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中國著名的外交家蔣廷;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程開甲、錢學森等;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先驅和奠基人葉企孫;還有于敏、馬偉明、袁隆平等種種耳熟能詳的人,都可以被稱得上是國士無雙。
如今提起這些人,我們濃濃的民族自豪感滿溢。但是有一些人,卻被許多人遺忘。比如中國的疫苗之父、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
有非凡成就的""
湯飛凡出生於清朝末年一個落魄的書香門第,他的家族與何氏是幾代世交。這個何氏,指的是何鍵的家族。何鍵或許知之甚少,只要知道大漢奸汪精衛就好了,何鍵是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的急先鋒。
而湯飛凡,少時便在何鍵父親何忠善的私塾讀書。基於兩家人幾代世交的緣故,再加上何鍵在私塾中相當於湯飛凡的半個老師,十分喜愛這個聰慧的學生,便將最疼愛的二女兒何璉嫁給了湯飛凡,使得湯何兩家更是親上加親。
何鍵有多喜愛湯飛凡呢?湯、何兩家結親時,湯飛凡已經將近30歲了,且個子並不高。按照現代人的標準,湯飛凡的身高連二級殘廢都夠不到...而何璉呢,不僅比湯飛凡高上一頭,且秀外慧中。最為關鍵的是,那時何璉不過15歲。
對於這段怎麼看怎麼像是為了維護家族感情,強娶強嫁的婚姻。兩人卻都很滿意,何璉仰慕湯飛凡的才華,湯飛凡也十分喜歡這個不拘於封建禮數的聰慧女子。
那時湯飛凡已經獲得了湘雅醫學院博士學位,被推薦到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1929年學成歸國後,他先後擔任上海中央大學副教授、上海醫學院教授,並開始了各類科研工作,主攻微生物方向。
當時在中國,微生物病毒領域基本一片空白,湯飛凡是第一代病毒學家。他率先與恩師哈佛大學著名的細菌學家秦瑟,通過物理方式,證明了病毒的一般性。
證明病毒的一般性有多重要呢?人們研究物理,就是為了通過各種物理定律,來認識到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所以湯飛凡從某種程度上,讓人們對病毒有了一個基本規律的認知。
而後,湯飛凡和秦瑟又研製出了第一代微孔濾膜,通過它可以測定出病毒的各種大小。這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病毒領域的空白。
在生物製藥領域,湯飛凡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牛痘疫苗、丙種球蛋白等。牛痘疫苗,正是讓古人聞之變色的天花的剋星。
當然,湯飛凡最大的成就,還是發現了沙眼衣原體。沙眼衣原體屬於微生物範疇,該微生物可能會導致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多種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還是沙眼。
與湯飛凡同期被譽為生物學重大發現的其餘兩人都是諾獎得主
沙眼是一種通過接觸感染患者的分泌物以及受汙染的生活用品而傳播的,感染後的患者眼部會出現種種異樣感,最終可能會導致失明,很大的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
然而沙眼卻是我國上世紀前中葉的高發疾病之一。因為那時中國飽經戰亂,百姓生存條件極差,常常出現吃不飽飯的現象,導致營養不良,這都增加了沙眼傳播的機率。
再加上醫療條件的不達標,沙眼患者無法得到及時的醫治。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導致中國沙眼發病率達到了55%左右,在部分農村地區更是達到了80%。因此便有了"十眼九沙"的說法。
針對這種現象,湯飛凡開始致力於研究沙眼病原體。他在研究之前思考過,到底是什麼誘發沙眼的,是病毒?還是細菌?因為當時生物界有細菌病原說和病毒病原說兩種病原體,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在已知病毒和細菌之間存在著一種過渡微生物,但是仍舊沒有證據證明。
不過在湯飛凡針對沙眼病原體進行了數百次的研究過後,他發現了沙眼病原體既不屬於細菌,也不屬於病毒,而是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微生物,正證實了生物學界的猜測。
所以沙眼病原體的發現引起了生物學界的轟動,湯飛凡這一研究結果,等同於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衣原體目。而無論在哪個學界,推翻人們現有的認知,都足以推動這個領域更上一步,甚至會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比如讓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個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在二人之前,物理學界一致認為,四大基本力全是宇稱守恆的,包括弱相互作用力。可是楊、李二人這一發現,可謂是推翻了整個物理學界固有的認知,因此震動了整個物理學界。
湯飛凡的發現雖不至於有劃時代的意義,卻仍舊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只不過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僅從言語無法體會出湯飛凡的成就。但是如果將湯飛凡與和他處在同一時期的人進行對比,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他有多厲害了。
和湯飛凡共同被譽為"1957年在生物學獲得重大發現"的"Jens Christian Skou"與"John Kendrew",後兩者都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不要疑惑為什麼生物學的發現頒發的是化學獎,歷史上有相當多的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被頒發過化學獎。因為如果細分的話,這三門學科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常常是雜糅在一起的。
言歸正傳,與湯飛凡一同被稱為有重大發現的另外兩人都獲得了諾獎,或許我們無法斷定湯飛凡如果活得久一些,一定會拿到諾獎。但是卻不能否認,湯飛凡對於沙眼衣原體的發現,是和諾獎一個等級的。
因此有人評價湯飛凡,如果他沒有在1958年自縊,可能會讓我國首個諾獎提前50年獲得。這此處說明一下,可能會有人說,我國第一個諾獎獲得者不是李政道嗎?他早在1957年就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了啊。
要知道的是,李政道是以美籍華人的身份獲得諾獎的,包括後續種種的獲獎者,都是外籍華人。所以真正意義上來說,莫言是第一個以中國人的身份獲得諾貝爾獎的。
可見,湯飛凡的死,實在是太可惜了,而且他還是以自縊這種悲壯的方式。
時代的悲劇,葬送了一個又一個大才之人
造成湯飛凡的這樣的結局,還是只能說那一句,是時代的悲劇,湯飛凡也只是受害者之一。上文中已經說了湯飛凡嶽父何鍵的身份了,是汪精衛手下的大將。何鍵做的惡事,還真不少。
他在革命期間,多次圍剿、屠殺紅軍和群眾,對我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不僅如此,毛主席的結髮妻子楊開慧,也死於他的手中,可謂是罪孽深深。
也因此,新中國成立不久後,轟轟烈烈的反革命分子清剿運動開始了。身為何鍵女婿的湯飛凡,自然受到了批判。在此之前,其實國民政府邀請他去臺灣了,但是被拒絕了。湯飛凡為什麼拒絕,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有懷有對祖國的愛和信任的。
這種愛與信任,在湯飛凡為了建設更為強大的祖國,無數個精竭慮的日子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只不過最終,湯飛凡還是沒能逃得過批判運動。最令湯飛凡絕望的是,參與批判他的,還有他親手拉扯大的生物研究所。
最終,湯飛凡不堪受辱,於1958年自縊身亡。
想必湯飛凡選擇自縊這種悲壯的方式,也是為了以死明志。拿起筆,他是一個文人;放下筆,他是一名愛國戰士。無論是文人還是戰士,都是無法忍受這種冤屈的。因為文人有文人的傲骨,戰士有戰士不服輸的精神。
基於以上種種背景原因,如今提到湯飛凡名字的人都很少了,只有在微生物相關的課本上,人們才知道有這位國士無雙之人的存在。不知如今,會不會多一些人知道這位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