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1898年,葉企孫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天資聰穎的他進步神速,小小年紀就有了一身儒雅之氣。父親嚴肅的同時又很開明,允許他讀傳統經書,也同意他接觸西方的科學文化,漸漸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9歲時,他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念書。不到13歲,葉企孫就進入清華學堂念書,成為該學堂的第一批學生。
1918年,葉企孫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插班進了大三。當時他的老師是實驗物理大師P.W.布裡奇曼,後來布裡奇曼在1946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足以看出其在物理學上的造詣。獲得芝加哥大學的學士學位的同年,他又考到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期間,葉企孫與兩位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被物理學界沿用了16年。
1923年,葉企孫從哈佛畢業,遊歷英、法等五國,參觀了一些名勝古蹟和高等學府的物理研究所,拜會了物理學界的同行,收穫頗豐。次年三月,他回到上海。當時國內沒有科研條件,他就致力於教育事業,於1925年8月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他將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後來,他升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教授。
七七事變時,葉企孫放棄出國訪問的機會,負擔起搶運圖書、儀器的重任。其學生熊大縝也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跟他一起工作,投身到抗日中。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晚年會被熊大縝改變。
葉企孫教授的後半生,可謂是受盡了折磨。1967年6月,他被關押、抄家、停發工資、勞改。原因是1939年時,熊大縝利用自己的知識,幫抗日軍民製作炸藥,結果被污衊為「國軍特務」,被秘密逮捕後遭受迫害。而作為他的老師,葉企孫也受到牽連,被誣陷成是此事的主謀,鋃鐺入獄。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關押。
在獄中,已經70歲高齡的葉企孫教授,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無盡的審問、打罵讓他一度精神失常,出現了幻聽等疾病。被關押一年多後,因查無實據他被放回北大,但依然活在打擊和監視下。由於先前被抄家,所以他沒有地方可住,只能流落街頭。許多學生都請求接他到自己家裡生活,都被他拒絕了。因為身份特殊,葉企孫不想拖累學生們。
1972年5月,葉企孫教授恢復了名譽,北大也恢復了他之前的待遇,每個月支付他350元的工資,給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至此,這位流離失所近三年的老人才有了一個歸宿。
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教授因搶救無效辭世,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