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伯納曾經說:「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或許你認識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或許你熟識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或許你曾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為自豪。
在這些物理大師背後有一個名叫葉企孫的人曾經默默守護著他們。培養79名院士,中國科學事業的基礎,葉企孫是桃李遍天下的師長,更是大師中的大師。
生為學霸
清朝五品官員的祖父,上海赫赫有名的教育家的父親,與大多數的同齡孩子相比,葉企孫已經贏在了開端。
葉家家世顯赫,葉企孫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接受著最好的教育。
1907年,葉企孫進入上海的學校讀書,自入學開始,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4年之後,葉企孫13歲,他參加了清華學堂的考試並成功通過。沒有人想到,這個13歲的少年進入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
遺憾的是,進入清華學堂之後的幾個月,中國革命局勢日益嚴峻,葉企孫只能返回上海讀書。
縱使遠離北京,他心中的清華夢始終未曾熄滅。1913年,15歲的葉企孫再次考入清華大學。
普通人大學只需要四年便可以完成,然而因為葉企孫的體育成績不合格,他足足在清華大學呆了五年。
彼時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然而許多人依舊守著傳統文化固步自封,他們排斥一切西方先進的思想、技術,這著實讓葉企孫遺憾與失望。
1918年,葉企孫獲得了去美國留學的資格,他心懷報國之心,於是選擇報考了物理系。
縱使在精英匯集的美國大學,葉企孫依舊是耀眼的明星。
1920年,葉企孫完成了學習旅程進入哈佛大學讀書,正是在那裡,葉企孫迎來了自己事業的高峰。
1921年,葉企孫研究出了用x射線方法重新測定普朗克常數,引起了世界物理學界的廣泛討論。
那年,23歲的葉企孫初生牛犢不怕虎,卻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與成就讓整個物理學界認識了他。
破釜沉舟
儘管葉企孫在美國有著極好的待遇,然而記憶中那個名為中國的土地卻一直牽絆著他。
1924年,葉企孫回到了祖國,滿懷報國之志。
那時候的祖國依舊處於落後的狀態,祖國國家擅長物理的人少之又少,縱使葉企孫是物理學領域的天才,卻依舊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扛起整個中國的重擔。
為了振興中華,葉企孫決定培養優秀的科學研究者。1926年,他創立了清華大學物理系,開啟了教學生涯。
為了壯大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勢力,原葉企孫多次放下身段去請德高望重的名家教授,在他的心中,清華大學物理系和學生們就是他的一切。
在課堂上,葉企孫是一絲不苟的教學者。
學生們不經意之間所犯的錯誤他都會板著臉訓斥,科學原本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誤,它是國家的根脈,是無數人的希望。
然而在課堂之外,葉企孫卻成為了一個婆婆媽媽的人。
他總是會提醒學生們加減衣物,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在得知學生們暴露在危險之下的時候,葉企孫甚至紅了眼眶。
清華大學的孩子們不僅僅只是葉企孫的學生,更是被葉企孫放在掌心中寵愛的孩子。
遺憾落幕
20世紀60年代,國內政治環境風起雲湧。
彼時的葉企孫已經成為了社會上十分有名望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他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人們批鬥與打壓的對象。
此前葉企孫的學生熊大縝被調查,葉企孫自然相信他的為人,一直為了替他平反而到處奔波。
沒有人想到,因為這件事情,70多歲的葉企孫鋃鐺入獄,在獄中受盡了折磨。
葉企孫在審判的過程中遭到了嚴刑拷打,此前他一直咬緊牙關,然而在第8次審問的時候,他終於抵抗不住,承認了熊大縝的罪行。
1969年,葉企孫因為證據不足被釋放,然而為了以防萬一,他被軟禁在了北京大學。
沒有自由的生活對葉企孫來說生不如死,他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身體開始出現嚴重的問題。
不久之後,葉企孫的精神世界崩塌了,他成為了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
葉企孫已經精神失常,卻依舊需要努力地活下去。然而此前他為教育事業奉獻了所有,沒有妻子,沒有孩子,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萬般無奈之下,葉企孫成為了北京眾多乞丐中的一員,他渾身上下破爛不堪,步履蹣跚,卻依舊不忘感謝每一個對他伸出援手的人。
在葉企孫的心中,學生們是他從未放下的牽掛。因此在乞討的過程中,看到學生裝扮或氣質的人,他總會上前,小聲地說:「如果有錢,請給我幾個。」
他曾經是站在講臺上閃閃發光,成為無數人驕傲的老師,如今卻淪落到了向學生要飯的地步,命運有時就是如此不公平,對於他這個與錯誤不相干的人太過艱難。
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整個物理學界,晚年卻落魄頹廢,成為乞丐,葉企孫的一生帶給了我們眾多啟示。
一方面,生活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應該從波瀾萬丈的人生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便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年少的葉企孫原本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直到中年時期,葉企孫依舊是那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幸運兒。
古稀之年,葉企孫遭到了滅頂之災,承受著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縱使臥床不起,他依舊不斷呼喊著清華二字。
葉企孫的結局並不美好,但是他卻永遠載入史冊。
另一方面,黑暗或許會暫時壓制住光明,然而正義的力量總會將真相歸還大眾。
1986年,葉企孫沉冤昭雪,他身上所有的負面標籤都被摘掉,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光明。正義或許會遲到,卻永遠不會缺席。
如果你曾經不顧一切,請保持熱忱,在知曉未來的荊棘遍布之後;如果你曾經失望過,請重燃鬥志,在珍惜當下之時;如果你曾經滿懷戾氣,請選擇放下,在回顧過去之際。生活充滿艱難,生活也處處遍布希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