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大事件盤點:數據「裸奔」 代價沉重

2021-01-08 安全419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催化各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數據的價值在進一步凸顯,數據的洩露也在持續高頻發生,企業面臨資產與聲譽的重大損失,公眾深受隱私曝光與騷擾詐騙的困擾。安全419(anquan419.com)聯合華途信息梳理了2020年發生在全球各地的重大數據洩露事件,並針對當前形勢給予實用的安全建議,以期對數據安全建設略盡綿薄之力。

【國內時間軸】1月3日丨中國電信超2億條用戶信息被賣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2013年至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陳亞華從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資料庫獲取區分不同行業、地區的手機號碼信息提供給陳德武,被告人陳德武以0.01元/條至0.2元/條的價格出售,累計獲利2000餘萬元,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3月19日丨微博5.38億用戶數據在暗網出售有用戶近日發現5.38億條微博用戶信息在暗網出售,其中1.72億條有帳戶基本信息,售價0.177比特幣。涉及到的帳號信息包括用戶ID、帳號發布的微博數、粉絲數、關注數、性別、地理位置等。對此,微博安全總監羅詩堯回應表示:「洩漏的手機號是19年通過通訊錄上傳接口被暴力匹配的,其餘公開信息都是網上抓來的。」4月16日丨青島膠州中心醫院6千餘人就診名單洩露當地市民在膠州政務網反應,微信朋友圈中流傳著出入膠州中心醫院的數千人名單,涉及相關人員個人信息,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並被謠傳感染了新冠肺炎。網傳文件顯示,就診人員被列入12個膠州市街道和鄉鎮,內容包括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個人詳細居住地址、就診類型,共涉及6685人。4月22日丨多地數千高校學生隱私遭洩露4月24日丨浙江一家銀行洩露客戶信息被罰30萬4月27日丨B站知名UP主「黨妹」數百G視頻素材被盜5月6日丨中信銀行違法洩露脫口秀藝人個人隱私5月7日丨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5月20日丨建設銀行員工販賣5萬多條客戶信息6月5日丨臺灣2000萬人個人信息在暗網洩露6月8日丨鄭州某民辦高校近兩萬名學生信息遭洩露6月20日丨蔡英文涉選舉機密規劃遭黑客攻擊外洩7月1日丨四川某裝修公司花240萬買業主信息8月13日丨6000條多「珍愛網」帳號信息被盜賣9月7日丨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客戶信息9月27日丨廣西醫護人員倒賣8萬條嬰兒信息10月15日丨泰州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涉及800餘萬條數據12月2日丨洩露數據近20萬條 團夥開發掛號軟體獲利被判刑12月7日丨男子洩露成都確診女孩隱私信息被警方處罰12月14日丨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 招聘平臺成簡歷信息洩露源頭12月21日丨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國外時間軸】1月20日丨近50萬臺伺服器、路由器和IoT設備密碼被洩露某黑客組織在一個流行的黑客論壇上發布了一份涵蓋515000 多臺伺服器、家庭路由器和物聯網智能設備的遠程登錄Telnet(一種遠程訪問協議)憑據列表,內容包含每臺設備的IP位址、以及Telnet服務的用戶名和密碼。1月30日丨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洩露4.4億條郵箱記錄一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暴露的資料庫,他在資料庫中的找到了用戶電子郵件地址,在確定了來源後,立即試圖與雅詩蘭黛取得聯繫。此次洩露總共涉及440,336,852條記錄,其中包含大量的審計日誌和電子郵件地址。2月11日丨以色列640萬選民數據遭洩露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Likud)開發的選舉應用程式配置中的錯誤可能潛在地暴露並損害了近650萬以色列公民的個人資料。以色列當地媒體證實了事件,但是還不清楚在被發現和公開披露之前,暴露的伺服器和數據是否被未經授權的人獲取。2月21日丨米高梅酒店數據轉儲1060萬旅客信息被洩露2月底丨萬豪國際再曝520萬用戶數據洩露3月4日丨國泰航空洩露940萬乘客資料,被罰款500萬港幣3月23日丨某英國安全公司雲洩露50億條安全記錄4月11日丨麥哲倫健康遭勒索軟體攻擊和數據洩露4月14日丨50萬個ZOOM用戶憑證信息外洩4月23日丨2.67億個Facebook帳戶信息在暗網出售5月6日丨成人網站洩露超百億條用戶敏感記錄5月8日丨印尼電商巨頭Tokopedia9000萬帳號信息在暗網售賣5月8日丨4400萬巴基斯坦移動用戶的詳細信息在線洩漏5月19日丨英國廉價航空公司easyJet數據洩露面臨180億英鎊巨額訴訟5月26日丨泰國移動運營商AIS雲洩露83億條網際網路記錄6月8日丨WordPress數百萬網站資料庫遭到竊取6月10日丨印度BellTroX為客戶提供黑客服務7年入侵1萬多電郵帳戶6月19日丨谷歌瀏覽器大規模用戶安全信息洩露6月22日丨甲骨文公司洩露數十億條網絡數據記錄7月16日丨美國多位名人政要推特帳號遭黑客入侵7月25日丨任天堂洩露大量內部遊戲與設備資料8月8日丨英特爾20GB內部數據洩漏8月18日丨美國酒業巨頭百富門被竊取超1TB數據8月19日丨遊戲硬體廠商Razer(雷蛇)在線商店洩露大量用戶數據8月20日丨益百利(南非)2400萬客戶數據洩露8月20日丨美國AI公司被曝洩露近260萬醫療數據8月25日丨網站Freepik用戶數據洩露,影響830萬用戶9月10日丨SK海力士和LG電子機密資料大量外洩9月21日丨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局FinCEN機密文件洩露10月15日丨在線書店Barnes & Noble被黑,消費者郵箱和購買記錄洩露10月16日丨希臘電信巨頭用戶信息洩露10月30日丨 美國安泰人壽用戶信息洩露10月31日丨阿里旗下電商平臺Lazada 110萬帳戶信息被黑客入侵11月4日丨瑞典保險巨頭Folksam數據洩露將100萬瑞典人的信息洩露給谷歌、Facebook11月10日丨西班牙Prestige軟體洩漏洩露了酒店住客的個人數據11月25日丨基督教信仰應用程式Pray.com洩漏使用者的個人資料12月4日丨巴西衛生部官網存嚴重漏洞 2.43億巴西人個人信息被洩露12月8日丨義大利國防巨頭Leonardo S.p.A10GB機密數據洩露12月9日丨富士康約1200臺伺服器常規業務文檔和報告數據面臨洩露12月16日丨全球4500萬醫學影像照片在線暴露12月22日丨英國能源公司數據遭洩露 整個客戶資料庫受損【數據防洩漏 刻不容緩】這些真實鮮活的案例背後,是公眾被迫遭受隱私曝光、騷擾及詐騙,是組織商業數據資產的丟失和品牌信譽的塌陷,一些更嚴重的數據洩露,甚至讓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面臨威脅。防止數據洩露,保護數據安全刻不容緩,華途信息產品總監陳彬作出以下分析:全球疫情下的安全管理鬆懈及攻擊激增2020年幾乎對所有企業來說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COVID-19的肆虐流行引發了健康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遭到破壞,許多惡意行為者利用混亂的局面,對網絡安全進行攻擊並通過販賣各類隱私數據從而獲利。因此相較於以往年份,今年的數據洩露和監管罰款事件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更高。隨著社會對數據安全重視程度的提高,對於企業來說,如何保證數據安全將成為其重要工作之一。內部濫用及洩露的情況顯著增多,內部管理起到關鍵作用根據IBM和Ponemon Institute 的2020年數據洩露成本報告顯示,52%的數據洩露是由惡意外部人員造成的,另外25%是由系統故障和攻擊造成的,23%的人為錯誤,客戶的個人身份信息(PII)佔所有數據洩露的80%,是最經常丟失或被盜的記錄類型。鑑於PII因其敏感性而成為最有價值的數據類型,所以它也是數據保護法規最經常保護的數據類型。醫療、金融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單位為重要保護對象近年來,數據洩露事件頻繁爆出在醫療、酒店、公共部門、零售、金融等行業,造成了相關企業嚴重的聲譽損失和經濟損失,作為企業應著重保護自身機密數據以及用戶的隱私數據。事實證明,在某些行業,員工疏忽是造成數據洩露的一大原因。例如排在榜首的是娛樂業,其中34%的數據洩露是由粗心的員工造成的,其次是公共和消費產品部門,其中人為錯誤佔數據洩露的28%。在醫療保健領域,儘管有嚴格的法規,但員工疏忽是造成所有數據洩露的27%。另一方面,在交通運輸中,只有13%的數據洩露是由人為錯誤引起的,而在零售和科技行業,則佔17%。洩露違法成本太低,個人、企業、國家監管部門都應重視由於面臨著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困難,惡意行為者一直在尋找獲利的機會,因此必須重視網絡安全。同時,儘管數據保護機構由於當前的情況而表現出寬容,但當他們發現完全忽視了數據保護要求時,他們並沒有施加令人垂涎的懲罰。現象表明,許多企業仍將數據安全視為一項事後考慮。如今,數據安全已成為業務運營的關鍵部分,並且不再有可以忽略的時間了。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都相繼出臺了法律法規以保障數據安全。特別是2020年,國內《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兩部重磅法律的相繼出臺,為我們的信息保護注入強心針,提高安全管理,讓企業和個人遠離數據洩露帶來的巨額代價。當國家監管趨嚴,用法律夯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防線;當數據洩露頻發,數據安全態勢面臨內憂外患、防護低效等多重挑戰,建議採取相關有效的措施防止數據洩露:①從安全需求角度伴隨社會高速發展,數據的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不法分子的攻擊手段也層出不窮,傳統權限類、枷鎖類數據防護產品性能逐漸無法滿足企業需要。此外,數據防護體系建設前,需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完整梳理企業數據資產,並針對重要數據和敏感數據採取適當、合理的管理和安全防護措施,對數據資產進行規範化管理和保護,確保數據安全,促進數據共享。基於上述數據安全需求,具備智能化內容識別能力的DLP產品應運而生。②從法律監管角度《網絡安全法》中規定未經被搜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數據安全管理辦法》中也對數據的使用、保存、發送等層面進行防洩漏方面的規定,因此DLP產品除滿足企業自身的數據安全需求外,可為行業合規管理和審計的時候提供內控相關的證據,提供基於合規審計的資料,幫助企業輕鬆應對審查及行業規範、數據安全監管要求。③從產品用戶體驗角度傳統的磁碟加密、文件加密類產品都採用從源頭一刀切的方式防止數據洩漏,該方式固然安全性高,但在一定程度會改變用戶原有操作習慣,影響業務效率,用戶體驗不太友好。而DLP產品通過內容深度識別,可在多種場景下進行智能化防護,對用戶使用來說該防護的存在是無感知的,即絲毫不改變原有操作習慣,提高用戶體驗。④從企業IT管理角度大多數公司缺乏針對敏感、涉密數據的管控和審計能力,確保公司敏感、涉密數據遵循統一的策略,在共享和開放的過程中保障數據安全,需要部署數據安全防護措施,防止敏感數洩漏導致對公司產生的嚴重影響。DLP產品可有效支撐企業的IT管理,幫助規範內部網絡,減少IT管理人員工作量、工作複雜度,從而優化IT環境,同時結合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把數據安全管理要求落地。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動蕩大事件全盤點!
    說起來他們的無腦言論也是因為,2020年年初新冠狀病毒肺炎快速爆發肆虐,使全球各地陷入疫情之中,全世界數千萬人與病毒直接對抗 今天就盤點一下2020年的全球動蕩大事件: 1.新型冠狀病毒爆發
  • 近期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2020年還未過半,「數據洩露」這樣的字眼卻顯得異常活躍。全球各地深受數據洩露事件的困擾,同時也造成了重大損失。根據IBM最新的數據洩露年度成本研究,平均數據洩露成本現在高達392萬美元。這些費用在過去五年裡增加了12%。據FireEye估計,不到一半的組織準備好面對網絡攻擊或數據洩露。
  • 2018年終盤點之數據安全 數據洩露讓人「觸目驚心」
    數據安全事關個人隱私和重要信息,一旦洩露,將成為廣告、營銷人員的目標,甚至被電信詐騙分子「鎖定」。對企業而言,數據安全可以說關乎生死存亡,這並不誇張。  有人說,「全世界的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數據已經洩露的和一種將要發生數據洩露的企業。」  相比以往,2018年數據洩露事件遠遠超過往年,還包括許多沒有被曝光的。
  • T-Mobile用戶數據洩露
    12月30日,無線運營商T-Mobile發布公告稱,由於一起數據洩露安全事件暴露了客戶專有網絡信息(CPNI),其中包括手機號和通話記錄。T-Mobile稱數據洩露事件並沒有保護帳戶所有人的姓名、家庭地址、郵箱地址、金融數據、信用卡信息、身份證號碼、密碼和PIN碼。更多參見T-Mobile的安全公告https://www.t-mobile.com/responsibility/consumer-info/security-incident?
  • 2020年全球十大勒索病毒盤點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表明,2020年全球勒索病毒攻擊事件與2019年相比翻了一番,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在家辦公,而個人辦公環境網絡安全措施過低增加了被攻擊的可能性,同時勒索病毒已經提升了從銀行金融、政府服務、保險和製造業等各個行業部門中竊取敏感數據的攻擊能力,導致2020年勒索事件增長率的增加。勒索病毒的攻擊對全世界所有企業和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 年勇:忽悠新概念會付出沉重代價,曹德旺:沒有低端產業,只有低端品味
    01 天天忽悠新概念,會付出沉重代價 在「2020中國網際網路製造峰會」上,年勇(原發改委產業司司長)表示,當前社會有一個大的誤導,就是
  • Foodpanda發生數據洩露 72萬用戶數據遭曝光
    近年來,很多企業出現了數據安全問題。其中有些企業無意中將客戶個人數據被洩露。知名餐飲外送平臺Foodpand,其母公司最近就發生了數據洩露事件,多達72萬用戶數據慘遭洩露,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客戶。Foodpanda 母公司Delivery Hero 近日洩露了多達72 萬條用戶資料,當中包括香港顧客用戶帳號遭外洩的資料包括:姓名、電郵、電話、地址座標等數據該公司正積極展開內部調查事件起因以粉紅熊貓作為品牌LOGO 的線上美食外送平臺Foodpanda,母公司來自德國Delivery Hero 集團,目前於全球市場營運版圖涵蓋超過40 個國家及地區。
  • 臉書讓用戶網上裸奔,基因檢測卻比這可怕萬分
    在今天的信息社會中,App應用強勢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實際上造成了人們在線上的裸奔。▲扎克伯格在6份英國報紙和3份美國報紙上為Facebook用戶信息洩露和利用一事道歉但是,相比於個人數據洩露,還有一個很大的個人隱私洩露並未讓人覺察,否則可能引發的焦慮更大,這便是個人基因組隱私的曝光。
  •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警示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來龍去脈社交平臺臉書大量個人資料被英國資料分析機構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不當利用,藉以影響美國總統選舉,引起社會關注和憤怒。2013年,劍橋分析作為SCL集團的分支成立,主攻利用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的政治諮詢業務,核心是瞄準選舉過程。
  •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2015年以來,儘管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重視並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但境外針對我國政府等重要領域的有組織網絡攻擊仍在持續,「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也引發新的安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 七大最嚴重的美國數據洩露事件,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七大最嚴重的美國數據洩露事件,你的數據洩露了嗎?根據美國隱私維權組織最新發布的消息,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近期公布了過去五年內所發生的總共203次數據洩漏事件。其中最嚴重,影響最大的一共有七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都發生了哪些事吧!
  • 一起回顧2020年世界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2021正在來臨的路上,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事情,從小小的個體,到浩瀚的宇宙,這一年給我們內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來一起回顧一下,盤點2020年世界發生的大事件。緊接著病毒開始全球蔓延,又給全球帶來了災難,讓我們的地球也帶上了口罩。截止到2020年12月23日0時,全球累計確診78282788,死亡1719602。
  • 盤點2020年全球遭受到大事件一覽
    不僅是在國內,全球範圍都發生了很多大事,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也希望提醒大家,做好預防工作。一、澳洲大火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發生全國性大火,燒的大量的動物無家可歸,雖然下雨天氣撲滅了大部分火勢,但是由於大量植被遭到大火的破壞,倖存下來的野生動物在大火過後要面臨著食物短缺的風險。
  • 竊取全球數據幾十年,「數據偷窺狂」美國靠這「七種武器」
    當美國的盟友還真危險呢,不要再幻想什麼「霸道總裁戀上我」,這分明是「霸道總裁戀上我……的數據」。據稱,美國擁有的大數據信息包含「所有形式的通信」,無論是私人郵件、手機通話、網際網路搜索記錄,還是身份信息、財產情況、社會關係,甚至停車收據、旅遊行程、購物記錄等,盡在掌握。為此,美國專門建設了超大規模的猶他大數據存儲中心,能夠存儲全球「100年有價值的通訊信息」。
  • 2020年美國股市十大新聞 2020全年美股大事件
    2020年,美國股市或許經歷了史上最為戲劇性的走勢。因全球經濟遭遇疫情「黑天鵝」,美股在3月份出現了斷崖式暴跌。隨後,美聯儲救市政策頻發,美股又一路高歌猛進,年末三大指數紛紛創下歷史新高。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小編梳理了全年美股大事件,遴選出2020年美股十大新聞。
  • IT圈年終大盤點 2020年有哪些大事件刷屏了?
    6E標準、索尼PS 5遊戲主機正式全球發售……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盤點2020年IT領域大事件。二、國家力推新基建投資,5G網絡建設進入新階段    2020年最熱門的技術當中,5G網絡必屬其中之一。而繼2019年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後,2020年的5G建設進展也不負眾望。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板塊成為了新的發展風口。
  • 辛巴威公布2020年大象犀牛盜獵數據
    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局於2020年12月中旬發布今年前11個月該國的大象、犀牛盜獵數據。在大象盜獵方面,2020年,共有20頭大象死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法獵殺;在2019年,這個數字是30頭。在犀牛盜獵方面,2020年,共有8頭犀牛死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法獵殺,在2019年,這個數字是29頭。
  • 2020年網際網路科技大事件,你知道這個嗎
    相比區塊鏈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那麼在2020年民用相關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會出現嗎?截止到5月份的數據來看,不會!4月份農行發布的數字貨幣,一度火熱了幾天,但是說真的,真正到民用層面,2020年沒戲,最快也得2021年1月1日起,所以大家沒有必要重度關注!
  • GCP公開2020年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
    2020年12月11日,全球碳項目(GCP)公布了全球的二氧化碳(CO2)收支的最新評估結果。GCP利用全球眾多研究人員的觀測結果及數值模擬等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由此得出的2019年地球整體的二氧化碳收支如下: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5±0.9GtC yr-1,大氣中的積累量為5.4±0.2GtC yr-1,海洋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2.6±0.6GtC yr-1,陸地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3.1±1.2GtC yr-1※1。
  • 隱私計算2020盤點: 數據安全流動新藍海業已形成
    隱私增強計算入選Gartner 2021年重要科技趨勢2020年10月19日,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發布2021年前沿戰略科技趨勢,其中將隱私增強計算與行為網際網路、分布式雲、超級自動化等並列為最前沿的九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