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講: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正是他對故土的熱愛,才讓他當初毅然決然歸國,把熱淚和熱汗灑在這片我們摯愛的土地。
我們大多數人了解到的錢學森是那個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令人敬仰的「兩彈一星」研發者,那位腦子裡裝著宇宙、國家和數不盡知識的偉人。但是同樣作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錢學森,為了獲得當初的成就,其背後和過程中的經歷又有幾人知曉?
青年俊秀,赴美求學
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那個時期,沒有所謂的國家富強昌盛、人人安居樂業,有的是辛亥革命和政權的動蕩。錢學森沒能生在一個好的年代,但是後期都在致力於把每個時代都變成好的年代。
從小,錢學森便敏而好學,再加上他的家庭教育氛圍良好,錢學森對待學習十分上心,12歲進入北京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學習。在優秀的班集體之中,錢學森也是拔得頭籌的那一個,六年之後,順利考取交通大學就讀鐵道工程專業。
而後,錢學森仿佛找到了自己想要致力一生、發自肺腑喜歡的行業——機械。在交通大學中的四年光陰似箭,錢學森求知若渴,於是並沒有畢業便就業,而是選擇繼續專攻專業知識,同年獲得了清華大學的留美資格。
決定赴美留學,應該是錢學森一生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節點,因為在美國的時日,讓錢學森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堅定了自己強國的志向。1935年錢學森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知識,繼而榮獲碩士學位,後又師從卡門,研讀數學。
一位隻身趕赴美國的中國年輕人,特別是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錢學森走出國門,並不是軟骨相向,而是挺直了脊梁,同時彰顯了國人的智慧,讓同層次的求學者都刮目相看。
獲得了博士學位以後,看著國內的環境和自己眼前的發展前景,錢學森還是決定暫時留在美國,既可以安心研究也能一邊繼續學習。他當上了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聽過他名號的美國人甚至都覺得錢學森一輩子都會留在美國,以後還會為了美國的航天航空做出貢獻,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錢學森從未有過這樣的打算,他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時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不管身在哪一個國家的中國百姓都隨之放大瞳孔,我們站了起來,屬於我們的時代也終將到來。在美國的錢學森聽聞消息之後也是欣喜萬分,當下便決定攜妻子回國定居。
回國一路,一波三折
要明白那時的錢學森在美國可是名利雙收,比起回到中國故土從頭開始,留在美國繼續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弊處。但是那時候中國只是站起來,還沒有強起來,錢學森的用武之地不就是現在嗎?所以不顧大家的「勸誡」,錢學森還是決定要舉家回到中國。
然而,大名鼎鼎、用處多多的錢學森想要回中國,美國是第一個不同意的,畢竟他們還指望著錢學森為自己效力,於是錢學森的回國之路不說崎嶇坎坷,也是一波三折了。
先是被拘留抄家,然後又是整整800公斤的書籍和資料和翻閱檢查,儘管加州理工學院在錢學森被關押時期提供了1.5萬美金的高額保釋金,之後的錢學森還是被美國的所謂「官員」進行非法的監視和限制出行。
錢學森想要歸國卻遲遲得不到美國釋放的消息傳到國內,一些熟識錢學森的科技研究者紛紛想辦法援助,但是這些力量仍舊是杯水車薪,他們還不能和美國政府抗衡。沒辦法,錢學森只好向中國政府尋求幫助。
當時錢學森的處境何嘗沒有牽動祖國領導人的心?為了讓錢學森成功、安然無恙的回到祖國,中國政府領導人多次派人與美國政府官員交涉,在毫不講道理的條件下一再做出讓步,最終才將錢學森及其妻女接回故土!
我想這是錢學森和祖國未解的緣分,那一年中國為了錢學森不斷做出讓步,後來錢學森為了中國不斷進步。
歸國以後,錢學森接受了領導和同行之中德高望重之人的慰問,重新回到祖國,且看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些都讓錢學森熱淚盈眶。為了效力,也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錢學森片刻不敢停歇的就加入了各項研究專組,提供這些年他在美國學習和總結到的知識與經驗。
1956年,錢學森組建了中國首個火箭和飛彈的研究所,參與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我們了解的中國在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以及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些都是錢學森成就之中的一小部分。
比起最終的成果,那些他在研製過程中留下的智慧以及經驗才是不可多得的中國財富!
錢學森先生留給我們的,是中國曾經雄偉站立的瞬間,是輝煌強大的現在,是數不清的智慧凝結和傳承……但是縱使擁有這樣多的榮譽和高地位,我們從未聽說過有人評價錢學森一句不好的話。
被當痴呆,他被「惹急「
這要歸因於錢學森本就是低調的人,一個把時間奉獻在實驗室中的人,是沒有其他精力去吹噓自己的。
也正是因為他的低調,為我們後輩留下一個可以懷念他的故事。是怎樣一段經歷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在晚年被惹急,大聲說自己是大科學家呢?
那時候錢學森老先生已經90多歲,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所以進出醫院檢查幾乎是家常便飯,為了方便他時常需要檢查,並且可以更加悉心照料,醫院為錢學森分配了一位保健醫生。
這名保健醫生年輕、善談,一向認為自己擅長和老年人打交道的他卻在錢學森這裡碰壁了,他事先並不知道錢學森的身份,只當是醫院中普通的病人。所以在看到錢學森整日在病床上並不說話,還總是沉思的樣子,以為這名老人是患了老年痴呆症!
為了確定錢學森的症狀,他還向錢學森提問一些簡單至極的數學問題,比如數字100減去7等於多少,再以7為單位,依次減下去又為多少。錢學森一開始以為這只是例行檢查,所以乖乖配合。
但是當他答了兩次後才發覺,這樣簡單的數學問題,豈不是把他當傻子看?感覺到保健醫生的輕視後,錢學森突然很是憤怒和尷尬,被惹急的他朝著保健醫生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很少看到錢學森發火和擺明身份的周邊人都覺得實在有趣,於是這一故事也一直被流傳下來,成為了錢學森生平中不可多得的趣事之一。
現如今錢學森老先生早已去世,但是關於他的故事和經歷以及成績依舊存在我們心中,被一代又一代人講述傳承。一位偉人,永不會逝去,他在課本中,在航天領域中,也在我們會想起他時的字裡行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