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管被查,雙重國籍為何又遭罵

2021-01-17 騰訊網
承認雙重國籍被認為只讓官員、富人受益,難獲支持雙重國籍的好處,被認為只和富人、官員有關

前兩年,俏江南董事長張蘭被曝具有雙重國籍,同時還是政協委員,就已經引發過一輪很大的爭議,而每次只要是富人、官員被曝光身兼雙重國籍,不管「雙重國籍」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輿論的態度都是堅決的反對。這背後的原因並不難解:富人的雙重國籍身份,被固化成偷稅漏稅的標籤;官員的雙重國籍被固化成裸官、貪官的標籤。

張蘭曾被曝光具有雙重國籍,同時還是政協委員

在某門戶網站進行的調查中,有65.5%的人認為,承認雙重國籍會製造違法和尋租的空間。尤其是在階層分化劇烈、貧富對立意識嚴重的當下中國,開放雙重國籍,被認為是「賦予一小部分群體超國民待遇,使其成為少數人享有的特權」,而且,在當前城鄉二元結構仍存在,國民尚未完全實現遷徙自由,國內城市新移民在戶籍、子女入學、就業等問題,仍沒有得到公平對待的情況下。

實際上,雙重國籍的認可與否,並非只和達官貴人有關,而是涉及更廣大的群體

人往高處走,這個規律是永遠不變的。這裡的高處不止是錢多,還包括安全感,環境好,有政府保護等,這些東西,所有人都需要。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是我國著名的出國勞務地區,全鎮有數百人長期在澳大利亞打工,在國外的長期生活使不少人選擇了加入外國國籍並「偷偷」保留著中國國籍,成為「雙重國籍人」。今年8月6日,村民張某在辦事中,被孝裡派出所民警調查出為雙重國籍,隨即將張某的中國戶籍信息予以註銷。

取消中國戶籍的後果是什麼,又有何割捨不下的呢?媒體人段宇宏認為,沒了中國戶籍,在中國生活與出行要受到諸多管制,相當不便。按照《外國人管理法細則》,「外國佬」即使回自己爸媽家住下,按規定也得在抵達後24小時內,到當地公安機關申報填表。若在國內找工作或攜未成年子女居住,那程序就更複雜了,碰上奧運、兩會之類的重要日子,籤證期限還得縮短,碰巧趕上過期,輕則罰款,重則拘留。

一位知名的美籍華人教授從美國回到中國講課,等他到首都機場時才發覺自己的籤證已經過期。即便他一再聲明自己是「中國人」,甚至找到大使館給他證明,但最後還是按規定被滯留了一晚上,「上廁所時,都有軍人看管」。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指出,按照美國政府一個研究機構的統計,中國在美國的理工科畢業的博士生,畢業五年以後仍然滯留在美國的達到92%,全球所有國家中最高,遠遠高於日本、韓國、泰國。在他看來,這就是雙重國籍不開放導致的結果。

而清查雙重國籍又被賦予反腐的重任,更得支持公安部今年7月發布嚴查雙重國籍的通告,目的就是配合反腐

公安部於今年7月通過其官方網站,對外公布了「公安部和省級公安機關戶口問題(線索)舉報投訴方式」,接受公眾舉報、投訴、反映戶口問題,其中第四條問題是「他人因死亡、入外籍等原因戶口該註銷未註銷的」,這意味著移民海外擁有中國戶籍的雙重國籍者也在此次被舉報之列,一旦被查出,他們就必須嚴格按規定註銷國內戶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敏銳地察覺到,這項舉措背後,是在目前的反腐局勢下,更深層次的配合打擊貪腐。而在此前,官媒也為此吹過風,今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中央紀委研究室原副局級檢查員邵景均的文章稱,一些違紀違法官員「有的甚至通過各種關係,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雙重國籍,這也是我國在反腐鬥爭中需要注意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因此,國內不少民眾呼籲嚴格管控雙重國籍。」

楊進先被曝光全家都是雙重國籍

而這次,龍江銀行高管楊進先被其親戚舉報「其妻女名下持有價值2300萬元的多套房產,一家人均擁有雙重國籍」一事,曾多次被黑龍江紀委退回,而據舉報人介紹,正是因為其舉報的線索中,涉及到「雙重國籍」事項,被中央第八巡視組高度重視,最終由中紀委督辦。

雙重國籍確實是貪腐避難捷徑

今年以來,廣東對860多名「裸官」進行了崗位調整,其中有市廳級9名、處級134名、科級及以下723名,同時有280多名「裸官」的家屬被遷回來。早在2008年,廣東省紀委在查辦案件中發現,有的領導幹部事先已經把他的家屬、孩子以及資產都轉移到了海外。其後,廣東省紀委專門對「裸官」的問題做了個調研,明確要求「裸官」不能擔任黨政正職,並且不能在重要的敏感崗位上擔任職務。

這個背後的邏輯是,「裸官」雖然不一定是貪官,但很有可能是貪官,是重點盯防人群。而「裸官」中,具有雙重國籍的比例驚人。公安部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至少有500名「裸官」逃往國外,其中65%的人已經事先取得了別國國籍而未註銷中國國籍。

從技術層面來說,申請私人普通護照需要提交的身份確認材料是戶口本以及身份證。理論上如果弄到兩個戶口以及身份證,那麼就能申請兩本中國護照(這次被調查的楊進先,其女兒就被舉報擁有5個身份證),這時用其中一本護照A在國外辦理移民並在國外登記居住,再用另外一本護照B以正常籤證回到中國即可。一般申請移民需要有在所在國連續一段時間居住的證明,比如加拿大需要在申請之日起的4年中住滿3年。該方法可使申請者以障眼法讓目的國的移民局認為「他一直留在該國」,卻又能回到中國繼續過正常的生活。規定居住時間滿期後,通過護照B再次進入目的國,拿著護照A去入籍並獲得該國護照。至此,就在實質意義上擁有了雙重國籍。

一個官員貪腐大量資產,如果放入自己的銀行戶頭中,則不明資產會很容易被查出,如果他把家人全部送到國外並讓她們和自己取得外國國籍,則可以很方便地把不明資產轉移到他們的國外戶口,同時,在察覺到風聲的時候,可以因為自己提前搞到了別國國籍而順利出國。

但應該認清,腐敗的根源並不在雙重國籍反腐歸根結底應該反能夠腐敗、不受制約的權力,而非頻頻在手段上挖空心思

反腐在任何時代都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在轟轟烈烈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思考反腐從根本上,應該是反對能夠腐敗、不受制約的權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公款吃喝屢禁不絕很多年,甚至很多地方的紀委蹲點在飯店門口抄車牌。但要杜絕公款吃喝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在財政報帳這一塊,徹底斷了所謂接待費用的報銷即可,何苦去挖空心思琢磨怎麼逮住公款吃喝。

把「腐敗」的帳,算在雙重國籍身上,顯然是只找手段,不找根源。世界範圍內的公職人員,之所以普遍不允許持有雙重國籍,是對納稅人忠誠度的問題,而非為了反腐。比如臺灣雖然承認雙重國籍,但規定公務員一定等級以上的人必須是單一中國籍。李遠哲要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就必須放棄美國籍,臺灣「立委」李慶安,被發現擁有美國籍後立即辭職。

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可能利大於弊

目前,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的,基本都是發達或新興的國家和地區,這也說明雙重國籍和國家開放、人才流動、經濟繁榮是可以劃某種等號的。另外,世界上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越來越多,韓國(2008年)、印度(2000年)、巴西(1995年)、越南(2009年)、墨西哥(1998年)、菲律賓(2001年)等新興國家過去都反對雙重國籍,但現在都學習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驗,開始承認或變相承認雙重國籍。

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的,基本都是發達或新興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教授近藤敦認為,雙重國籍對一個國家的積極影響大致有四個方面:一是它是統合二世、三世移民(二世、三世移民是指移民人口的下一代和下下代)的一種手段;二是它可以帶來穩定的人口和比較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吸引高端人才,同時還能防止集中居住化;三是可以維持國家與國民間的良好關係;四是有些國家希望居住在國外的國民從資金上資助國內的家庭。

2008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表示,「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政策,經實踐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有利於海外華僑華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同時,也有利於減少疑慮,增進互信。」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為你不承認雙重國籍的目的,既然是為了「幫助海外華僑華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那麼現在,海外華人普遍覺得不承認雙重國籍帶來的麻煩(上文已經介紹),遠遠大於承認雙重國籍,為何不做改變呢?

另外,還有人說,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是因為人太多了。那不妨看看印度是怎麼做的。同樣有著巨大人口的印度,雖然沒有完全承認雙重國籍,但是卻用了一種變通承認的辦法——「發放海外公民證」。只要不是在與其敵對的巴基斯坦、斯裡蘭卡,或者孟加拉國,僑民都可以領取。從2005年開始,印度已經發放了400萬海外公民卡和700萬海外印度裔卡。

結語

承認雙重國籍,確實可能給貪官帶來方便,但在全球化的時代,雙重國籍也是普羅大眾的需要。

相關焦點

  • 葛劍雄:中國應該承認雙重國籍
    只有出生在美國,才享有競選參議員的權利,只有擁有國籍,才被允許進入某些尖端實驗室。FT中文網: 那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承認雙重國籍呢?這些人到底忠於哪個國家呢?葛劍雄:雙重國籍的人同時享有幾個國家的權利,也要盡幾個國家的義務。其實國家給一個人雙重國籍時,已經把利益計算進去了。給一個人國籍,除了個別是出於政治考慮和人道主義之外,大部分國家考慮的是利益。
  • 千萬華僑成東南亞心結 周恩來:解決雙重國籍 消除懷疑
    為了護僑,清政府在1909年對抗性地通過了《大清國籍條例》。當時荷蘭殖民者奉行出生地原則,即以個人的出生地點來確定國籍,而清政府則奉行血統主義,即以親子關係來確定國籍,承認「雙重國籍」。其後,民國政府繼承了清政府的相關規定,均承認「雙重國籍」。到了1946年,印尼政府頒布《公民法和居住法》,沿襲了荷蘭的原則。後來又規定,兩年內不聲明脫離中國籍的華僑,即「被動地」成為印尼公民。
  • 「雙重國籍」:法律好辦,政治為難
    目前世界上約有90個國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承認和接受雙重國籍,但中國政府對此一直持謹慎態度,此前的2008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曾表示,「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政策……不僅有利於海外華僑華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同時,也有利於減少疑慮,增進互信。」誰在意「雙重國籍」?
  • 香港的雙重國籍,該取消了
    導讀:近期,英國放寬BNO持有人移居英國的條件,表面上為港人敞開懷抱,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取消港人「雙重國籍」或許是反制BNO的一個好辦法。 面對英國的挑釁,近日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發文表示,反制BNO的一個辦法是終止港人擁有「雙重國籍」的特殊待遇。
  • 吃退燒藥上飛機,雙重國籍的「中國人」被曝光,優越感消失了?
    持有雙重國籍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但是這些擁有外國身份的華人往往不註銷國內的戶口和身份證,因此照樣可以在國內以國民待遇生活,但萬萬想不到,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很多有雙國籍的人士想要回國避難,持有雙重國籍的問題 這時候就暴露出來了。
  • 茅臺「圈子文化」盤根錯節,袁仁國事發後11名高管被查
    2016年,中央巡視組就曾點名中國工商銀行「近親繁殖」現象比較突出,郵政儲蓄銀行、國家菸草專賣局、社科院等單位也不同程度存在著「近親繁殖」問題。與上述單位不同的是,此次貴州省委第一巡視組使用的「『近親繁殖』根深蒂固,『圈子文化』盤根錯節」,措辭之嚴厲,在近年來的反腐通報中也屬罕見。
  • 點擊今日第897期:"雙重國籍"不是問題,用它搞腐敗才是問題-搜狐新聞
    有關雙重國籍的爭論已持續多年,中國——從清朝開始算起直到新中國建立初期——也經歷了漫長的從承認到不承認的轉變,其間諸多政治考量。如今爭論又起。照我國法律規定,加入外國國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國國籍,但現在 「雙重國籍」在我國已不是個例。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當年中央願為香港平穩過渡而以「居民」簡化「公民」,如今香港斷不能再「和稀泥」,必須建立專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香港公民」制度,首要解決「雙重國籍」。有傳中央正研究解決港人擁有「雙重國籍」問題。(資料圖片)「忠誠論」VS「移民潮」「國家安全依靠諸多力量,人力、武力、財力,最重要的是人心之力。沒有忠誠,什麼力量都難免成為敵人的戰利品。
  • IMF資料庫遭「黑客」攻擊 內含「敏感數據」
    這家機構多名高管說,黑客入侵發生在過去數月,早於前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事件。  「這是十分嚴重的入侵,」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管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遭遇黑客攻擊觸動外界神經,緣於這家機構資料庫內存儲不少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的信息。另外,它近期忙於處理針對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的金融援助事宜,握有這些國家的一些「敏感數據」。
  • 獲諾獎後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基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即使是再偉大的科學家都免不了被國人謾罵,李政道和楊振寧自然是躲不了,然而李政道比楊振寧更早入美籍,卻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政道比楊振寧要更早加入美國國籍,但是卻並未因此遭受和楊振寧等同或者是超過他的謾罵。 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不久之後,李政道就拒絕回到中國,選擇了留在美國,而楊振寧卻是在1964年才加入的美國國籍,正式成為了一名美國公民,而為啥國人只罵楊振寧呢?
  • 新中國歷史上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是誰?
    他出生於菲律賓,擁有菲律賓和中國雙重國籍(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國籍的規定,因此可以擁有雙重國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他就是華野虎將葉飛將軍。葉飛,1914年5月7日出生於菲律賓奎松省。原名葉啟亨,曾用名葉琛,菲律賓名為西思託·麥卡爾託·迪翁戈。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有人罵楊振寧,無非是從新中國成立時為什麼沒有回國、身為中國人為什麼要加入美國國籍諸如此類的問題進行切入,更有甚者從他娶了一位年輕妻子這點去噴他。
  • 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
    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時間:2020-11-20 16:2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5隻東北虎擁有俄中雙重國籍 萬萬沒想到,虎崽竟能遊過阿穆爾河 東北虎一直很稀少,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珍惜猛禽之一,東北虎原來也會出國旅遊,
  • 公司調查第68期:中信證券高管被查-搜狐財經
    包括銀行、券商和基金在內的一些機構人士都在擔心,他們的同事會不會也被請去「喝咖啡」。繼萬家基金鄒昱後,中信證券固收部執行總經理楊輝也被調查。對於既往基金黑幕尚存記憶的投資者如今發現,債市的一些潛規則亦令人咋舌,比如為增加投資槓桿而操作的「代持養券」,以及禁止直接參與債券交易的丙類帳戶之謎。
  • 阿里巴巴旗下副總裁,貪汙區區幾百萬被查!
    這可能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背景,他並不是阿里一手扶持起來的高管,在出任菜鳥副總裁職位之前,史苗以前是擔任復星地產副總裁的,屬於房地產高管出身。而我們都知道,在房地產公司絕對比網際網路公司更加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在房地產行業隨便使用一些自己熟悉的公司或者供應商,就可以從中獲利,所以來到阿里的史苗可能還沒有習慣阿里的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結果就出事了。
  • 美飛機引擎爆炸 銀行女高管喪命
    死者身份獲證實為富國銀行高管。 這架波音737-700共載有149人,計劃從紐約飛往達拉斯。目擊者指,引擎爆炸後,碎片刺破一扇窗戶,一名女乘客被「吸出窗外」,許多乘客試圖將其拉回,但由於風壓太大,這名乘客在艙外「滯留了」數分鐘。飛機迫降後,女乘客被送醫不治,其身份獲證實為富國銀行負責新墨西哥州社區關係的副總裡爾登(Jennifer Riordan),41歲育有兩個孩子。
  • 19家銀行遭重罰!
    陝西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罰款合計5000萬元,對上述機構的95名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8人1年至終身高管任職資格,對87人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相關機構按照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262名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 兩大直銷銀行「攻勢」開啟 技術人才最吃香 銀行IT「成色...
    亦有資深從業人士指出,傳統商業銀行受到薪酬體系、管理體制的限制,對科技人才吸引力受限,但在直銷銀行等新模式下,待遇比起母行而言更加靈活,也更能吸引到兼具金融與科技雙重背景的人才。技術人才最「吃香」招商拓撲銀行、郵惠萬家銀行分別為招商銀行和郵儲銀行發起設立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