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2020-07-24 胖頭魚魚

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1898年,葉企孫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天資聰穎的他進步神速,小小年紀就有了一身儒雅之氣。父親嚴肅的同時又很開明,允許他讀傳統經書,也同意他接觸西方的科學文化,漸漸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9歲時,他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念書。不到13歲,葉企孫就進入清華學堂念書,成為該學堂的第一批學生。

1918年,葉企孫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插班進了大三。當時他的老師是實驗物理大師P.W.布裡奇曼,後來布裡奇曼在1946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足以看出其在物理學上的造詣。獲得芝加哥大學的學士學位的同年,他又考到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期間,葉企孫與兩位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被物理學界沿用了16年。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1923年,葉企孫從哈佛畢業,遊歷英、法等五國,參觀了一些名勝古蹟和高等學府的物理研究所,拜會了物理學界的同行,收穫頗豐。次年三月,他回到上海。當時國內沒有科研條件,他就致力於教育事業,於1925年8月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他將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後來,他升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教授。

七七事變時,葉企孫放棄出國訪問的機會,負擔起搶運圖書、儀器的重任。其學生熊大縝也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跟他一起工作,投身到抗日中。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晚年會被熊大縝改變。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葉企孫教授的後半生,可謂是受盡了折磨。1967年6月,他被關押、抄家、停發工資、勞改。原因是1939年時,熊大縝利用自己的知識,幫抗日軍民製作炸藥,結果被污衊為「國軍特務」,被秘密逮捕後遭受迫害。而作為他的老師,葉企孫也受到牽連,被誣陷成是此事的主謀,鋃鐺入獄。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關押。

在獄中,已經70歲高齡的葉企孫教授,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無盡的審問、打罵讓他一度精神失常,出現了幻聽等疾病。被關押一年多後,因查無實據他被放回北大,但依然活在打擊和監視下。由於先前被抄家,所以他沒有地方可住,只能流落街頭。許多學生都請求接他到自己家裡生活,都被他拒絕了。因為身份特殊,葉企孫不想拖累學生們。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1972年5月,葉企孫教授恢復了名譽,北大也恢復了他之前的待遇,每個月支付他350元的工資,給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至此,這位流離失所近三年的老人才有了一個歸宿。

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教授因搶救無效辭世,享年79歲。


相關焦點

  • 他培養了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悽慘以乞討為生
    有這麼一位學者叫葉企孫,當時他十分的有名,是中國科學宗師,教出來的學生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是優秀的人才,例如:上個世紀23個兩彈元勳,其中就有13個是他的學生,他還培養了79個院士,葉企孫23歲就享譽科學界,是大師中的大師
  • 大師葉企孫:培養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他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科學界的「鼻祖」,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葉企孫。葉老前輩默默無聞,卻桃李滿天下,他為中國科學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終身未娶,晚景卻很悽涼。今天給大家聊聊他鮮為人知的故事。桃李滿天下,培養79位院士,9位「兩彈一星」功勳他在1923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在美國有很多高校向葉企孫先生伸出橄欖枝,並且待遇很優厚。
  • 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如果提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學過物理學的讀者肯定對他有所了解。作為中國物理學的先驅,葉企孫老先生的後半生其實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讓人感到惋惜。
  • 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葉企孫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中國物理學的一代宗師,他的學生後來都是有名的科學家,如錢三強、趙忠堯、趙九章、王淦昌等。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
  • 他是「大師中的大師」,曾拒絕哈佛大學邀請,晚年為何淪為乞丐?
    子淵即將提及的這位大師,12歲就考上清華大學,22歲遠赴哈佛深造,是名副其實的少年天才。他一生致力於教育,為國家培養出79名院士,終生未娶。上世紀末國家表彰的于敏、王希季、朱光亞等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十餘人是他的學生,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
  • 「大師中的大師」:終生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淪為乞丐無人知
    ,其實還有很多同樣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教育家,他們勤勤懇懇的為祖國培養著下一代,為未來的昌盛做準備。,有許多曾是他的學生,因而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兩彈一星"功臣中的23位功勳科學家,有9位是葉企孫的弟子。 可惜的是時代開始動蕩,在那段特殊時期裡,葉企孫沒能逃脫惡人的迫害。已經垂垂老矣的他被賊人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隨之而來的便是牢獄生活,但最令他痛心的還是多年來的努力竟然被大肆破壞。
  •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葉企孫,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物理奠基人,更是大師的大師。他為國家培養了79位院士,共和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有9人是他的弟子!那為什麼葉企孫的學生為世人熟知,自己卻一直默默無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葉老的生平事跡吧!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只是這麼優秀的人才,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 他13歲上清華,23歲聞名科學界,晚年成為乞丐
    有這麼一個人,在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當時只有23位兩彈元勳,而這些人中有9個人都是他教導出來的。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趙九章等9位元勳都是這位老師教導出來的。甚至享譽全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也是他的學生。
  • 他終身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他的結局如何?
    曾經就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終身未娶,獲得「兩彈一星」勳章的科學家有一大半都是他的學生,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可是他卻在晚年倍受折磨,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在葉企孫9歲的時候,他進入到了一所學堂中學習,這所學堂的名字叫做敬業學堂,也正是在這裡,葉企孫正式開始了他的學霸生涯。
  • 「為什麼中國培養不出大師級的人才」?為何錢學森晚年提此問題?
    錢學森在晚年的時候曾經提出,「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人才。」錢老口中的人才,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才,而是指大師級的人才。那麼國內的教育模式就真的培養不出大師嗎?對此,引起過學術界、教育界大量的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錢學森之問」。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很多人可能會遺忘那個曾經無私給予自己的教師,即便他已經用過往一切執念奉行著教師的責任,甚至跌落塵埃之中。 往昔中國曾有一位投身教育的科學家,他一生清貧且孑然一身,卻為中國培養了無數科學人才,甚至兩彈元勳之中一半都是他的學生。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筆者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這個歷史人物葉企孫更牛,他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在物理學領域成就非凡。在建國後23位兩彈一勳獎章獲得者中,有9個人曾經是葉企孫的學生。因此葉企孫也被稱之為「大師的大師」。光緒24年,葉企孫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對葉企孫的教育非常的嚴格。其實想想也難怪,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個父親的願望。因此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原本就十分聰穎的葉企孫進步非常快。葉企孫的父親對兒子的教導也非常的不一般,他並不是那種死板的讀書人,而是善於接受先進的思想。這也使得葉企孫養成了接受新鮮事物的好習慣。
  • 葉企孫大師的大師,他令無數學生敬佩,又令無數學生感傷
    但23位兩彈功勳中——有9人是他的學生,有2人是他的學生的學生,還有2人的事業也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 他的學生名滿天下,他在專業領域如雷貫耳。他令無數學生敬佩,又令無數學生感傷。 他一生未娶、無兒無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 葉企孫:三入清華,為國培養出百餘位院士,晚年卻精神失常成乞丐
    他,是清華百年歷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是「大師們的大師」,是13位「兩彈一星」功臣的直接、間接老師;他,>晚年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報導剛出不久,就引起科學界的一陣轟動,葉企孫也因此成為了物理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他的「普朗克常數」 的準確數值也被物理界沿用了16年。他測定出「普朗克常數」準確數值而享譽學界的那年,不過23歲。
  • 葉企孫:終身未娶奉獻於教育,培養出79位院士,晚年卻流落街頭
    葉企孫的人生就是如此深受命運的捉弄,即使身為國士無雙的清華教授,卻在晚年流落街頭,淪為乞丐。出生書香門第,少年時代天姿盡顯1898年,在上海的一戶高門大院裡,一聲嬰孩的啼哭讓眾人放下了懸著的心,隨著葉企孫的降生,一家人的開心和喜悅充斥著整座宅子。
  • 他是清華教授,終身未娶培養79名院士,晚年乞討時念叨:要回清華
    這個人一生未娶,卻為國家培養了79名院士,他就是——葉企孫。他的很多弟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對於這個人的名字,大多人卻並不熟悉,甚至於可能都沒聽過。可他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因為他堪稱是中國物理學界第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 他一生培養79位院士、19位兩彈元勳,錢學森、鄧稼先都要叫他老師
    「他和我們這個時代交臂而過,一個我們知道得最晚,了解最少,然而卻對中國科學界貢獻巨大的偉大人物。」令人震驚的是,就這樣一個人培養了79位院士,23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中,有19人是他的學生。李政道、華羅庚、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王淦昌……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都曾經師從於他。可以說,幾乎新中國科研領域的泰山北鬥都是葉企孫的學生。
  • 此人培養了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的19位,晚年的結局令人唏噓
    他是錢學森的「伯樂」,是他讓錢學森踏上了去美國的留學之路,讓錢學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如此,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有19位出自他麾下,還有兩位是他學生的學生。他就是葉企孫。在那裡,他完成了測定普朗克常數h值的研究課題,發表了在當時被國際科學界認為最精確的h值 。這一年,他23歲。兩年後,葉企孫完成高壓磁學的博士論文,取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順利畢業。
  • 物理大師葉企孫:23位兩彈一星元勳 有13位師承
    許多人將他稱為「大師的大師」——1999年受獎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13位與葉企孫有師承關係,其中9位是他的直系弟子;  記者柴靜在《而我卻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中這樣寫道:「我們這些知道李政道、錢學森、錢三強、王淦昌……的人,原本都應該知道他——他是他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