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2020-08-04 舊匣子

縱觀歷史,弱國無外交,這是一項鐵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帝國主義經常以核武力威嚇我們,為了防禦的需要,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中國也要搞原子彈。後來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終於也有了原子彈,接著我國又相繼研發成功了氫彈,發射了人造衛星,飛彈技術也是日新月異,中國的世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從那之後,我們知道了許許多多偉大的科學家,比如說錢三強、錢學森、王淦昌、鄧稼先、楊振寧等等,但是你知道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葉企孫,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物理奠基人,更是大師的大師。他為國家培養了79位院士,共和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有9人是他的弟子!那為什麼葉企孫的學生為世人熟知,自己卻一直默默無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葉老的生平事跡吧!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一)少年神童;

葉企孫是上海人,出生於1898年,小時候的他就非常聰明,被譽為神童。年僅13歲,就考上了清華學堂(就是如今的清華大學)。和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一樣,葉企孫小的時候,便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學習西方科學以求將來利國利民。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二)名震學界;

在清華求學期間,葉企孫不僅自已孜孜不倦地學習著科學知識,還成立了清華校史上第一個學生團體:科學會,組織學生每兩周輪作做一次科學報告會,以激發同學會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而當時的他,只不過是個17歲的少年。

1918年,葉企孫去了美國留學,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就讀,他的老師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W.布裡奇曼。在校期間,葉企孫和他的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h的值,震驚學界,那一年,葉企孫23歲!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三)桃李滿天下;

留學生涯結束後,李企孫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和更好的科學發展機會,毅然回到當時動蕩不安的舊中國,他要用自己的所學,為中國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925年,葉企孫任清華學校副教授,這一年,他27歲。從此,這位學者埋頭教學,只問耕耘,不求收穫!他聘來學者,創辦了清華大學物理系,讓中國的物理學體系變得不再空白。

葉企孫先生桃李滿天下。楊振寧、李政道、王淦昌、朱光亞、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這些名字,單獨拎出一個,都是科學界的擎天巨柱,但他們,都曾是他的學生。可以這麼說,葉企孫對中國的科學事業發展,是有著難以估量的貢獻的。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四)晚年悽涼;

新中國成立後,葉企孫享受過一段難得的和平時光,還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常委委員。但是好景不長,一個特殊的時代來了。1968年,葉企孫遭到了紅衛兵的批鬥和關押,入獄一年多,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和摧殘,那一年,他已經70高齡了!之後他再次入獄,出來之後,葉老的精神狀態也不好了,而且身患重病,小便失禁,雙腿腫脹,連站立都很困難,整個身子更是彎成了九十度。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葉老的一生,因為醉心科學和教研,終身未娶,所以這時身邊連個照顧他的人也沒有,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沒有辦法,葉老只能出去乞討。於是當時的中關村大街上,會見到一個佝僂的老者,拖著邋遢的身子,向路人乞討施捨一點吃的,有時遇到學生模樣的人,也會伸手討要幾個小錢。一代科學巨匠,淪落至此,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1977年1月13日,79歲的葉企孫逝世!

相關焦點

  • 曾拒絕美國邀請,一手創辦清華物理系,晚年卻淪為乞丐和學生要飯
    葉企孫一生為國家培養出來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在兩彈一星的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這麼一個偉大的人本來是受人愛戴,一生衣食無憂,可是在他的晚年時候,卻淪落為了乞丐,成為向自己的學生要飯的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而葉企孫又是怎樣一個人物呢?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回首其往昔從事教育的事跡,桃李滿天下甚至都難以概括他的生平。可就是如此偉大的科學教育工作者,誰曾想晚年生活卻異常悽涼,受盡折磨後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為報國而求學 葉企孫於1898年出生於一個上海的官宦世家。他的祖輩曾是清朝官吏,父親當時也是享譽上海的知名教育家。早年間受到父輩感染,葉企孫早在五歲便殷切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 他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畢生從事研究工作,曾創辦清華物理系
    他是中國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物理教育家,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便是葉企蓀,也作葉企孫,名鴻眷,字企蓀,以字行,男,漢族,江蘇省上海縣人。早年及留學生涯 1898年7月16日,葉企蓀出生於上海縣唐家弄一書香門第。
  • 15歲上清華,23歲登上物理學巔峰,晚年為何淪落到到乞討?
    一生為祖國培育出許多棟梁之才,比如錢三強、楊振寧等人都出自於他的門下。在上個世紀,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整個中國人的驕傲,可惜上天不公,這樣優秀的人為了一口吃的,晚年竟佝僂著腰,上街乞討,令人唏噓不已。
  • 他培養了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悽慘以乞討為生
    他從小就跟在祖父身邊學習知識,當年他還不滿13歲就考進了清華學堂讀書。之後憑藉自己的努力,20歲便公費前往芝加哥大學上學,他主攻物理學。在大學期間非常刻苦努力學習,在1920年拿下了理學學士學位,之後又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只是這麼優秀的人才,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 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葉企孫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中國物理學的一代宗師,他的學生後來都是有名的科學家,如錢三強、趙忠堯、趙九章、王淦昌等。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如果提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學過物理學的讀者肯定對他有所了解。作為中國物理學的先驅,葉企孫老先生的後半生其實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讓人感到惋惜。
  • 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葉企孫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中國物理學的一代宗師,他的學生後來都是有名的科學家,如錢三強、趙忠堯、趙九章、王淦昌等。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
  • 葉企孫創立清華物理系,培養了錢學森、楊振寧,晚年卻要飯度日
    遺憾的是,進入清華學堂之後的幾個月,中國革命局勢日益嚴峻,葉企孫只能返回上海讀書。 縱使遠離北京,他心中的清華夢始終未曾熄滅。1913年,15歲的葉企孫再次考入清華大學。
  • 他是清華教授,終身未娶培養79名院士,晚年乞討時念叨:要回清華
    這個人一生未娶,卻為國家培養了79名院士,他就是——葉企孫。他的很多弟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對於這個人的名字,大多人卻並不熟悉,甚至於可能都沒聽過。可他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因為他堪稱是中國物理學界第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 中國最偉大的老師,與諾貝爾擦肩,若留美會聞名世界晚年不必乞討
    等到他12歲時,成為考上清華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可是由於種種原因,當時沒能按時入學。在學校裡葉企孫雖然年紀很小,但是早熟又聰慧的他,在考慮的已經是要如果提升當時中國的科技人才了。當他看到在此之前被留派到國外去學習的學生大多都是學習工程和文法的,他便下定決心自己將來留學一定要在科學領域深造,彌補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薄弱。
  • 葉企孫:國士無雙清華教授,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到了清朝滅亡的前一年,葉企孫被父親送到清華學堂讀書,成為了清華學堂的第一批學生。之後不久,葉企孫的父親也來到北京,在清華學堂中擔任國文教員,這樣一來,父子二人皆在清華學堂內,彼此之間也可以相互照應。投身高等人才培養事業,組建清華物理系本來憑藉葉企孫的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完全可以進入高等學府,一頭扎進實驗室,從事物理研究,成為我國物理學界的大人物。但是,葉企孫看到了國內相當落後的實驗環境和物理學研究環境,特別是在當時,國內根本沒有先進的物理實驗室,也不具備相應的研究條件。
  • 一個不該被遺忘的偉人,造就了強大的中國,晚年卻在街上乞討
    在我國的近代就有一位非常牛的伯樂,他牛到什麼程度呢?牛到獨自撐起一個學術界,牛到近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科學牛人都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學生都比他舉世聞名,而作為老師的他卻在公眾面前默默無聞,他一生之中著作並沒有自己的學生多或者有名,是因為他把一生的心力都放在了育人和培養學生的工作上了。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於是,葉企孫開始涉略科學方面的知識,自學科學工作者該具有的基本技能,並和同學們在清華創辦了清華學生科學社。其中,他所研究的「用x射線方法重新測定普朗克常數」可是當時最為前沿的科學實驗。也正是因為這個實驗,葉企孫在1921年登上了物理學巔峰。他的實驗論文先後被美國科學院院報和光學學會報發表。自那時起,葉企孫這個中國名字便被整個西方物理學界的人記住了。
  • 葉企孫:三入清華,為國培養出百餘位院士,晚年卻精神失常成乞丐
    葉企孫9歲的時候,進入了上海敬業學堂學習,當時他的父親是該學堂的首任校長。進入學堂的葉企孫不僅習得四書五經,更從他父親那了解到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文化。  1911年,從上海敬業學堂畢業的葉企孫以第一批學生的身份進入了清華學堂學習,而當時的他,還未滿13歲。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世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討飯
    他從小就跟在祖父身邊學習知識,當年他還不滿13歲就考進了清華學堂讀書。之後憑藉自己的努力,20歲便公費前往芝加哥大學上學,他主攻物理學。在大學期間非常刻苦努力學習,在1920年拿下了理學學士學位,之後又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當時和導師研究普朗克常數,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 被抹去50年的中國物理學奠基人
    他是中國物理學界的奠基人,9位兩彈一星科學家是他的學生,他12歲上清華,27歲建清華物理系。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是他力排眾議,讓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到清華任教,一年後又送去劍橋進修,成就了「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楊振寧出國多年後,首次歸國就迫不及待地探望他的恩師,諾貝爾物理學家李政道更是飽含感激地說道:「他決定了我的命運」。
  • 他終身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他的結局如何?
    1898年的中國,政治清王朝統治世界,上海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清王朝在這裡影響力並不大。在上海長大的葉企孫在面對洋人壓迫的時候,心中逐漸燃起了一種家國情懷,他想要拯救當時落後的中國,拯救生活在那裡的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怎樣才能拯救這裡的老百姓呢?
  • 他是楊振寧的老師,被譽為中國物理一代宗師,晚年生活卻令人唏噓
    他畢業於清華大學,是最早一批的清華學生,之後去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深造。學成之後,毅然回國創建清華物理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他就是葉企孫先生。由他培養的學生有我們熟知的諾貝爾物理學蔣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兩彈一星功臣
  •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