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2020-12-06 騰訊網

葉企孫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中國物理學的一代宗師,他的學生後來都是有名的科學家,如錢三強、趙忠堯、趙九章、王淦昌等。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如果提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學過物理學的讀者肯定對他有所了解。作為中國物理學的先驅,葉企孫老先生的後半生其實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讓人感到惋惜。

清朝光緒二十年(1898年),葉企孫(別名葉鴻眷)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加上葉企孫的資質也非常好,年少時便已經修得一身儒雅的氣質,他在學習上進步神速。幸運的是,葉企孫的父親也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人,使得他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也接觸到西方科學文化思想。13歲時,葉企孫成為清華學堂第一批學生,他接觸到先進的西方科學思想。

20歲時,葉企孫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的資格,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進行深造。在國外留學期間,葉企孫非常勤奮刻苦,他在兩年的時間內便已經修完所有課程,順利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葉企孫當時的導師是世界級物理大師布裡奇曼,後來還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不久後,葉企孫繼續留在美國深造,他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與其說繼續學習,倒不如說葉企孫和導師們在一起研究探討。

1921年,葉企孫只不過才23歲,他已經和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其結果還被物理學界沿用16年。年輕的葉企孫深得導師們的喜愛,他也因此在物理學界名聲大噪。在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葉企孫做好了回國的打算,他取道歐洲回國,期間遊歷了英、法、德等國家,直到1924年回到上海。回國後的葉企孫得到重要,清華學校(現清華大學)聘請他為物理系主任和教授。新中國成立後,葉企孫在清華學人的一致擁戴下,被任命為校務委員會主席,並履行校長職責,主要負責主持清華大學的校務。

抗日戰爭爆發時,葉企孫並沒有選擇到國外避難,他放棄出國訪問的機會,主動帶領學生搶運圖書和科學儀器。葉企孫先生和自己的學生們一起投入到抗日洪流之中,老先生的精神值得敬佩。在清華大學任教30多年裡,葉企孫先生發掘和培養了一大批科學人才,這些人後來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振寧也是葉企孫的學生,當年正是老先生將他送往美國留學深造。李政道當年也是受葉先生的推薦出國留學的。為了教育事業,老先生甚至一生未娶,他視學生如兒女,對所有青年的關係都非常密切。

熊大縝

葉企孫有一位學生名叫熊大縝,他於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擔任葉企孫的助手。抗日戰爭爆發後,熊大縝放棄前往德國留學的機會,決定參加八路軍,還擔任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兼任技術研究社社長。熊大縝為部隊研製炸藥、地雷等武器裝備,還提供無線電設備,他積極從事抗日活動,為抗日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熊大縝後來卻被「鋤奸部」強行戴上「國民黨特務」的帽子,還將他秘密逮捕並殺害,年僅26歲。

熊大縝的一生都在為科研事業做貢獻,最終卻被誣陷為特務,實在是令人感慨不已。在臨死前,熊大縝誠懇建議省下一顆子彈去打日本人,自己寧願被石頭砸死,他最終也死在大石頭下。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裡,呂正操將軍被批判,為此又舊案重提,葉企孫老先生由於是熊大縝的老師,也被關押入獄。葉老先生以古稀之年而蒙牢獄之災,他一生只鑽研學術,從未問過政治,也未參加過任何政治組織,卻只因自己的學生被誣陷而遭到牽連。

葉企孫老先生當時已有68歲,他被批鬥、關押、抄家、勞改。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開創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授,為祖國培養79位院士的科學家,居然會被批鬥成國民黨特務,實在是可惡至極。老先生度過人生最痛苦的9年時間,他竟然淪落到身無分文,不得不在路邊乞討為生。葉企孫老先生拒絕了學生們的幫助,他擔心自己的學生也遭到牽連,一代宗師竟然受此屈辱。

1975年,葉企孫的隔離審查結束,恢復其教授待遇,還在北大中關園給他分配住房。但一切都太晚了,老先生年事已高,哪經得起這樣的磨難,加上精神上的打擊,不久後就去世了(1977年)。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葉企孫: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建國後有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其中有9位都是他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大師的大師」。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如果提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學過物理學的讀者肯定對他有所了解。作為中國物理學的先驅,葉企孫老先生的後半生其實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讓人感到惋惜。
  • 葉企孫:國士無雙清華教授,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授,一手培養了數十名優秀科學家的葉企孫,居然會被批鬥為國民黨特務。但是無奈此時的葉企孫已經兩鬢斑白,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在如暴風雨般的口誅筆伐中,昔日儒雅恬靜的大學教授竟然淪落到身無分文,在路邊乞討為生。曾經的學生不忍見他淪落至此,紛紛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心懷仁厚的葉企孫,不忍牽連學生,便拒絕了他們的幫助。
  • 葉企孫:終身未娶奉獻於教育,培養出79位院士,晚年卻流落街頭
    葉企孫的人生就是如此深受命運的捉弄,即使身為國士無雙的清華教授,卻在晚年流落街頭,淪為乞丐。出生書香門第,少年時代天姿盡顯1898年,在上海的一戶高門大院裡,一聲嬰孩的啼哭讓眾人放下了懸著的心,隨著葉企孫的降生,一家人的開心和喜悅充斥著整座宅子。
  • 他培養了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悽慘以乞討為生
    有這麼一位學者叫葉企孫,當時他十分的有名,是中國科學宗師,教出來的學生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是優秀的人才,例如:上個世紀23個兩彈元勳,其中就有13個是他的學生,他還培養了79個院士,葉企孫23歲就享譽科學界,是大師中的大師
  • 大師葉企孫:培養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桃李滿天下,培養79位院士,9位「兩彈一星」功勳他在1923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在美國有很多高校向葉企孫先生伸出橄欖枝,並且待遇很優厚。他回國後,擔任清華大學的副教授,開始教書育人。那時的清華大學在物理研究方面還是一片空白,葉企孫擔任清華大學首屆物理系主任、教授。即使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以自己豐富的科學知識及素養,培養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如王淦昌、錢偉長、何澤慧等物理學家。
  • 他是清華教授,終身未娶培養79名院士,晚年乞討時念叨:要回清華
    這個人一生未娶,卻為國家培養了79名院士,他就是——葉企孫。他的很多弟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對於這個人的名字,大多人卻並不熟悉,甚至於可能都沒聽過。可他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因為他堪稱是中國物理學界第一代宗師,也是中國當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 葉企孫:三入清華,為國培養出百餘位院士,晚年卻精神失常成乞丐
    他,是清華百年歷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是「大師們的大師」,是13位「兩彈一星」功臣的直接、間接老師;他,>晚年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1928年,葉企孫請來了吳有訓、薩本棟、周培源三位教授,解決了燃眉之急。  1929年,清華理學院正式創建,葉企孫也開始了他的招賢納士之路。古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今有葉企孫多次邀約請賢士任教。
  • 他一生培養79位院士、19位兩彈元勳,錢學森、鄧稼先都要叫他老師
    令人震驚的是,就這樣一個人培養了79位院士,23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中,有19人是他的學生。李政道、華羅庚、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王淦昌……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都曾經師從於他。可以說,幾乎新中國科研領域的泰山北鬥都是葉企孫的學生。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往昔中國曾有一位投身教育的科學家,他一生清貧且孑然一身,卻為中國培養了無數科學人才,甚至兩彈元勳之中一半都是他的學生。可就是如此偉大的科學教育工作者,誰曾想晚年生活卻異常悽涼,受盡折磨後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為報國而求學 葉企孫於1898年出生於一個上海的官宦世家。他的祖輩曾是清朝官吏,父親當時也是享譽上海的知名教育家。早年間受到父輩感染,葉企孫早在五歲便殷切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13歲那年他便憑藉過人的聰慧才學考入清華學堂。
  •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 他終身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他的結局如何?
    曾經就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終身未娶,獲得「兩彈一星」勳章的科學家有一大半都是他的學生,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可是他卻在晚年倍受折磨,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那麼,葉企孫拯救中國的想法能否實現呢?他的命運又將如何?事實上,葉企孫通過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不過他的命運卻十分的悲慘,晚年甚至淪落到了乞討的境地。
  • 他是中國物理學第一人,創辦了清華物理系,晚年入獄乞討生活悽涼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葉企孫,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物理奠基人,更是大師的大師。他為國家培養了79位院士,共和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有9人是他的弟子!那為什麼葉企孫的學生為世人熟知,自己卻一直默默無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葉老的生平事跡吧!
  • 12歲入清華,他終身未娶卻培養79名院士,晚年精神失常成乞丐
    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位兩彈功勳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學生。 他的大弟子——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我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衛星之父」、「力學之父」、「光學之父」,全都是他一手栽培出的學生!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一生未娶,晚年淪為乞丐
    天才少年,13歲上清華 葉企孫出生於1898年,上海人,從小他就非常聰明,他的爺爺是清朝國子監的主事,父親在科舉中取得優異成績,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是上海新式學堂的校長,在這樣家庭環境成長的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 葉企孫創立清華物理系,培養了錢學森、楊振寧,晚年卻要飯度日
    在這些物理大師背後有一個名叫葉企孫的人曾經默默守護著他們。培養79名院士,中國科學事業的基礎,葉企孫是桃李遍天下的師長,更是大師中的大師。 遺憾的是,進入清華學堂之後的幾個月,中國革命局勢日益嚴峻,葉企孫只能返回上海讀書。 縱使遠離北京,他心中的清華夢始終未曾熄滅。1913年,15歲的葉企孫再次考入清華大學。
  • 他13歲上清華,23歲聞名科學界,晚年成為乞丐
    有這麼一個人,在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當時只有23位兩彈元勳,而這些人中有9個人都是他教導出來的。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趙九章等9位元勳都是這位老師教導出來的。甚至享譽全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也是他的學生。
  • 葉企孫坎坷人生:13歲考進清華,帶出79名院士,後成罪人乞討為生
    另外,葉企孫先生的父親曾任上海敬業學堂校長,也是清華學堂的一名教師,因此,當時才13歲的葉企孫,很快得到了父親的支持和推薦,成為清華學堂第一批學生。隨後的幾天,他接觸了許多新的教育,並在20歲時申請了公費留學。在海外求學後,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在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完成學業,在畢業後,他又在哈佛大學完成碩士和博士課程。
  • 「大師中的大師」:終生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淪為乞丐無人知
    可是葉企孫所要實現的救國事業,並非是一句空話,他思慮再三後,認為唯有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才能逐步實現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 1925年,他與梅貽琦教授一起創辦了清華大學的物理系,由葉企孫擔任系主任一職。當我們以為清華有這兩位頂級教授,不說崛起在望,至少清華下一批新生一定會把教室的門廊踩平時,現實的嘲笑將人們從夢中驚醒。
  • 哈佛博士放棄優厚待遇回國,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然而你可知道,他們都是葉企孫的學生。葉企孫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整整有79名,可以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神童葉企孫在父親的嚴格教養下,資質聰穎的葉企孤進步神速,小小年紀便修得了一身儒雅氣質。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葉企孫,上海人,1898年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1918年清華畢業後赴美深造,曾先後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物理系,並於1923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9年在所表彰的「兩彈一星」23位科學家功臣中,有9個是葉企孫的學生,有13人與葉企孫學生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