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圭白院士、湯鴻霄院士、張杰院士為哈工大百年校慶送祝福

2021-01-08 騰訊網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哈爾濱工業大學百年華誕踏浪而來,哈工大環境學院也站在了新百年的起點。學院歷百年弦歌不輟、育桃李譽滿天下。辦學百年,培養了上萬名校友。廣大校友奮鬥在市政環保領域各條戰線,為老百姓喝上安全健康的水,為碧水、藍天、淨土辛勤工作,努力奮鬥。是廣大校友的優異表現,為母校贏得了人才培養的搖籃的讚譽。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請傾聽八位院士對母校的祝福,體會他們對碧水藍天的暢想,聆聽他們對師恩的感懷、對後備的期望。

李圭白院士

我國三代飲用水技術領航人,創建水質工程學精品課程。耄耋之年,筆耕不輟,依舊戰鬥在研究生培養和教學一線。

湯鴻霄院士

長期從事環境水質學、環境工程學和用水廢水處理技術的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開拓我國「用水廢水工程化學」和「環境水化學」學科領域

我於195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並留校工作多年,後雖然離開哈工大到北京工作,但我心中一直留有對母校的思念,一直關注母校發展。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衷心祝願母校生日快樂!祝賀環境學院在新百年取得更大的輝煌!

張杰院士

城市水健康循環倡導者,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城市汙水淨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創建了國內首座汙水再生水廠。

哈工大環境學院

砥礪前行守初心

百年傳承育英才

學院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包括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5位國家傑青/長江學者、5位國家優青/青年長江/青年拔尖等。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列A+,市政工程位列A,並同時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學院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萬餘名優秀人才,其中包括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大批高校師資及工程技術人才。

格物窮理創一流

知行合一勇擔當

學院擁有7個國家級科研、教學和國際交流平臺,匯聚了5個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團隊。在水汙染控制、大氣汙染和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等研究領域碩果纍纍,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海納百川德致遠

薪火相繼續華章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深交與廣交結合,與世界一流環境學科共謀發展機遇。百年發展、世紀芳華、凝心聚力、逐夢前行!

來源:本文源自HIT環境學院,僅供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不代表淨水技術觀點,版權歸原作者與原作者出處。

編輯、排版:黎翔

相關焦點

  • 佳業佳境董事長黃建軍出席李圭白院士工作站學術交流活動
    2018年9月7-8日,北京佳業佳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軍教授隨同李圭白院士一行,到山東省乳山市出席了院士工作站與地方政府的學術交流活動。
  • 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在京召開
    2014年4月24~25日,「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暨城市水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院士論壇是近年來《給水排水》雜誌社聯合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品牌活動,每一屆都是名家聚首,凝聚水業人的集體智慧,匯集水行業的深度思考。
  • 李圭白院士獎勵基金設立 獎勵博士「創新」
    近日,以中國水業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圭白名字命名的「自然與健康基金會李圭白獎勵基金」(下稱「李圭白獎勵基金」)設立籤約儀式在長沙「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第四屆第5次會議暨2009年給水排水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學校院長(系主任)大會」上隆重舉行
  • 李圭白院士:水源決定水質 確保飲用水安全
    3月24日,在由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主辦的「2012水業戰略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李圭白院士就如何確保飲用水安全問題接受中國水網專訪。李圭白院士認為:一方面,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將由35項提高到106項,自2012年7月1號起,飲用水水質106項標準開始強制執行,以成功地實現對老水廠的技術升級改造。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後,保證出廠水質達到106項標準,達到直飲水標準,才能確保人民飲用水安全;另一方面,需要環保部門和自來水公司的聯合水源水質的監測和預報,儘早預測汙染物並採取應對方法。
  • 十大給排水專業畢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下給排水專業畢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來漲知識吧~1.李圭白
  • 李圭白院士(九江)工作站授牌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九江學院隆重舉行
    在熱烈的掌聲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洪濤為華圭水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李圭白院士九江學院工作站授牌。他說,非常高興九江學院院士工作站授牌儀式今天在這裡舉行。開展水環境治理及保護是國家的重大需求,希望院士工作站在國家重大需求方面能與九江學院和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精誠合作,做一點工作。高校是科技發展的前沿,高校科學研究的成果要轉化為生產力,並在實踐中為國家作貢獻。相信在市領導的支持下,院士工作站一定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希望院士工作站今後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取得更多的成果。
  • 欒恩傑校友受聘合約教授航天學院名譽院長 成為我校共享院士
    哈工大報訊(吉星 關成志/文 馮健/圖)6月4日上午,知名校友欒恩傑院士受聘哈工大合約教授、航天學院名譽院長儀式在行政樓503舉行。王樹國校長為欒恩傑院士頒發了合約教授、名譽院長聘書,欒恩傑校友成為我校共享院士。王樹權書記在受聘儀式上講話。儀式由副校長韓傑才主持。航天學院院長曹喜濱宣讀了欒恩傑院士的簡歷。
  • 湯鴻霄院士:80歲的回憶與感悟
    湯鴻霄,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水質學與環境工程學專家1995 年,我有幸被推薦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進入我人生的又一新階段。這時我已經64 歲,實際已接近暮年,但我卻仍壯心未已,奮力不負這偶得的禮遇和頭銜,拼盡身心度過80 歲前這力不從心卻貌似輝煌的十數餘年。
  • 【百年校慶】魏輔文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竇偉浩 王鳳簫)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百年南開之生命講壇」,在生物站報告廳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大熊貓科學探秘與保護」的精彩報告。
  • 盤點水處理行業十大給排水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寫出學術專著六部,參編教材三部,多年來培養了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近百名,為我國給水排水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湯鴻霄湯鴻霄 (1931.10.4 -) 環境工程學與環境水質學專家。出生於河北徐水。195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12月22日,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Nanoscience, Biological Imaging and Renewable Energy」的精彩報告。
  • 【百年校慶】陳木法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思彤 攝影 張碧航)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陳木法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在範孫樓作了題為「交叉研究的感悟」的學術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為陳木法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紀念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偉平等專家學者出席報告會,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負責人主持。
  • 中國十大給排水院士,六位來自哈工大!
    李圭白(1931.9.25--),市政工程專家。河南省偃師縣人。生於瀋陽,1955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顧問,建設部科技委員會顧問,中國水工業學會副理事長等。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校慶故事】周恆院士:對校慶的另一種獻禮
    今年七月份,我校機械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周恆將十五本書,通過「北洋基金會」贈送給學校。這本書的扉頁上有一句話:「謹以此書恭賀母校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120周年華誕」,因此這是作者對學校校慶的獻禮。如果按書的價格來衡量的話,十五本書,最多值1425元,比起五億多元,實在是區區不足道。但對於學校這樣的單位,顯然有另一種意義。是不能以金錢來衡量的。
  • 樊會濤院士受聘擔任西工大航天學院院長
    西工大新聞網6月30日電(記者 高瑩 攝影記者 郭友軍)6月29日下午,汪勁松校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頒發聘書,聘任樊會濤院士為航天學院院長樊會濤院士非常感謝學校的信任,並深情回憶了在西工大的7年求學經歷,表示一直希望能為母校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此次受聘更為學校的誠意所感動。
  • 楊善林: 合工大有史以來第一位院士
    楊善林: 合工大有史以來第一位院士 2013-12-20 10:53:52   來源:市場星報
  • 傅恆志院士、陳一堅院士受聘西工大研究生翼鯤班人生導師
    西工大新聞網12月5日電(通訊員 朱斌 攝影記者 郭友軍)「翼羽豐滿理想起航,鯤鵬展翅四海翱翔。」12月3日,西北工業大學第五期研究生翼鯤班結業典禮暨第六期啟動儀式在友誼校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翼鯤班第五期學員與數百名未來的翼鯤人共同見證輝煌時刻。
  • 劉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設立永瑞基金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張妍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皓為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頒發捐贈紀念獎牌、證書及教育貢獻獎獎牌。哈工大校長周玉主持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