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數位化時代的記憶是我們的嗎?
記憶造就了我們的本身,它們以難以覺察的方式改變著我們身邊的一切。如果,沒有記憶,我還是我嗎?你能想像沒有記憶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嗎?在《網際網路沒有記憶》這本書中,歷史學家的艾比·史密斯·拉姆齊把我們的視線從史前拉回到現在,分析了整個人類的記憶史。面對當今的數據世界,作者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數據存儲不是記憶。
-
馬家輝:讀書評可以讓你裝博學
鳳凰衛視10月13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馬家輝(主持人):這個禮拜又是我馬家輝,那表示什麼呢?表示這個禮拜的廣東話又會非常進步了,假如你能夠堅持從禮拜一聽到禮拜五的話。好,我今天要介紹一本書,這本書跟我最近的心情很有關係,因為你們都知道嘛最近好像整個社會,特別好像怪怪的,很亂的感覺;那我記得以前啊,我忘了是魯迅還是胡適先生講的,好像是胡適先生講說時代越亂,我們越需要讀書,而且呢特別讀一些自己不懂的書,把心沉浸下來,所以在這個時候呢我就專門挑這些書來看,可是我是一個比較貪心的人,我希望說很快,讀很多書,那所以我今天介紹這本書就是可以幫助你,好像讀完一本書感覺讀了好多書
-
為了了解火星環境,我們決定在火星表面「針灸」 | 造就Talk·何志平
平常生活中,數碼照片常會標註參數是100萬像素或1000萬像素,而給火星拍的光譜照片特殊之處在於,每一個像素都有一條光譜曲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每個像素對應目標位置裡面的成分信息,再結合照片中目標的幾何形狀與位置關係,就可以在宏觀範圍對火星進行成分探測了。
-
招募|talk to her:電影與生活的映照
在生命的某些段落裡,我們都是平凡的角色,但最重要的是,在那些當下,我們依然可以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表達自己。talk to her ,電影與生活的映照。我們更需要對她說、對自己說。山一發起 #talk to her# 系列活動,攜手本期官方攝影師肖全為你拍攝一組人像大片,通過鏡頭捕捉生活中的你,重塑電影角色的你。人類的影像影像的力量是強大的,但人的存在不應被影像所掩蓋。
-
從127位當代著名作家的性別觀調查中,我們發現了什麼?| 造就Talk·張莉
《傷逝》裡的子君說,「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幹涉我的權利」——表達的是女性個人意志的覺醒,「我」擁有對自己的權利。比如在抗疫期間我們才知道,醫用防護服不分尺碼只分大小,女性醫護人員穿的防護服襠部都要到膝蓋了,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事情,非常吃驚。我們所生活的「男女平等」的社會其實是一個以男性數據為基礎的世界。
-
網際網路時代女性的自我想像:是落入陷阱再度迷失,還是打開新的逃逸之路?| 造就Talk·戴錦華
其實,自西方現代歷史開啟以來,自100年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開啟以來,自五四時代女學生做為一個全新的社會形象,和男學生、新青年們一起湧上街頭以來,女性的議題就始終是社會的最大議題之一。同時,這個系列電影,它使得已經被遺忘、被邊緣化久矣的英國演藝界、英國文化工業,全面地藉助好萊塢,再一次出現在流行文化的前臺。
-
粉絲同人文化:是沒有理智的「文化蠢貨」,還是有著想像力的創作者?| 造就Talk·鄭熙青
從電視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粉絲的概念與權力,隨著媒體環境的變化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粉絲能以更簡單的方式參與到偶像事業中,為偶像發微博、做數據、寫同人文、畫同人作品、剪輯同人視頻……同人文化不僅是粉絲們的精神烏託邦,更成為了今天文化工業生產中的一環——既為今天眾多作品製造了網際網路流量和熱度,自身可能又再度成為了某個新的
-
| 造就Talk·張晶晶
這中間的危險是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化消費的危險。我們獲得滿足和快樂的心理路徑越來越短,延遲滿足的能力和意願越來越低。這種現象還可以用來解釋另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問題:為什麼飯圈女孩上班划水,卻能夠整晚整晚地為自己的偶像做數據、刷榜單乃至應援?
-
為什麼我們總在遺忘「他人的痛苦」?
導語:昆明暴恐事件、馬航失聯客機事件等等不斷暴露在公眾視野中,成為了談論的對象,又迅速被看客遺忘。桑塔格所論證的關於他人的痛苦被現實驗證,公眾總會被新的「災難」吸引,於是再次投入「眼淚」。有人說,「遺忘」是人類心智進步的代價,因為保持歷史的記憶太沉重。
-
牛頓: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不是時代造就他,而是他造就了時代
牛頓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他在出生之前就遇到了第一次挑戰。在他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去世了,由於是早產兒,他的身體非常虛弱和瘦弱。為了生存,牛頓三歲時,母親改嫁,將牛頓託付給了外祖母。也許正因為如此,牛頓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和繼父充滿了仇恨,但他也有一個慈愛的祖母。牛頓長大後,他被祖母送到學校讀書,在成長中取得了牛頓這樣高的成就。
-
今天我們學習與talk相關的表達,三種talk,讓你知道別人在說什麼
我們大家都知道頂嘴是 talk back, 談工作是 talk shop,那麼「寒暄」跟「只會空談」又該怎麼說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與 talk 相關的表達,學會三種talk,讓你知道別人在說什麼1. small talksmall talk 不是講話很小聲,它的意思是寒暄,閒聊,這種寒暄通常出現在正式的社交場合,即使你跟對方不熟,彼此還是會有禮貌地打聲招呼、聊聊今天天氣如何這種無關緊要的話題,比如說:
-
反對立法賜予動物權利:只有人才有權利,貓沒有
狼吃羊,羊吃草,貓吃老鼠,……,人吃羊,踩死螞蟻,用疫苗殺死新冠病毒,……除了人與人,生命不會互相尊重各自的權利。有人喜歡養貓,也有人喜歡養老鼠。如果我們同時賜予二者相同的權利,貓遇到老鼠,定然不會尊重對方的「不被虐待權」。同樣的,新冠病毒要是尊重人,2020年就不會這麼難了。我們要是尊重新冠病毒,就更不該戴口罩,研發新冠疫苗了。
-
...最新資料片《帝國時代2:被遺忘的帝國(Age of Empires II...
你沒有看錯!是《帝國時代2》!不是《帝國時代3》!不是全新的什麼遊戲!是那個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卻已經成為回憶的《帝國時代2》!預告片欣賞:蘋果用戶視頻入口本資料片名為《帝國時代2:被遺忘的帝國(Age of Empires II: Forgotten Empires)》(還真是準確……大家都快遺忘了……),目前我們僅僅知道,本資料片將加入對於寬屏等眾多新解析度的支持。
-
網際網路時代正在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
網際網路時代正在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全世界人類的生產生活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重大變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科技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際網路帶給人們的方方面面方便和快捷。網際網路的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標誌。如今,網際網路已經融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了地球村,不斷給人們人們的情感理念、價值取向、道德標準、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都在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影響下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
哲學問題|當我們談論動物權利時,我們在談什麼?
或許——人類只是通過模擬自身的感受來理解痛苦然而動物沒有自由意志許多動物受到虐待時並不能發出信號,或是說能夠讓人類理解的信號來讓我們清晰地確知其是否能像人一樣感知痛苦或其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與我們有何差別那麼——假設給貓狗或熊賦予和人類平等的自由權利我們又怎麼能得知一條流浪狗一定會比豢養的狗更
-
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自以為是世界之中。
今天我來講一下,我們如何去了解人類行為本質是什麼。答案;就是我們自以為是思想創造人類的一切文明。 為什麼是不是真理 ,或是科學創造我們文明了?我今天要講就是真理或科學也是人類自以為是了思想。 我們人類一切行為標準都是自以為是的思想,建立起來了組成人類行為程序,安排每人的行為方式造就形形色色的世界。 我們思想建立的愛恨情仇觀。美與醜精神觀。
-
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
入行網絡文學、成為一名網絡文學編輯十餘年;並且,親歷網絡文學創作近七年以來(備註:此文寫於2019年),我,一個網絡作家,深刻地認識到,當前各階層各領域對我們網絡作家的重視。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能夠親眼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生逢其時。
-
人的意義(七)尼採,你是一個我們沒有資格同情的人
今天我埋葬了我的四十四個歲月,並非沒有意義;我有權利來埋葬它-凡有生命的事都保留下來,永垂不朽。71 在他們(介殼類)身上,鹹的泡沫代替了靈魂。72 你今天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73 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從半山上看,世界顯得最美。74 每一種抱怨之中都摻雜著少量的報復。
-
我們是否應該「暫時遺忘袁隆平」
」引發熱議 《科技日報》撰文回應多個具體技術問題 我們是否應該「暫時遺忘袁隆平」 近日,一篇「請暫時遺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網上被大量轉發並引起很多人的討論。這篇名為《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以下簡稱《遺忘》)的文章,呼籲民眾多關注水稻育種領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於文章引用了大量國內大規模種植的水稻品種、雜交水稻的發現過程等資料,也被一些人認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分誇大,掩蓋了其他科學家的光芒。 隨著這個話題社會關注度的提高,《科技日報》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我們應該遺忘袁隆平嗎?》
-
異地高考與利益衝突時代的權利觀念
沒有了子女就學的門檻,早已不堪重負的北京人口將進一步膨脹。阿慶認為,2004年河南鄭州開放戶籍開放後又緊急關閉,2005年北京開放購車後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即是相似的例證。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我生於斯,長於斯,將來也要死於斯,面對著城市巨大的變遷,胡同沒了,京片子沒了,由於大量的外來人口,給我們造成困惑,我們也有鄉愁。」阿慶在與張千帆辯論時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