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並拓展了現代力學研究的前沿。」
縱觀歷史,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的發展,一個國家的富強也與科學息息相關,因此科學家也是眾多國家紛紛爭搶的人才。從某個角度來說,科學家是整個人類發展史上的領路人,引領著我們探索更廣闊的的宇宙,擁有更美好便捷的生活。
今天的主角就是這樣一位領路人——高華健,他自幼就有著過人的智慧,成年後又擁有著超越同齡人的心智和成熟,面對困難時堅韌不拔,面對眾人質疑卻能問心無愧,一心鑽研自己的科學事業,最終取得了成功,彌補了科學界的巨大空白,為整個人類的科學發展做出了貢獻。
自古以來,大家對神童就充滿佩服和好奇,而高華健在大家心裡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天資過人,自由聰敏,上學時跳級都是家常便飯。1963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他,在1978年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西南交通大學,年僅15歲的他也在當時的學校掀起一場關於神童的巨浪。
當時很多人為了一睹神童的風採,時常圍觀他,可以說高華健所到之處,圍觀程度不亞於今天的明星。人一旦在面臨著所有人的追捧時,就很容易會迷失自我,由此也生出一個新的詞彙叫捧殺,但是年幼的高華健定力極強,不僅沒有被這些追捧蒙蔽雙眼,反而更加的努力。
在順利且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學業之後,高華健在畢業後並沒有著急的投入社會,而是選擇了在當時更為艱難的一條路:他放棄了諸多誘人的機會,毅然前往哈佛大學繼續研讀工程科學專業,之後接連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而在攻讀完博士學位後,他才僅僅25歲,也正值各個國家發展的契機,數不勝數的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德國,中國。這樣的人才每一家公司都不願意放過,為了爭奪這個人才,各公司開出了一個又一個誘人的待遇。
正當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位當初的神童最後會如何選擇時,高華健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加入美國國籍,並留在斯坦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一職。這位所有眼中的神童,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在25歲的年紀就成為了斯坦佛大學的助理教授。世人都為此驚嘆,殊不知,這僅僅是他人生的開端。
在史丹福大學任職助理教授7年的時間裡,高華健成功的從助理教授轉為正教授,與此同時,還獲得了布朗大學的終身教授的榮譽,後擔任西南交通大學榮譽校長。但是高華健的目標絕不僅僅是成為一名教授,接下來他開啟了他的科學生涯。
不久後,高華健又成功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三年後又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又一個三年後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院士,次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就這樣的履歷,簡直是開了掛,他這樣的經歷和待遇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據不完全統計,一直到到2019年4月,他已經獲得中美德三國五個院士稱號,這樣的成就不僅僅在於他的天資過人,也和他對科學的堅持以及自己的堅韌有關。相關資料顯示,高華健的三項科學成就填充了科學界的一大空白。
高華健的論文等可記載的資料在過去20年中,在世界固體力學領域中的引用排名第一,由此可見他的科學造詣已經登峰造極。一項又一項的成就,一篇又一篇的論文,在科學的道路上,引領著全人類前進。
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大眾對這位科學家的謾罵與詆毀,許多中國網民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對他聲討,紛紛指責這位由西南交通大學培養出來的科學家在畢業之後沒有報效祖國,反而選擇進入美國國籍,反對和質疑的聲音在網絡上蔓延。
但是事實上高華健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祖國,只是他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祖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後的高華健在國內多所大學任職,認真的為國家培養出棟梁之才,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在他的教學生涯中,為祖國培養了無數優秀的科學家,而在國外,經由他培養的博士們也數不勝數,其中更是有一大部分在畢業之後選擇回國發展,為國貢獻,他多年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著祖國的培育之恩。
在他輸送回國的畢業生中,有數位是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等國家級項目的研究者。這些人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科學事業以及軍事發展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這些力量比起高華健的美國國籍更有分量。高華健是一個非常成熟堅韌的科學家,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必定有自己的考量。而他也時常鼓勵自己的學生們回國發展,即使他至今依舊是美國國籍,這也並不影響他對我國的奉獻。同時,這也正反應了具有美國國籍的他,有一顆赤色的愛國心。
一個國家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科學的發展。高華健這樣天資過人的科學家,是每一個國家可遇不可求的人才,國家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他們在背後付出的辛苦,還有無數歷經艱難做出的研究成果。我們在衡量一個科學家的價值的時候,不應該僅僅看他的國籍,他對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是有巨大貢獻的。
現代社會越來越文明,我們每個人在了解這些偉大人物背後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他們都曾經遭受著不同程度的非議和質疑。但是我們在質疑別人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有那個資格去對別人品頭論足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和選擇,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更不應該僅僅因為國籍就否認他們做出的貢獻和付出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