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2021-01-21 天下錢氏

作者:葉永烈

「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是一個謙遜的人,他從未稱自己是「大科學家」。然而,在他的晚年,卻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聲疾呼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講述這一有趣故事的,是錢學森的保健醫生趙聚春。

那是在錢學森晚年,久臥病榻,語言不多。有人懷疑錢學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稱「阿茲海默氏症」。據不完全統計,在61歲至64歲的老年人中,患老年痴呆的比率為1%;在65歲至80歲的老年人中,達5%,而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高達15%至20%。當時,錢學森年已九旬。

於是,趁錢學森住院時,大夫就對他進行老年痴呆症測試。

老年痴呆症的表現之一,就是計算數字產生障礙。大夫按照老年痴呆症的測試「規矩」,問錢學森:「100減7是多少?」

錢學森不假思索回答說: 「93。」

大夫繼續問:「93減7是多少?」

錢學森遲疑了一下,答道:「86。」

大夫再問:「86再減7呢?」


這時,錢學森發覺大夫似乎懷疑他的思維能力,拿這種測試小學生數學水平的題目對他進行測試,頓時臉露慍色,大聲呵斥道:「你知道你問的是準?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負責測試的大夫先是一怔,然後忍俊不禁。因為這清楚表明,錢學森沒有老年痴呆症。

聽了趙聚春醫生轉述的這一趣事,筆者特地查閱了老年痴呆症測試問卷,其中果然有一道測試題:「請受試者計算:100減7是多少?再減7是多少?再減7是多少?依此類推,計減5次為止,每答對1次得1分。」

從2002年起,趙聚春醫生接替周順祥醫生擔任錢學森的保健醫生,直至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病逝。在2002年之前,周順祥休假時,就由趙聚春代替,所以趙聚春在錢學森身邊工作了多年,趙聚春總是稱錢學森為「首長」。

給趙聚春醫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錢學森的時間觀念特別強,非常守時。記得有一段時間錢學森患牙病,需要到301醫院補牙。

趙聚春醫生事先為錢學森約好診治時間,每一次都在上午8時。趙聚春總是在7∶30去301醫院南樓取出錢學森病歷,做好準備工作。將近8時,他到樓下等候。這時,錢學森的黑色轎車會準時到達。一身軍裝的錢學森下車之後,趙聚春陪他乘電梯上樓,來到牙科診室,不早不晚,8時整!

一連看了五次牙病,錢學森都是如此分秒不差。

同樣,醫生到他家給他打針,約好8∶30,他就坐等,但是過時不候。

錢學森的健康亮起紅燈,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次體檢時,工作非常仔細的301醫院化驗員從錢學森尿液沉渣中發現了腫瘤細胞。於是,對錢學森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查,查出尿液沉渣中的腫瘤細胞來自膀胱。這表明,錢學森可能得了膀胱癌。錢學森不得不住院檢查。

幸虧發現得早,錢學森經過外科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之後,直至他98歲病逝,都沒有發現癌症轉移。

1991年10月16日,80歲的錢學森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中央軍委授予的「一級英雄模範獎章」。在授獎大會上,錢學森站起來講話。當時在場的趙聚春醫生說,錢學森穿一身中山裝,站得筆挺,聲音洪亮。趙聚春特別注意到,錢學森的聲音帶有金屬之聲,非常好聽。

畢竟年事已高,錢學森住院的日子也漸漸多起來。錢學森每一次住院,夫人蔣英必定親自送他下樓,在家門口注視著他被抬上救護車。然後,蔣英到301醫院的病房探視錢學森。

趙聚春醫生講述了難忘的一幕:在301醫院的病房裡,錢學森跟蔣英在那裡聊天。晚年的錢學森和蔣英的聽力都差,他們似乎都聽不清對方的話,聊天時「各說各話」,然而卻聊得那樣津津有味!

蔣英晚年也多病。有時錢學森與蔣英同時患病,錢學森住在301醫院,蔣英住在306醫院。趙聚春醫生發現,他在看望錢學森時,錢學森第一句話就是問蔣英怎麼樣;而他在看望蔣英時,蔣英第一句話就是問錢學森怎麼樣。為此,趙聚春在看望錢學森之前,先要弄清楚蔣英的病情;而在看望蔣英之前,先要弄清楚錢學森的病情。

不過,錢學森很不喜歡住院。住院之後,他老是問趙聚春醫生:「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

由於久臥病榻,錢學森肌肉萎縮,原本體形壯碩的他不斷瘦削,體重減輕。公務員輕輕一抱,就把他從床上抱起。

最後的歲月

趙聚春醫生說,那時候如無特殊情況,他總是在星期三下午3時前往錢學森家中探望。他一走進錢學森臥室,錢學森會在床上舉起手來,伸出三個手指頭,表明今天是星期三。如果他有事,提早到星期二來錢學森家,錢學森會說:「今天怎麼早來了?」倘若他在星期四前去探望,錢學森會說:「怎麼今天才來?」

趙聚春醫生說,錢學森是與眾不同的病人,錢學森是「大科學家」,對自己要服什麼藥,清清楚楚。每個月錢學森都要請醫院給他補充一次藥品。每一回,錢學森總是親筆寫一紙條:「司藥同志,請給我發下列藥品……」接著,他一一開列藥品的名稱,然後籤上名字,交給趙聚春。最為特殊的是,錢學森甚至還附上藥品的外包裝。趙聚春接觸那麼多病人,錢學森是唯一如此細緻對待藥品的人。

錢學森另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大劑量服用維生素。大劑量服用維生素能夠有益於健康,這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鮑林的創意。錢學森與鮑林有著多年的友情,儘管鮑林的這一創意在美國有著激烈的爭議,但是錢學森對此深信不疑。301醫院大夫對此持慎重態度,不主張錢學森大劑量服用維生素。錢學森不向301醫院領維生素,而是託人自購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E,大劑量服用。錢學森自稱,他的心血管功能不錯,是由於大劑量服用維生素的效果。

萬眾送別科學巨星

2009年8月6日,溫家寶總理來到錢學森家,第四次看望錢學森。當時,98歲高齡的錢學森的精神還可以。溫家寶總理說,看到您精神這麼好,我很高興,您把一生都獻給了國家的國防和科技事業,祖國和人民永遠都會記住您的貢獻。

錢學森回答說,按照毛主席、周總理的教導,我做了一些事情。現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中國要大發展,就是要培養傑出人才。

沒想到,錢學森的這番話,成為他最後的談話。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時,錢學森走完他漫長的98年的人生道路,離開了人世。

趙聚春醫生回憶說,錢學森故後,301醫院有人提議對遺體進行解剖,以查明死因。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領導得知,說道:「饒了我們的大科學家吧!」因為在總裝備部領導看來,錢學森死於年老體衰,瓜熟蒂落,死因是明擺著的,不必再查了。

錢學森是堅強的人。在晚年,錢學森被「雙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鎖在輪椅上,被「腰椎楔形骨折」鎖在病床上,即便如此,他仍不停思索,以頑強的意志力,關注著國家的命運,關注著時代的步伐。正因為這樣,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向溫家寶總理髮出了震撼教育界的「錢學森之問」。

在錢學森病逝之後三小時,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時,新華社發布了新聞:「我國科學巨星錢學森今天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摘自《書摘》)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一向謙虛、低調,為何在晚年,突然憤怒喊:我是大科學家
    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詳了,一個大科學家,中國的偉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果沒有他的存在,可能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不會這麼快,錢學森是一個人人敬仰的人,他的一生雖然輝煌,可作為他本人卻十分低調和謙虛,但為何在晚年時,會突然憤怒喊道: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  那時候有不少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因為中國有了兩彈而得到了優待,改變了在外國的生活地位和處境,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那時候有不少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因為中國有了兩彈而得到了優待,改變了在外國的生活地位和處境,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
  • 錢學森要對醫生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講: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正是他對故土的熱愛,才讓他當初毅然決然歸國,把熱淚和熱汗灑在這片我們摯愛的土地。我們大多數人了解到的錢學森是那個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令人敬仰的「兩彈一星」研發者,那位腦子裡裝著宇宙、國家和數不盡知識的偉人。
  • 低調的錢學森,是什麼事將他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引子我國有不少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他們心懷國家大義,無視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學成歸來後,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國,投身到祖國的發展建設當中。說起科學家,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赴美留學當時那個年代社會動蕩不安,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國家更是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他見到國家是如此模樣,想要改變國家現狀,而他學成回國後也一直致力於祖國的發展建設。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上海,但他的老家是浙江臨安。
  • 低調的錢學森,是什麼事將他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引子我國有不少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他們心懷國家大義,無視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學成歸來後,迫切的想要回到祖國,投身到祖國的發展建設當中。說起科學家,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 一向低調的錢學森,什麼事將他惹急,向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引子我國有不少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他們心懷國家大義,無視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學成歸來後,迫切的想要回到祖國,投身到祖國的發展建設當中。說起科學家,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又是什麼讓一向低調的錢學森對眾人大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初心使命
    作者:姜斯憲(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2019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同志逝世10周年。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之際,從錢學森光輝燦爛的科學人生中,我們可以重溫他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熾熱情懷。
  • 錢學森養生經
    錢學森常說:「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才是他的養生真經。 「我姓錢,但是我不愛錢。」這是錢學森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財富觀,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本來錢學森在國內學的是鐵路工程,但出國選的專業則是航空工程,考慮到差異太大,所以葉企孫就讓錢學森在清華大學補修了1年的航空專業。由此可見,葉企孫對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貢獻之大。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淦昌在晚年時回憶說:直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才徹底明白乃師當年這一番話的苦心。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1999年在所表彰的「兩彈一星」23位科學家功臣中,有9個是葉企孫的學生,有13人與葉企孫學生的學生。葉企孫(右三)與金嶽霖、周培源等人的合影特別是錢學森,本來錢學森學的是鐵路工程,之所以與火箭衛星打上交道就是因為葉企孫。
  • 我國科學家錢學森發明了什麼東西
    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著書立說上,要說錢學森發明了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紀念的東西。因為他主要負責的是研究方面而製作實踐上是技術人員的事。錢學森的貢獻是呈現出多樣性的。他除了在航天事業有非常卓越的成就之外,他還發明了一個關於人們的思想的學說,這對人們的思想方式和簡介角度有非常大的衝擊作用,他提出了有關於思維和科學的相關聯繫,他認為思維科學是意識領域和大腦思考的表現。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都研究虛無之物,第二世界真的存在?
    晚年轉向氣功研究,錢學森欲探索科學之外的東西,他發現了什麼?筆者:龍葵草牛頓是人類經典力學的奠基者,但是他到了晚年轉向研究神學;愛因斯坦是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晚年也轉向研究神學,這些現象讓後人津津樂道。
  • 錢學森晚年支持氣功,牛頓沉迷神學40年,科學不能戰勝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看到過。而這句話的來源除了一些科學本身無法解釋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則跟一些重要的人物有關。因為,在部分科學家晚年的時期,他們開始沉迷於一些和科學毫不沾邊的領域。即便是那些年輕時曾為科學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中也有一些都在晚年階段開始轉向神學、人體科學等領域。
  • 科學家錢學森和愛人相伴一生,愛人晚年用5個字描述他,讓人痛心
    ,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後,錢學森放棄優厚的待遇,頂著重重阻力,堅持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國,並幫助中國建立了現代高新科技的基礎,也作為兩彈一星的元勳,錢學森在晚年收穫了不少的表彰和榮譽,同樣錢學森的家人也為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其中包括錢老的愛人蔣英。
  • 錢學森一生激動過三次 晚年諫言總理憂人才培養
    主動請辭只任副職  對於官位,錢學森很是淡泊。回國後,他曾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副院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成了國家領導人。對這些官位,他的態度是:「我是一名科技人員,不是什麼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樣也不想要。」
  • 為何牛頓和錢學森晚年都去研究神學?超自然現象真的存在嗎?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我國上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被美國海軍次長稱為「能頂五個師」的人。他家境優越,年少時期就在同齡人間表現的十分出色,因此獲得了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錢學森選擇報效祖國。
  • 錢學森是公認科學泰鬥,為什麼晚年卻去研究氣功和特異功能?
    錢學森是老一輩科學家中為新中國飛彈與航天事業做出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錢學森是唯一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的科學家,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為何研究虛無之物?難道神真存在?
    然而現在的科學,終究也有著極限,它並不能很好地解釋世間萬物,而三位科學巨擘,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錢學森等人在晚年的做法,卻同樣引發了人們的深思。 錢學森沉浸於氣功 80年代,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氣功熱,而錢學森竟然也為此而痴迷,1986年2月23日,錢學森在參加一場氣功科學研究的座談會上發表了言論
  • 錢學森教育觀念
    從一名愛國青年成長為一名著名的科學家,從一名科研工作者升華為一名自覺的馬克思主義者,錢學森在不懈的科學追求中,實現了人生的一大跨躍。晚年的錢學森以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虛懷若谷,淡然面對榮譽、地位、金錢。 塗元季談到成就錢學森的因素有很多,錢老學理工,但同時又學習很多文科的東西。錢老本人也說:我不僅喜歡科學,我也喜歡藝術,包括藝術理論。很受啟迪,原來對藝術還可以用唯物主義的方法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