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保護越發受重視,你的企業如何走出數據保護的認知誤區

2021-01-10 DOIT

如果你作為企業CIO,你知道公司在數據存儲系統上投入了1000萬,你願意為數據保護投入多少呢?

數據保護是數據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這道安全屏障通常還造價不菲,數據保護上的投入超過在數據存儲上的投入也很常見,而且,因為數據保護不像存儲那樣有顯而易見的業務價值,一直以來,很多人在這方面投入動力不足,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是:既然存儲本身有可靠性的設計,還要數據保護方案幹什麼?

對此,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表示:關於數據保護,我們首先應該評估的是數據的價值,也就是你能承受數據丟失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數據丟失的成本無法接受,那麼在購買主存儲之外,就需要建立很多數據副本,需要多重保護,最終數據保護方案的成本超過主存儲的話就再正常不過了。不同行業的用戶在數據保護方面投入差異很大,因為有的用戶搭建的數據保護架構成本是上億美金級別的。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

為了最核心最寶貴的數據,有的人已經投入了很大成本,有的用戶在數據保護方面沒什麼行動,數據保護不僅技術複雜,實現困難,許多人對數據保護的認識還有所欠缺,不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數據保護。

數據保護越來越受重視

最近,戴爾易安信最近公布了第三期全球數據保護指數,結果觸目驚心,此次調查了來自18個國家的2200名IT決策者,有76%的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裡遭遇過數據中斷,27%的人經歷數據無法修復的事故。

數據故障很常見,因為這些數據故障通常發生在企業內部,不像直接面對公眾網際網路應用宕機那麼引人關注,對於一些沒有數據保護方案的企業來說,可能運氣才是最重要的,但願不丟數據,或者盼著丟了沒人發現,又或者盼著丟的數據並不那麼關鍵,出來混,全看人品。

隨著數據價值的顯現,當人們看到數據轉化為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數據保護。全球數據保護指數的調查顯示,數據保護的」採納者」數量相比2016年猛增近50個百分點(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57%)。

不過,一個尷尬的數字顯示,27%的受訪者表示無法使用現有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來恢復數據,就是說,買的數據保護方案關鍵時候不管用,而且,有類似看法的人比2016年多了一倍,看來,2016年大家對於數據保護的信心更足一些,數據保護到關鍵時刻保護不了數據,凸顯了用戶對於數據保護認知上的不足。

範聖儉介紹說:從市場表現來看,中國的用戶數據保護上的投入要普遍低於全球成熟市場上的用戶,足見中國用戶對於數據保護的認知不夠充分,是存在很多誤區的。

數據保護:從認知誤區到穩妥應對

有的用戶會覺得,雲計算來了,把應用和數據放到雲上不就好了嗎?其實不然,公有雲的宕機事件時有發生,拋開一些特殊因素,從雲計算本身來看,雲計算自身有快照、虛擬機鏡像等基本的數據保護功能,但云本身也帶來了許多數據安全隱患,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介紹說,有調查顯示,雲計算是數據保護最大的破壞者。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售前系統工程部總經理楊捷介紹說,雲計算通常沒有應用級的備份功能,這都是需要客戶自己考慮的,如果想要雲上的業務連續性需要對架構層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架構進行整體設計。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售前系統工程部總經理楊捷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存儲產品市場總監範聖儉強調了災備演練的重要性。他介紹說:當看到報告中顯示很多人對災備恢復沒有信心,他也開始擔心每天備份的數據能不能恢復回來,於是他自己在筆記本電腦上用戴爾易安信的軟體進行了一次恢復,在看到成功恢復之後才真正放心了。

有的用戶對於數據保護方案的價格比較敏感,比價後發現,同樣是一個存儲設備放在那裡,為什麼要多花錢買個數據保護的盒子呢?其實,當用戶對於數據保護的認知有所欠缺時,數據保護方案的選購更像是一種心理安慰。

用戶想要的數據保護和業務連續性的方案不只是買個產品那麼簡單,楊捷介紹說:用戶應該先評估業務現狀和業務目標,然後找到差距,在專業服務商的幫助下一起制定策略,沿著規劃好的路徑一步步實現,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當環境發生變化,一些策略可能還需要作出調整。

在筆者看來,數據保護方案的價值就是應對突發狀況,這樣看來,與其說數據保護是一類產品,不如說是一套解決突發狀況的一套應對策略,而選擇一家有經驗的數據保護供應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先來看這樣兩張圖。

2018年Q3全球企業存儲市場Top5

2018年Q3,全球PBBA市場Top5

從IDC的調研報告來看,存儲與數據保護市場的廠商表現差異很大,存儲市場中的TOP5相互差異並不大,但在PBBA市場中,僅戴爾易安信就佔據多半江山,可見,存儲跟數據保護之間並沒有那麼強的關聯性,選了一家的存儲不一定會選擇一家的數據保護方案,反之亦然。

用存儲的用戶遠比用數據保護的用戶多。IDC 2018年Q3的PBBA數據顯示,該季度市場規模為5.62億美金,而2018年Q3全球存儲市場的規模為140億美金,差距懸殊,數據保護的方案很多時候主要面向的是一部分高端用戶,這些用戶非常看重數據安全,常見的比如許多金融機構。

數據保護的供應商相對比較集中一些,沒存儲廠商那麼百花齊放。所以,筆者認為:如果你作為用戶不是數據保護專家,那麼選擇一家久經考驗的供應商最為穩妥。如果最專業的,最廣受認可的供應商也沒能保護你的數據,那任誰也無話可說。

戴爾易安信的數據保護

2019年3月下旬,筆者從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的介紹中了解了數據保護方面的信息,作為全球以及中國PBBA市場的主導者,戴爾易安信有著豐富全面的數據解決方案,以及豐富的數據保護實踐經驗,作為數據保護領域的絕對大廠,戴爾易安信是怎麼看這個市場的呢?又有哪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呢?

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數據保護產品技術總監李巖

從一些跡象來看,數據安全的話題最近又熱了,第二存儲的概念開始興起,一些新興數據保護公司比如Rubrik,Veeam和Cohesity等,側重在新的虛擬化、雲計算場景下的數據保護能力,而且都獲得了資本和市場認可。

在戴爾易安信看來,Rubrik等代表的是新的方向,像Commvault、Veritas等公司仍是以傳統IT環境為主,市場上,現階段還是傳統市場為主,兩者的比例大約為9:1,李巖表示,三年後,兩者的比例可能是7:3,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大成長空間。

戴爾易安信的定位是橫跨兩個領域,按照戴爾易安信的說法是從邊緣終端,到核心的數據中心再到雲端環境都有布局,從RTP和RPO的維度來看,也有完整的布局。總之一句話,數據保護無處不在。

但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在傳統環境為主,戴爾易安信的傳統環境已經做的非常深入了,而新的雲端環境下也有布局,支持包括數據長期保留,雲災備等場景,在中國,還特別支持阿里雲的服務。

在傳統環境的數據保護方面,戴爾易安信有全球第一的源端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產品Avamar,有全球第一的目標端重複數據刪除技術產品DataDomain,這兩個明星產品奠定了戴爾易安信在數據保護領域的霸主地位,另外,IDPA系列集成保護解決方案也是其重要的產品組成部分。

數據保護作為最後一道屏障,要考慮到數據安全的方方面面。在資料庫備份方面,由於現在的資料庫越來越大,傳統備份速度跟不上數據膨脹的速度,需要類似Direct備份一類的優化技術來提升性能,另外,為了降低備份數據的成本,通常還需要搭配分層技術實現備份數據的生命周期管理。本地以外,在區域範圍內,還要構建兩地三中心的容災方案。在細粒度的數據保護一層,可能還需要隔離恢復,需要連續數據保護CDP等技術提升業務連續性等級。

在戴爾易安信的產品體系當中DataDomain是最重要的那一個,幾乎可以看作是戴爾易安信數據保護的代名詞,在dellemc-solution.com網站上關於戴爾易安信數據保護的介紹中,滿滿的都是DataDomain的字眼,DataDomain覆蓋各種場景,各種環境,滿足用戶在數據安全方方面面的需求。

DataDomain是一個影響數據保護產業格局的存在,功能強大,體系強大,適配多種數據保護方案。而當客戶希望用更加簡單、強大的系統建設自己的數據保護平臺時,IDPA數據備份一體機成為不二之選,最新推出的DP4400將這一思想貫徹的更為徹底,再簡單、強大的基礎上,給用戶從小規模起步,擴展至適度的應用規模,提供了更加平滑的過度。

DP4400是一個2U的戴爾14G機架伺服器,這樣的配置安裝部署起來自然簡單,適用於中等規模的企業,以及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它支持備份、複製、重刪、搜索、分析、恢復以及DR和雲端長期歸檔存儲等多種功能,硬體規格方面,最高擴展容納96TB物理存儲空間。

李巖介紹說,DP4400的性能是其他備份一體機性能的2-4倍,而且承諾可做到55:1的消重比,能大幅減少傳輸帶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楊捷介紹說,DP4400最強的是在虛擬機備份方面,如果把虛擬機備份到DP4400,用戶可以在主存儲故障時,在DP4400上快速把虛擬機恢復起來。

以上簡要介紹了戴爾易安信作為數據保護領域的「老司機」所能做的事兒,據透露,很快還將有更多產品推出。作為一家成熟的數據保護公司,其數據保護產品凝結著數據保護領域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結語

一位資深程式設計師曾跟筆者說過,實現一個功能如果需要100行代碼的話,為了程序的健壯性,可能需要額外寫1000行代碼,為了程序的穩定有序運行,這些看不見的,看似沒什麼用的額外付出其實更難,關鍵時刻其實有非常大的價值。

數據保護方案作為數據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數據存儲方案,管理流程以及多種不斷變化的環境,數據保護的技術門檻很高,經驗教訓成本也高,經驗是最寶貴的,對用戶來說,將數據保護交給成熟的有經驗的服務商是最穩妥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數據保護越發受重視,你的企業如何走出數據保護的認知誤區

相關焦點

  • CRM軟體如何保護客戶數據安全
    在這個隱私大如天的年代,作為企業的您是否受到過來自客戶的詰難和質疑...... 最近總有莫名其妙的人給我打電話,我的信息是不是你洩露的? 為什麼讓我填這麼多表,拿走我的個人信息幹什麼用?
  • 如何保護數據 揭秘軟體/硬體加密區別
    數據安全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重視,存儲廠商更是想出多種辦法來加密數據,不同的加密方式也有著不一樣的操作體驗,但宗旨異曲同工,都是為了讓用戶數據能夠更安全地保存。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軟體/硬體加密,這兩種方式有什麼區別呢?
  • 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帶你走出這些誤區
    12月22日,《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但同時,國民對免疫力的具體概念和組成結構認知較為模糊,對免疫力的具體內涵缺乏準確的認識。另外,部分受訪者對健康生活習慣也存在一定誤區,比如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健康飲食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每日一定要做中高強度的運動」、 「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等等。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該技術可用於數據採集、數據分析建模、數據/模型發布等階段。其研究的重點就是如何分配隱私預算,也就是怎麼加噪聲、加多少噪聲,減少對模型有效性的影響,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結果,還能防止攻擊者通過查詢模型而洩露數據隱私。目前,蘋果和Facebook已經使用這種方法來收集聚合數據,而不需要識別特定的用戶。比如,蘋果公司需要搜集用戶數據,了解用戶習慣,從而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 數據脫敏:數據大爆炸時代的隱私保護利器
    數據脫敏(Data Masking),又稱數據漂白、數據去隱私化或數據變形。百度百科對數據脫敏的定義為:指對某些敏感信息通過脫敏規則進行數據的變形,實現敏感隱私數據的可靠保護。
  • 魏銘:「歐系」印度數據保護立法?——《印度數據保護框架白皮書...
    對於數據保護地域範圍,應適用於印度領域內,還是可適用於領域之外,應當如何規制在印度沒有常駐地的外國機構處理印度居民數據,《白皮書》列舉了幾種備選方案,例如:保護在印度全部或部分處理的數據,無論該機構是否在印度國內;或類似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EU GDPR)規定,規制在印度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機構,儘管該機構在印度沒有常駐地;或類似澳大利亞規定,規制在印度開展經營的機構。
  • 雲中的真相:雲供應商並不會管你的數據
    當前,75%的企業都在於各大IaaS公有雲供應商合作,而其中有16%的受訪企業聲稱他們當前正在使用或計劃選擇五個以上的雲供應商。多雲部署的戰略越來越常見。但在多雲環境下,企業也可能會遇到更多的挑戰。  在「數據為王」的今天,這些挑戰多數來自於數據管理方面,如將數據和工作負載遷入/遷出雲端以及在多個雲之間進行遷移的困難、由於缺乏數據可視化而造成的不合規、對企業內部數據缺乏了解、難以確保數據受到保護和及時備份等。
  • 隱私計算: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編輯導讀:在網際網路數據泛濫的大背景下,如何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證用戶隱私數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從數據隱私的重要性出發,介紹了一種保護數據不外洩,能實現數據分析和計算的隱私計算(Privacy Computing)技術,並對其展開了詳細說明,一起來看看~
  • 數據「去識別」指南:如何在報導中保護隱私信息?
    原創 Vojtech Sedlak 全球深度報導網對於數據記者來說,在報導中公開重要信息和保護信息背後的個人隱私之間需要取得平衡。當今這個無處不在收集數據的時代,這種挑戰尤其突出。記者如何在不影響報導的前提下保護隱私數據?
  • Commvault:讓多雲數據保護化繁為簡
    【IT168 評論】數據作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資產,擁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數據的產生、管控、使用與保護,幾乎遍布了企業所有的IT業務流程。與此同時,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多雲與混合雲策略被廣泛採用,企業IT環境越來越趨於複雜化、多元化,對於雲中數據的保護,傳統的方法顯然已經落伍。
  • EXIN PDPF 谷安隱私與數據保護認證正式上線!
    谷安學院作為EXIN PDPF的授權培訓機構,特邀請EXIN官方授權講師,開展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認證培訓,歡迎廣大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學習。EXIN PDPF隱私與數據保護認證簡介無論數據是如何收集、存儲、使用,以及最終被刪除或銷毀,隱私安全問題始終存在。
  • 中科鼎創發布新一代ODS數據保護系統
    近日,深圳市中科鼎創集團推出了新一代ODS數據保護系統,創新性的ODS軟體實現主流作業系統資料庫文件的實時本、異地備份,數據的任意點回退,達到了True CDP標準,其實現為國內數據保護系統起到了示範作用。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各大網站和商業機構,完善了對網絡用戶各種數據和訪問記錄的採集、跟蹤與收集。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作者:卡爾赫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如何保護?可以把數據資料保存到移動硬碟上,存儲重要數據的移動硬碟不外借不隨便插接公用電腦。及時更新電腦和手機上的殺毒和安全軟體,並不定期殺毒,使用電腦和手機後及時清理垃圾和痕跡。(網盤和雲存儲雖然便捷,但有洩密風險,重要文件、隱私信息和商業秘密、公司內部文件切不可保存到網盤和雲存儲上。)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需求對現行法律理論、相關制度與機制以及金融機構的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能力都帶來了挑戰。在大數據時代,金融法需要被重新定義,即金融法實際上是包括企業信息和個人信息在內的數據管理、共享與利用之法。在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法需要轉型升級。法律需要明確信息和數據的權屬,對個人金融信息實行特別保護,完善事中和事後保護機制,完善保密規則的例外情況。
  • 阿里釘釘數據保護拿第一,扎克伯格該學學啦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實習生 劉贇在扎克伯格因為臉書隱私洩露醜聞焦頭爛額的時候,阿里釘釘卻在用戶數據保護方面獲得了國際認可。這意味著釘釘對於用戶隱私數據的保護水平,不僅在國內遙遙領先,在國際市場也達到了超一流標準。釘釘安全負責人羅峰(花名迦盧)表示,釘釘建立了嚴密的數據安全管控體系,嚴格保護用戶隱私數據,此次通過隱私原則審計SOC2報告,也證明了釘釘對於用戶隱私保護的技術領先和充分自信。
  • 博觀首發 | 宋博:企業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治理原則
    但是其核心問題其實主要是數據安全的問題,未來的難點在於如何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數據安全治理的有效協調。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正在從「運算比人強」走向「決策比人強」。如果企業在人工智慧時代下無法保護人們的隱私,就會失去客戶。2019年一款名為「ZAO」的換臉應用軟體上架銷售。
  • 《如何保護電競賽事的價值—Bayes2020電競數據白皮書》獨家首發
    近日,知名體育數據公司Sportradar旗下的Bayes電競發布了《如何保護電競賽事的價值——Bayes2020電競數據白皮書》,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電競數據公司,Bayes是Riot拳頭遊戲和ESL等多個賽事主辦方的官方數據合作夥伴,在歐美市場有很高的知名度。
  • 信息化發展下的醫療行業如何實現數據保護及業務連續性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信息化最新資訊 > 正文 信息化發展下的醫療行業如何實現數據保護及業務連續性
  • AI是否會濫用我們的隱私和個人數據?我們該如何防止這些濫用
    那麼在法律上,將如何看待這種狀況呢?比如,AI創作的內容,智慧財產權應該歸誰?是這個AI的使用者嗎?還是AI的開發者?又或者,AI生產的內容不應該受智慧財產權保護呢?這個問題,將會決定我們未來所接觸到的精神產品,會具有怎樣的品味和質量。
  • 《大數據時代》作者:當下數據隱私保護方式是完全錯誤的
    大數據可提供對世界更深入的洞察,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自然巨大,然而,個人隱私如何保護?誰有權收集和處理某些數據?也是產業健康發展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我們當前的方式是詢問每一個客戶、個人是否同意搜集其個人數據,」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一書作者,在北京出席第八屆中國雲計算大會期間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