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一向謙虛、低調,為何在晚年,突然憤怒喊:我是大科學家

2020-10-03 養老新生活

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詳了,一個大科學家,中國的偉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果沒有他的存在,可能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不會這麼快,錢學森是一個人人敬仰的人,他的一生雖然輝煌,可作為他本人卻十分低調和謙虛,但為何在晚年時,會突然憤怒喊道: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出生於1911年,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6月時考取清華大學留美學生,決定赴美留學,進一步學習先進的航天科學技術,在8月之際踏上了赴美徵程。在美國他刻苦鑽研,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麻省理工多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教授,這樣的榮譽讓多少人為之羨慕。

1955年,錢學森準備從海外返回。不過,美國人卻跳出來反對。一位陸軍中將表示,寧可槍斃了錢學森,美軍也不會放他走。對於美國人來說,錢學森完全可以抵得上五個步兵師的戰鬥力。他是馮卡門教授的愛徒,同時也是蜚聲國際的空氣動力學大師。在火箭,飛彈方面,他是全世界僅有的幾個頂尖學者。

最後以釋放11名在韓戰中被俘獲的美軍飛行員為交換才將錢學森一家換取回國,終於,他們一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繼續鑽研科研,並且培育人才,將自己的精力全部獻給了航天事業和祖國,最終順利研發了兩彈一星。而兩彈一星的研發加速了祖國了地位,使那時許多在國外的中國人都聽挺直了腰杆,他被因此被稱為航天之父。

可以說,在學術和聲望上,錢學森都做到了世界一流。即便如此,在得知祖國需要自己之後,他立刻動身返回。面對美國人的強行阻攔,周總理親自出面交涉。最終,我們釋放了在韓戰中俘虜的美軍飛行員,這才換來了錢學森一家的平安歸來。回國之後,錢學森馬不停蹄地開始研製飛彈。

而他即使已經擁有這麼大的成就,依然十分低調,作風節儉,一有點錢就會捐助小學,在晚年時,因為身體不大好,需要經常去醫院檢查,因為去的頻繁腿腳不靈便,醫院專門給派了一名在家照看的保健醫生,二人也相處得十分好。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在婚姻的道路上,又有幾人能走到盡頭?但若真的能白頭偕老,相濡以沫一生,那定是人之所向。就像錢學森和蔣英,一個科技先驅者,一個藝術教育家,他們的結合雖然沒有風花雪月,沒有乾柴烈火,但卻和諧相伴了62年,造就了一段為人稱道的婚姻。

他會經常的去醫院進行檢查,為了讓錢老先生得到更好的照顧,醫院為他分配了醫生。這個醫生十分喜歡聊天兒,可是錢老先生喜歡安靜,搞研究,那個醫生每每都會在錢老先生這兒碰壁。而醫生卻認為錢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想對他進行進一步檢查。他竟然對錢老先生進行簡單的數學測試,醫生問錢老,100減7是多少?又次減7讓錢老說出結果。

剛開始錢老還配合醫生,之後錢老沉默不語。見錢老不說話,醫生則瞪著他。錢老心想,這人是不是將我當成傻子了?他被醫生惹急了,當著眾人大喊道: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而醫生當時也尷尬不已。

醫生這才反應過來,其實錢老只是喜歡安靜罷了,喜歡靜靜的獨處,並沒有老年痴呆的症狀,這次舉動也可以看出錢老十分可愛的人。

很少人會看到錢老發怒,這也讓周圍人覺得錢老十分的可愛有趣。錢老為我們新中國的建設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而這個偉人也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讓更多人看見你精彩評論!關注作者,轉發點評點讚收藏有價值的資訊!!!

相關焦點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那時候有不少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因為中國有了兩彈而得到了優待,改變了在外國的生活地位和處境,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
  • 一向低調的錢學森,什麼事將他惹急,向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美國人都十分尊敬錢學森,他們以為錢學森會一直待在美國,可他們卻不知道,其實錢學森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聽到這個消息的錢學森便與妻子商量著收拾行李,準備回國。可是美國怎麼願意放走錢學森這樣偉大的人才,為了阻止錢學森回國,他們開始全面調查在美國的所有中國科學家。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  那時候有不少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因為中國有了兩彈而得到了優待,改變了在外國的生活地位和處境,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
  • 錢學森要對醫生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講: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正是他對故土的熱愛,才讓他當初毅然決然歸國,把熱淚和熱汗灑在這片我們摯愛的土地。我們大多數人了解到的錢學森是那個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令人敬仰的「兩彈一星」研發者,那位腦子裡裝著宇宙、國家和數不盡知識的偉人。
  • 低調的錢學森,是什麼事將他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赴美留學當時那個年代社會動蕩不安,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國家更是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他見到國家是如此模樣,想要改變國家現狀,而他學成回國後也一直致力於祖國的發展建設。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上海,但他的老家是浙江臨安。
  • 低調的錢學森,是什麼事將他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美國人都十分尊敬錢學森,他們以為錢學森會一直待在美國,可他們卻不知道,其實錢學森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聽到這個消息的錢學森便與妻子商量著收拾行李,準備回國。可是美國怎麼願意放走錢學森這樣偉大的人才,為了阻止錢學森回國,他們開始全面調查在美國的所有中國科學家。
  • 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作者:葉永烈「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是一個謙遜的人,他從未稱自己是「大科學家」。
  • 為何牛頓和錢學森晚年都去研究神學?超自然現象真的存在嗎?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我國上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被美國海軍次長稱為「能頂五個師」的人。他家境優越,年少時期就在同齡人間表現的十分出色,因此獲得了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錢學森選擇報效祖國。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然而,科學家與科學不同,科學家是有感情、有道德準則的,他們的身上流淌著祖國的血脈,當國步艱危之時,科學家有權選擇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竭盡全力地扶危定難。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為何研究虛無之物?難道神真存在?
    然而現在的科學,終究也有著極限,它並不能很好地解釋世間萬物,而三位科學巨擘,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錢學森等人在晚年的做法,卻同樣引發了人們的深思。 錢學森沉浸於氣功 80年代,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氣功熱,而錢學森竟然也為此而痴迷,1986年2月23日,錢學森在參加一場氣功科學研究的座談會上發表了言論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為何研究虛無之物?神存在嗎
    然而現在的科學,終究也有著極限,它並不能很好地解釋世間萬物,而三位科學巨擘,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錢學森等人在晚年的做法,卻同樣引發了人們的深思。    錢學森沉浸於氣功  80年代,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氣功熱,而錢學森竟然也為此而痴迷,1986年2月23日,錢學森在參加一場氣功科學研究的座談會上發表了言論:「我國有十億人口,如果每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練功
  • 科學家錢學森和愛人相伴一生,愛人晚年用5個字描述他,讓人痛心
    ,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後,錢學森放棄優厚的待遇,頂著重重阻力,堅持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國,並幫助中國建立了現代高新科技的基礎,也作為兩彈一星的元勳,錢學森在晚年收穫了不少的表彰和榮譽,同樣錢學森的家人也為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其中包括錢老的愛人蔣英。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還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勳章,太多的稱號。「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經知曉了,他就是錢學森,可以說他為了我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出色表現,也讓他得到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賞識,成為他的學生。在美國的時候,他已經致力於飛彈、空氣動力學等等的研究。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父親從未要求我要考100分,但他有一個大遺憾
    」錢學森的貢獻實在太大了,2007年感動中國的頒獎詞更是給予極高的評價,「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本來錢學森在國內學的是鐵路工程,但出國選的專業則是航空工程,考慮到差異太大,所以葉企孫就讓錢學森在清華大學補修了1年的航空專業。由此可見,葉企孫對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貢獻之大。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淦昌在晚年時回憶說:直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才徹底明白乃師當年這一番話的苦心。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1999年在所表彰的「兩彈一星」23位科學家功臣中,有9個是葉企孫的學生,有13人與葉企孫學生的學生。葉企孫(右三)與金嶽霖、周培源等人的合影特別是錢學森,本來錢學森學的是鐵路工程,之所以與火箭衛星打上交道就是因為葉企孫。
  • 錢學森晚年支持氣功,牛頓沉迷神學40年,科學不能戰勝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看到過。而這句話的來源除了一些科學本身無法解釋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則跟一些重要的人物有關。因為,在部分科學家晚年的時期,他們開始沉迷於一些和科學毫不沾邊的領域。即便是那些年輕時曾為科學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中也有一些都在晚年階段開始轉向神學、人體科學等領域。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都研究虛無之物,第二世界真的存在?
    晚年轉向氣功研究,錢學森欲探索科學之外的東西,他發現了什麼?筆者:龍葵草牛頓是人類經典力學的奠基者,但是他到了晚年轉向研究神學;愛因斯坦是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晚年也轉向研究神學,這些現象讓後人津津樂道。
  • 為何錢學森晚年提此問題?
    錢學森在晚年的時候曾經提出,「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人才。」錢老口中的人才,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才,而是指大師級的人才。那麼國內的教育模式就真的培養不出大師嗎?對此,引起過學術界、教育界大量的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錢學森之問」。
  • 飛彈之父錢學森:我那青梅竹馬的愛人……
    而有女孩向他邀約去家中賞畫,一向愛畫的錢學森也客氣地回絕:「謝謝你的邀請,但我明早有事,很抱歉不能赴約了。」往後的日子裡,女孩也總會遇到藉口探望蔣老夫人而出現在家裡的錢學森。一來二去,她已然知曉他未曾言明的心意。不知怎麼,她也開始暗暗盼望與他相見。錢學森回美國前的最後一場演講,蔣英去了。她坐在觀眾席入神地聽著,卻不知怎麼,忽然對上了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