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錢學森八十歲生日時攝於家中。
林中,那棵參天大樹:《錢學森故事》讀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孫家棟
一拿到塗元季、劉瑩著,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錢學森故事》,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裝幀、新穎獨創的故事形式、生動引人的故事題目、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和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深深吸引,我連續幾天認真閱讀,那通俗洗鍊的文字、繪聲繪色的描述、適時插入的評論,把錢學森近百年的人生和不同時代的風貌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展現在我面前,尤其是「報效中華」篇,對我國「兩彈一星」事業、航天事業的準確真實再現,直接勾起了我深深的回憶和對錢老的深切懷念。 >>>全文
讓精神火炬照亮飛天路:讀《錢學森故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楊利偉
從小學語文課本裡第一次認識錢老,他的故事陪伴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由塗元季、劉瑩合著的《錢學森故事》,是一本文圖並茂的好書。作品以獨特的視角,真實客觀地展現了錢老為祖國飛彈航天事業殫精竭慮的光輝人生,生動勾畫了人民科學家的赤子情懷,讀來親切感人,令人愛不釋手。這本書也再次勾起了我對錢老的緬懷和追憶。錢老對載人航天事業的深切關懷,以及他那德高品馨的大家風範,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全文
質感英雄錢學森:《錢學森故事》讀後感
國防大學教授 公方彬
《錢學森故事》帶給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愛國主義者的情懷及其鑄就的精神高地。作為愛國主義典範的錢學森,其精神化作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地,成為一種象徵,而值得永遠學習。什麼是愛國主義?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這就意味愛國是一種情結,是一種價值觀念,是檢驗一個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 >>>全文
我眼中的錢學森:讀《錢學森故事》有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黃緯祿
錢學森已經離開我們一年多了,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我翻看了《錢學森故事》這本書,覺得很生動,也很樸實,將錢學森的生平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娓娓道來,再現了錢學森不平凡的一生。這些故事有的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有的則是我以前聞所未聞的,勾起了我對錢學森的深深回憶和無盡思念。錢學森走了,但他又離我那麼近,在他身邊工作的一些場景常在我腦海中閃現,他給予我們的言傳身教,更令我永志難忘,我感覺他並未離開,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全文
高山仰止 永為我師:《錢學森故事》讀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 戴汝為
錢學森先生離開了我們,讀了《錢學森故事》,我對先生的敬仰與愛戴更加與日俱增,先生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歷歷在目。
1955年,錢學森先生在周總理直接關懷下衝破重重阻礙返回祖國,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時年我從北京大學畢業,與其他3名大學生一起分配到力學所工作,恰逢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一批國外高級知識分子回到祖國,使剛入所的大學畢業生每人都有幸得到了一位高研作導師。我幸運地被分配到錢學森先生門下,成為先生回國後指導的第一個學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