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該被遺忘的偉人,造就了強大的中國,晚年卻在街上乞討

2020-12-05 正觀歷史

人們往往看到的都是活躍在舞臺中央的主角們,因為耀眼。在這個世界上值得人關注的人太多了,尤其是被我們視為天才的人物。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天才的成長之路需要有人關注,天才也需要被培養,更需要機會,所以中國人常講: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真要人實踐起來,恐怕還是不會有人關注那些天才背後的伯樂。

在我國的近代就有一位非常牛的伯樂,他牛到什麼程度呢?

牛到獨自撐起一個學術界,牛到近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科學牛人都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學生都比他舉世聞名,而作為老師的他卻在公眾面前默默無聞,他一生之中著作並沒有自己的學生多或者有名,是因為他把一生的心力都放在了育人和培養學生的工作上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那些人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活的,他們能夠為自己苦心栽培的學生獲得最高的成就而幸福,這比他們自己獲得成就還要令他們欣慰,中國人將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而最形象的比喻莫過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葉企孫就是這樣一位中國的聖人。

葉企孫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父親對葉企孫的影響最大,父親不僅帶他了解中國的文化,還讓他同時接觸到了西方的知識,小小年紀的葉企孫就能夠掌握很多知識,非常聰明。

葉企孫更感興趣的是西方科學,並認為用科學能夠找到強國之道。1911年葉企孫成為了清華學堂的第一批學生,開始了自己的名校求學之路。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曾經用庚子賠款作為培養中國留學生的資助,培養了一大批現代中國的有識之士,讓他們有機會走出國門去最先進的地方學習科學。

葉企孫也在這一行列之中,1918年葉企孫通過考試赴美國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物理系。他當時是插班進入的大三,葉企孫的老師是後來在194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P.W.布裡奇曼。

獲得芝加哥大學的理學學士之後,葉企孫還完成了哈弗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他離開美國,又遊歷了歐洲各國,見到了世界上眾多有名的物理學家,最後回到了上海。

回到祖國後,葉企孫繼續從事科學教學工作,1925年他成為了清華大學的副教授,後來一步步坐到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等職務。

在清華大學期間,葉企孫針對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國難當頭之時,1937年7月7日,葉企孫放棄了出國訪問的機會,立即投入到搶救國家教育財產的任務當中,負擔起搶運圖書、儀器的重任。

他的一個學生熊大縝學老師一齊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去抗日,不過熊大縝後來成為葉企孫一生的痛,因為熊大縝本來是一心抗日,卻在日後被人誣陷為特務後被處死,葉企孫曾多年為熊大縝奔走鳴冤,都未平反,還遭到了屈辱對待。不過到了1987年他們都得到了平反,只是葉熊兩人都看不到了。

在戰爭期間葉企孫一直沒有放棄為教育工作傾力奉獻,直到解放後葉企孫被任命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履行校長職責,主持新中國成立階段清華大學校務。

在動蕩期間,葉企孫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晚年的葉企孫還一度淪落到在街上乞討,身形枯槁,精神也不大正常了,不過他依然心心念念著清華和自己的學生。葉企孫終身未娶,無兒無女,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業中。

讓我們來看看葉企孫的著名學生們:

理論物理學家王竹溪、彭桓武、張宗燧、胡寧,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施士元、錢三強、何澤慧,力學家林家翹、錢偉長,光學家王大珩、周同慶、龔祖同,晶體學家陸學善,固體物理學家葛庭燧,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翁文波、傅承義,以及秦馨菱、李正武、陳芳允、于光遠等。西南聯大物理系畢業生中,後來成為著名科學家有:黃昆、戴傳曾、李蔭遠、蕭健、徐敘瑢、朱光亞、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等。解放後畢業於清華物理系、後來成為著名物理學家的有周光召、何祚庥、唐孝威、黃祖洽、胡仁宇、蒲富恪等七十九人。

我國成立之後著名的「兩彈一星」項目中臥虎藏龍,每個人為祖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寫也寫不完,而這些中國的科學家被人們認作是國家的英雄,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如果沒有葉企孫,23位功勳獎章獲得者將減少一半,因為這一半的人都是葉企孫的學生。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很多人可能會遺忘那個曾經無私給予自己的教師,即便他已經用過往一切執念奉行著教師的責任,甚至跌落塵埃之中。 往昔中國曾有一位投身教育的科學家,他一生清貧且孑然一身,卻為中國培養了無數科學人才,甚至兩彈元勳之中一半都是他的學生。
  • 一位被歷史遺忘的偉人,他應該與愛迪生同名。「尼古拉·特斯拉」
    一位被歷史遺忘的偉人,他應該與愛迪生同名。「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塞爾維亞語:Никола Тесла;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 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
  • 他培養了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悽慘以乞討為生
    ,並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個教授。葉啟孫知道後十分生氣,對他們怒吼道:要是你們一個個傷到了怎麼辦?你們身上有屬於自己的使命,知不知道!他說話時眼眶一直有淚水閃爍。聽到這句話時,他的眾多學生都流下了眼淚。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他們要為中國的科學獻身,要振興中國的科學力量,擁有科學的中國才能走出危難。
  •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帝國主義經常以核武力威嚇我們,為了防禦的需要,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中國也要搞原子彈。後來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終於也有了原子彈,接著我國又相繼研發成功了氫彈,發射了人造衛星,飛彈技術也是日新月異,中國的世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他13歲上清華,23歲聞名科學界,晚年成為乞丐
    這個人名叫葉企孫,他的一生為中國培養出79位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眾所周知,可以榮獲科學院院士的職稱是多麼的不容易,而葉企孫一輩子竟然培養了79名。可以說,中國一大半的科研江山都是在這個人的培養之後打下的。
  • 錢學森、鄧稼先的老師,愛才惜才,晚年流落街頭,卻不住學生家
    中國科學研究停滯數年,葉企孫用一顆「造就科學致用人才」的心,使中國學術逐漸獨立。 二、惜才愛才,對自己苛刻 葉企孫回國後,先後成為南京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又回到清華母校創立了物理學院,並培養了一批學術水平超高的師資團隊。
  • 葉企孫:國士無雙清華教授,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但是也許世人不知道的是,這些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的名字不該被遺忘,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界一代宗師的葉企孫。在葉企孫的諸多學生中,他最驕傲和感到自豪的,或許是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但是,他最看重的,卻是另外一個學生熊大縝,也正是這個學生,為葉企孫的悲慘晚年埋下了伏筆。
  • 15歲上清華,23歲登上物理學巔峰,晚年為何淪落到到乞討?
    在上個世紀,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整個中國人的驕傲,可惜上天不公,這樣優秀的人為了一口吃的,晚年竟佝僂著腰,上街乞討,令人唏噓不已。與國外相比,中國的科學實在是太落後了,為了用科學救中國,他一切都得從頭開始。1926年,在清華任教期間,他親自創建了物理系,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他求賢若渴,三顧茅廬,多次邀請有名望的教授來清華任教。
  • 造就Talk | 馬家輝: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遺忘權利的時代
    將來給我女兒,我不想家裡幾千本的書,變成我女兒一個很大的負擔,因為她不看中文書。我女兒是個「漢奸」,只看英文書不看中文書。我總要預先處理。因為我們人的心,有很強大的自我保護功能。我們會懂得自我保護的,我相信這是一個內在的東西,是建立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的東西。
  • 駱駝四肢被砍乞討事件引熱議 世界各地英文媒體爭相報導
    上周末,「駱駝四肢被砍成乞討工具」的新聞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一些媒體微博出於可憐駱駝、呼籲解救乞討駱駝的原因轉發擴散。更有一些媒體和網友在傳播「駱駝四肢被砍成乞討工具」消息的時候加上諸如「道德淪喪」的指責。其中,就包括世界各地不少英文媒體。
  • 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偉人——「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
    應該有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是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屠呦呦,這是全中國的榮耀,也是對全世界的貢獻。然而,在她之前最接近這個獎項的中國人是誰呢?他原本是最有希望的成為中國首位獲獎者。然而,他卻因為當年的一場運動就這樣離我們而去。這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遺憾,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遺憾。
  • 熱能學博士每周南京街頭乞討 自稱想過簡單生活
    在調查題目:博士街頭乞討說明了什麼中,49.60%的網友認為他心態有問題。34.23%的網友認為現在培養的人才實用性差。  本報南京消息 周末晚上,南京丹鳳街上熙熙攘攘,每個人都在享受屬於自己的周末,沒有人會在意街邊的一個乞討者。這是一名中年男子,衣著整潔,戴著眼鏡,一身書卷氣。與其他乞丐一樣,他面前放著一隻乞討用的小碗,裡面放著幾枚硬幣。
  • 中國最偉大的老師,與諾貝爾擦肩,若留美會聞名世界晚年不必乞討
    中國人才爆炸性湧現的時期,應該就是在1880年-1980年這一百年間,正是因為這一百年裡大批湧現出的各個行業的無數天才,才將中國飛快地帶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若要論功行賞,這裡面有一個人,絕對應該排在前十,可至今仍沒什麼人熟悉他,他就是中國最偉大的老師葉企孫。
  • 若愛情需要乞討,我寧願一個人
    若愛情需要乞討,我寧願一個人。1: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歷程,做最真實的自己,做一個很簡單、愛生活的人,坦然面對生活和未來。早安!只有讓自己更加強大,才能真正地撐起一片天。4:其實根本沒有高冷的人,只是人家暖的不是你;最初不相識,最終不相認。逝去的故事裡,你欠我一句,珍重。我曾以最美的時光愛過你。5:你若光明,這世界就不會黑暗。你若心懷希望,這世界就不徹底絕望。你若不屈服,這世界又能把你怎樣6:失戀了,就努力尋找對方的一些缺點,這樣就不至於太難過傷心。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只是這麼優秀的人才,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 錢學森一向謙虛、低調,為何在晚年,突然憤怒喊:我是大科學家
    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詳了,一個大科學家,中國的偉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果沒有他的存在,可能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不會這麼快,錢學森是一個人人敬仰的人,他的一生雖然輝煌,可作為他本人卻十分低調和謙虛,但為何在晚年時,會突然憤怒喊道: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然而,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直到今天,幾乎沒什麼人記得她,但是我任務,所有中國人都不該忘記她!她就是我國鈾同位素分離事業理論奠基人-王承書王承書(1912年6月26日-1994年6月18日),湖北武昌人,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氣體動力學和鈾同位素分離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尼古拉•特斯拉:被遺忘的偉人
    他,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偉人。交流發電機就是他發明的,而愛迪生鍾愛自己發明的直流發電機,極力打壓他。如果他不是被迫放棄了交流電的專利權供世人免費使用 (每馬力2.53美元),那他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夢想就是給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的一生很悲慘,非常的同情他,但他是一個絕世天才,很遺憾沒有多少人記得他。
  • 5名中國老人在澳大利亞被捕:用旅遊籤證去乞討
    乞討視頻截圖(圖源:ABC News)海外網7月5日電近日,有5名老人在澳大利亞被捕。當地警方稱,他們借旅遊籤證在墨爾本看展乞討行為,而乞討在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是違法行為。據澳大利亞媒體ABC News5日報導,墨爾本警方表示,近日他們控告了7名中國公民,其中5人被逮捕。被捕的嫌犯中有三名女性和兩名男性,他們的年齡都在65歲以上,最年長者為72歲。這些中國公民涉嫌在當地乞討。根據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的法律,乞討在當地是違法行為,可被判處一年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