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何塞 馬蒂
這世間有的人出生之後甘願為國家赴湯蹈火死而後已,有的人出生之後會努力的為國家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樣的人在中國芸芸,例如錢學森先生,不顧千難萬險都不願留在美國,一心只有祖國。不過有正例,自然也有反例。一位名叫趙潘書的人,他苦讀多年考上博士之後卻沒有想著回報祖國,只想加入美國國籍,他為何有這樣的舉動,身上又發生了些什麼故事?
趙書潘從小就成績優異,一向都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學霸,在2008年的時候順利考入南開大學成為一名雙一流大學人才。在當年能夠考上南開大學,足以見趙潘書是有一些過人之處。在南開大學經過四年刻苦的學習之後,趙書潘順利考上美國的一所名校——康奈爾大學。先後拿下碩博學位,這時候的他意氣風發前途呈現一片坦蕩。
這位名校畢業的海歸博士帶著他的光環回到國內一定會有一番作為,會成為國內許多知名高校的座上賓。可惜趙書潘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已經被美國的各種東西所深深的洗腦,覺得中國不是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自己的光芒會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被掩埋掉。
博士畢業之後,趙書潘進入美國德州農業大學教書。他的理念也在這些過程之中慢慢地顯現出雛形,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一心只想在美國發光發熱的他,沒有美國國籍成為他心中一個過不去的坎。沒有美國國籍會讓他在美國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遇上一些困難,於是為自己爭取一個美國國籍成為他的頭等目標。
趙書潘按照正常的綠卡申請流程去申請,可是美國的綠卡不是那麼好拿下的,期間他遇上了重重阻礙。他從一個途徑了解到,在美國可以通過服兵役拿到綠卡,在一番仔細的斟酌之後,趙書潘選擇入伍。
他加入美國陸軍部隊,身體素質過硬順利成為一名偵察兵。當時布希執政期間在法律條例中有明文規定:非美國國籍外籍人士,可以選擇入伍,服役180天之後,就可以獲得美國國籍。
在加入美國部隊的時候,趙書潘主動放棄了中國的國籍,服役期間還籤署了很多保密協議,他在此之後不能再返回中國。
在面對這些要求的時候,趙書潘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可見中國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地方。在當兵的時候,他還受到許多美國兵的歧視和排擠,好在趙書潘心理素質比較強大都一一扛住,畢竟忍受住這些,才能「名正言順」成為一名合格的美國人。
只要能夠拿到綠卡,對他來講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拿到綠卡之後的日子,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足以讓他平步青雲吧。在這樣的盤算之下,日子一天天在過去,黎明的曙光好像即將來到趙書潘的眼前。可是事情的發展不向著他期待的方向發展,一塊烏雲擋住他眼前的希望。他被告知即使服了兵役也無法拿到美國綠卡。
這個消息對趙書潘來講就是晴天霹靂,自己受了那麼多委屈做出那麼多努力,結果一切都化為烏有,這讓他感到很抑鬱。在這樣苦惱的情緒影響之下,他跑去找自己的部隊領導理論,由於言辭比較激烈,部隊隨後找了一個「背景審查不合格」的理由將他直接開除,而且他以後也不會擁有上訴權利。
趙書潘好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執著,經過這件事他依舊沒有放下心中想要加入美國國籍的想法。他依舊在堅持著這個想法,甚至在一些國外的社交平臺之上公開宣布自己對美國的忠誠度,言論中有對中國不好的說法,因此招來一部分民眾的不滿意。
他這個舉動也沒有打動美國政府,表忠心的計劃最終也是落空。時間過去這麼久,趙書潘的籤證也已經到期了,按照規定他會被遣送回中國。
可是趙書潘心裡仍舊不願意回到祖國的土地上,當初的他言辭中充滿對中國發展的不滿意主動放棄中國人身份。這個時候再選擇回到中國,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臉面掛不住,同樣一部分國人也不能接受他這樣的荒唐舉動。
趙潘書既不回到中國,在美國的他身份也十分尷尬,屬於一個沒有國籍的黑戶。現如今的趙書潘沒有工作,也沒有固定住所,只能四處打一些零工來貼補家用。他之所以能落得這樣的下場,源自他對國家的不自信。他心心念念的美國將他的日子破壞的一團糟,如果這是他想要的結果那就無可厚非。
趙書潘的初心是想在美國出人頭地,不過種種事情都在訴說著一個典故——黃粱一夢。他在國內的學業生涯階段都獲得過國家的幫助,感受過國家力量的沐浴。這些都不足以撼動他想要成為美國人的決心,不禁讓人心寒。
結語:
學習知識是讓我們有提升自己的空間,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有更好的見識和修養。在獲得這些東西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它將我們培育成才,當我們能獨當一面的時候,應該想著為它躲避盛夏的驕陽,暴雨下的陰霾。祖國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母親,孩子不應該忘記母親。
參考資料:
何塞 馬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