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養生經

2020-09-03 樂天夕陽紅

錢學森(1911.11.12----2009.10.31)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火箭之王」。錢老長期致力於尖端領域科學研究,嘔心瀝血,夜以繼日,但又如何養得98歲的高壽呢?

有些文學作品甚至新聞報導中,為了體現錢老的敬業精神,經常寫道,錢學森為了工作,常常一邊抽菸,一邊冥思苦想。「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還特意澄清說,父親從不抽菸,也不喝酒,這是他一生堅持的原則。」

生活中,錢老每天除了瀏覽《人民日報》等傳統大報大刊,還喜歡聽聽廣播。但是卻從不看電視,錢永剛介紹說,這是他早年在美國任教時養成的習慣,那裡的教授們為了專心工作,多少年來從不看電視。

在飲食方面,錢老沒什麼講究。他說「四菜一湯就挺好」。聽音樂是錢老主要的休閒養生方式,他認為,音樂給了他慰藉,也引發了他幸福的聯想。錢學森常說:「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才是他的養生真經。

「我姓錢,但是我不愛錢。」這是錢學森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財富觀,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錢學森90歲生日前夕,霍英東基金會通知錢學森去廣東領獎,由他的夫人蔣英教授代領。蔣英出發前對錢學森說:「我代表你去領獎金了」。錢學森說:「你去領支票?」蔣英說:「是的。」錢學森幽默詼諧地說:「那好,你要錢,我要獎。」他這是在諧音夫妻二人的姓氏:「錢和蔣。」一句話,把周圍的人全逗樂了。其實,錢學森自回國以後,直至晚年,他除了將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同時還將他一生中較大筆的收入統統捐了出去。

錢學森不僅是科學大師,而且在音樂、繪畫、攝影等方面都有造詣。錢學森尤其喜歡彈鋼琴。錢學森家的客廳約有20平方米,一架鋼琴佔去四分之一的面積。錢學森的夫人是著名的聲樂家、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蔣英。

高雅的藝術情操 錢學森雖然終身致力於物理學研究,但他並不是一個「書呆子」,而是一個具有藝術、人文情懷的大科學家。錢學森尤其愛好音樂,在少年時是有名的銅管樂手,在大學讀書時還參加了校銅樂隊。錢學森認為,音樂也引發了他幸福的聯想。這種高雅的情趣,也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琴瑟和鳴的忠貞愛情 錢學森與夫人蔣英可謂青梅竹馬,不老的愛情對錢學森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和夫人在生活上相互關心、照顧,更在精神上相互支持、交流,兩情依依、心心相印也使他們愛情之樹和生命之樹常青。

淡泊人生的平常之心 錢學森多年以來始終保持著簡約樸素、不事張揚的人生態度。他住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那種紅磚老樓,除了四周的書和一架當年從國外帶來的、相伴多年的鋼琴外,一切都很簡單,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錢學森拒絕上任何名人錄,這是他自訂的「七不準則」之一。有人寫信稱錢學森是中國的「飛彈之父」或「航天之父」,他立即回信說,這麼稱呼他是不對的,不科學的。飛彈航天是成千上萬人的事業,不是一兩個人能搞成功的。這樣的淡泊人生觀又怎能不身心健康、益壽延年呢。

相關焦點

  • 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然而,在他的晚年,卻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聲疾呼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講述這一有趣故事的,是錢學森的保健醫生趙聚春。那是在錢學森晚年,久臥病榻,語言不多。有人懷疑錢學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又稱「阿茲海默氏症」。
  • [特稿]楊利偉等眼中的錢學森:<錢學森故事>讀後感
    >>>全文  質感英雄錢學森:《錢學森故事》讀後感     國防大學教授 公方彬  《錢學森故事》帶給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是愛國主義者的情懷及其鑄就的精神高地>>>全文  我眼中的錢學森:讀《錢學森故事》有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黃緯祿  錢學森已經離開我們一年多了,斯人已逝,音容宛在
  • 我眼中的錢學森:讀《錢學森故事》有感
    我翻看了《錢學森故事》這本書,覺得很生動,也很樸實,將錢學森的生平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娓娓道來,再現了錢學森不平凡的一生。這些故事有的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有的則是我以前聞所未聞的,勾起了我對錢學森的深深回憶和無盡思念。錢學森走了,但他又離我那麼近,在他身邊工作的一些場景常在我腦海中閃現,他給予我們的言傳身教,更令我永志難忘,我感覺他並未離開,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出版: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
    通過細緻入微的敘述,構建出一幅錢學森從單身青年到組建家庭和生兒育女後步入「上有老、下有小」中年階段的動態生活圖景,從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錢學森人生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於無形中解答「錢學森之問」,這是參會專家學者的共識。作者並未指明試圖通過錢學森教育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等)解答「錢學森之問」,但在三條故事線中卻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
  • 錢學森如何對待署名文章——錢學森的嚴與實①
    原標題:錢學森如何對待署名文章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也是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5周年。
  • 錢學森,中華民族的驕傲!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母校西安交通大學將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 「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一起追尋追尋錢學森的選擇與成長
    「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一起追尋追尋錢學森的選擇與成長 2019-12-12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錢學森要對醫生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從小,錢學森便敏而好學,再加上他的家庭教育氛圍良好,錢學森對待學習十分上心,12歲進入北京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學習。在優秀的班集體之中,錢學森也是拔得頭籌的那一個,六年之後,順利考取交通大學就讀鐵道工程專業。而後,錢學森仿佛找到了自己想要致力一生、發自肺腑喜歡的行業——機械。
  • 錢學森是馮卡門的弟子,那馮卡門為何說「是錢學森發現了他」?
    馮卡門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空工程學家,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作為行業的開拓者和先驅者,馮卡門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是他的弟子,馮卡門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他。那麼這句話是大師馮卡門的謙虛,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呢?
  • 錢學森簡介
    錢學森 原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事跡簡介:錢學森,男,漢族,中共黨員事跡材料: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博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飛彈研究。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 錢學森教育觀念
    「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錢學森院士是難得的國家建設的統帥型人才,他的學術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治學態度、成才學習戰略、處理個人與國家民族的關係準則,以及個性品質等,是內容豐富的思想庫,是我們國家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把錢學森關於科文化的豐富認識,認識與改造世界的精神、觀點和方法,認識與開發人的潛力的觀點以及他的優秀品質,稱之為「錢學森科學思想」。
  • 我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的名言 王永志和錢學森的伯樂相馬故事
    錢學森的名言非常多,其中有兩句令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他在捐款時說的,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這句錢學森的名言聽起來還是有幾分幽默色彩蘊含其中的,第一次聽見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什麼真切的感受,但是時隔多年在看到這句話瞬間覺得錢老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
  • 錢學森實驗班!校長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
    錢學森實驗班!校長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2020年11月19日,單縣一中校長趙瑞率劉洪波、都德華、趙峰等校領導,親赴北京拜會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就有關「錢學森實驗班」掛牌等工作進行了商討。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正是根據周恩來總理「要好好待錢學森」的指示,在錢學森一家跨過羅湖橋的時候,在羅湖橋深圳一側迎接錢學森一家的中國科學院秘書處負責人朱兆祥,是從北京專程趕來的。朱兆祥受國務院陳毅副總理的派遣,作為中國科學院的代表來迎接錢學森,並在錢學森回國之初,陪同錢學森走訪全國各地。朱兆祥先生在50年後回憶說:當我到廣州時,陳毅副總理已有電報來請省府關照。
  • 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
    本文作者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採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繫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並非錢學森親筆所寫。
  • 錢學森的草業情懷
    這是錢學森對發展中國草業的基本觀點和鮮明態度。錢學森是新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人們都知道他為新中國的科技事業、航天事業和國防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但他在中國草業科學理論發展和推動草產業進步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則鮮為人知。這位為中國創造出「兩彈一星」奇蹟、一生成就輝煌卓著的著名科學家,後半生卻始終牽掛著中國草業的發展。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可是狡猾的美國怎麼可能放錢學森這麼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回國,當時美國全面調查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並且推行讓僱員要效忠美國政府,他們因為懷疑錢學森是我黨人員,而且幾次逼迫錢學森供出自己所認識的共產黨人,錢學森自然是不會背叛自己的朋友們,於是就被美國軍事部門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這一切的發生更加使得錢學森堅定回國的決心
  • 低調的錢學森,晚年被什麼惹急,向眾人喊: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  那時候有不少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因為中國有了兩彈而得到了優待,改變了在外國的生活地位和處境,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錢學森本人是個非常低調和安靜的人,卻在眾人面前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到底是誰逼急了他呢?
  •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先生簡介
    1949年 5月20日錢學森收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員、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美中區負責人葛庭燧寫來的信,同時轉來1949年5月14日曹日昌教授寫給錢學森的信、錢學森更加緊了回祖國的準備。  1949年 秋錢學森從麻省理工學院回到加州理工學院就任噴氣推進技術教授。
  • 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就能解開錢學森之問這個痛點嗎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學森感慨說:「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句話後來被媒體修改為:「為什麼我們的高等教育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並上升為「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拷問著我們興辦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也折射出中國學術界繁榮表面下的內在危機,同時也必然引領著未來科技創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