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在世界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本土)目前只有兩個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文學獎莫言和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說到醫學方面,早在屠呦呦之前有一位就有資格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病毒學家。
他的名字叫湯飛凡!
也許很多人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我國著名的病毒學家,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湯老的事跡,他老人家所做的事情,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
湯飛凡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公曆1897年)出生於湖南醴陵湯家坪,家庭條件應該不錯,所以他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21年,湯飛凡24歲,他從湘雅醫學院,並獲醫學博士學位。四年後他被推薦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
學成回國後,曾擔任過上海醫學院教授,也是一位年輕的醫學教授,不過在1935年,他就去英國國立醫學院研究所進修,兩年後他回國,被任命為中央防疫處處長,有知識有能力,更加有公職,湯飛凡的起點很高,他完全可以在處長的任上,得過且過,如果真是那樣他就不是湯飛凡了,他也就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醫學家了。
在20世紀30年代中,湯飛凡等利用砂棒濾器、普通離心機等簡單設備,證明了病毒是可以分離和沉澱的,而還研製成第一代微孔濾膜(火棉膠膜),並用它測定出各種病毒的大小。這其實是一項了不起的貢獻。
在同一時期他在上海和中國眼科專家周城滸合作,依照大量的實驗和可靠的資料做依據,他們發表了《沙眼桿菌與沙眼之研究》的論文,否定了當時由日本學者野口矢提出的「沙眼杄菌」的發現。 這也為他以後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打下了基礎。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
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1950年當時察哈爾北部鼠疫流行,湯飛凡帶領著突擊小組,歷時兩個月研究出九萬毫升的減毒活疫苗,遏制住了中國的鼠疫,不僅如此,他對我國治癒天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花自古以來都是一項死亡率極其高的疾病,各國都沒有好的辦法,建國後我國的醫療條件依然十分低下,但是湯飛凡帶著攻克了這一難關,湯飛凡發明乙醚殺菌法,這讓我國在當時有能力量產出來撲滅天花的牛痘疫苗。這一舉措,使得天花在中國絕跡,這比外國早了16年,此舉使得我國再也不用受天花之苦。
在19世紀50年代,湯飛凡就開始致力於研究沙眼病原體的研究,他和助手經過幾百次的實驗,終於成功分離出我國和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並且他將沙眼病毒滴在自己的眼裡,40天後,他用通紅的眼睛成功分離出沙眼病毒衣原體,使得以前十人九沙的發病率大大降低!
在1956年,湯飛凡發表分離沙眼病毒成功的報告,得到世界醫學界的承認,被譽為「湯氏病毒」,這個報告給世界醫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湯飛凡的病原體研究,為病原體研究提供系統研究,微生物學界才正式確定沙眼與鸚鵡熱和鼠蹊淋巴肉芽腫的病原體,同屬於介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從而在微生物分類學中又新增添一個衣原體目,沙眼病原體被命名為沙眼衣原體。
所以說現在治療沙眼比以前容易這麼多,我們都應該感謝湯飛凡湯老的貢獻,湯老的貢獻還有很多,在他直接指揮和領導下,中國有了第一支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這都是湯老的貢獻 。
我們的國寶屠呦呦女士,發現了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是理所應當的,其實湯飛凡湯老他對世界醫學史貢獻,絕對可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是他過早的離世了。1958年9月30日,湯飛凡在運動中受辱,自縊身亡,直到21年後,才給他平反和恢復名譽。
按照他當時的貢獻絕對有資格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且他的貢獻會更大,可惜在特殊的年代老人家去世了,但是這並不妨礙湯老的偉大,他當得起國士無雙的稱呼。
總結起來,湯飛凡湯老的主要貢獻,他在我國第一次分理沙眼衣原體;他在抗戰中製造出我國第一支青黴素,供給給前線戰士使用;建國後用兩個月的時間,研製出九萬毫升的減毒活性苗,遏制住了鼠疫;發明乙醚殺菌法,是我國量產出來撲滅天花的牛痘疫苗,天花在中國絕跡,領先世界16年,中國第一支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和世界上首支斑疹傷寒疫苗。
國士無雙說的正是湯老這樣的人,我們的民族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才得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湯飛凡(右)
最近頭條上架了搜索功能,想要了解什麼,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直接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點擊下面「中國第一支青黴素」,進一步了解湯飛凡湯老的事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