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2020-11-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作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的成就斐然,他被世人譽為是繼愛因斯坦及迪拉克之後,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他是一位堅韌不拔、極具數學天賦的科學家,其用自己窮其一生對物理的熱愛與對科學的執著努力詮釋了自己所認知的成功的奧秘在於多動手。

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縱使在個人生活中他也能勇敢衝破世俗的眼光,大膽聽從自己的內心,摒棄阻擋在自己於愛人之間的年齡差距與心愛之人攜手相伴。哪怕如今早已享譽世界,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成功站在世界物理學的頂端。

然而,這樣一位勇敢豁達的人心中卻一直對自己的父親心懷愧疚,至今無法得以釋懷......

他是楊振寧之父,更是楊武之

相比與自己的兒子享譽中外的赫赫有名,楊武之雖然也是成績斐然但是相比之下卻顯得「低調」很多。1896年,楊武之生於安徽合肥的一戶書香世家,其父楊邦盛是清朝末年的一名秀才,早年在私塾教書。而後,到天津段芝貴門下從事相關文書工作。

其母在其年僅九歲時就因故早逝,天有不測風雲,在一次出門謀職的途中楊邦盛不幸身染鼠疫,患病不久之後就病逝了。早年就失去雙親庇佑的楊武之全靠自己的叔父楊邦瑞的照拂。

1914年,楊武之初中畢業,畢業以後的楊武之選擇了繼續自己的學業,同年秋天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預科數理部進行自己本科學業的學習。在這裡楊武之開始了自己的數學之路,學成之後的楊武之選擇了回到自己的母校任職教員。

這份工作讓楊武之接觸到許多紈絝子弟,生性正直的楊武之對這些「不服管束」的學生十分嚴厲,在他的「教育」下這些貴公子們怨聲載道並想辦法尋求家長的庇護。

就這樣,初入職場就受挫的楊武之認識到土豪劣紳的惡劣,此時的楊武之萌生「科學救國」的念頭,痛定思痛後他毅然選擇辭去這份安穩的工作,希望能夠到國外留學,學成歸國後振興中華。

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

1923年的春天楊武之迎來了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通過了公費出國留學的考試,成功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就這樣,此時已經為人夫、為人父的楊武之忍痛揮別自己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子,獨自一人不遠萬裡到異國他鄉求學。

淚別親人到美國求學的楊武之先是順利在史丹福大學取得學士學位,隨後其前往芝加哥大學數學系就讀,專注代數和數論專業領域的學習研究,並成功獲得碩士學位。

終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短短兩年之後楊武之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這也讓他成為中國在數論專業研究領域取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出國五年之後,學業有成的楊武之榮歸故裡,其先到廈門大學任職,一年以後又轉到清華大學任教。解放以後,楊武之又到上海復旦大學擔任數學教授,除去學習與研究,他的一生都堅守在三尺講臺,終其一生教書育人。

臨終前的遺憾

楊武之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成就斐然,作為一名學者,他在數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及作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一名了不起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他一生從事數學教育,用自己的所學教育、培養出了整整兩代的數學人才,為中國的數學領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今社會,人們似乎更加熟悉楊武之的兒子楊振寧。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父親,這個名號似乎更加響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在世人眼中應該是讓他為之驕傲和自豪的兒子直至楊武之在彌留之際都沒能釋懷,原諒自己的兒子。這其中一個很大的鬱結是由於楊振寧早年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國國籍。

要知道,年輕時期的楊武之之所以努力到國外求學完全是秉持著「科學救國」的思想。在國外艱苦求學,學成歸國以後他沒有選擇留在國外謀求更好的發展而是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優渥的待遇回到當時還是百廢待興的祖國。

回國之後的楊武之也沒有憑藉自己的高學歷為個人謀取一絲一毫的利益,而是選擇回到三尺講臺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將自己的一生所學用在教書育人,為科教興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語有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楊武之用自己樸實無華的一生,默默奉獻為中國培育了無數數學人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充分燃燒自我、努力發光發熱為國家的繁榮與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樣一個心懷堅定愛國主義情懷的人又怎麼能接受自己的兒子放棄自己的祖國,投入外國的「懷抱」。也許這是楊武之此生的最大的遺憾,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帶著其一生所成回到祖國的懷抱,直至他彌留之際對此還是耿耿於懷。

同樣的,在楊振寧的心中,在這件事情上對父親也懷著極大的愧疚,沒能按照父親期待的那樣在學成之後就回到祖國投身建國工作,而是選擇了留在國外。縱使在幾十年後選擇回到故裡,但是此時的父親早已逝世多年,他再也看不到兒子再一次以中國公民的身份站在華夏的土地上了。

這個巨大的遺憾讓已是耄耋之年的楊振寧至今無法忘懷。人的一生總會有許多的遺憾,但是慶幸的是楊武之終究是得償所願看到他的孩子繼續為中華的騰飛而奮鬥,雖然他已經無法親眼看到這個時刻,但終究是夙願得以了卻,能夠了無遺憾了。

相關焦點

  • 楊振寧之父:中國首位數學博士,至死都不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風華正茂時去了美國。多年後,三十出頭的他回到家鄉。此時的他,頭髮已經花白,卻深深愧對父親楊武之。他放棄了中國國籍,以至於父親到死都不會原諒他。成為數學博士的楊武之1896年4月14日,楊武之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清末秀才。
  • 兒子獲諾貝爾獎改國籍,其父是中國數學博士,到死都不原諒
    ,但是中國從來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為了科技的發展一直堅定的努力著。由於楊振寧當時獲獎的時候,國籍是美國國籍,所以那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不算是中國的。但是這件事情讓很多中國人對楊振寧有些許不滿,這些人中也包括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楊振寧在以此採訪中對記者說道:「我知道,我父親在臨終的時候,仍然沒有原諒我。」
  • 楊振寧透漏:獲得諾貝爾獎後放棄國籍,父親很生氣,沒有原諒自己
    楊振寧博士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因為與李政道博士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獎,成為世界範圍內知名的物理學家。不過,沒人知道,他風光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心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楊振寧博士流落異鄉時的故事。
  • 如何看待中國第一位數學博士至死不原諒兒子獲得諾貝爾獎更改國籍
    紙上談兵大家都知道,建國初期,中國經濟,軍事實力都遠遠落後 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然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這種民生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發展科學技術簡直是紙上談兵。改國籍但是,儘管如此,中國也沒有放棄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沒有放棄培養人才。
  • 楊振寧曾坦言:「我放棄中國國籍後,父親始終沒能寬恕我」
    談到楊武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兒子是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他兒子就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楊武之是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新中國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對中國數學人才建設有重要貢獻。陳省身、華羅庚都曾在其門下學習,華羅庚曾說「引我走上數論道路的是楊武之教授」,在給楊武之的信上還曾經寫過:「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 楊振寧父親將一生奉獻給了祖國,卻至死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為什麼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非凡地位的人,卻一直對自己的父親深感慚愧,甚至他的父親至死都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的「背叛」,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那個年代的碩士可遠非現如今的碩士能比,每一個都極具含金量,但楊武之仍不滿足,他又花了兩年時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從出國留學,到1928年秋拒絕國外的高薪挽留毅然回歸祖國,楊武之僅花了5年半時間就完成了大部分人需要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高等教育學習生涯。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網友們的評論亮了
    理應禮遇國之瑰寶古如下山:如今,楊振寧放棄外籍,國人都當以敬重之心待之,從而吸引更多優質人才回歸。網友:加入外國國籍並不等於不愛國,「一竿子打死」的愛國論顯然有點偏激狹隘。無論是楊振寧還是鄧稼先,他們都作出了自我、個人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很多時候是受彼時歷史條件制約的。
  • 98歲楊振寧坦言:自從我放棄國籍加入美籍後,父親始終沒有寬恕我
    1957年,一則消息傳到了國內,瞬間轟動全國,千萬人為之歡呼,那便是我國學子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激動地表示:「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7年後,楊振寧再次幹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但這一次,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無盡的傷心和憤怒——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那麼他當年為何要這樣做呢?他的父親又對他說了什麼?
  • 中國共有11.5位諾獎獲得者,有2人放棄美國籍入中國籍,他們是誰
    而另外11位諾獎獲得者,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一直是中國國籍,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則是在美國出生的美籍華人,截至目前共有4位是中國國籍,分別是莫言、屠呦呦、李遠哲跟楊振寧,值得一提的是,後兩位都是放棄美國國籍後入的中國籍。
  • 楊振寧:我父親在臨終前還是不能原諒我加入美國國籍
    楊振寧說:「我當時在普林斯頓的時候,已經有了要回國的想法。但是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一個命令,說是中國血統的人,在美國得了博士學位,理工科的不要讓他們回國。所以,很多人被擋住了。」內心深處對於家國的眷戀,以及身處異鄉的複雜情感,一直牽動著楊振寧。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在此背景下,毋庸置疑,楊振寧先生是中國人的驕傲。楊振寧先生在攀登科學高峰上取下的明珠,彰顯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實際上,不僅楊振寧先生,而且他的重要合作夥伴李政道先生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常常在比較誰的貢獻更大,誰受了苦,誰真正值得尊敬之類,然而,難道不是都值得尊敬麼?殊途同歸,每個人都有自己造福人類的方式,有報效祖國的途徑。楊先生這些年一直在為提升中國科研水平、推動科研事業而努力。鄧稼先、楊振寧等先生們,都有自己的家國情懷,更重要的是,都通過自己的工作落到了實地。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這次會議還有一個特別的內容,就是為95歲的楊振寧先生祝壽,歡迎楊振寧先生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楊振寧 今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的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轉為中科院院士,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
    ,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楊振寧簡介:
  • 圖靈獎獲得者放棄美國國籍並賣掉房產 和楊振寧一起入籍中國
    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  作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一,楊振寧的事跡大家早已熟知。小編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另一位科學家姚期智。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院士(附醫學領域院士候選名單)
    Discussion寫作模板 | SCI作圖 | qPCR曲線 | 自噬相關mTOR信號 | ELISA實驗編輯:葉子(轉載請註: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開始了,今年增選的院士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科研明星——楊振寧。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楊振寧的名字家喻戶曉,但人們對姚期智的了解並不大多。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記者根據姚期智院士的簡歷發現,其擁有多個外國院士頭銜,曾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有多偉大?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毫不誇張的說,老夫少妻成為了楊振寧先生繼「國籍變更」這件事之後引發的最大爭議,那麼,楊振寧先生到底對中國有什麼貢獻?而科學本身又是否有國界之別?楊振寧先生現在是哪國人?眾所周知,楊振寧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而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頭銜則是在他放棄美國國籍之後獲得,準確來說,楊振寧先生在2015年的時候正式再次成為中國公民,並於2019年9月21日獲得「求是終身成就獎」。然而,不明真相的一些人卻將這位老人的歸國之心視為只為安度晚年,關於為什麼會數次變更國籍,其實楊振寧先生本人早以說明。
  • 有哪些外國科學家放棄原本國籍,加入我國國籍?
    中國的國籍可以算得上是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難拿的了,尤其是中國是不承認雙國籍。因此,這幾十年來,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特別少,按照目前的各種統計來看,這個數字肯定是不過萬的。對比一下美國,每年全世界加入到美國國籍的人數都達到了幾十萬的水平。 雖然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華人,但也有不少西方面孔。
  • 物理學家楊振寧的3個遺憾,如今98歲的他,還有機會彌補嗎?
    第一個遺憾:加入美國國籍,父親一直沒有原諒他1957年10月,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當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真的是讓人振奮人心,引以為榮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