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說:「我當時在普林斯頓的時候,已經有了要回國的想法。但是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一個命令,說是中國血統的人,在美國得了博士學位,理工科的不要讓他們回國。所以,很多人被擋住了。」
內心深處對於家國的眷戀,以及身處異鄉的複雜情感,一直牽動著楊振寧。楊振寧坦言:父親一生貫徹了忠與厚這兩個字,告誡我,有生應記國恩隆。他曾撰文寫道:我父親遊歷甚廣,但是我知道,知道臨終前在他心底一角,沒有沒有原諒我的拋鄉棄國之罪。
楊振寧目前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一個值得敬佩的學者,他晚年回歸中國,提升了中國的學術地位,也帶回了一批優秀的物理科學家,論貢獻也不是常人能比的。
楊振寧那一代的知識分子,經過了各種各樣的戰亂,各種政治運動,常常會覺得一方面是自己在做人生選擇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命運在選擇你,這是有一些無奈在裡面的。
現在的人,只要說起楊振寧,就會說起他娶嬌妻的事。其實楊振寧真的是非常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就算與愛因斯坦等人相比也不遑多讓。在他們那個年代,國際形勢千變萬化,像楊老如此重要的科學家,更是限制重重。希望大家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也希望能有更多優秀的人才可以回國報效國家。國家富強了,華人在國際上才有地位。
現在也會有人拿錢老回國與楊振寧做對比,但錢學森是應用物理學家,航空航天領域的專家回國會有大用,而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家,國內沒有一個好的科研條件,可能當時他回國的話不會遭受罵名和父親的恩斷義絕,但是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就了。
有人覺得:他對世界的發展是偉大,但在國人心中,他永遠比不上那些在國家危難之際奮不顧身回國的老前輩。不要說國家不能給你什麼條件和環境。那些回來的,難道國家給了他們比美國更好的環境嗎?說到底,這就是楊的自我選擇。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大家要分得清。
對此我的看法是:只要願意為中國做貢獻的科學家,都是偉大的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的人!我們要客觀地承認,有些科學家他們要完成一些重要科研,真的需要一定的條件,而中國在當時可能並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