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凡:中國疫苗之父,生物界的楊振寧,自縊離世,已被世人遺忘

2021-01-12 奇聞趣談史
湯飛凡在演講

國士無雙,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中國著名的外交家蔣廷;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程開甲、錢學森等;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先驅和奠基人葉企孫;還有于敏、馬偉明、袁隆平等種種耳熟能詳的人,都可以被稱得上是國士無雙。

如今提起這些人,我們濃濃的民族自豪感滿溢。但是有一些人,卻被許多人遺忘。比如中國的疫苗之父、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

有非凡成就的""

湯飛凡出生於清朝末年一個落魄的書香門第,他的家族與何氏是幾代世交。這個何氏,指的是何鍵的家族。何鍵或許知之甚少,只要知道大漢奸汪精衛就好了,何鍵是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的急先鋒。

汪精衛

而湯飛凡,少時便在何鍵父親何忠善的私塾讀書。基於兩家人幾代世交的緣故,再加上何鍵在私塾中相當於湯飛凡的半個老師,十分喜愛這個聰慧的學生,便將最疼愛的二女兒何璉嫁給了湯飛凡,使得湯何兩家更是親上加親。

何鍵有多喜愛湯飛凡呢?湯、何兩家結親時,湯飛凡已經將近30歲了,且個子並不高。按照現代人的標準,湯飛凡的身高連二級殘廢都夠不到...而何璉呢,不僅比湯飛凡高上一頭,且秀外慧中。最為關鍵的是,那時何璉不過15歲。

湯飛凡一家三口

對於這段怎麼看怎麼像是為了維護家族感情,強娶強嫁的婚姻。兩人卻都很滿意,何璉仰慕湯飛凡的才華,湯飛凡也十分喜歡這個不拘於封建禮數的聰慧女子。

那時湯飛凡已經獲得了湘雅醫學院博士學位,被推薦到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習。1929年學成歸國後,他先後擔任上海中央大學副教授、上海醫學院教授,並開始了各類科研工作,主攻微生物方向。

當時在中國,微生物病毒領域基本一片空白,湯飛凡是第一代病毒學家。他率先與恩師哈佛大學著名的細菌學家秦瑟,通過物理方式,證明了病毒的一般性。

湯飛凡與友人合照

證明病毒的一般性有多重要呢?人們研究物理,就是為了通過各種物理定律,來認識到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所以湯飛凡從某種程度上,讓人們對病毒有了一個基本規律的認知。

而後,湯飛凡和秦瑟又研製出了第一代微孔濾膜,通過它可以測定出病毒的各種大小。這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病毒領域的空白。

在生物製藥領域,湯飛凡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牛痘疫苗、丙種球蛋白等。牛痘疫苗,正是讓古人聞之變色的天花的剋星。

防疫處

當然,湯飛凡最大的成就,還是發現了沙眼衣原體。沙眼衣原體屬於微生物範疇,該微生物可能會導致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多種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還是沙眼。

與湯飛凡同期被譽為生物學重大發現的其餘兩人都是諾獎得主

沙眼是一種通過接觸感染患者的分泌物以及受汙染的生活用品而傳播的,感染後的患者眼部會出現種種異樣感,最終可能會導致失明,很大的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

然而沙眼卻是我國上世紀前中葉的高發疾病之一。因為那時中國飽經戰亂,百姓生存條件極差,常常出現吃不飽飯的現象,導致營養不良,這都增加了沙眼傳播的機率。

再加上醫療條件的不達標,沙眼患者無法得到及時的醫治。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導致中國沙眼發病率達到了55%左右,在部分農村地區更是達到了80%。因此便有了"十眼九沙"的說法。

湯飛凡

針對這種現象,湯飛凡開始致力於研究沙眼病原體。他在研究之前思考過,到底是什麼誘發沙眼的,是病毒?還是細菌?因為當時生物界有細菌病原說和病毒病原說兩種病原體,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在已知病毒和細菌之間存在著一種過渡微生物,但是仍舊沒有證據證明。

不過在湯飛凡針對沙眼病原體進行了數百次的研究過後,他發現了沙眼病原體既不屬於細菌,也不屬於病毒,而是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微生物,正證實了生物學界的猜測。

所以沙眼病原體的發現引起了生物學界的轟動,湯飛凡這一研究結果,等同於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衣原體目。而無論在哪個學界,推翻人們現有的認知,都足以推動這個領域更上一步,甚至會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湯飛凡(右)

比如讓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個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在二人之前,物理學界一致認為,四大基本力全是宇稱守恆的,包括弱相互作用力。可是楊、李二人這一發現,可謂是推翻了整個物理學界固有的認知,因此震動了整個物理學界。

湯飛凡的發現雖不至於有劃時代的意義,卻仍舊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只不過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僅從言語無法體會出湯飛凡的成就。但是如果將湯飛凡與和他處在同一時期的人進行對比,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他有多厲害了。

湯飛凡

和湯飛凡共同被譽為"1957年在生物學獲得重大發現"的"Jens Christian Skou"與"John Kendrew",後兩者都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不要疑惑為什麼生物學的發現頒發的是化學獎,歷史上有相當多的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被頒發過化學獎。因為如果細分的話,這三門學科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常常是雜糅在一起的。

言歸正傳,與湯飛凡一同被稱為有重大發現的另外兩人都獲得了諾獎,或許我們無法斷定湯飛凡如果活得久一些,一定會拿到諾獎。但是卻不能否認,湯飛凡對於沙眼衣原體的發現,是和諾獎一個等級的。

因此有人評價湯飛凡,如果他沒有在1958年自縊,可能會讓我國首個諾獎提前50年獲得。這此處說明一下,可能會有人說,我國第一個諾獎獲得者不是李政道嗎?他早在1957年就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了啊。

李政道(左)

要知道的是,李政道是以美籍華人的身份獲得諾獎的,包括後續種種的獲獎者,都是外籍華人。所以真正意義上來說,莫言是第一個以中國人的身份獲得諾貝爾獎的。

可見,湯飛凡的死,實在是太可惜了,而且他還是以自縊這種悲壯的方式。

時代的悲劇,葬送了一個又一個大才之人

造成湯飛凡的這樣的結局,還是只能說那一句,是時代的悲劇,湯飛凡也只是受害者之一。上文中已經說了湯飛凡嶽父何鍵的身份了,是汪精衛手下的大將。何鍵做的惡事,還真不少。

何鍵

他在革命期間,多次圍剿、屠殺紅軍和群眾,對我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不僅如此,毛主席的結髮妻子楊開慧,也死於他的手中,可謂是罪孽深深。

也因此,新中國成立不久後,轟轟烈烈的反革命分子清剿運動開始了。身為何鍵女婿的湯飛凡,自然受到了批判。在此之前,其實國民政府邀請他去臺灣了,但是被拒絕了。湯飛凡為什麼拒絕,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有懷有對祖國的愛和信任的。

國民政府領導人

這種愛與信任,在湯飛凡為了建設更為強大的祖國,無數個精竭慮的日子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只不過最終,湯飛凡還是沒能逃得過批判運動。最令湯飛凡絕望的是,參與批判他的,還有他親手拉扯大的生物研究所。

最終,湯飛凡不堪受辱,於1958年自縊身亡。

想必湯飛凡選擇自縊這種悲壯的方式,也是為了以死明志。拿起筆,他是一個文人;放下筆,他是一名愛國戰士。無論是文人還是戰士,都是無法忍受這種冤屈的。因為文人有文人的傲骨,戰士有戰士不服輸的精神。

湯飛凡在研究院

基於以上種種背景原因,如今提到湯飛凡名字的人都很少了,只有在微生物相關的課本上,人們才知道有這位國士無雙之人的存在。不知如今,會不會多一些人知道這位英雄呢?

相關焦點

  • 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救活億萬國人,卻自殺離世
    當時的防疫系統「笨拙無力」,衛生部一位老幹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禁不住嘆息道,「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17 年後,「新冠肺炎」突襲而來。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不斷取得新進展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起了已經含冤離世的湯飛凡。那麼,湯飛凡究竟是何許人也?哈佛畢業的湯飛凡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最早研究支原體的微生物學家之一。
  • 湯飛凡,「衣原體之父」
    但無情的歲月和我們這個善於向前看、樂於健忘的民族使這個名字漸漸沉入歷史的泥沙中,再一次漸漸被遺忘了。有的名字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是不能被遺忘的!洗清歷史長河中的汙泥濁水,這名字將永遠如金子般閃亮。這個名字叫:湯飛凡。
  • 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偉人——「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
    有一天,湯飛凡收到了他在湘雅醫院老師的信件,信上老師列出了當時的中國醫學正面臨的種種難題,並邀請湯飛凡回國任教。重要的是,信上隻字未提回國待遇問題,而當時湯飛凡在哈佛受到導師的青眼有加,完全可以享受頂級的科研環境和可觀的收入繼續留美發展。但他也只是經過簡單思考,就踏上了回國之路。僅僅是因為中國醫學需要他,中國人民需要他!回國後的條件到底有多差?
  • 中國疫苗之父湯飛凡:研製出各種疫苗,拯救無數中國人,61歲自殺
    他是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也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中國第一人,被稱為「衣原體之父」,其一生為中國研製出了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上第一支班疹傷寒疫苗,堪稱中國疫苗之父,正是他消除了威脅中國人民的沙眼、天花、麻疹等等病毒,拯救了無數中國人
  • 湯飛凡生產了中國的狂犬疫苗,為啥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如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狂犬疫苗,長春長生的話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狂犬疫苗是由誰第一個生產的。這個人就是湯飛凡,曾經被譽為離諾貝爾最近的醫學微生物學家。然而,最後這位中國疫苗第一人湯飛凡卻選擇了自殺,這是為什麼呢?
  • 「疫苗之王」湯飛凡:國產狂犬疫苗第一人
    曾經有一位無雙國士,把中國疫苗帶到世界級水平,拯救無數人生命。他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唯一一個中國人,他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
  • 國士無雙湯飛凡:我國第一次病毒學家,為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處在全面抗戰時期,這些研究可能不出彩,但是他的一項研究,給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他成功的發明了中國首批青黴素。1943年,湯飛凡指導研究人員用自己分離的中國菌種,由此生產出中國首批5萬單位一瓶的青黴素。大大支援了前線的戰鬥,而且還出口到盟軍國家。  建國後,湯飛凡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所長。
  • 他把病毒滴入自己眼睛,救治億萬國人,原本可能獲中國首個諾獎
    更早之前,還有一位該被世人銘記的醫者——湯飛凡。他被譽為中國的「疫苗之父」,他甘願為科學研究獻身,把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億萬國人的生命得到救治。然而,由於他過早離世,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那麼,湯飛凡究竟做出過哪些巨大貢獻呢?
  • 被遺忘的衣原體之父湯飛凡:應得諾貝爾獎卻被頂替,61歲受辱自殺
    而在中國,其實也有那麼一位微生物學家,曾終結無數傳染病,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卻鮮有人知,他就是湯飛凡。由於當時的中國備受西方侵略,看著百姓民不聊生,還備受病痛折磨,他下定決心,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小便有了懸壺濟世的志向。因此在1914年,湯飛凡就從工業學校退學,轉而報考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雖然入學考試還有他從未學過的英語科目,但他也不曾放棄報考,主動和老師請求補考,小小年紀就如此有勇氣,這讓老師破格錄取了湯飛凡。
  • 國士無雙 衣原體之父 湯飛凡
    世界上第一個分離出沙眼衣原體的人,生產了中國自己的青黴素、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卡介苗和丙種球蛋白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是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全國生物製品委員會主任委員。畢生從事病毒的研究。1958年9月,在反右運動中湯非凡被打為右派,湯非凡萬念俱灰。1958年9月30日晨,湯飛凡自盡。1979年6月為湯飛凡舉行追悼會,給予湯;飛凡高度評價。
  •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
    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醫學泰鬥湯飛凡,曾研製中國疫苗拯救國人最近的一段時間,人們將視野聚焦在了假疫苗的事件上,據說武漢生物生產的百白破疫苗不合格,一些小孩在注射之後出現了奇異的現象,對於這件事情似乎已經引起了中央部門的關注。
  • 他是中國的巴斯德,差點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為研究把病毒放進眼睛
    但如果說這個人叫湯飛凡。你相信嗎?然確實如此,這位被譽為「衣原體之父」,「中國的巴斯德」的醫學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先生。就是國際公認的曾經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貢獻一:他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並將沙眼發病率從將近95%降至不到10%。貢獻二:抗戰結束後,生產出中國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種球蛋白。貢獻三:解放後,成功遏制1950年華北鼠疫大流行,研製出中國的黃熱病疫苗。
  • 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研製各種疫苗救人無數,為何61歲自殺?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人必然是為國家做過巨大貢獻的,湯飛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一生都在為我國的醫學事業而奮鬥,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了各種疫苗,拯救了無數個人的生命。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親自試藥。
  • 弘揚「湯飛凡精神」 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開幕
    他是從湖南醴陵走出來的中國第一代微生物學家、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的「衣原體之父」,結束了半個多世紀關於沙眼病原的爭論。9月12日下午,「銘記湯飛凡」紀念湯飛凡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嘉賓一行,前往醴陵淥江書院,出席湯飛凡生平事跡陳列展開館儀式,走近這位醫學泰鬥非凡成就和人生軌跡。
  • 他在最貧窮落後的中國制出最先進的疫苗,手下敗將都被日本人奉為...
    1949年10月,張家口地區爆發鼠疫,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卻根本沒有鼠疫疫苗,從蘇聯進口的藥物也很稀缺,根本無法救民眾於水火之中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中國人卻站了出來,領導一個醫療小組突擊研製疫苗,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就研製出了供200萬人使用的疫苗,成功遏制了一場可能對新中國,造成毀滅打擊的嚴重瘟疫中國當時鼠疫情況
  • 湖南醫界精英參觀湯飛凡中學 深切緬懷中國醫學泰鬥
    「銘記湯飛凡」系列紀念活動嘉賓向湯飛凡銅像獻花。活動現場。醴陵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華章出席並講話。原湖南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李俊傑致辭。湯飛凡中學的同學們在操場上整齊列隊、深情朗誦,表達對科學家湯飛凡的景仰和尊敬。
  • 中國最後一位大師,科學界一代宗師,一生為國,不該被世人遺忘!
    中國物理四大元老之一,他教的學生個個名滿天下。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航天之父趙九章;原子彈之父王淦昌;光學之父王大珩,全是出於他的教導下。在他的培養下,新中國出了79位院士。他,也是中國物理之父。在中國危難之時,他毅然回國,憑一己之力創建了清華物理系和理學院系。師資不夠,他就到處聘請名師(吳有訓、趙忠堯、熊慶來等)。
  •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眾所周知,作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的成就斐然,他被世人譽為是繼愛因斯坦及迪拉克之後 他是楊振寧之父,更是楊武之 相比與自己的兒子享譽中外的赫赫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