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是馮卡門的弟子,那馮卡門為何說「是錢學森發現了他」?

2020-08-08 古曰歷史

馮卡門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空工程學家,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作為行業的開拓者和先驅者,馮卡門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是他的弟子,馮卡門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他。那麼這句話是大師馮卡門的謙虛,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呢?

從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錢學森與馮·卡門教授合作研究了很多成果,由他們共同署名發表了許多論文。他們師生之間充滿了深厚的情誼與合作精神。這在美國的科技界也被傳為佳話。

在1939年到1946年間,他們兩個以合作的名義先後在《航空科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報告》、《應用力學》等雜誌發表了論文。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則是1939年推出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此公式第一次給出了在可壓縮的氣流中,機翼在亞音速飛行時的壓強與速度之間的定量關係。這是由馮·卡門教授提出命題,然後由錢學森做出的結果。

這一關係對空氣動力學,尤其是亞音速範圍的飛行器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用它能夠比較精確地估算機翼上的壓力分布,來指導各種機翼的設計。未過多久,全世界的空氣動力學家均認識到「卡門—錢學森公式」是空氣動力學中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錢學森在力學的很多領域均做過開創性的工作。是他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並與馮·卡門教授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與聲障提供了理論根據,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938年,錢學森與馮·卡門教授合作進行的可壓縮流動邊界層研究,揭示了即使一個運動的熱體與外界冷空氣在某一飛行馬赫數時有相當的溫度差,對物體的冷卻仍逆變為加熱。這是由於空氣受壓縮,溫度升高和邊界層傳熱率增加的結果。錢學森與馮·卡門教授給出了發生這種逆變的馬赫數計算公式。

從1940年開始,錢學森與馮·卡門教授合作,對飛機金屬薄殼結構進行研究,獲得了一系列成果。 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以後,被馮·卡門教授留下當助手。馮·卡門教授正在研究解決全金屬的薄殼結構的飛機,可是薄殼結構在外壓下容易垮癟失效,當時卻沒有好的理論以預測造成失效的臨界壓力值。於是,馮·卡門教授讓錢學森研究這個問題。錢學森努力工作,反覆推敲,前後寫了五份演算文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自己,每次均是推倒重來,一直至第五次,才覺得滿意。文稿一共有800多頁,然而發表的文章卻只有10頁。接著他將這800多頁手稿存放到紙袋裡,並在紙袋外面寫下了「Final」(最終的成果)字樣。但他馬上想到,認識是無止境的,真理是相對的,於是,緊接著又在下一行寫了「Nothing is final」(終極的認識是不存在的)。

1940年,錢學森在美國航空學會年會上,宣讀了一篇關於薄殼體穩定性的研究論文,它對一系列艱深的問題發表了開拓性的很具遠見卓識的觀點,引起了與會者的巨大興趣並受到高度評價,這項研究成果,使得錢學森在航空技術工程的理論領域聲名鵲起,使他連續地發揮才能,接二連三地攻克理論難題,攀躍上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他與馮·卡門教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高超聲流程理論概念的人。當時錢學森只有27歲。

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們評價說,這師徒二人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總是可以不斷地提出一些解決難題的創新思維,又可以用一串串數學公式將它們描述出來,使問題獲得解決。只要你看到他們在一起,你便會看到創新。因而,在馮·卡門的回憶錄中,他提到了很多學生,但只有他最得意的門生錢學森是作為單獨一章寫的。

美國科學界人士也普遍認為,每當馮·卡門教授在空氣動力學發展中作出貢獻的時候,錢學森總是他必不可少的合作者與顧問。美國專欄作家維奧特曾經如此寫道:「最後,錢被公認為是科學上與卡門齊名的人。這兩個人,導師和學生,就像一個人一樣地工作。馮·卡門以他的天才贏得了『超音速時代之父』的稱號。在空氣動力學領域裡,他是獨一無二的大師,而錢學森的名望僅在他一人之下。每當馮·卡門在幾乎每一項空氣動力學的發展中作出革命性的發現時,錢總是他必不可少的顧問和合作者,錢顯然是馮·卡門雄心壯志與事業責任心的繼承者。自從這位老人去世,錢在他的領域裡已成為無與倫比的人。但是在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他並不墨守馮·卡門的陳規,而是依靠他自己的獨創精神。」

馮·卡門教授曾經如此評價錢學森:「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所以他認為錢學森「很有想像力,他善於將自然現象中的物理圖形直觀化,並將這種能力與他的數學天賦很好地結合起來。儘管他還是個青年學生,但已能在一些很難的課題上幫助我澄清自己的一些想法,這樣的天才是不多見的」。

馮卡門說出這樣的話,不僅僅是謙虛,還有對錢學森才能深深的認同,以及為擁有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相關焦點

  • 錢學森90歲生日時,加州理工學院委託他好友送來傑出校友獎
    錢學森的優異表現吸引了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的航空航天時代的科技奇才——馮·卡門教授的注意。馮·卡門教授邀請錢學森到加州理工學院來成為自己的學生,錢學森接受了馮·卡門教授的邀請,自此與加州理工學院結緣,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期間他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得以參加一些重要領域的研究。
  • 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諾貝爾獎,以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為什麼沒得獎?
    錢學森與他的老師馮卡門一起在1939年作出了二維無粘性定常亞聲速流動的速度勢方程在物理平面中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被稱為卡門-錢公式,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和他的關係更像是重要的朋友而非學生,這表示錢學森的的成就與能力並不亞於馮卡門
  • 錢學森96分試卷公開,字跡堪稱「印刷體」,許多書法家都自愧不如
    如此嚴謹的一個人,做事也是相當誠實,很少有人知道錢學森的誠實事件,今天為大家所說的便是錢學森的「考試求減分」事件。這件事給錢學森有怎樣的影響? 一、 寧要96,不要100,為何如此?
  • 錢學森導師發現的神秘流體現象:卡門渦街
    錢學森是我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科學家、工程師,而天才的學生往往也不會缺少天才的老師,錢學森的導師就是大名鼎鼎的「超聲速時代之父」——馮·卡門。錢學森(中)與馮卡門(右)關於馮·卡門的故事有很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理論、發明、現象也很多,比如說「馮卡門曲線」、「卡門旋成體」、「卡門-錢學森公式」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生活中經常可見的一個現象:「卡門渦街」。
  • 圖說歷史:航天之父馮·卡門的六位中國弟子
    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後來成為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噴氣實驗室。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 錢學森一向謙虛、低調,為何在晚年,突然憤怒喊:我是大科學家
    ,可能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不會這麼快,錢學森是一個人人敬仰的人,他的一生雖然輝煌,可作為他本人卻十分低調和謙虛,但為何在晚年時,會突然憤怒喊道: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一位陸軍中將表示,寧可槍斃了錢學森,美軍也不會放他走。對於美國人來說,錢學森完全可以抵得上五個步兵師的戰鬥力。他是馮卡門教授的愛徒,同時也是蜚聲國際的空氣動力學大師。在火箭,飛彈方面,他是全世界僅有的幾個頂尖學者。
  • 錢學森的艱難回國路:心向祖國兩彈一星終鑄就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錢學森也是熱情澎湃。錢學森於1911年出生於上海,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和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並很快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他不到30歲便獲得了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並和導師馮卡門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此外,金庸竟然是錢老的表弟,我震驚了。)
  • 錢學森回國時收到神秘電報,提醒他中途別下船?50年後真相大白
    然而在錢學森回國的時候,是誰給錢學森發了神秘電報,提醒他中途別下船?讓錢學森得以平安回國的這個人,直到50年之後才被揭曉。在美國,錢學森有著非常光明的發展道路,他不僅是「火箭之父」馮卡門最信任的一位學生,還參加了當時頂級的學術討論,此外,他還是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加州理工大學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美國核心科研項目參與者、擁有最高等級通行證可自由出入五角大樓。這樣一位天才人物,美國可以說是完全不想讓錢學森回國。
  • 你所不知道的錢學森到底有多牛?36歲就已經達到了科學巔峰!
    1939年,只是研究員的錢學森,年薪只有2000美元;1943年,當他成為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時,年薪已達到了5000美元;1946年,晉升為副教授的錢學森可以享受7000美元的年薪;到了1947年3月,錢學森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年薪高達9000美元。這個年薪在當時的美國都算是高收入人群,此時的錢學森年僅36歲。也就在這一年的7月,錢學森和中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女兒蔣英成婚。
  • 錢學森98歲逝世前,曾為我國藏下一件火箭技術,全世界僅5國能造
    2009年10月底,我國兩彈元勳、航天和火箭之父錢學森,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8歲,他去世後,國家特地給予他國葬禮遇,以感謝他為國為民兢兢業業,獨立將我國的高科技禪悅向前推進至少20年,他的功勞不可磨滅,國家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所以錢學森在病逝後,國家特批給予國葬禮遇,並享受三軍儀仗隊親自抬棺的殊榮。
  • 科學巨匠郭永懷:因故去世周總理失聲落淚,錢學森評價其頂十個師
    新中國成立初期,可以說我們的祖國一窮二白,在這個時間段,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革命黨員和傑出科學技術貢獻者。但我今天說的郭永懷,你不一定聽過他的名字,但是如果以上這些人是花朵的話,那他絕對是綠葉。得益於兩位「高人指點」,1938年,郭永懷以優異成績獲得出國留學資格,並在後來成為世界著名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同師兄錢學森一起學習。
  • 錢學森回國途中接到密電:中途不要下船,50年後才知誰發的
    在眾多為新中國捨生忘死的科學家裡,最讓中國人不能忘懷的就是錢學森老先生。錢學森老先生歸國前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擔任教授,他的老師馮卡門在美國物理界頗有影響力,而錢學森後來的聲望甚至還超過了他的老師。據說錢學森在美國的時候,美國的五角大樓隨時為他開放。
  • 錢學森是公認科學泰鬥,為什麼晚年卻去研究氣功和特異功能?
    錢學森真的相信這些理論嗎?錢學森的貢獻錢學森對科學界的貢獻其實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歸國前,另一部分是歸國後,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錢學森的貢獻都是罕見級別的!在美此期間,錢學森和他的老師馮卡門一起在亞聲速和超聲速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比如卡門-錢公式就是他們合作的結果,另外在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成為以後高超音速領域展開研究的基礎理論,還有在核動力火箭以及高壓領域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日本北海上空現馮卡門渦流與超流體漩渦之謎
    日本北海上空出現馮卡門渦流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01年,太空梭拍攝的照片顯示:在日本北部海面上出現一種名為:馮卡門的漩渦。基本粒子中所有的物質粒子都是費米子,包括電子、質子和中子等等,而目前最新的研究發現:在中子星內部就是一種超流態,以每秒幾轉至1千轉速率進行旋轉的中子星或者脈衝星,而這種超流態的表面行為與地球上馮卡門漩渦確有著較大的區別。然而,隨著旋轉速度的增加,就會在產生類似三角形的結構,而這些三角形結構中又會出現一系列小的漩渦。這些三角形以及小漩渦共同構成了超流體的內部結構。
  • 首次發現馮卡門撞擊坑下方有特殊地層
    通過月球車上的探地雷達,中國科學家發現馮卡門撞擊坑下方的物質與之前估計的相似,有特殊地層,至少被四層不同的熔巖流覆蓋,時間跨度可追溯到32億年前。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410期7月27日,嫦娥4號和玉兔2號月球車完成第20月晝工作,進入第20月夜!
  • 錢學森彈道助力嫦五奔月,無法拒收的東風快遞,中國速度世界矚目
    本次嫦五的奔月之旅被無數人關注,奔月旅程的有個地方,反覆被人提到,那就是如何返回。上天旅行,中國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帶著「禮物」返回的經驗,我們卻並不豐富。看到這裡,有些人會覺得這個方法有點熟悉,好像在哪裡見到過,其實這個方式,正是源自於錢學森老前輩早些年研究的「錢學森彈道」。
  • 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然而,在他的晚年,卻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聲疾呼自稱:「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講述這一有趣故事的,是錢學森的保健醫生趙聚春。那是在錢學森晚年,久臥病榻,語言不多。有人懷疑錢學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又稱「阿茲海默氏症」。
  • 「科技戰」危局之下,中國急需錢學森式的戰略科學家
    錢學森就是典型的戰略科學家的模板。他年少留洋,學貫麻省加州,年僅二十八歲就成為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錢-卡門」公式。錢學森還當過美國的軍事顧問,在二戰之後跟隨恩師馮卡門一道到納粹德國替美國到德國去搶戰略人才。不僅如此錢老還參與了給美軍方起草的一份絕密報告,這份報告指導戰後美空軍若干年發展規劃,其中由錢老獨立署名的有六份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