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因未受保護的資料庫洩漏425GB敏感數據

2021-01-11 網絡安全快報

1 APT36利用新冠病毒熱點投送Crimson RAT

Malwarebytes針對疑似歸屬於巴基斯坦APT36組織的近期攻擊活動進行了分析,其利用新冠病毒主題的誘餌文檔投送Crimson RAT。初始攻擊利用魚叉式網絡釣魚郵件,該電子郵件連結到偽裝成印度政府的惡意Excel文檔,其內容為關於新冠病毒的健康諮詢。惡意文檔隱藏了兩個惡意宏,惡意宏首先創建兩個名稱分別為「 Edlacar」和「 Uahaiws」的目錄,然後檢查作業系統類型。根據作業系統類型,宏選擇其ZIP格式的有效載荷的32位或64位版本,其存儲在UserForm1中的兩個文本框中。然後,將zip有效載荷放入Uahaiws目錄中,並使用「 UnAldizip」功能將其內容解壓縮,放入Edlacar目錄中。最後,調用Shell函數執行有效載荷,也就是Crimson RAT。Crimson RAT連接到其硬編碼的C&C IP位址,並將收集的有關受害者的信息發送回伺服器,包括正在運行的進程及其ID、計算機主機名及其用戶名的列表。

2 主題為冠狀病毒的電子郵件活動分發RedLine

2020年3月上旬,Proofpoint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項電子郵件活動,其主要針對美國的醫療保健和製造業分發RedLine竊取器。電子郵件聲稱來自「Mobility Research Inc」,並懇請收件人通過參加其計劃「Folding@Thome」來幫助找到治療冠狀病毒的方法。合法Folding@home項目的參與者會從其網站下載官方應用程式,而此惡意郵件鼓勵參與者通過電子郵件中的連結下載應用程式,以最終安裝RedLine竊取器。RedLine是一個支持FTP(如FileZilla、WinSCP)、IM客戶端(如Pidgin)、加密貨幣錢包和瀏覽器cookie/設置的竊取器,可竊取關於系統的一系列信息,並執行其它任務,如下載和運行有效載荷。RedLine面板是WSDL服務,客戶端配置由C&C提供並且可更新,使用HTTP上的SOAP進行C&C通信。

3 安全廠商披露奈及利亞黑客網絡犯罪活動細節

CheckPoint研究人員披露了一名奈及利亞黑客的網絡犯罪過程和細節。該黑客稱為「Dton」,網絡犯罪活動開始於Dton從網上商店Ferrum Shop購買被盜的信用卡詳細信息,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Dton定期登錄的帳戶已用於購買價值超過13,000美元的被盜信用卡憑據。後來,Dton不再依賴於購買被盜的信用卡,而是購買鍵盤記錄程序(AspireLogger)和遠程管理工具,如Nanocore和AZORult等,通過發送垃圾郵件,來竊取用戶憑據的詳細信息。Dton通過獲取的憑據已獲利數十萬美元。研究人員已將所獲的詳細信息報告給相關執法人員。

4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遭遇DDoS攻擊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於上周日遭到了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該機構表示,該事件並未造成任何重大破壞,HHS的網站也未因這次攻擊而崩潰。一些報導稱這次攻擊可能是由外國威脅攻擊者發起,但目前尚未得到證實。

5 金融公司因未受保護的資料庫洩漏敏感數據

VpnMentor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未受任何保護的AWS S3資料庫,其總共包含425GB文件,並在調查時,文件仍在積極被上傳到該資料庫中。研究人員在洩露的資料庫中發現了超過50萬個高度敏感文檔,其中包括來自金融公司Advantage和Argus的私人法律和財務文件,具體包括信用報告、銀行對帳單、合同、法律文件、駕照複印件、採購訂單和收據、納稅申報單、社會保險信息和交易報告。研究人員通過直接與AWS聯繫,關閉了該資料庫。

6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員工個人和稅務信息遭洩露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官員在周一證實,最近發生了網絡安全事件,1755名員工的個人和稅務信息遭到洩露。該校官員表示該事件洩露的數據包括2018年W-2納稅表格,目前已通知受影響員工。該校目前沒有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或何時被發現,也沒有透露有關敏感數據如何洩露的任何細節。

相關焦點

  • IMF資料庫遭「黑客」攻擊 內含「敏感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遭遇黑客攻擊觸動外界神經,緣於這家機構資料庫內存儲不少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的信息。另外,它近期忙於處理針對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的金融援助事宜,握有這些國家的一些「敏感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名高管告訴《紐約時報》記者,令人擔憂的是,這家機構資料庫包含它與一些「求援國」領導人就金融援助方案私下談判的內容,這些信息一旦洩露,可能「在許多國家掀起政治風波」。  累及世行  按美國彭博新聞社的說法,黑客入侵事件中,據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機系統內一些電子郵件和其他文本丟失。
  • 證券行業數據資產洩漏分析報告
    前言由於前些年證券行業各大證券公司對數據保護不夠重視,內部數據安全管控體系不夠健全,從而造成大量數據外洩,洩露渠道主要有內鬼洩露,滲透拖庫,黑客入侵,撞庫攻擊等等。近年來隨著各大證券公司對數據保護日趨重視,政府監管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數據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落地,證券行業數據得到有效保護,數據資產洩露源頭得到有效遏制。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包括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法,應將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的重點從事前轉移到事中、事後。在事中,個人要有權隨時行使個人信息權利,以對抗信息企業的不當處理。在事中,信息企業要進行隱私風險評估,在相應場景中具體地評估數據處理行為的風險,根據風險等級採取相應程度的管理措施。在個人信息資料庫出現洩露或被盜時,進行通知和報告。
  • 【金融標準,為民利企】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
    個人金融信息主體因業務需要(如貸款)主動提供的有關家庭成員信息(如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財產信息等),應依據C3、C2、C1敏感程度類別進行分類,並實施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低敏感程度類別信息經過組合、關聯和分析後可能產生髙敏感程度的信息。
  • 準確定位敏感數據存儲分布,華為雲DSC核心能力之敏感數據識別
    敏感數據指洩漏後可能會給社會或個人帶來嚴重危害的數據。對個人而言,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銀行卡號等隱私信息都是敏感數據;對企業或組織而言,它包括客戶資料、財務信息、技術資料、重大決策等等,是企業的競爭優勢及核心價值所在。
  • 數據保護越發受重視,你的企業如何走出數據保護的認知誤區
    如果你作為企業CIO,你知道公司在數據存儲系統上投入了1000萬,你願意為數據保護投入多少呢?用存儲的用戶遠比用數據保護的用戶多。IDC 2018年Q3的PBBA數據顯示,該季度市場規模為5.62億美金,而2018年Q3全球存儲市場的規模為140億美金,差距懸殊,數據保護的方案很多時候主要面向的是一部分高端用戶,這些用戶非常看重數據安全,常見的比如許多金融機構。數據保護的供應商相對比較集中一些,沒存儲廠商那麼百花齊放。
  • 致力於金融大數據隱私保護,Privitar獲1600萬美元A輪融資
    近日,致力於數據保護的英國金融科技公司Privitar宣布已獲得1600萬美元A輪融資,由法國Partech Ventures領投, CME Ventures (衍生品市場CME的投資子公司), Salesforce Ventures、IQ Capital,、24Haymarket和Illuminate Financial參投。
  • 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大事件盤點:數據「裸奔」 代價沉重
    22日丨甲骨文公司洩露數十億條網絡數據記錄7月16日丨美國多位名人政要推特帳號遭黑客入侵7月25日丨任天堂洩露大量內部遊戲與設備資料8月8日丨英特爾20GB內部數據洩漏8月18日丨美國酒業巨頭百富門被竊取超1TB數據8月19日丨遊戲硬體廠商Razer(雷蛇)在線商店洩露大量用戶數據8月20日丨益百利(南非)2400萬客戶數據洩露8月20日丨美國AI公司被曝洩露近260萬醫療數據8月25日丨網站Freepik
  • 教育行業也無法倖免,上海交大8.4TB電子郵箱數據洩露
    上海交大8.4TB電子郵件數據洩露日前,根據外媒某安全博客上的文章報導,上海交通大學一個資料庫因未正確配置公開訪問權限,而導致洩漏了8.4TB的電子郵件元數據。該洩漏資料庫包含95億行數據,在發現時處於活動狀態,其大小由5 月23日發現時的7TB,一天後增加到8.4TB。該資料庫屬於上海交通大學,這是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大型學術機構,學為41,000多名本科學生提供博士學位。資料庫中包含的信息是通過Zimbra打包的,zimbra是全球超過20萬家企業使用的流行開源電子郵件解決方案。
  • 「場景為基,風險為尺」——《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亮點解讀
    《規範》「4.2個人金融信息類別」細化《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一條的「數據分類」管理要求,根據信息遭到未經授權的查看或未經授權的變更後所產生的影響和危害,將個人金融信息按敏感程度從高到低分為C3、C2、C1三個類別,並設置相應的安全技術要求與安全管理要求。需注意的是,《規範》4.2指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低敏感程度類別信息經過組合、關聯和分析後可能產生高敏感程度的信息。
  • dlp數據防洩漏軟體是什麼意思,dlp數據防洩漏軟體哪個好?
    數據防洩漏技術(DLP)日漸成為目前市場上最為重要的安全技術之一。企業青睞數據防洩漏技術來保護所有權數據和滿足法規遵從的需要,為想要接觸安全市場中最敏感部分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數據防洩漏技術也為安全產品銷售商帶來了大量機遇。
  • 暴風金融停發新標 曾多次被點名整改
    >    本報記者 李 冰  7月28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先生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為保證暴風金融用戶的利益及資金安全,平臺將停止發布新標。暴風金融針對此事成立緊急事件應急小組,已第一時間向相關監管進行積極溝通,並且將定期以公告形式通報該事件進展及暴風金融平臺運營情況。與此同時,受此消息影響,部分產品將延遲兌付。  暴風金融方面表示,會儘快公布後續解決方案。
  • 深度圖文解析休閒零食三巨頭競爭格局/海外疫情提振國內債市|數據...
    本文內容精選自財新高端訂閱產品「財新數據通」。內容涉及的金融資料庫和專享財經資訊完整版本,可通過文內和文末連結訂閱「財新數據通」後暢享。  良品鋪子上市,好想你出售百草味,休閒零食陷紅海廝殺  龍頭企業動作頻頻疊加疫情背景,行業格局如何發生變化?
  • 近期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根據Bob Diachenko的說法,在3月16日,他在公網發現了一個缺乏保護的Elasticsearch實例,根據SSL證書和反向DNS記錄,發現這個Elasticsearch似乎是由一家英國安全公司所管理。而且特別諷刺的是,其中包括一個「數據洩露資料庫」,收集了2012年至2019年期間大量被報導(或許還有未報導)的安全事件中的數據。
  • 從格萊珉銀行到金融消費者保護,亞洲國家普惠金融五個典型案例
    印度身份識別管理局已研發基於生物識別身份證資料庫的電子版「了解你的客戶」(e-KYC)平臺,其開展的身份識別項目(Aadhar計劃)已完成對11億人的生物識別數據採集工作,該項目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生物識別數據項目,覆蓋了印度90%的人口。Aadhar身份識別卡擁有12位數字,政府能夠將銀行帳戶與具體人員(尤其是窮人)進行聯繫。
  • 美國第一金融集團事故:數百萬份房產抵押數據被洩露
    該集團為一家金融服務公司,提供產權保險,房主保險,房屋保修,如家電保險,以及貸款人的各種服務。該公司擁有近60億美元的收入和19000名員工,是美國最大的產權保險提供商。「2019年5月24日,第一金融集團獲悉,其一個應用程式存在設計缺陷,可能未經授權訪問客戶數據,」「立即採取行動解決了這一情況,並關閉了對該應用程式的外部訪問。」我們目前正在評估這對客戶信息安全的影響。我們已經聘請了一家外部取證公司,以確保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未經授權的訪問我們的客戶數據的行為。」
  • 刷臉支付行業自律公約落地 專家:儘快建立國家級人臉特徵資料庫
    人臉特徵具有唯一性與不可再生性,與人類生命相伴而生,不法分子可通過遠程、非接觸方式,在商場、旅館、飯店、街道等公共場所非法批量獲取用戶人臉信息,導致基於人臉特徵的身份認證系統可被輕易繞過,危害程度較大;另一方面,人臉特徵數據失竊或被盜用,因其不可再生性,將產生「我證明是我」的難題。另一風險是「假體」攻擊風險。
  • 魏銘:「歐系」印度數據保護立法?——《印度數據保護框架白皮書...
    目前,印度尚無專門的數據保護法案,數據保護相關條款散見於金融、醫藥健康等法規文件。《白皮書》結合當前印度現有法律法規中相關數據保護條款,並參考歐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的立法實踐,在數據保護範圍和豁免、數據處理、機構義務和個人權利、監管和執行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論證。
  • 2018年終盤點之數據安全 數據洩露讓人「觸目驚心」
    MyFitnessPal是一款Under Armour旗下的食物和營養主題應用,允許用戶跟蹤每天消耗的卡路裡、設置運動目標、集成來自其他運動設備的數據,還可以分享運動成果到類似Facebook這樣的社交平臺上。  3月25日,該公司發現此次數據洩露事件,並開始通知受影響用戶。此次聲明,讓公司股票價格下跌2.4%。
  • 鏈家 資料庫管理員 怒刪公司 9TB 數據,二審駁回上訴,被判 7 年...
    1月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刑事裁定書,前鏈家員工因不滿工作調整,刪了公司9TB數據。 因涉嫌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於2018年7月31日被羈押,同年8月15日被逮捕。現羈押於北京市海澱區看守所。 在2018年6月4日利用其擔任鏈家公司資料庫管理員,並掌握公司財務系統root權限的便利,遠程登錄公司財務系統伺服器,通過執行rm、shred命令刪除數據文件、擦除操作日誌等,刪除了財務數據及相關應用程式,致使公司財務系統無法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