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作為企業CIO,你知道公司在數據存儲系統上投入了1000萬,你願意為數據保護投入多少呢?
數據保護是數據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這道安全屏障通常還造價不菲,數據保護上的投入超過在數據存儲上的投入也很常見,而且,因為數據保護不像存儲那樣有顯而易見的業務價值,一直以來,很多人在這方面投入動力不足,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是:既然存儲本身有可靠性的設計,還要數據保護方案幹什麼?
對此,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表示:關於數據保護,我們首先應該評估的是數據的價值,也就是你能承受數據丟失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數據丟失的成本無法接受,那麼在購買主存儲之外,就需要建立很多數據副本,需要多重保護,最終數據保護方案的成本超過主存儲的話就再正常不過了。不同行業的用戶在數據保護方面投入差異很大,因為有的用戶搭建的數據保護架構成本是上億美金級別的。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
為了最核心最寶貴的數據,有的人已經投入了很大成本,有的用戶在數據保護方面沒什麼行動,數據保護不僅技術複雜,實現困難,許多人對數據保護的認識還有所欠缺,不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數據保護。
數據保護越來越受重視
最近,戴爾易安信最近公布了第三期全球數據保護指數,結果觸目驚心,此次調查了來自18個國家的2200名IT決策者,有76%的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裡遭遇過數據中斷,27%的人經歷數據無法修復的事故。
數據故障很常見,因為這些數據故障通常發生在企業內部,不像直接面對公眾網際網路應用宕機那麼引人關注,對於一些沒有數據保護方案的企業來說,可能運氣才是最重要的,但願不丟數據,或者盼著丟了沒人發現,又或者盼著丟的數據並不那麼關鍵,出來混,全看人品。
隨著數據價值的顯現,當人們看到數據轉化為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數據保護。全球數據保護指數的調查顯示,數據保護的」採納者」數量相比2016年猛增近50個百分點(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57%)。
不過,一個尷尬的數字顯示,27%的受訪者表示無法使用現有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來恢復數據,就是說,買的數據保護方案關鍵時候不管用,而且,有類似看法的人比2016年多了一倍,看來,2016年大家對於數據保護的信心更足一些,數據保護到關鍵時刻保護不了數據,凸顯了用戶對於數據保護認知上的不足。
範聖儉介紹說:從市場表現來看,中國的用戶數據保護上的投入要普遍低於全球成熟市場上的用戶,足見中國用戶對於數據保護的認知不夠充分,是存在很多誤區的。
數據保護:從認知誤區到穩妥應對
有的用戶會覺得,雲計算來了,把應用和數據放到雲上不就好了嗎?其實不然,公有雲的宕機事件時有發生,拋開一些特殊因素,從雲計算本身來看,雲計算自身有快照、虛擬機鏡像等基本的數據保護功能,但云本身也帶來了許多數據安全隱患,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介紹說,有調查顯示,雲計算是數據保護最大的破壞者。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售前系統工程部總經理楊捷介紹說,雲計算通常沒有應用級的備份功能,這都是需要客戶自己考慮的,如果想要雲上的業務連續性需要對架構層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架構進行整體設計。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售前系統工程部總經理楊捷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強調了災備演練的重要性。他介紹說:當看到報告中顯示很多人對災備恢復沒有信心,他也開始擔心每天備份的數據能不能恢復回來,於是他自己在筆記本電腦上用戴爾易安信的軟體進行了一次恢復,在看到成功恢復之後才真正放心了。
有的用戶對於數據保護方案的價格比較敏感,比價後發現,同樣是一個存儲設備放在那裡,為什麼要多花錢買個數據保護的盒子呢?其實,當用戶對於數據保護的認知有所欠缺時,數據保護方案的選購更像是一種心理安慰。
用戶想要的數據保護和業務連續性的方案不只是買個產品那麼簡單,楊捷介紹說:用戶應該先評估業務現狀和業務目標,然後找到差距,在專業服務商的幫助下一起制定策略,沿著規劃好的路徑一步步實現,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當環境發生變化,一些策略可能還需要作出調整。
在筆者看來,數據保護方案的價值就是應對突發狀況,這樣看來,與其說數據保護是一類產品,不如說是一套解決突發狀況的一套應對策略,而選擇一家有經驗的數據保護供應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先來看這樣兩張圖。
2018年Q3全球企業存儲市場Top5
2018年Q3,全球PBBA市場Top5
從IDC的調研報告來看,存儲與數據保護市場的廠商表現差異很大,存儲市場中的TOP5相互差異並不大,但在PBBA市場中,僅戴爾易安信就佔據多半江山,可見,存儲跟數據保護之間並沒有那麼強的關聯性,選了一家的存儲不一定會選擇一家的數據保護方案,反之亦然。
用存儲的用戶遠比用數據保護的用戶多。IDC 2018年Q3的PBBA數據顯示,該季度市場規模為5.62億美金,而2018年Q3全球存儲市場的規模為140億美金,差距懸殊,數據保護的方案很多時候主要面向的是一部分高端用戶,這些用戶非常看重數據安全,常見的比如許多金融機構。
數據保護的供應商相對比較集中一些,沒存儲廠商那麼百花齊放。所以,筆者認為:如果你作為用戶不是數據保護專家,那麼選擇一家久經考驗的供應商最為穩妥。如果最專業的,最廣受認可的供應商也沒能保護你的數據,那任誰也無話可說。
戴爾易安信的數據保護
2019年3月下旬,筆者從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的介紹中了解了數據保護方面的信息,作為全球以及中國PBBA市場的主導者,戴爾易安信有著豐富全面的數據解決方案,以及豐富的數據保護實踐經驗,作為數據保護領域的絕對大廠,戴爾易安信是怎麼看這個市場的呢?又有哪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呢?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
從一些跡象來看,數據安全的話題最近又熱了,第二存儲的概念開始興起,一些新興數據保護公司比如Rubrik,Veeam和Cohesity等,側重在新的虛擬化、雲計算場景下的數據保護能力,而且都獲得了資本和市場認可。
在戴爾易安信看來,Rubrik等代表的是新的方向,像Commvault、Veritas等公司仍是以傳統IT環境為主,市場上,現階段還是傳統市場為主,兩者的比例大約為9:1,李巖表示,三年後,兩者的比例可能是7:3,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大成長空間。
戴爾易安信的定位是橫跨兩個領域,按照戴爾易安信的說法是從邊緣終端,到核心的數據中心再到雲端環境都有布局,從RTP和RPO的維度來看,也有完整的布局。總之一句話,數據保護無處不在。
但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在傳統環境為主,戴爾易安信的傳統環境已經做的非常深入了,而新的雲端環境下也有布局,支持包括數據長期保留,雲災備等場景,在中國,還特別支持阿里雲的服務。
在傳統環境的數據保護方面,戴爾易安信有全球第一的源端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產品Avamar,有全球第一的目標端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產品DataDomain,這兩個明星產品奠定了戴爾易安信在數據保護領域的霸主地位,另外,IDPA系列集成保護解決方案也是其重要的產品組成部分。
數據保護作為最後一道屏障,要考慮到數據安全的方方面面。在資料庫備份方面,由於現在的資料庫越來越大,傳統備份速度跟不上數據膨脹的速度,需要類似Direct備份一類的優化技術來提升性能,另外,為了降低備份數據的成本,通常還需要搭配分層技術實現備份數據的生命周期管理。本地以外,在區域範圍內,還要構建兩地三中心的容災方案。在細粒度的數據保護一層,可能還需要隔離恢復,需要連續數據保護CDP等技術提升業務連續性等級。
在戴爾易安信的產品體系當中DataDomain是最重要的那一個,幾乎可以看作是戴爾易安信數據保護的代名詞,在dellemc-solution.com網站上關於戴爾易安信數據保護的介紹中,滿滿的都是DataDomain的字眼,DataDomain覆蓋各種場景,各種環境,滿足用戶在數據安全方方面面的需求。
DataDomain是一個影響數據保護產業格局的存在,功能強大,體系強大,適配多種數據保護方案。而當客戶希望用更加簡單、強大的系統建設自己的數據保護平臺時,IDPA數據備份一體機成為不二之選,最新推出的DP4400將這一思想貫徹的更為徹底,再簡單、強大的基礎上,給用戶從小規模起步,擴展至適度的應用規模,提供了更加平滑的過度。
DP4400是一個2U的戴爾14G機架伺服器,這樣的配置安裝部署起來自然簡單,適用於中等規模的企業,以及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它支持備份、複製、重刪、搜索、分析、恢復以及DR和雲端長期歸檔存儲等多種功能,硬體規格方面,最高擴展容納96TB物理存儲空間。
李巖介紹說,DP4400的性能是其他備份一體機性能的2-4倍,而且承諾可做到55:1的消重比,能大幅減少傳輸帶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楊捷介紹說,DP4400最強的是在虛擬機備份方面,如果把虛擬機備份到DP4400,用戶可以在主存儲故障時,在DP4400上快速把虛擬機恢復起來。
以上簡要介紹了戴爾易安信作為數據保護領域的「老司機」所能做的事兒,據透露,很快還將有更多產品推出。作為一家成熟的數據保護公司,其數據保護產品凝結著數據保護領域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結語
一位資深程式設計師曾跟筆者說過,實現一個功能如果需要100行代碼的話,為了程序的健壯性,可能需要額外寫1000行代碼,為了程序的穩定有序運行,這些看不見的,看似沒什麼用的額外付出其實更難,關鍵時刻其實有非常大的價值。
數據保護方案作為數據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數據存儲方案,管理流程以及多種不斷變化的環境,數據保護的技術門檻很高,經驗教訓成本也高,經驗是最寶貴的,對用戶來說,將數據保護交給成熟的有經驗的服務商是最穩妥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數據保護越發受重視,你的企業如何走出數據保護的認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