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偉人——「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

2020-08-20 史書傳音

應該有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是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屠呦呦,這是全中國的榮耀,也是對全世界的貢獻。

然而,在她之前最接近這個獎項的中國人是誰呢?

他原本是最有希望的成為中國首位獲獎者。然而,他卻因為當年的一場運動就這樣離我們而去。這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遺憾,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遺憾。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隕落的巨星的人生,感受當年的那份豪放和悲傷。

在危難之際,他的名字又一次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作為中國微生物研究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遠赴美國,艱苦求學

湯飛凡被譽為&34;,他是第一個發現重要病原體的中國人,直到今天也依然是。曾經提名諾貝爾獎,但令人遺憾的是,當諾貝爾獎想起他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歷史。

湯飛凡,1897年生,家在湖南醴陵,他的父親是一位教書的老師,因此也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在中國危亡時刻,他的父親作為一名知識分子,經常跟人談論維新、改革、&34;等話題,湯飛凡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紮下了報效國家的種子。

與魯迅先生相似,看到萬千中華兒女為疾病所困擾,就立志一定要學醫。可是,他畢業後並沒有遇到學醫的機遇,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工科。後來,他聽說湘雅醫院招學生,歷經了重重困難,學校最終破格將他錄取,他終於成為了湘雅醫院的第一屆學生。

湯飛凡的成績非常好,不僅在學校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也因此得到了哈佛的獎學金,從此便走上了中國病毒學研究第一人的艱難求學之路。

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入學英語考試,湯飛凡就大膽的申請暫免考試,等提後補考。最終,他在一年內翻遍了整本字典,成功通過了。雖然語言問題得到了克服,但眼睛也因此高度近視。

20世紀初,此時正是病毒學拓荒的大發展時期。在此時期,他也立志成為中國&34;。於是,畢業後他到北京協和醫院細菌系深造。由於他足夠進取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被選為了助教。而在這段時間,他不僅僅學到了許多紮實的實驗技術,也讀到了大量的書本知識。

1925年,湯飛凡到哈佛醫學院的細菌系再次進行深造,而他的系主任則是當年紅遍全世界的秦瑟教授。越努力,越幸運。秦瑟教授直接將他招進了項目組,使湯飛凡從仰望者,成為了微生物學的拓荒者。

毅然回國,救亡濟世

1928年,他在實驗室的工作正是如火如荼。有一天,湯飛凡收到了他在湘雅醫院老師的信件,信上老師列出了當時的中國醫學正面臨的種種難題,並邀請湯飛凡回國任教。

重要的是,信上隻字未提回國待遇問題,而當時湯飛凡在哈佛受到導師的青眼有加,完全可以享受頂級的科研環境和可觀的收入繼續留美發展。但他也只是經過簡單思考,就踏上了回國之路。僅僅是因為中國醫學需要他,中國人民需要他!

回國後的條件到底有多差?

湯飛凡分配的職位雖然是中央醫學院細菌系的副教授,但是等他上任那天,居然還沒建立細菌系,相關的實驗室還是他自己親自搭建的。用這套如此簡陋的實驗裝置來搞研究,他居然還發表了很多篇學術論文,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

1932年醫學院獨立,他從副教授升到了正教授,還被上海的一個醫學研究所請去做了細菌系的主任。這個時候,他才剛好有機會深入研究更加複雜的東西。

實驗環境的提升,使得他的研究進程得到了大大推進,在此期間發表了20多篇論文,都非常的有意義。很多還都被引為經典文獻,湯飛凡利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開創了中國病毒學研究的先河,為後面的研究起了個好頭。

侵華戰爭,積極抗戰

好景不長,抗戰爆發了。在民族存亡之際,湯飛凡不假思索,立刻獻身到抗戰救亡運動中去,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先是參加戰前醫療救護隊,後趕往長沙組建中央防疫處,緊接著他又幾經波折來到了雲南昆明,準備籌建新的戰後防疫基地。

雖然戰火已經燒到了那裡,但湯飛凡帶領眾人扛住了敵方飛機炮火連天的轟炸,在昆明重新建起中央防疫處,這裡也成為了當時中國大後方唯一的生物製品基地,在後面的抗戰進程中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抗戰勝利後,湯飛凡火速趕往北平,想重新建起中央防疫所,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於是湯飛凡以他條件簡陋破舊的研究所為起點,四處集資籌款。終於,建成了中國科學院抗生素研究所。

中國&34;當屬湯飛凡了,但是他並沒有被眼前暫時的成就迷惑住雙眼,他知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去做——沙眼病毒的研究。

以身試毒,攻克沙眼

湯飛凡對世界人民的最高成就就是成功的提取出了沙眼衣原! 沙眼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病症,是一種全球性的病毒,人類已受沙眼病毒殘害多年,一直無法得到解決。

我們中國是沙眼病症發生的重災區,我國患病率曾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一些醫療條件惡劣的農村,患病率甚至高達百分之八九十,所以民間有種說法叫&34;。

湯飛凡於1954年向中央申請繼續開始自己之前對沙眼病毒的研究,考慮到我國遭受沙眼病毒侵擾嚴重,最終得到批准。

在過去許多年,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做過很多次實驗,想從包涵體裡分離出病毒,可是沒人能成功。湯飛凡帶領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研究,卻也一直都是失敗。

湯飛凡此時沒有任何退縮的想法,他意識到一直效仿前人失敗案例是不行的,於是自己重新嘗試新的方法又經過上百次的失敗之後,終於在四年後,他用在雞胚卵黃囊接種和鏈黴素抑菌的方法成功得到第一株沙眼病毒,它也被醫學界譽為&34;。

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這種病毒,確認它是沙眼病毒,湯飛凡竟要求助手協助把病毒接種到自己的眼睛裡,歷經40天,只為更好的更準確的拿到研究結果,而這也導致湯的左眼幾近失明,最終證實了這種病毒確實是沙眼病毒,也徹底解決了好幾十年來關於沙眼病原體問題的爭論。

湯飛凡關於沙眼病毒的論文發表後,引起了世界轟動,也獲得了&34;的稱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一次&34;運動中,湯飛凡被打成了&34;,受到了極大的羞辱,驕傲如他,湯飛凡這位&34;感覺萬念俱灰,最終自盡身亡,享年61歲。

國際沙眼防止組織預想將湯飛凡推薦為諾貝爾學者,可終究還是晚了,這也成了國內乃至國際學界的遺憾。

湯飛凡的離世,就好像是中國生物科學界的一面大旗突然倒下,沒有了領頭羊,使得正高視闊步鬥志昂揚的中國生物科學研究界一蹶不振。

雖然湯飛凡先生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依然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人民從來都沒有忘記他。

我國曾經在1992年發行了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湯飛凡就在其中。

湯飛凡就像一顆巨星,卻偏偏在最閃爍的時候隕落了,他是億萬中國人的救星,我們該向他脫帽致敬,再送他一束鮮花:&34;

相關焦點

  • 湯飛凡:中國疫苗之父,生物界的楊振寧,自縊離世,已被世人遺忘
    但是有一些人,卻被許多人遺忘。比如中國的疫苗之父、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有非凡成就的""湯飛凡出生於清朝末年一個落魄的書香門第,他的家族與何氏是幾代世交。這個何氏,指的是何鍵的家族。何鍵或許知之甚少,只要知道大漢奸汪精衛就好了,何鍵是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的急先鋒。
  • 湯飛凡,「衣原體之父」
    但無情的歲月和我們這個善於向前看、樂於健忘的民族使這個名字漸漸沉入歷史的泥沙中,再一次漸漸被遺忘了。有的名字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是不能被遺忘的!洗清歷史長河中的汙泥濁水,這名字將永遠如金子般閃亮。這個名字叫:湯飛凡。
  • 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救活億萬國人,卻自殺離世
    湯飛凡對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建立起中國第一支防疫隊伍,成功撲滅多場瘟疫,救活了無數國人。湯飛凡主持建立的中央防疫處,在烽火連天的年代生產了中國自己的青黴素、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以及世界首支斑疹傷寒疫苗等眾多疫苗。
  • 「疫苗之王」湯飛凡:國產狂犬疫苗第一人
    「衣原體之父」湯飛凡他是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他稱得上舉世無雙的國士。20世紀20年代恰是病毒學的拓荒年代,日本和歐美相繼發現重要的病原菌。
  • 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研製出各種疫苗,拯救無數中國人,61歲自殺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醫學界的「頂梁柱」湯飛凡。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中國人不知道湯飛凡是何人,有何功績。那麼,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位可以寫進世界醫學史上的中國人!他是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也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中國第一人,被稱為「衣原體之父」,其一生為中國研製出了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上第一支班疹傷寒疫苗,堪稱中國疫苗之父,正是他消除了威脅中國人民的沙眼、天花、麻疹等等病毒,拯救了無數中國人
  • 湯飛凡生產了中國的狂犬疫苗,為啥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如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狂犬疫苗,長春長生的話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狂犬疫苗是由誰第一個生產的。這個人就是湯飛凡,曾經被譽為離諾貝爾最近的醫學微生物學家。然而,最後這位中國疫苗第一人湯飛凡卻選擇了自殺,這是為什麼呢?
  •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最近的一段時間,人們將視野聚焦在了假疫苗的事件上,據說武漢生物生產的百白破疫苗不合格,一些小孩在注射之後出現了奇異的現象,對於這件事情似乎已經引起了中央部門的關注。
  • 國士無雙 衣原體之父 湯飛凡
    世界上第一個分離出沙眼衣原體的人,生產了中國自己的青黴素、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卡介苗和丙種球蛋白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是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全國生物製品委員會主任委員。畢生從事病毒的研究。1958年9月,在反右運動中湯非凡被打為右派,湯非凡萬念俱灰。1958年9月30日晨,湯飛凡自盡。1979年6月為湯飛凡舉行追悼會,給予湯;飛凡高度評價。
  • 被遺忘的衣原體之父湯飛凡:應得諾貝爾獎卻被頂替,61歲受辱自殺
    不經歷過也許沒感覺,但經歷過疫情後,我們才知道這些醫學工作者,微生物學家對於世界健康有多麼的重要。在柏林傳染病菌研究院裡,永遠立著一座墓碑來銘記世界聞名的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在日本,1000日元面值的紙幣上印著野口英世的頭像,來永遠緬懷。而在中國,其實也有那麼一位微生物學家,曾終結無數傳染病,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卻鮮有人知,他就是湯飛凡。
  • 他是最早接近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最不該被忘記,但卻幾乎無人知道
    但我們也常說:好人命不長,壞人活得久。今天看到了一篇介紹我國20世紀一位醫學界科學家的文章,看罷五味陳雜。這位科學家叫湯飛凡,他傳奇而悲壯的一生並不算太長,但他留下的醫學成就,造福萬千民眾、後代子孫,可以說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是最早接近諾貝爾獎的中國人,而我為什麼卻從來沒聽過、看過他的名字呢?教科書上沒有,小說雜文裡也沒有,也許是因為我過於孤陋寡聞......
  • 他把病毒滴入自己眼睛,救治億萬國人,原本可能獲中國首個諾獎
    ​中國歷來不缺懸壺濟世的醫者,今有國士無雙的鐘南山。更早之前,還有一位該被世人銘記的醫者——湯飛凡。他被譽為中國的「疫苗之父」,他甘願為科學研究獻身,把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億萬國人的生命得到救治。然而,由於他過早離世,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那麼,湯飛凡究竟做出過哪些巨大貢獻呢?
  • 弘揚「湯飛凡精神」 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開幕
    他是從湖南醴陵走出來的中國第一代微生物學家、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的「衣原體之父」,結束了半個多世紀關於沙眼病原的爭論。9月12日下午,「銘記湯飛凡」紀念湯飛凡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嘉賓一行,前往醴陵淥江書院,出席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開館儀式,走近這位醫學泰鬥非凡成就和人生軌跡。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人必然是為國家做過巨大貢獻的,湯飛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都在為我國的醫學事業而奮鬥,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了各種疫苗,拯救了無數個人的生命。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親自試藥。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救人無數,研製出各種疫苗,61歲卻自殺
    1942年,在中國防疫處,湯飛凡主持研究的天花疫苗對抗天花病毒能力遠超印度的疫苗,湯飛凡的團隊也深受盟軍的信任。隨後,他們一致決定,一切疫苗製劑、血清製品都由中國防疫處提供。之後,湯飛凡帶領團隊研製出斑疹傷寒疫苗、鼠疫減活疫苗、黃熱病疫苗減毒活疫苗等等,解救百姓於水火;分離出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並研究了相應疫苗,解救數以千計而兒童;建立中國第一個抗生素生產車間,更研究出乙醚殺菌法,於1961年使中國全面消滅天花病毒,這一舉措早於世界全面消滅天花16年。凡此種種,湯飛凡,這已經並不只是一個名字,一個人,而是人們心中的保護神。
  • 他是我國疫苗之父,一生挽救億萬人,老教授:他若在,何至於此?
    提起屠呦呦,當代中國人都知道她是誰,第一位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但在她的幾十年前,還有一個中國人更加的接近諾貝爾獎,1957年他的研究便被國際科學界列出來。可惜的是,諾貝爾獎不發給去世的人,這獎便付之東流。相信很多人還沒有忘記2003年的非典,病毒肆虐,大家的願望都是健康活著。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  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
  • 湖南醫界精英參觀湯飛凡中學 深切緬懷中國醫學泰鬥
    「銘記湯飛凡」系列紀念活動嘉賓向湯飛凡銅像獻花。活動現場。醴陵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華章出席並講話。原湖南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李俊傑致辭。湯飛凡中學的同學們在操場上整齊列隊、深情朗誦,表達對科學家湯飛凡的景仰和尊敬。
  • 尼古拉•特斯拉:被遺忘的偉人
    尼古拉·特斯拉的首席頭銜:交流電之父、無線電之父、免費能源之父、物理學之父、雷達之父、電腦之父、網路之父、X光攝影之父、太陽能之父、死光之父、飛碟之父、人造衛星之父、二十世紀之父、火星探測之父、太空旅行之父、人造閃電之父、人造地震之父、人造氣象之父、意念控制之父、意識顯影之父、空間傳送之父、粒子牆之父、引力牆之父、
  • 拯救全球上億人的中國科學家,被外國人封神,卻被中國人逼到自殺
    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該被國人銘記的醫學大師的一生吧!02 為拯救更多人,走上疫苗研製道路1897年,湯飛凡出生在一個沒落的鄉紳家庭。為了解決當時中國大規模的傳染病,中央決定全面實施預防接種。巨大的疫苗生產任務落在了湯飛凡身上。他加大馬力,嚴格控制生產流程,集中精力大規模生產。1951年比1949年增加了7倍,1952年又比1951年增加了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