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月初公布的一則信息還在發酵,內容雖然簡短,但足以讓海外華人奔走相告。
這則公告提醒海外華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任何違反者,大使館將「註銷」相關文件,並且「拒發」進入中國的籤證。
上面這就是本月初英國大使館強調的信息。通知說,大使館最近發現一些已經獲得外國國籍的人,並且在處理他們的中國護照過程中歪曲了自己的身份。
就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透露出嚴查雙重國籍的信息的前幾天,中國公安部推出的8項出入境便利措施也已經開始實施。
外籍華人可獲5年「準綠卡」
其中一項是「為外籍華人提供籤證、居留便利,對在當地工作、學習、探親以及從事私人事務需長期居留的外籍華人,可按規定籤發有效期5年以內的居留許可。」有大陸媒體形容這是有別於所謂「中國綠卡」的「華裔卡」。
如符合資格取得有效期5年居留許可之後,海外外籍華人居留許可期限由之前最長不超過3年,增加至5年。另外,還將籤證由之前最長1年多次有效,放寬至5年內多次有效。
這些措施是1月22日由中國公安部宣布,並與2月1日起實施。
根據公安部說法,新措施為了便利申請人,對申請理由並無任何限制。申請人可以探親、做生意或文化交流,或甚至到中國處理個人事務,都可以作為申請籤證的理由。如果申請人需要長時間居留,可以申請5年的居留許可。
如今,外籍華人獲得專屬條款,看到這裡,加入外籍的華人可以鬆口氣了,要知道,中國綠卡可是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被外國人調侃為難於上青天,「我離中國綠卡只差一個諾貝爾獎」。不信你點擊下面連結《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對照自己是否符合。
不過,公安部儘管宣布實行新措施,但沒有就相關申請細節、所需材料進行解釋,從《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看,辦理可能還是比較麻煩。諸位看官可以自己去翻看一下這個官方文件。
雖然這個政策對所有的海外華人有效,但申請人必須提出證明他們的華人身份。
根據中國官方定義,海外華人的定義是已經取得外國公民身份的中國人,或父母親是中國人的海外華人,不論雙親目前是或之前是中國公民。
申請人的雙親只需一人是中國人,或祖父母和祖上是或曾經是中國公民。當局目前並無為多少代的海外華人後人設限。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上海市僑務辦公室報導,申請人提交的華裔身份文件證明,包括申請人或申請人親屬的中國護照或身份證影印本。外國政府所發的文件,必須得到該國的中國領事館認證之後方可獲得接納。
官方稱,將繼續優化向外國人發出永久居留的制度。據悉,中國政府會向獲得居留許可的外國人頒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這是持證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身份證件,可以在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住宿、通信、工作、稅收和社會保險、財產登記、訴訟等事務時作為身份證件單獨使用。
中國打擊雙重國籍路線圖
在2003年以前,中國公民必須消掉戶籍才能獲得出國許可,回國後,又需拿著證明把戶籍恢復。直到2003年,中國公安部宣布取消出國、出境1年以上人員註銷戶口的規定。也正是此規定,給雙重國籍帶來方便和可能。
據廣州《南方都市報》報導, 早在2005年,就有代表在中國「兩會」上提交議案,建議中國承認雙重國籍。隨著出國和移民人數猛增,2009年,中國外交部決定正視雙重國籍的困擾。當年2月,外交部要求2007年以後變更國籍的中國移民在辦理中國籤證時必須交回原中國護照,並由籤證官註銷。兩本護照名字不一的,則會被記錄在案,但中國國內的公安機關並無通暢渠道獲取這一信息。
除了堵住「更名入境」的漏洞,中國警方也開始在身份查驗上發力。從2009年左右開始,人像比對技術被應用到出入境人員的管理當中。正是這一年,來自廣東並在2006年定居加拿大魁北克、獲得該國國籍的黃先生到當地公安局辦理續籤時,遭到工作人員的盤問,雙重國籍的身份被發現。原來,辦理續籤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黃先生和當地另一居民的形象高度相似。「照片要是差別大點就好了,比較倒黴。」黃先生說。
2014年7月15日,中國政府嚴查雙重國籍的規定出臺。
2017年,由於外籍人士在中國的犯罪率持續上升,國家推出了一系列對外籍人士的人口管理政策。其中一項政策就是要收集外籍人士的指紋、虹膜、面相等人體特有的生物識別信息,並上傳海關,每一次入境,海關都會進行嚴格審查。之前,海外華人的指紋、虹膜、面相等人體特有的生物識別信息,公安部門和海關並沒有存檔,而像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不要求本人放棄原國籍的國家,入籍後中國是不知道的,也給了一些人保留中國國籍的機會。
但是現在,指紋信息會在公安部門有存檔。每次外籍人士入境中國時,都會進行指紋對比,如果發現本人信息和公安部門對不上,那就說明該註銷的戶籍並沒有註銷,非法持有中國護照,那麼就會有麻煩。
海外華人擔心回家路曲折
一些民眾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表達了不同的聲音。
住在維吉尼亞州東部的華人居民任航來美國將近16年。他說:「我身邊的確有幾位已入籍但仍保留中國有效身份證和戶口的朋友,規定出臺給他們以後回國帶來一些不便。」任航說的不便,包括在中國置房、投資要面臨嚴格的審查、繁瑣的手續和高昂稅金,還有醫療、孩子上學等諸多問題。
還有一些老人有他們的顧慮。82歲的華裔居民李秀蘭說:「我們這些在國內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來美國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早晚還是要回去的。當初入籍是為了減輕子女的經濟負擔,後來發現入籍後返華定居手續比較繁瑣,看病也麻煩……」李秀蘭在馬裡蘭州銀泉市(Silver Spring)生活了近10年,3年前入了美籍,她的丈夫持有綠卡。對於和李秀蘭有同樣境遇的老人,是抱著僥倖心理用中國戶口「落葉歸根」還是選擇註銷身份,陷入尷尬境地。
另一位住在華盛頓的老人葛多說,「我們入籍並不代表不愛祖(籍)國。中國出臺的各種政策,都有他的實際考慮和意義。作為海外華人,我非常希望中國越來越好。也渴望中國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能多聽聽我們的聲音,了解華人的切實需求,提供更多便利。」此外,還有一部分民眾擔憂,此次中國政府清理雙重國籍,是否在將來也會制定政策,針對那些擁有其他國家永久居留權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