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資料庫遭「黑客」攻擊 內含「敏感數據」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一些信息一旦洩露 可能「在許多國家掀起政治風波」

  據新華社電 美國媒體11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機系統過去數月遭遇「黑客」攻擊。這家機構多名高級管理人員說,攻擊「複雜、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戴維·霍利拒絕公開黑客入侵更多細節,稱這一國際金融機構當前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阿普麗爾·坎寧安11日晚證實,聯邦調查局著手介入調查。

  信息敏感

  《紐約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日向執行董事會成員和員工通報黑客入侵事件,但沒有公開發布。

  這家機構多名高管說,黑客入侵發生在過去數月,早於前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事件。

  「這是十分嚴重的入侵,」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管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遭遇黑客攻擊觸動外界神經,緣於這家機構資料庫內存儲不少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的信息。另外,它近期忙於處理針對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的金融援助事宜,握有這些國家的一些「敏感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名高管告訴《紐約時報》記者,令人擔憂的是,這家機構資料庫包含它與一些「求援國」領導人就金融援助方案私下談判的內容,這些信息一旦洩露,可能「在許多國家掀起政治風波」。

  累及世行

  按美國彭博新聞社的說法,黑客入侵事件中,據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機系統內一些電子郵件和其他文本丟失。

  這家機構的首席新聞官喬納森·帕爾默8日向員工群發電郵,要求提高警惕。

  「我們上周發現一些可疑的文本傳輸,」郵件寫道,「隨後調查顯示,機構內一臺桌上型電腦遭(黑客)攻擊,用以侵入其他系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遭黑客入侵累及世界銀行。世行發言人裡奇·米爾斯說,謹慎起見,世行已經切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網絡連接。他坦言,兩家機構經由網絡共享的信息「不屬敏感類」。

  入侵方式

  「魚叉式網絡釣魚」

  不清楚黑客攻擊目標是否「精確鎖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些計算機專家說,黑客有時會廣泛散布惡意軟體代碼,靜待一些大機構「上鉤」;有時則運用面向特定組織或機構的「魚叉式網絡釣魚」,試圖不經授權接觸機密數據。譬如,黑客可「誘騙」特定機構的員工點擊惡意連結,進而侵入對方計算機系統。

  按專家的說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頗有可能是魚叉式網絡釣魚手段的受害者。

  (據新華社)

  相關連結

  黑客入侵多家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是新近數月首個遭黑客攻擊的大企業或機構。

  今年4月26日,日本索尼公司發布通告,承認黑客侵入旗下「遊戲站」和雲音樂服務Qriocity網絡,竊取大量用戶個人信息。隨後,索尼在希臘、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以及旗下索尼愛立信加拿大公司的網站遭受攻擊。幾輪攻擊中,總計超過1億索尼在線帳戶受影響。

  美國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本月9日承認,黑客竊取一些北美地區客戶的信用卡信息。

  (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以色列央行行長

  「瞄上」IMF總裁

  專業經驗豐富為菲舍爾增添砝碼,超齡和非歐洲人背景卻可能成為他競爭道路上的阻礙。

  據新華社電 以色列中央銀行行長斯坦利·菲舍爾11日宣布參與競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職位。

  一些經濟分析師認定,菲舍爾憑藉深厚資歷和專業表現廣獲讚譽,但年齡和非歐洲人背景可能成為他挑戰新總裁熱門人選、法國財政部長克裡斯蒂娜·拉加德的「攔路虎」。

  菲舍爾現年67歲,出生地位於現今尚比亞境內,出任以色列央行行長前為美國經濟學家,後加入以色列國籍。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辭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職務後,菲舍爾一度流露任職這家國際金融機構的意向。

相關焦點

  • 美國氣象局四家網站遭黑客攻擊 目前已恢復服務
    中新網11月13日電據美國媒體12日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運營商12日表示,其四家網站近幾周遭到了黑客攻擊,這也是最新一處遭到網絡攻擊的聯邦機構。  據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言人斯馬倫當天通報了該消息。
  • 金融公司因未受保護的資料庫洩漏425GB敏感數據
    3 安全廠商披露奈及利亞黑客網絡犯罪活動細節CheckPoint研究人員披露了一名奈及利亞黑客的網絡犯罪過程和細節。該黑客稱為「Dton」,網絡犯罪活動開始於Dton從網上商店Ferrum Shop購買被盜的信用卡詳細信息,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Dton定期登錄的帳戶已用於購買價值超過13,000美元的被盜信用卡憑據。
  • 索尼公司遭遇黑客攻擊 《狂怒》等五部影片遭洩
    索尼公司遭遇黑客攻擊 《狂怒》等五部影片遭洩 時間:2014.12.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被指控是美國遭大規模黑客攻擊的源頭,JetBrains 發表聲明否認
    最近,美國聯邦政府遭遇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黑客入侵。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商務部、財務部、能源部等至少六個部門被滲透長達數月。美國方面稱,造成大面積攻擊的黑客來自俄羅斯。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報導稱,JetBrains 是這次影響全球數以千計的公司遭受黑客攻擊的源頭。入侵美國政府數月的黑客何以得手?擁有 79 家財富 100 強企業客戶的 JetBrains,被 30 萬家企業的開發者使用。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 SolarWinds 公司,也是它的重要客戶之一。
  • 加密貨幣交易所Liquid確認遭遇黑客攻擊
    加密貨幣交易所Liquid已確認遭到黑客攻擊,它仍在調查受影響的範圍有多大。 Liquid執行長Mike Kayamori在博客中表示,這次黑客攻擊攻擊發生在11月13日,在攻擊當中黑客獲得了公司域名記錄的訪問權限,使得黑客控制員工的電子郵件帳戶,隨後入侵了公司的網絡。
  • 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大事件盤點:數據「裸奔」 代價沉重
    4月22日丨多地數千高校學生隱私遭洩露4月24日丨浙江一家銀行洩露客戶信息被罰30萬4月27日丨B站知名UP主「黨妹」數百G視頻素材被盜5月6日丨中信銀行違法洩露脫口秀藝人個人隱私5月7日丨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5月20日丨建設銀行員工販賣5萬多條客戶信息6月5日丨臺灣2000萬人個人信息在暗網洩露6月8日丨鄭州某民辦高校近兩萬名學生信息遭洩露6月20日丨蔡英文涉選舉機密規劃遭黑客攻擊外洩
  • 美國教育機構供應商Active Network遭黑客攻擊!
    E安全1月8日訊,為美國教育機構提供Web管理軟體的Active Network上周宣布在其為學校提供的會計軟體Blue Bear中發現重大安全漏洞,大量用戶的支付數據信息被暴露!在此次的攻擊事件中黑客首先獲得了Blue Bear雲會計軟體系統的訪問權限,隨後植入了一個軟體分離器,目的在於收集用戶通過Blue Bear軟體進行購買交易時所使用的支付卡數據。Active Network表示,通過該平臺支付了學費或購買物品的用戶個人數據可能已被竊取,數據主要包括,用戶姓名、支付卡號、支付卡到期日期、支付卡安全碼以及商店用戶名和密碼等。
  • 黑客的物理攻擊 聲波攻擊加速度傳感器!
    說起黑客攻擊,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軟體和網絡通信層面的入侵,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硬體傳感器也會遭受攻擊,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攻擊途徑竟然是無處不在的「聲波」。
  • 中國美女黑客展示攻擊4G LTE網絡 手機通信數據隨意看
    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之一,莫過於你的女朋友是一名黑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她究竟有什麼手段來監控你。就在今天,一位來自中國的美女黑客向世界證明了:她有辦法監聽到指定手機的所有通訊數據。
  • 科幻世界官網遭受不明黑客攻擊 疑似IS所為
    此次科幻世界網站被黑,究竟與IS有無關聯以及進行攻擊的目的暫時還不得而知。不過此前,IS疑似多次攻擊別國網站。 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自稱來自「伊斯蘭國」(IS)的黑客組織CyberCaliphate,周一侵入並獲得了美國中央指揮部 (CENTCOM)的社交媒體帳戶。
  • 微軟:SolarWinds遭第2個黑客組織鎖定
    微軟:SolarWinds遭第2個黑客組織鎖定美國信息科技公司SolarWinds旗下網絡管理產品遭疑為俄羅斯的黑客利用入侵美國聯邦機構之後,微軟如今指出,還有第2組不相干的黑客組織鎖定SolarWinds。
  • 臺灣公營企業網絡受黑客攻擊,官員聲稱是針對蔡英文就職典禮
    臺媒報導,臺灣「中油」、臺塑化陸續傳出遭惡意程序攻擊,安全單位官員今天說,黑客近來針對基礎建設系統、高科技產業等展開攻擊,不排除是針對「5·20」蔡英文就職典禮前的測試性攻擊,安全團隊、資安部門全面提高警覺。
  • 想成為一代黑客,那麼這五個黑客常用行業工具你可以了解了解!
    簡而言之,阻止範圍外項目的數據積累非常有用。 3. Google Dorks 黑客廣泛使用此工具來查找網站中的安全漏洞,因為它有助於在Web平臺上定位隱藏的數據。它甚至可以使用常規資料庫檢索查詢來獲取困難的信息。
  • 黑客鎖定製造業發動目標式勒索和DDoS攻擊,成為新常態
    ,而黑客鎖定製造的攻擊手法,不論是目標式勒索或者是目標式DDoS,即便到2021年仍不會消退。但是,從去年5月起,石油公司、自動化設備企業、半導體封測企業、PCB企業,以及穿戴式大廠等,都爆發遭黑客以勒索軟體加密企業資料,並提出高額贖金要求的受黑事件。
  • 科普貼|一種廣泛存在的黑客攻擊——ATP攻擊
    什麼是ATP攻擊?APT是黑客以竊取核心資料為目的,針對客戶所發動的網絡攻擊和侵襲行為,是一種蓄謀已久的「惡意商業間諜威脅」。這種行為往往經過長期的經營與策劃,並具備高度的隱蔽性。APT的攻擊手法,在於隱匿自己,針對特定對象,長期、有計劃性和組織性地竊取數據,這種發生在數字空間的偷竊資料、搜集情報的行為,就是一種「網絡間諜」的行為。來源:百度百科APT攻擊是一個集合了多種常見攻擊方式的綜合攻擊。
  • 美國基因檢測公司 客戶數據遭洩露
    在數字時代,個人數據以多種形式呈現在公眾眼前。不單單是我們的姓名,住址和出生日期與其他一些個人身份信息(PII)相關聯。在現今的數字社會,數據範圍拓展到了用戶憑證,電子郵件,面部圖像,消費記錄和平日習慣。而較新的敏感信息還包括了網際網路上個體的病歷資料甚至DNA的信息。這些資料都是個人私隱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得到妥善的保護。
  • 最常見的導致伺服器癱瘓的網絡攻擊有哪些?
    ,主要就是通過很多的"傀儡機」( 被攻擊者入侵過或可以間接利用的主機)向被攻擊的主機發送大量看似合法的數據包,伺服器將會消耗非常多的資源(CPU和內存)來處理這種無效連接,最後導致資源耗盡,伺服器崩潰,正常訪客無法訪問。
  • 美國史上最嚴重黑客襲擊?核武器系統被黑客控制長達9個月
    美國媒體連續爆料,美國正遭遇史上最嚴重的黑客襲擊。12月17日,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發布警告稱,網絡攻擊仍在繼續,風險已達「危重」級別。事實上,早在當地時間13日,美國政府就承認聯邦機構網絡遭到攻擊。到了第二天,有多家美媒跟蹤報導,爆出更多細節——被黑客攻擊的是美財政部和商務部等幾個聯邦機構的部分計算機系統。
  • 網站被攻擊的常見形式有哪些?應如何應對?
    網站資料庫被植入新內容網站數據被植入了一些新增加的內容,這些內容形式和網站其他數據看似正常,但是看時間日期,會發現內容往往比較集中,而並不是編輯人員添加的內容。這種網站往往是一些能夠辦理證件的網站,諸如職業資格證、畢業證等。黑客為一些非法客戶在正規官網植入虛假職業信息,而從中獲取高額利益。被攻擊的網站往往是一些大學官網、教育部門網站或一些資質認定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