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之父:中國首位數學博士,至死都不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2020-12-05 倚門獨望

"少小離家,老來歸,鄉音不改",唐代詩人賀知章對故鄉的回歸感觸頗深,寫下了《還鄉偶書》一詩,道出了多少遊子對故鄉的眷戀。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風華正茂時去了美國。多年後,三十出頭的他回到家鄉。此時的他,頭髮已經花白,卻深深愧對父親楊武之。他放棄了中國國籍,以至於父親到死都不會原諒他。

成為數學博士的楊武之

1896年4月14日,楊武之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清末秀才。在嚴父慈母的教導下,楊武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楊武志7歲時,父親去世,母親終日悲傷,兩年後,母親帶著父親離開了他。

孤兒楊武之被叔父接到自己家中,從此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此時的楊武之更加雄心勃勃。1914年,楊武之成為省立中學的學生,在學校裡他刻苦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在當時如此高學歷的人並不多見。

畢業後,楊武之成了各大高校爭搶的對象。楊武之回到母校任教。楊武之在任教期間,對學生要求嚴格,引起學生們的強烈不滿,因此遭到這些學生的報復和毆打。

但對於家長的欺凌,學校聽之任之,不了了之。楊武意識到,當時中國的黑暗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於是,楊武之開始準備出國留學。

1919年,在家人的安排下,與羅楊武結婚,羅大字不識幾個,得知楊武並未拋棄羅氏而與其投緣。楊振寧生於1922年。

1923年,楊武之離開上海的妻兒,去美國留學。到美國後,楊武之在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學習了三個學期的大學課程,又轉到芝加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兩年後,楊武之憑藉《華林問題的各種普及》一書,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人

學成歸來的楊武之先後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任教,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

楊振寧加入美國沒有藉口

同時,父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楊振寧,楊振寧從小就對數學充滿了興趣,這為他日後從事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礎。楊武之在為楊振寧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也不時向楊振寧灌輸愛國主義思想。

楊振寧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很快就有所成就。後來楊振寧留學美國,在美國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遠在中國的楊武之得知楊振寧獲獎後欣喜若狂,多次赴美與楊振寧團聚。父子二人互訴衷腸,楊武之勸說楊振寧此時的中國正值就業之際,希望他能早日回國。這時,楊振寧擔心中國的環境不適合自己科研工作的開展,沒有同意。楊武之失望了。

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給了楊武之當頭一棒。同年12月,楊武之夫婦赴香港與楊振寧一家團聚,此時美國駐港總領事多次致電楊振寧,邀請楊武之夫婦赴美,並承諾只要二老同意,馬上辦理手續。

對於兒子要加入美國國籍的事情,楊武之嚴詞拒絕,並嚴肅地告訴楊振寧要回上海。楊振寧看到楊武態度堅決,沒有阻止。從此,父子兩人出現了難以逾越的鴻溝,楊武之對楊振寧一直耿耿於懷。

1971年,楊振寧作為美國知名學者回到中國,深感祖國不同以往,表達了對祖國的嚮往。1973年,楊武之帶著這份遺憾離開了人世,生前不肯原諒楊振寧成為美籍華人。

楊氏排行老大,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他們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各自成為知性的學者和企業家。

作為長子,楊振寧一直對父親十分愧疚。2003年,楊振寧回到北京定居,2017年,他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消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表示懷疑,楊振寧在美國是成功的,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成就。按道理,在美國生活了53年的楊振寧早已適應了那裡的風土人情,為何此時回國?

其實,早在1997年,楊振寧寫書時就提到,父親自始至終沒有縱容他加入美國。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子孫,終將落葉歸根。孝順的楊振寧一直念念不忘父親的遺憾。晚年的楊振寧終於回到北京,彌補父親的遺憾。

李政道

楊武之輩楊振寧道歉

1945年,楊振寧留學美國,幾年後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進行博士後研究。

1957年,他們因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後來兩人在合作上產生分歧,楊振寧的所作所為激怒了李政道,1962年6月,李政道與楊振寧徹底斷絕關係。

1972年10月,李政道夫婦首次訪華,總理熱情接待。夫妻倆又轉移到上海,在楊武之的堅持邀請下,夫妻倆帶著重病在床的楊武之前去迎接,此時的楊武之已病入膏肓,吃力地一字一句向李政道了歉,並讓楊振寧的妹妹楊振宇當場轉述,鄭重請求李政道原諒楊振寧。

令李政道感動的是,臨別時楊武之握著李政道的手,夫妻倆看到楊武之露出欣慰的笑容,十分感動。

隨著楊武之和李政道的妻子相繼去世,30多年過去了,李政道始終被老人的重病所感動,仍處處惦記著自己的愛子,對外界的傳言也始終信守承諾、三緘其口。

一代數學巨匠楊武之,一生致力於數學事業,對妻子不離不棄,對子女言傳身教,對學生嚴於律己。他的孩子中有物理學家楊振寧,他的學生中有數學家華羅庚,他讓所有人肅然起敬。

相關焦點

  •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終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短短兩年之後楊武之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這也讓他成為中國在數論專業研究領域取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出國五年之後,學業有成的楊武之榮歸故裡,其先到廈門大學任職,一年以後又轉到清華大學任教。
  • 兒子獲諾貝爾獎改國籍,其父是中國數學博士,到死都不原諒
    ,但是中國從來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為了科技的發展一直堅定的努力著。由於楊振寧當時獲獎的時候,國籍是美國國籍,所以那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不算是中國的。但是這件事情讓很多中國人對楊振寧有些許不滿,這些人中也包括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楊振寧在以此採訪中對記者說道:「我知道,我父親在臨終的時候,仍然沒有原諒我。」
  • 如何看待中國第一位數學博士至死不原諒兒子獲得諾貝爾獎更改國籍
    紙上談兵大家都知道,建國初期,中國經濟,軍事實力都遠遠落後 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然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這種民生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發展科學技術簡直是紙上談兵。改國籍但是,儘管如此,中國也沒有放棄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沒有放棄培養人才。
  • 楊振寧父親將一生奉獻給了祖國,卻至死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為什麼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非凡地位的人,卻一直對自己的父親深感慚愧,甚至他的父親至死都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的「背叛」,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那個年代的碩士可遠非現如今的碩士能比,每一個都極具含金量,但楊武之仍不滿足,他又花了兩年時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從出國留學,到1928年秋拒絕國外的高薪挽留毅然回歸祖國,楊武之僅花了5年半時間就完成了大部分人需要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高等教育學習生涯。
  • 楊振寧透漏:獲得諾貝爾獎後放棄國籍,父親很生氣,沒有原諒自己
    楊振寧博士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因為與李政道博士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獎,成為世界範圍內知名的物理學家。不過,沒人知道,他風光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心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楊振寧博士流落異鄉時的故事。
  • 楊振寧曾坦言:「我放棄中國國籍後,父親始終沒能寬恕我」
    談到楊武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兒子是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他兒子就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楊武之是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新中國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對中國數學人才建設有重要貢獻。陳省身、華羅庚都曾在其門下學習,華羅庚曾說「引我走上數論道路的是楊武之教授」,在給楊武之的信上還曾經寫過:「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網友們的評論亮了
    高山流水:好樣的楊教授,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不忘國、不忘根,中華民族的好兒女。特蘭斯凱:楊振寧搞的是理論物理學。人家現在帶著研究成果回到祖國,不也是為了祖國而努力嗎?放下偏見,好好想想吧。平常心:歡迎回歸,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中國人。想為國家做點事的科學家們都是好樣的。
  • 圖靈獎獲得者放棄美國國籍並賣掉房產 和楊振寧一起入籍中國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近日,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姚期智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不脛而走。   2月21日,新華社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證實了這一消息。兩位教授已依照《中國科學院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98歲楊振寧坦言:自從我放棄國籍加入美籍後,父親始終沒有寬恕我
    1957年,一則消息傳到了國內,瞬間轟動全國,千萬人為之歡呼,那便是我國學子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激動地表示:「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7年後,楊振寧再次幹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但這一次,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無盡的傷心和憤怒——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那麼他當年為何要這樣做呢?他的父親又對他說了什麼?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這次會議還有一個特別的內容,就是為95歲的楊振寧先生祝壽,歡迎楊振寧先生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楊振寧 今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的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轉為中科院院士,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
    ,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楊振寧的名字家喻戶曉,但人們對姚期智的了解並不大多。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記者根據姚期智院士的簡歷發現,其擁有多個外國院士頭銜,曾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98歲楊振寧回憶:自從我加入美籍定居美國後,父親始終沒有原諒我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才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中國目前的人才流失則更為嚴重。據教育部統計,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留學海外的人數一直呈增長趨勢,目前總數已達160萬人,是當之無愧的留學海外第一大國。一九四五年,楊振寧拿著政府給他的獎學金,去美國留學,據說是國家培養了他,給了他求學的機會。那為什麼他當初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呢?7年前,他換了個國家,也就是1957年,他獲得了物理界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物理學獎,無數中國人為之自豪,但是7年後他的所作所為,卻深深地傷害了中國人的心。
  • 中國共有11.5位諾獎獲得者,有2人放棄美國籍入中國籍,他們是誰
    而另外11位諾獎獲得者,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一直是中國國籍,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則是在美國出生的美籍華人,截至目前共有4位是中國國籍,分別是莫言、屠呦呦、李遠哲跟楊振寧,值得一提的是,後兩位都是放棄美國國籍後入的中國籍。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院士(附醫學領域院士候選名單)
    Discussion寫作模板 | SCI作圖 | qPCR曲線 | 自噬相關mTOR信號 | ELISA實驗編輯:葉子(轉載請註: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開始了,今年增選的院士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科研明星——楊振寧。
  • 我國第一位數論博士,楊振寧是他的兒子,華羅庚是他的學生
    提起楊武之這個名字,你或許不熟悉,但是在學術界或者是在清華園,他可是聲名遠揚。楊振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我們應該十分熟悉,而楊武之正是他的父親。楊武之不光培養了自己的兒子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更是培養了陳省身、華羅庚等傑出的學生 。
  • 那位自願放棄中國國籍,執意加入美國國籍的博士,如今近況如何
    這樣的人在中國芸芸,例如錢學森先生,不顧千難萬險都不願留在美國,一心只有祖國。不過有正例,自然也有反例。一位名叫趙潘書的人,他苦讀多年考上博士之後卻沒有想著回報祖國,只想加入美國國籍,他為何有這樣的舉動,身上又發生了些什麼故事?趙書潘從小就成績優異,一向都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學霸,在2008年的時候順利考入南開大學成為一名雙一流大學人才。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青年離國,在美國功成名就,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拒絕回國,後來加入美國國籍,此舉令國人極其失望,父親楊武之至死也未能原諒楊振寧,楊振寧先生雖然一直致力於中美交流,並為中國人才培養盡心盡力,但一直飽受非議!
  • 有哪些外國科學家放棄原本國籍,加入我國國籍?
    中國的國籍可以算得上是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難拿的了,尤其是中國是不承認雙國籍。因此,這幾十年來,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特別少,按照目前的各種統計來看,這個數字肯定是不過萬的。對比一下美國,每年全世界加入到美國國籍的人數都達到了幾十萬的水平。 雖然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華人,但也有不少西方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