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020-07-04 天楓說

諾貝爾獎在世界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本土)目前只有兩個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文學獎莫言和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說到醫學方面,早在屠呦呦之前有一位就有資格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病毒學家。

他的名字叫湯飛凡!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我國著名的病毒學家,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湯老的事跡,他老人家所做的事情,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

湯飛凡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公曆1897年)出生於湖南醴陵湯家坪,家庭條件應該不錯,所以他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21年,湯飛凡24歲,他從湘雅醫學院,並獲醫學博士學位。四年後他被推薦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

學成回國後,曾擔任過上海醫學院教授,也是一位年輕的醫學教授,不過在1935年,他就去英國國立醫學院研究所進修,兩年後他回國,被任命為中央防疫處處長,有知識有能力,更加有公職,湯飛凡的起點很高,他完全可以在處長的任上,得過且過,如果真是那樣他就不是湯飛凡了,他也就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醫學家了。

在20世紀30年代中,湯飛凡等利用砂棒濾器、普通離心機等簡單設備,證明了病毒是可以分離和沉澱的,而還研製成第一代微孔濾膜(火棉膠膜),並用它測定出各種病毒的大小。這其實是一項了不起的貢獻。

在同一時期他在上海和中國眼科專家周城滸合作,依照大量的實驗和可靠的資料做依據,他們發表了《沙眼桿菌與沙眼之研究》的論文,否定了當時由日本學者野口矢提出的「沙眼杄菌」的發現。 這也為他以後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打下了基礎。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

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1950年當時察哈爾北部鼠疫流行,湯飛凡帶領著突擊小組,歷時兩個月研究出九萬毫升的減毒活疫苗,遏制住了中國的鼠疫,不僅如此,他對我國治癒天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天花自古以來都是一項死亡率極其高的疾病,各國都沒有好的辦法,建國後我國的醫療條件依然十分低下,但是湯飛凡帶著攻克了這一難關,湯飛凡發明乙醚殺菌法,這讓我國在當時有能力量產出來撲滅天花的牛痘疫苗。這一舉措,使得天花在中國絕跡,這比外國早了16年,此舉使得我國再也不用受天花之苦。

在19世紀50年代,湯飛凡就開始致力於研究沙眼病原體的研究,他和助手經過幾百次的實驗,終於成功分離出我國和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並且他將沙眼病毒滴在自己的眼裡,40天後,他用通紅的眼睛成功分離出沙眼病毒衣原體,使得以前十人九沙的發病率大大降低!

在1956年,湯飛凡發表分離沙眼病毒成功的報告,得到世界醫學界的承認,被譽為「湯氏病毒」,這個報告給世界醫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湯飛凡的病原體研究,為病原體研究提供系統研究,微生物學界才正式確定沙眼與鸚鵡熱和鼠蹊淋巴肉芽腫的病原體,同屬於介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從而在微生物分類學中又新增添一個衣原體目,沙眼病原體被命名為沙眼衣原體。

所以說現在治療沙眼比以前容易這麼多,我們都應該感謝湯飛凡湯老的貢獻,湯老的貢獻還有很多,在他直接指揮和領導下,中國有了第一支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這都是湯老的貢獻 。

我們的國寶屠呦呦女士,發現了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是理所應當的,其實湯飛凡湯老他對世界醫學史貢獻,絕對可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是他過早的離世了。1958年9月30日,湯飛凡在運動中受辱,自縊身亡,直到21年後,才給他平反和恢復名譽。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按照他當時的貢獻絕對有資格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且他的貢獻會更大,可惜在特殊的年代老人家去世了,但是這並不妨礙湯老的偉大,他當得起國士無雙的稱呼。

總結起來,湯飛凡湯老的主要貢獻,他在我國第一次分理沙眼衣原體;他在抗戰中製造出我國第一支青黴素,供給給前線戰士使用;建國後用兩個月的時間,研製出九萬毫升的減毒活性苗,遏制住了鼠疫;發明乙醚殺菌法,是我國量產出來撲滅天花的牛痘疫苗,天花在中國絕跡,領先世界16年,中國第一支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和世界上首支斑疹傷寒疫苗。

國士無雙說的正是湯老這樣的人,我們的民族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才得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湯飛凡(右)

最近頭條上架了搜索功能,想要了解什麼,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直接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點擊下面「中國第一支青黴素」,進一步了解湯飛凡湯老的事跡吧!

相關焦點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本土)目前只有兩個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文學獎莫言和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說到醫學方面,早在屠呦呦之前有一位就有資格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病毒學家。
  • 「疫苗之王」湯飛凡:國產狂犬疫苗第一人
    如果湯飛凡先生知道了今日發生的一切,他一定會十分痛心!「衣原體之父」湯飛凡他是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他稱得上舉世無雙的國士。但沒想到國內的一封來信,讓他毅然決定離開哈佛,寫信的是他的老師顏福慶,信中沒有天花亂墜的許諾,只如實列出中國醫學院的困境,和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正是這種開誠布公,讓湯飛凡當即決定回國。回到祖國的他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對中國疫苗事業的貢獻,一度成為快速疫苗的代名詞,拯救了中國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人必然是為國家做過巨大貢獻的,湯飛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都在為我國的醫學事業而奮鬥,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了各種疫苗,拯救了無數個人的生命。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親自試藥。
  • 湯飛凡:中國疫苗之父,生物界的楊振寧,自縊離世,已被世人遺忘
    湯飛凡在演講國士無雙,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中國著名的外交家蔣廷;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程開甲、錢學森等;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先驅和奠基人葉企孫;還有于敏、馬偉明、袁隆平等種種耳熟能詳的人,都可以被稱得上是國士無雙。
  • 國士無雙 衣原體之父 湯飛凡
    1914年入湘雅醫學專門學校,1921年畢業,獲湘雅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任教於北京協和醫院1926 年被派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細菌學研究。1929年回國後,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教授、細菌學系主任。1932年後兼任上海雷氏德醫學研究院細菌學系主任。1935年任英國國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 湯飛凡,「衣原體之父」
    他與同事們在病毒學發展的早期重要的貢獻包括用物理方法證明了病毒是可過濾、能離心沉澱、能自我複製、有生命的寄生於細胞內的微生物。他們還研製成第一代微孔濾膜,用於測定出各種病毒的大小。三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導師強烈要求湯飛凡留在哈佛。優厚的生活條件,得天獨厚的研究條件,以及病毒學研究剛剛掀開的無比寬闊的視野,吸住了湯飛凡的心,他決定留下了。
  • 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研製出各種疫苗,拯救無數中國人,61歲自殺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湧現出了一大批為國為民肝腦塗地、無私奉獻的棟梁之才,他們以堅定的愛國主義,頑強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勤奮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為民族的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深受祖國人民愛戴。能以個人形象作為國家紀念郵票發行的,自然是為祖國的發展與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的天之驕子。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醫學界的「頂梁柱」湯飛凡。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中國人不知道湯飛凡是何人,有何功績。那麼,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位可以寫進世界醫學史上的中國人!
  • 弘揚「湯飛凡精神」 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開幕
    在淥江書院民國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肖平,醴陵市委副書記鄒展暉,醴陵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賀小玲共同為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揭幕。隨後,活動嘉賓一同步入湯飛凡生平事跡展覽區,感受先生一生為科學、為人類奉獻的感人事跡,以及他始終心繫國家、將事業之根深植於祖國大地的愛國情懷與不朽精神。
  •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最近的一段時間,人們將視野聚焦在了假疫苗的事件上,據說武漢生物生產的百白破疫苗不合格,一些小孩在注射之後出現了奇異的現象,對於這件事情似乎已經引起了中央部門的關注。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救人無數,研製出各種疫苗,61歲卻自殺
    歷史如銀河,總有閃閃發光的前輩照亮我們的路,其中一位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湯飛凡。他帶著強烈自尊心、熱愛科學、奉獻人類之精神,成為醫學長河中偉大奠基人之一。偶然間,湯飛凡在礦井中遇到兩個提著大箱子的人,他好奇地問箱子裡是什麼,這是他第一次知道顯微鏡,同時也下定決心要學會使用這個能看到微生物的儀器,而那個指點自己的學者正是湘雅醫學院的創始人之一:顏福慶。求學之路1914年,湘雅醫學院正式成立,和大多數學子一樣,抱著學醫救國的決心,湯飛凡報考了這所學校。但難題來了,入學要考英語,然而這並未難倒他,他主動申請之後補考。
  • 為發展我國兩彈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郭永懷
    為發展我國兩彈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郭永懷 (1909—1968 ) 李家春 李成智     郭永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航空工程研究。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發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坐標法,即國際上公認的PLK方法,倡導了我國的高超聲速流、電磁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的研究,培養了優秀力學人才。擔負了國防科學研究的業務領導工作,為發展我國的飛彈與核彈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出生於山東省榮成縣。郭家世代務農,父親郭文吉粗通文墨。1918年,9歲的郭永懷在三叔郭文秀開辦的學堂裡讀書識字。
  • 醫學科學家湯飛凡:拯救了數億人的眼睛,去世了也被諾獎提名
    「因為湯博士在關於沙眼病原研究和鑑定中的傑出貢獻,國際沙眼防治組織決定,向他頒發沙眼金質獎章。希望能夠得到湯博士的通信地址,以便向他發出正式邀請,參加1982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第25屆國際眼科學大會。」 這封信是國際沙眼防治組織寫給中國眼科學會的一封短函,信中提到了湯博士就是湯飛凡。
  • 被遺忘的衣原體之父湯飛凡:應得諾貝爾獎卻被頂替,61歲受辱自殺
    今年新冠病毒席捲全世界,在很多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國的疫情終於得到了控制,人們的生活也重回正常。不經歷過也許沒感覺,但經歷過疫情後,我們才知道這些醫學工作者,微生物學家對於世界健康有多麼的重要。在柏林傳染病菌研究院裡,永遠立著一座墓碑來銘記世界聞名的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在日本,1000日元面值的紙幣上印著野口英世的頭像,來永遠緬懷。
  • 湖南醫界精英參觀湯飛凡中學 深切緬懷中國醫學泰鬥
    湯飛凡生平業績室內,嘉賓們專注地觀看展覽內容。紅網時刻9月12日訊(記者 蔡娟 李子璇)今年9月13日是世界「衣原體之父」、著名微生物學家湯飛凡誕辰120周年。為緬懷這位從湖南醴陵走出去的醫學泰鬥,醴陵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銘記湯飛凡」系列紀念活動今日在醴陵正式啟動。冒著淅瀝的秋雨,120多位嘉賓一同參觀湯飛凡中學,瞻仰湯飛凡先生銅像,共同追憶和緬懷這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是誰?以身試毒,創造世界奇蹟,卻為何自殺?
    其實在醫學領域,這種獻身醫學,奉獻國家的精神就一直沒有中斷過,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科學家,他是中國第一代的病毒學家,曾經是我國醫學的頂梁柱,他叫湯飛凡。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可是在中國醫學界,這個名字卻是如雷貫耳。湯飛凡1897年出生在湖南,那時中國正在遭受深重苦難,湯飛凡的家鄉也是多病多災,於是他從小就希望以後能夠懸壺濟世、治病救人。
  • 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偉人——「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
    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入學英語考試,湯飛凡就大膽的申請暫免考試,等提後補考。最終,他在一年內翻遍了整本字典,成功通過了。雖然語言問題得到了克服,但眼睛也因此高度近視。20世紀初,此時正是病毒學拓荒的大發展時期。在此時期,他也立志成為中國&34;。於是,畢業後他到北京協和醫院細菌系深造。由於他足夠進取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被選為了助教。
  • 他是中國的巴斯德,差點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為研究把病毒放進眼睛
    他領導選定的牛痘「天體毒種」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殺滅雜菌的方法,能在簡單條件下製造大量優質牛痘疫苗,為我國提前消滅天花奠定了基礎。1961年,採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國成功消滅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湯飛凡,幼名瑞昭,1897年出生在湖南醴陵湯家坪。6歲就讀義塾,12歲隨叔父到長沙,進了城南小學。1914年考入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習。畢業後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細菌學系進修。1925年,又被推薦到美國深造,進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細菌學系,師從世界著名病毒學家秦瑟。
  • 中國為落實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在促進南南團結與合作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南方中心——的執行主任卡洛斯·科雷亞的眼裡,中國在南南合作領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能力、培訓、文化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因此,我認為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應當了解,中國遵循南南合作原則,為其他國家提供幫助發揮著積極而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