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中國應該承認雙重國籍

2021-01-17 觀察者網

針對近兩年中國投資移民熱的現象,FT中文網採訪了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葛劍雄教授。葛教授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移民史》、《中國人口發展史》等。

FT中文網:我們在報導這組國籍專題時,發現中國學者當中很少有人研究國籍的。國籍對中國人算是個新概念嗎?

葛劍雄:中國在清朝以前不存在國籍的概念。鴉片戰爭前,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天朝,其他人都是蠻夷。清朝曾對海外華僑下令,在規定時間內不回來,就不承認他們天朝子民的身份了。辛丑條約後,中國成立外務部,後改為外交部,才開始對外籍人有管理,才有國籍和護照的概念。最初的護照就是蓋上玉璽,寫上親命全權大臣之類的,很不規範。而且因為只有極少數人才需要,因此是個稀罕物。從清朝開始,中國人覺得外國人惹不起,地方上對外國人的來往是很寬鬆的。

民國時,中國承認雙重國籍和無國籍,因此當時猶太人可以自由來上海。當時中國和日本等許多國家都訂了自由來往條約,郭沫若等人坐船就可以去日本,中日是互免籤證的。但那個時候,出國的人也很少,護照仍十分稀有。

解放初期的一段時間,出入境也是寬鬆的。1953年以前,上海到香港可以自由來往。中國解放初也是承認雙重國籍的。50年代,中國跟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打交道,這些國家害怕共產黨的第五縱隊,中國為了消除他們的疑慮,宣布廢除雙重國籍,一直延續至今。留在中國的外國人,原來出入中國境十分自由。後來就需要籤證了。

FT中文網: 國籍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葛劍雄:國籍首先是法律內容,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比如你入了美國籍,就有被徵兵的義務。只有出生在美國,才享有競選參議員的權利,只有擁有國籍,才被允許進入某些尖端實驗室。

FT中文網: 那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承認雙重國籍呢?這些人到底忠於哪個國家呢?

葛劍雄:雙重國籍的人同時享有幾個國家的權利,也要盡幾個國家的義務。其實國家給一個人雙重國籍時,已經把利益計算進去了。給一個人國籍,除了個別是出於政治考慮和人道主義之外,大部分國家考慮的是利益。比如一些尖端人才,屬於各國爭相搶奪的資源。至於雙重國籍的人到底忠於哪個國家,那是國家自己要解決的事,要提供怎樣的福利,把這些雙重國籍的人爭取到自己這邊來。健全的國家不會允許每個人都有雙重國籍的,而只會把這種可能留給那些對國家有重大利益的人。

但政府高官不可以有雙重國籍,因為涉及到對國家和納稅人忠誠度的問題。比如臺灣,臺灣目前繼續承認雙重國籍,但規定公務員一定等級以上的人必須是單一中國籍。李遠哲要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就必須放棄美國籍;比如臺灣立委李慶安,被發現擁有美國籍後辭職。不僅國籍,連綠卡也不能拿。馬英九曾被揭發有美國綠卡,後來查證,他曾經拿過,後來放棄了。但中國大陸對於這點還沒有法律規定。比如宗慶厚,當了人大代表後,才發現他有美國綠卡。

FT中文網: 這兩年中國富裕階層選擇投資移民的迅速增多,您怎麼看這個現象?

葛劍雄:人往高處走,這個規律是永遠不變的。這裡的高處不止是錢多,還包括安全感,環境好,有政府保護等。投資移民歸根到底是國家與個人的一種利益交換。對於接受移民的國家來說,我給了你國民身份,就一定會在你身上賺回來。不同的投資移民,待遇是不同的。一個健全的國家,總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大多數投資移民是有條件的,有的國家給出的移民區域十分荒僻,有的就是要完成企業的僱傭人數,達不到的話,前面的投入就作廢。國民福利也是有規定的,什麼性質的綠卡才能享受到什麼福利,這些細則可能有些想辦投資移民的中國人沒有注意到。

還有些人對中國缺乏信心,想通過移民為自己留條後路。貪官怕將來被法律追究;中產階級對中國的穩定和社會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沒有信心;有些人是為了出入方便。很多演藝圈人士成為香港身份,就是圖個出入方便,因為香港身份在130多個國家地區免籤證。其實對他們來說,出入境方便是個基本的工作生活便利。而香港也想利用這些演藝名人的加入,提升自己城市形象。個人總要千方百計得到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對政府來說,就是要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公民謀利。

FT中文網:現在很多投資移民的人只想換個身份,並不真正離開中國。他們覺得換了身份後,就可以享受別的國家的政府保護。您覺得他們的想法能實現嗎?

葛劍雄:投資移民歸根到底是一種消費,只不過是消費在國民身份上。一旦你擁有這個國民身份,就能享受到這個國家規定的國民待遇。比如六四的時候,美國派了幾架飛機,凡是美國人就可以撤退。上海在拆遷事故中有個扔燃燒瓶的是澳大利亞籍。按照中澳之間的協定,中國抓了她後,馬上要通知對方所在國的領事館,所以她整個過程受到澳大利亞領館的保護,拘留結束後就被政府接走了。美國不僅保護國民,還保護持綠卡的人。

外籍人士在中國也享受一些特殊政策。我們的博士招生,對外國人包括港臺人士有特殊政策,不需要經過中國的統一考試,而是由博導直接把關即可,這是因為考慮到外籍學生的語言能力問題,希望吸引他們來留學。我有個學生就是加拿大籍的上海人。這樣也導致了漏洞的產生,有些人變成外籍後,就享受這種便利。

FT中文網:有些中國父母在境外生的孩子,入了別國籍,但回國後又給孩子報上了中國戶口。這些孩子是不是就是雙重國籍了?

葛劍雄:這是執行不規範造成的,法律上來說是犯罪行為,因為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一是法制觀念淡薄。他們對自己的雙重國籍選擇了保密,不被查出來時是不會說的,這是違法的。舉個例子,在乘坐國際航班時,一般會讓你申報國籍,你是隱瞞還是照實填?二是基層執法人員執法不嚴,對嬰兒報戶口沒有問有沒有外國籍之類的問題。這種行為,其實是為了貪小便宜作違法的事。

FT中文網:有些已入了外籍的中國人,現在回到中國央企任高管,卻發現因為沒有中國籍,享受不了其它中國高管的福利。但他們認為想放棄外籍再重入中國籍又很難,是這樣的嗎?

葛劍雄:不可能。按照中國法律程序,只要他真正願意放棄外籍,重入中國籍,一定是可以的。但他們大多不願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外國籍。

我覺得中國該承認雙重國籍。我是提出對等原則。比如:美國承認雙重國籍,我們對美國也承認;印尼不承認雙重國籍,那我們對他們也不承認。現在的問題是,已經入了外國籍的高級人才,很難吸引他們回來。儘管我們有一些特殊政策,安家費啊,解決子女教育啊等等,但沒有國民待遇,還是十分不方便。大量的人是想保留外國籍。不承認雙重國籍對國家是不利的。有些人才吸引不到,或吸引的成本很高。他們為什麼捨不得放棄那邊的國籍?因為對搞科技的來說,美國有些尖端實驗室是不會收非美國籍的人的。錢學森是入了美國籍,並且進入了軍隊,才進入美國的核心,否則不會有機會研究飛彈。現在為什麼大多數國家承認雙重國籍,大部分是從國家利益出發。中國現在固守50年的觀念,是愚蠢的。

FT中文網:現在中國不是也對外籍人士發綠卡嗎?這是不是對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一種補充?

葛劍雄:這基本上是有名無實的。全上海只有300個綠卡,大部分外籍人士拿的是長期籤證。而且中國法律上,是沒有「綠卡」的概念的。但解放前,上海有15萬僑民,你說哪個更國際化?

相關焦點

  • 「雙重國籍」:法律好辦,政治為難
    更早的2005年,民建中央曾在兩會上提交黨派提案,建議中國承認雙重國籍,並提出讓海外移民涉足政治,以公民身份參加人代會和政協會的設想。目前世界上約有90個國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承認和接受雙重國籍,另外一些國家大多持默認狀態,即不承認本國公民的外國籍,也不因此而剝奪其本國籍。事實上,吸引人才,也是海外華人試圖說服中國承認雙重國籍的核心理由。
  • 銀行高管被查,雙重國籍為何又遭罵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是我國著名的出國勞務地區,全鎮有數百人長期在澳大利亞打工,在國外的長期生活使不少人選擇了加入外國國籍並「偷偷」保留著中國國籍,成為「雙重國籍人」。今年8月6日,村民張某在辦事中,被孝裡派出所民警調查出為雙重國籍,隨即將張某的中國戶籍信息予以註銷。
  • 千萬華僑成東南亞心結 周恩來:解決雙重國籍 消除懷疑
    為了護僑,清政府在1909年對抗性地通過了《大清國籍條例》。當時荷蘭殖民者奉行出生地原則,即以個人的出生地點來確定國籍,而清政府則奉行血統主義,即以親子關係來確定國籍,承認「雙重國籍」。其後,民國政府繼承了清政府的相關規定,均承認「雙重國籍」。到了1946年,印尼政府頒布《公民法和居住法》,沿襲了荷蘭的原則。後來又規定,兩年內不聲明脫離中國籍的華僑,即「被動地」成為印尼公民。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歸根究柢,是香港只有「居民」而鮮少「公民」的法律概念和身份制度,令香港「中國公民」無法形成與內地「中國公民」相應的認同和情感。特區政府至今未曾正視港人身份的尷尬,明顯失責。當年中央願為香港平穩過渡而以「居民」簡化「公民」,如今香港斷不能再「和稀泥」,必須建立專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香港公民」制度,首要解決「雙重國籍」。
  • 吃退燒藥上飛機,雙重國籍的「中國人」被曝光,優越感消失了?
    持有雙重國籍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但是這些擁有外國身份的華人往往不註銷國內的戶口和身份證,因此照樣可以在國內以國民待遇生活,但萬萬想不到,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很多有雙國籍的人士想要回國避難,持有雙重國籍的問題 這時候就暴露出來了。
  • 點擊今日第897期:"雙重國籍"不是問題,用它搞腐敗才是問題-搜狐新聞
    有關雙重國籍的爭論已持續多年,中國——從清朝開始算起直到新中國建立初期——也經歷了漫長的從承認到不承認的轉變,其間諸多政治考量。如今爭論又起。照我國法律規定,加入外國國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國國籍,但現在 「雙重國籍」在我國已不是個例。
  • 香港的雙重國籍,該取消了
    導讀:近期,英國放寬BNO持有人移居英國的條件,表面上為港人敞開懷抱,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取消港人「雙重國籍」或許是反制BNO的一個好辦法。 面對英國的挑釁,近日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發文表示,反制BNO的一個辦法是終止港人擁有「雙重國籍」的特殊待遇。
  • 已放棄中國國籍的中國人,還能使用中國護照嗎?
    那毫無疑問肯定是中國!如果問你這個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安全幸福指數最高?那好也毫無疑問肯定還是中國,雖然說中國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雖然中國也不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成為一個中國人真的是很多外國網友心中大的夢想。因為只有中國才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只有中國才是他們夢想的家園。經常看新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很多外國網友為了成為中國人。
  • 加入外國國籍還拿中國護照的你們,要被禁止入境了!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月初公布的一則信息還在發酵,內容雖然簡短,但足以讓海外華人奔走相告。這則公告提醒海外華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任何違反者,大使館將「註銷」相關文件,並且「拒發」進入中國的籤證。上面這就是本月初英國大使館強調的信息。
  • 開山大師兄|葛劍雄:不要講大話,知識分子是什麼角色得明白
    本文受訪者葛劍雄,1945年12月15日出生於浙江湖州,1983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是新中國第一批兩位歷史地理學博士之一,師從譚其驤先生,譚先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科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葛劍雄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 新中國歷史上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是誰?
    他出生於菲律賓,擁有菲律賓和中國雙重國籍(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國籍的規定,因此可以擁有雙重國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他就是華野虎將葉飛將軍。葉飛,1914年5月7日出生於菲律賓奎松省。原名葉啟亨,曾用名葉琛,菲律賓名為西思託·麥卡爾託·迪翁戈。
  • 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
    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時間:2020-11-20 16:2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 東北虎一直很稀少,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珍惜猛禽之一,東北虎原來也會出國旅遊,
  • 國民黨爆料:「綠委」丈夫在大陸「國籍」填中國
    >  「STATELESS」無國籍  臺灣東森新聞雲11月19日報導,許多臺灣人到「國外」會面臨「國籍問題」,日前,一名李姓女網友到冰島當交換學生,對居留證上的「CHINESE」十分在意,花了3個月時間和當地移民署交涉,最後ID被改為「無國籍」(STATELESS),且出生地從「高雄」變「臺灣」,讓她無奈表示「應該可以勉強算我成功一半吧
  • 葛劍雄:反常的「歷史熱」
    葛劍雄 大家談B 今天文 | 葛劍雄選自 | 《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9期當前日益流行的「歷史熱」現象背後,除了純粹的史學愛好者外,出現了一種史學民粹化的發展傾向,一些非專業人士、商業人士積極爭取歷史的解釋權其身後則有著特定的政商利益。
  • 葛劍雄說:不必爭
    承擔叢書中《上海源》撰寫的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接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要寫「上海源」,上海之源究竟在哪裡?對此,葛劍雄作答:「界定『上海之源』要看從什麼角度切入。從行政上來說,是松江府、上海縣這條脈絡;從考古上來說,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馬橋遺址、亭林遺址、廣富林遺址等都為上海6000年的考古史作出貢獻。上海的概念本身是隨著時代演進不斷變化的,談論『上海之源』,離不開這些背景。」
  • 葛劍雄;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 古時候的中國人都相信「天圓地方」,中國自然在大地的中央,所謂「天下之中」,而國都就應在中心的中心。 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利瑪竇(Matteo Ricci)來中國傳教,為了增加對官員和士人的吸引力,他就大力介紹西方的新知識,包括繪製世界地圖。 通過學習中國文化,利瑪竇當然知道中國人對「天下之中」觀念的重視,所以他在繪製世界地圖時,很注意中國的位置和範圍的處理。
  • 有哪些外國科學家放棄原本國籍,加入我國國籍?
    中國的國籍可以算得上是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難拿的了,尤其是中國是不承認雙國籍。因此,這幾十年來,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特別少,按照目前的各種統計來看,這個數字肯定是不過萬的。對比一下美國,每年全世界加入到美國國籍的人數都達到了幾十萬的水平。 雖然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華人,但也有不少西方面孔。
  • 看看中國娛樂圈有哪些明星的國籍不是中國國籍?
    徐帆是馮小剛老婆,雖然長期在北京居住,但是國籍已經改為加拿大。「功夫皇帝」李連杰當年憑藉一部《少林寺》一夜爆紅,更是以「打星」身份成功打入好萊塢。但是人紅是非多,一系列醜聞蜂擁而至,渣男、負心漢、改國籍等這些標籤將李連杰推向輿論風口浪尖。
  • 各國人口統計的差異:中國越南精確統計,某些人口大國基本靠猜測
    事實上,各國人口統計存在差異,中國、越南精確屬於統計,而某些人口大國基本靠猜測。下面照片是越南街頭的人口。為何人口總量眾多、經濟發展較快的越南,在世界人口排名上面卻在下滑,菲、埃、埃塞三個為何能超過越南?
  • 那位自願放棄中國國籍,執意加入美國國籍的博士,如今近況如何
    這樣的人在中國芸芸,例如錢學森先生,不顧千難萬險都不願留在美國,一心只有祖國。不過有正例,自然也有反例。一位名叫趙潘書的人,他苦讀多年考上博士之後卻沒有想著回報祖國,只想加入美國國籍,他為何有這樣的舉動,身上又發生了些什麼故事?趙書潘從小就成績優異,一向都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學霸,在2008年的時候順利考入南開大學成為一名雙一流大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