本次觀測持續182天,收集165G天文照片製成。
-
天空中的條形碼:新增12000條x射線光譜線目錄!
天空中的x射線源放射出「條形碼」,能揭示了它們的特性。這些條形碼由源頻譜內的窄峰和窄谷組成。衛星XMM-Newton上的RGS儀器就是用來尋找這些光譜線。天文學家Junjie Mao和所在SRON和ESA同事現在已經創建了一個包含12000條x射線線的目錄,天文學家可以用它在恆星群中進行大規模的研究調查,其研究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上。歐洲航天局xmm -牛頓衛星已經運行了近20年,目前仍在對所有可能的x射線源進行連續測量。每天都有新的科學論文發表。
-
在2900萬光年外,發現一個超亮X射線源,比100萬個太陽還要亮
來自波蘭華沙尼古拉斯·哥白尼天文中心的天文學家利用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和XMM-牛頓衛星,觀測發現NGC5055星系中的一個超亮X射線源(ULX),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為這一來源的屬性提供了更多洞察。超亮X射線源是天空中的點源,在X射線波段非常明亮,以至於每個超亮X射線源發射的輻射,都比100萬個太陽在所有波長上發射的輻射都要多。
-
歐洲強大x射線望遠鏡:XMM-牛頓太空望遠鏡
近二十年來x射線多鏡任務(XMM)牛頓望遠鏡一直在探測熱的x射線宇宙,尋找丟失的物質,監測黑洞和它們的「飲食"習慣,檢查星系的明亮中心,甚至觀察太陽系中的行星,讓我們來看看歐空局的「歐洲x射線天文學旗艦」。XMM-Newton(XMM-牛頓)攜帶了三架先進的x射線望遠鏡。每一個都包含58塊高精度嵌套鏡,XMM的x光採集面積幾乎和網球場一樣大,儘管每個都只有30釐米寬。
-
日本發現新X射線天體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日前發表公報說,該機構研究人員參加的一個任務小組於本月17日發現了一個此前未知的X射線天體。 公報說,這一X射線天體出現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馬座區域。從17日起,它開始逐漸變亮,引起了日本X射線監視裝置任務小組的注意,該小組利用設置在國際空間站「希望」號實驗艙外部平臺的X射線監視裝置(MAXI)對這一天體進行了數日觀測,並分析了觀測數據,隨後把這個天體的位置信息向外界通報。 美國航天局在接到通報後,用「雨燕」天文衛星展開追蹤觀測,最終確認這一天體是人們此前未知的X射線源。
-
科學網—偶然中的必然——X射線的發現
①倫琴妻子手指X光照片 ②X射線下的花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他也曾發現抽屜裡保存在暗盒裡的膠捲莫名其妙地感光報廢了,他找到膠片廠商,指斥其產品低劣。一個偉大的發現與他失之交臂,直到倫琴發現了X光,克魯克斯才恍然大悟。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在倫琴發現X射線的五年前,美國科學家古德斯柏德在實驗室裡偶然洗出了一張X射線的透視底片。但他歸因於照片的衝洗藥水或衝洗技術有問題,也把這一「偶然」棄之於垃圾堆中。
-
解讀中國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觀測能力有多強?
1993年,他提出了基於直接解調方法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的設想,之後,他積極奔走,通過各種方式,爭取支持。雖然一次次遇到挫折,但是李惕碚和他的團隊並不灰心,根據該領域國際上的最新進展,不斷完善相關方案。2011年,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終於正式立項,與暗物質衛星等一起被列入「十二五」空間戰略先導專項。
-
迄今最多X射線源宇宙圖譜「出爐」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德國和俄羅斯聯合開展的「光譜—倫琴—伽馬」(SRG)任務的eROSITA X射線望遠鏡,在182天內首次進行全天空掃描,繪製出了一幅令人驚嘆的宇宙新圖像,其中囊括了100萬個X射線源,約是X射線天文學
-
集成電路CT精準成像的「源頭」:Excillum高亮度液態靶X射線源
2019年美國國防微電子部門(DMEA)的Michael Sutherland等人使用瑞典Excillum公司的液態金屬靶X射線源MetalJet D2+,定製了一款用於集成電路檢測的CT系統,該系統對90 nm製程的集成電路進行了掃描成像[1],圖1為90 nm銅製程的某個斷面層析成像,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到內部結構。
-
科學(普)有道:X射線天文學
>宇宙的x射線觀測和x射線數據的解釋是天文學中一個相對年輕的分支。由於x射線在很大程度上被地球的大氣層所吸收,直到科學家們能夠將探空火箭和載滿儀器的氣球送入大氣層,他們才能夠對x射線進行詳細的測量。第一批探測器在1949年搭載V-2火箭升空,該火箭是二戰結束時從德國繳獲的。它探測到了來自太陽的x射線。
-
祝賀: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20周年,與哈勃望遠鏡齊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1999年7月23日,搭載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過去的20年裡,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強大而獨特的x射線眼睛,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帶來了一場革命。
-
大麥哲倫星雲中出現三次超級伽瑪射線事件
,其中攜帶著大量帶電粒子,如果宇宙中出現高能伽瑪射線釋放,我們就可以探測到。位於非洲西南納米比亞的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日前觀測到銀河系衛星星系出現的三次高能伽瑪射線,其分布在大麥哲倫星雲中,分別為三個不同的天體類型,即存在超新星遺蹟的強大脈衝星星雲、直徑270光年的多恆星集群以及「超新星泡泡」。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在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發現恆星型伽瑪射線源,其中超新星泡泡則代表了一種能量非常高的新型伽瑪源。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發現了三個來源的脈衝x射線發射。非熱x射線主要來自同步輻射,而伽馬射線可能來自所謂的同步曲率輻射——兩種機制的結合。PSR J1826-1256是一顆安靜的伽馬射線脈衝星,通過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科學家們利用一個理論模型發現了這顆脈衝星和兩個類似來源的x射線脈衝發射,該模型根據觀測到的伽馬射線亮度預測脈衝星的非熱x射線亮度。
-
倫琴是怎樣發現x射線的
為了防止外界光線對放電管的影響,也為了不使管內的可見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間全部弄黑,還用黑色硬紙給放電管做了個封套。為了檢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給放電管接上電源(茹科夫線圈的電極),他看到封套沒有漏光而滿意。可是當他切斷電源後,卻意外地發現一米以外的一個小工作檯上有閃光,閃光是從一塊螢光屏上發出的。
-
NASA發現一批「南瓜」星 產生的X射線超太陽百倍
NASA發現一批「南瓜」星 產生的X射線超太陽百倍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姜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7日發布消息稱,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望遠鏡和雨燕探測器觀測到一批高速旋轉的恆星,其產生的X射線是太陽X射線峰值水平的100
-
盤點化學史上的偶然發現
在科學發展史上,尤其在化學發展史上,有很多發明與發現被人們認為是源於偶然因素,下面列舉幾例。這個偶然發現導致了應用廣泛的硝化纖維的誕生。6、笑氣與麻醉劑1772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製備了一種氣體,將其保存在實驗室中,瓶上的標籤是O2。青年實驗員戴維偶然飽吸了幾口這種氣體,結果他狂笑不止,在實驗室中大跳其舞。後來,「有心」的戴維發現了這種氣體的組成並給它取名「笑氣」。
-
科學(普)有道:X射線
人們觀察到x射線是從大約1875年發明的克魯克斯管中發射出來的。倫琴稱這種光為&34;,以表明它是一種之前未知的類型。有時這種輻射被稱為倫琴輻射,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術語x射線也用於指使用x射線輻射形成的射線圖像和用於產生圖像的方法。
-
國內首個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解決方案驗證實驗成功完成
日前國內首個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解決方案驗證實驗取得進展。不能在實驗室進行基於dac的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一直是廣大高壓科研群高壓衍射實驗室體的一大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