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2020-08-02 文史風雲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人必然是為國家做過巨大貢獻的,湯飛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都在為我國的醫學事業而奮鬥,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了各種疫苗,拯救了無數個人的生命。

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親自試藥。就是這樣一位為醫學事業做過巨大貢獻的人,在61歲卻選擇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在他去世之後,也很少有人能夠記住他的名字。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轉行學醫、立志治病救人

湯飛凡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祖輩都是讀書人。父親曾經是鄉紳,家中條件不錯,只是後來日漸沒落。在父親的影響下,湯飛凡從小接受良好教育,並且立志要為中華復興做貢獻。在他年幼的時候就看到鄉裡百姓被戰亂和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於是他便立下懸壺濟世的目標。

他一開始在工業學校學習,後來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決定轉而學醫,並且報考了湘雅醫學專業學校。當時學醫是需要先進行英語考試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接觸過。湯飛凡並沒有因此被打倒,他對當時的老師說給他一年時間他一定可以通過。

老師被他的決心和勇氣打動,於是降低錄取標準,破格招收了他。當時醫學院的教學條件很艱苦,不少學生中途退學,但是湯飛凡堅持了下來。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從醫學院畢業之後,他決定要從疫苗研究入手,治癒更多疑難雜症。為了精進自己的醫術,湯飛凡又去協和醫學院進修,專門研究細菌學。之後他又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邀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他不遠萬裡帶著妻子一起前往美國。

在美學習期間湯飛凡一直很用功刻苦,他逐漸引起了系主任的注意,之後系主任便邀請他加入自己的科研項目。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在項目組中他學習到了很多有關病毒學的知識,為了能夠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湯飛凡想要留下來繼續學習。但就在這時,他接到了曾經國內老師的來信。在信中老師表示希望他能夠回國任教。雖然湯飛凡內心多有不舍,但是他覺得祖國需要他於是便義無反顧的回來了。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投身疫苗研究,無辜受牽連

回國之後教學環境十分艱難,當時醫學院從事細菌學教學的只有他一個老師,並且連實驗室都沒有組建。湯飛凡先是著手建立了實驗室,之後又帶領著學生們對細菌進行觀察與研究,從而打開了病毒學的大門。

之後不久抗戰爆發,湯飛凡主動申請要前往一線,傾盡全力拯救傷員。他知道研究工作固然重要,但現在國家面臨存亡危機,他必須挺身而出,否則做了亡國奴一切研究都毫無意義。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在抗戰期間他並沒有停止研究工作,研製出了治療斑疹傷寒以及鼠疫的疫苗,解決了不少疑難雜症。天花是當時世界上難以治癒的一種疾病,湯飛凡帶領他的團隊早早攻克了這一難題,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早消滅天花的一個國家。

在1954年的時候,我國沙眼病十分嚴重,當時幾乎一半的人都未能倖免,並且這個病致盲率極高。要想研製出疫苗,首先需要分離沙眼病毒。湯飛凡主動包攬了這一工作,在分離沙眼病毒的過程中一直是親力親為,最後終於成功了。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就在湯飛凡事業的頂峰時期,一場悲劇突然到來。在當時那樣特殊的時代,湯飛凡被污衊成間諜、甚至成了民族的罪人。一時之間流言四起,他所做的一切貢獻頃刻間被人全部遺忘,對於湯飛凡來說是不小的打擊。他不明白,他這一生救人無數,沒想到最後換來的卻是這些詆毀,最終他心理防線被擊潰,在61歲的時候選擇自殺,結局十分悽涼。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冤案被平反,身上的汙名終被洗清。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小結

湯飛凡的功績是無法被抹去的,在他的努力下,我國擁有了天花疫苗、鼠疫疫苗等多種疫苗。他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奉獻出了全部的精力,甚至包括他的生命。

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對湯飛凡的名字表示很陌生,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慚愧。湯飛凡的結局令人心痛,但是歷史已無法更改,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接過他的火炬,完成他未完成的心願。或許湯飛凡的事跡不會出現在課本中,但是我們卻要永遠銘記這位民族英雄。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救人無數,研製出各種疫苗,61歲卻自殺
    歷史如銀河,總有閃閃發光的前輩照亮我們的路,其中一位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湯飛凡。他帶著強烈自尊心、熱愛科學、奉獻人類之精神,成為醫學長河中偉大奠基人之一。1942年,在中國防疫處,湯飛凡主持研究的天花疫苗對抗天花病毒能力遠超印度的疫苗,湯飛凡的團隊也深受盟軍的信任。隨後,他們一致決定,一切疫苗製劑、血清製品都由中國防疫處提供。
  • 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研製出各種疫苗,拯救無數中國人,61歲自殺
    他是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也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中國第一人,被稱為「衣原體之父」,其一生為中國研製出了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上第一支班疹傷寒疫苗,堪稱中國疫苗之父,正是他消除了威脅中國人民的沙眼、天花、麻疹等等病毒,拯救了無數中國人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是誰?以身試毒,創造世界奇蹟,卻為何自殺?
    在如今舉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無數的醫護工作者站了出來,毅然決然地奔赴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除了醫生護士外,我們還看到了很多老科學家的身影,比如84歲的鐘南山院士、73歲的李蘭娟院士。看到這些老科學家的身影不禁令人眼眶溼潤。
  • 湯飛凡生產了中國的狂犬疫苗,為啥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如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狂犬疫苗,長春長生的話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狂犬疫苗是由誰第一個生產的。這個人就是湯飛凡,曾經被譽為離諾貝爾最近的醫學微生物學家。然而,最後這位中國疫苗第一人湯飛凡卻選擇了自殺,這是為什麼呢?
  • 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救活億萬國人,卻自殺離世
    封面題圖|《急診科醫生》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在當代社會,疫苗已經成為預防病毒、救人性命的必需品。一旦缺少相應的疫苗,人類只能任由病毒宰割。2003 年,「非典」在中國大地肆虐。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不斷取得新進展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起了已經含冤離世的湯飛凡。那麼,湯飛凡究竟是何許人也?哈佛畢業的湯飛凡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最早研究支原體的微生物學家之一。作為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臨危受命,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諾貝爾獎在世界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本土)目前只有兩個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文學獎莫言和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說到醫學方面,早在屠呦呦之前有一位就有資格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病毒學家。他的名字叫湯飛凡!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說到醫學方面,早在屠呦呦之前有一位就有資格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病毒學家。  湯飛凡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公曆1897年)出生於湖南醴陵湯家坪,家庭條件應該不錯,所以他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21年,湯飛凡24歲,他從湘雅醫學院,並獲醫學博士學位。四年後他被推薦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
  • 「疫苗之王」湯飛凡:國產狂犬疫苗第一人
    曾經有一位無雙國士,把中國疫苗帶到世界級水平,拯救無數人生命。他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唯一一個中國人,他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
  • 新中國疫苗研製70年回顧 感謝這些疫苗的救命之恩
    我國自主分離的毒株研製的腎症候群出血熱疫苗有沙鼠腎原代細胞疫苗、地鼠腎原代細胞疫苗、乳小鼠純化疫苗及Vero細胞純化疫苗等。目前上市應用的疫苗均為全病毒滅活疫苗。 15 水痘減毒活疫苗 1984年,北京所從1名4歲水痘患兒的水痘液中分離獲得水痘病毒,在2BS細胞中傳代減毒,獲得VZV84-7株病毒,後用該毒株進行凍幹疫苗研製,於2009年獲新藥證書和生產批准文號。
  • 廈門大學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原標題:我科學家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採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獲得了只需要七種類病毒顆粒就能覆蓋二十種HPV病毒型別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為研製覆蓋所有高危型別HPV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敲開了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 拯救全球上億人的中國科學家,被外國人封神,卻被中國人逼到自殺
    ……他是中國離諾貝爾醫學獎最近的人。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曾評論他說:&34;事實是,他在絕望和侮辱中自殺身亡,令周總理雷霆震怒!通過湯飛凡不斷努力,他發明了乙醚消毒法,使天花疫苗得以大量生產,迅速消滅了該病毒,早於世界16年!1950年,為了規範疫苗的研製,他提出一項重要建議:設立生物製品質量管理的中央機構。
  • 他以身試毒,攻克沙眼,學醫報國救人無數,卻很少人知道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是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以身試毒,攻克沙眼中國第一支青黴素、狂犬疫苗、牛痘疫苗,都是出自他之手。學醫報國,救人無數與魯迅先生相似他的成績很好,不僅在學校裡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也因此得到了哈佛的獎學金,從此走上中國病毒學研究的求學之路。學成後湯飛凡毅然回國,為中國的醫學研究做出貢獻,救人無數。在此期間,他發表了20多篇論文,都非常有意義。短短幾年,湯飛凡開創了中國病毒學研究的先河,為後面的研究起了個好頭。
  • 揭陽籍著名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曾分離出我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南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證實,該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我國著名病毒學家曾毅,因病醫治無效,7月13日在京逝世。曾毅是廣東揭陽人,生前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及博士後導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原院長。
  • 湯飛凡:中國疫苗之父,生物界的楊振寧,自縊離世,已被世人遺忘
    中國著名的外交家蔣廷;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程開甲、錢學森等;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先驅和奠基人葉企孫;還有于敏、馬偉明、袁隆平等種種耳熟能詳的人,都可以被稱得上是國士無雙。如今提起這些人,我們濃濃的民族自豪感滿溢。但是有一些人,卻被許多人遺忘。比如中國的疫苗之父、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
  • 中國研發出非洲豬瘟實驗性疫苗
    中國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實驗性疫苗,可以讓豬終身不感染一種致命病毒——該病毒在過去18個月裡,讓生豬數量全球第一的中國損失了大量生豬。不過,病毒學家表示,團隊依然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以及大規模的疫苗生產。
  • 陳薇院士:「玩毒」29年,救人無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抗擊非典的傑出科學家,「伊波拉的終結者」。是《戰狼2》中的doctor chen的原型。「玩毒」29年,救人無數。中國新冠疫苗研發成功,陳薇院士必將載於史冊。
  • 美籍華裔病毒學家黃以靜去世 她是世界首位破解愛滋病毒結構的科學家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圖據網絡據華盛頓郵報報導,7月8日,美籍華裔病毒學家黃以靜(Flossie Wong-Staal)因肺炎在聖地牙哥拉荷亞的雅各布斯醫學中心去世,享年73歲。黃以靜是世界上第一位破解愛滋病HIV病毒DNA結構的科學家,通過幫助確定愛滋病的病因挽救了無數生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愛滋病的認識。她曾被美國科學資料中心評為「全美十大超級女科學家」之一,在2007年《每日電訊報》評選的「全球100位傑出天才」中排名第32位,2020年,Discover將她評為改變世界的十大女性科學家之一。
  • 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其在中國兒童計劃免疫中的應用
    消滅脊髓灰質炎,疫苗是最有力武器。目前,世界各國主要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預防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主要用於預防由I、II、III型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世界公認的預防脊灰最有效、最經濟的疫苗之一,在我國已有50多年的使用歷史。
  • 他們為何自殺?
    文|貝小戎 2018年,《科學美國人》一篇題為「人們為什麼自殺」的文章寫道:「安東尼·伯頓,61凱特·絲蓓,55歲。羅賓·威廉士,63歲。阿隆·施瓦茨,26歲。朱尼·西沃,43歲。亞歷山大·麥昆,40歲。亨特·湯普遜,67歲。柯本,27歲。西爾維婭·普拉斯,30歲。海明威,61歲。圖靈,41歲。維吉尼亞·伍爾夫,59歲。梵谷,37歲。你讀完這個自殺名人的名單之後,世界上某個地方又有一個人自殺了,大約每40秒有一個人自殺(一年80萬人)。」
  • 中國人造衛星之父,61歲絕望自殺,屍骨無存,周總理悲憤落淚
    他只是一個將諸身所有熱血和精力都獻給了他熱愛的祖國的科學家,他研究動力氣象學、研究衛星,竭盡全力想促進中國的科學水平,他不知道這樣的努力有什麼錯。他用手中的這支筆寫過無數的論文,作過無數的衛星、氣象力學相關報告,他曾經握著它日夜奮戰,把它視作一桿守衛國家科技安全的槍,但此時,這桿槍卻面向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