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馮·卡門(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6日),匈牙利猶太人,1936年入美國籍,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後來成為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噴氣實驗室。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學生,並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1942年--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研究總工程師,師從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從事博士後科學研究。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1941年,郭永懷赴當時國際上著名的空氣動力學研究中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和錢學森一起成為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於1945年完成了有關"跨聲速流不連續解"的出色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
範緒箕(1914.~2015.),1935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1936年赴美入加州理工學院留學,並於1937年和1938年分別獲機械工程碩士和航空工程碩士學位,開始師從馮卡門攻讀博士,並最終於1940年取得航空工程博士學位,上世紀八十年代範老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林家翹(1916年7月7日-2013年1月13日),力學和數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 1941年-1944年,就讀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西奧多·馮·卡門,並獲得博士學位。
張捷遷(1908.~2004.)1928年考入東北大學紡織系學習,1934年起在國立清華大學任教,參與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風洞實驗室,經空氣動力學大師馮卡門的推薦,校方聘請了美國航空專家華敦德博士來清華主講航空工程,由此開啟了中國有史以來的航空工程的教學和研究,張捷遷於1940年被公派赴美留學,師從馮卡門攻讀博士學位,據說他是馮卡門教授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