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化工專業創導者 中科院院士時鈞逝世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光明日報報導,9月1日凌晨3時15分,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化學工程專家、中國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師、南京工業大學教授時鈞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歲。

  時鈞院士,1912年生於江蘇常熟,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公派留學,先後在美國緬因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造紙及化學工程。「七·七」事變後,他毅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從事化工高等教育。他歷任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教授、系主任。

  60多年來,他在化工高等教育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有不少是蜚聲中外的科學家,兩院院士就有14位。時鈞先生是中國水泥專業、化學工程專業的創導者和開拓者,對吸收、乾燥技術、膜分離技術和化工熱力學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貢獻,先後獲得了「全國化工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8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化學工程手冊》新版以及《大百科全書》化工卷的編撰工作。在時鈞先生90歲高齡之際,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鄭晉鳴)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中國院士名人錄|一位培育了16位院士及70餘名碩博士的宗師
    ,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別看這位教授年紀輕輕,時鈞先生的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家鏞曾說,「恩師講化工熱力學的時候,那些枯燥的理論仿佛放電影一般在我們的腦子裡通過,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乏味。」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圖說:曹楚南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院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馮端院士192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42至1946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以成績優異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 2016-12-13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2020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逝世
    中國江蘇網訊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安慶籍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王業寧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業寧逝世「南京大學」微信公號2月26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2月22日18時在寧逝世,享年93歲。王業寧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45-1949年就讀於中央大學物理系。自1950年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中科院院士、「金氏相圖測定法」發明人金展鵬逝世
    @中科院之聲 11月28日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自強模範、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氏相圖測定法」發明人、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展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隕落35位...
    從年齡結構上來看:2019年,中國科學院增補最年輕的院士是42歲的孫斌勇,工作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專業為基礎數學。最年長的是郝小江,67歲,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專業是植物化學。 中國工程院增補最年輕的院士是49歲的羅先剛,在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工作。最年長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琦,76歲。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從年齡結構上來看:2019年,中國科學院增補最年輕的院士是42歲的孫斌勇,工作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專業為基礎數學。最年長的是郝小江,67歲,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專業是植物化學。中國工程院增補最年輕的院士是49歲的羅先剛,在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工作。最年長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琦,76歲。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2019年,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8位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從年齡結構上來看:2019年,中國科學院增補最年輕的院士是42歲的孫斌勇,工作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專業為基礎數學。最年長的是郝小江,67歲,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專業是植物化學。
  •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逝世 享年91歲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消息,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圖片來自@中科院之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了《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原標題:巨星隕落!
  • 中科院院士、中國相對論天體物理奠基人張家鋁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張家鋁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2月19日23點03分辭世,享年78歲。  張家鋁院士原籍江西贛州,1938年12月出生,195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後分配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1985年晉升教授,同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並加入中國共產黨。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沉痛哀悼:材料學家、金展鵬院士逝世!被譽為「中國霍金」
  • 第八屆全國化工熱力學教學及學科發展研討會召開
    2019年10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南京工業大學承辦的第八屆全國化工熱力學教學及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工大召開。  教與學的融合:  為化工熱力學而聚的專家學者  「化工熱力學作為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在化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李恆德院士逝世
    原標題:李恆德院士逝世 本報北京5月2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5月28日2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李恆德1921年出生於河南洛陽。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1962年張俐娜(右一)與同學在武漢大學圖書館門前張俐娜院士是中國化學會纖維素專業委員會發起人,曾先後兼任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專業委員會分子表徵學科組主任2011年,她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2015年英國皇家化學會Chemistry World刊物對張俐娜院士進行了專訪並評價她為「中國『綠色』化學的先驅和鬥士」。
  • 93歲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逝世
    中國基因工程領域重量級學者隕落。李載平 資料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方面獲悉,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5月30日15時45分在上海市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