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 (郭超凱)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23日在武漢開幕。徐冠華、戚發韌、李建成等11位院士出席年會,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就衛星導航定位和北鬥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院士大咖雲集年會
2020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供圖
「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450億元,與2012年北鬥正式提供服務時相比,總體產值增長了4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在致辭中說。
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拓展北鬥融合應用新領域,培育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北鬥特色。
據中國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吳海洋介紹,自然資源系統已完成建設超過3000餘座基準站,覆蓋了中國陸地國土和沿海區域,有力支持自然資源部業務工作,也為其它行業提供了精確位置服務。
大會表彰了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獲獎單位和個人,以及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獲獎者。今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
在高端論壇環節,大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科學家曹衝等北鬥領域諸多知名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分享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最新成果。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郭超凱 攝
隨著「北鬥+」和「+北鬥」發展的不斷深化,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已高達2284億元,中國北鬥應用與產業化發展的融合生態已初步形成。
記者了解到,武漢光谷是國內最早的北鬥產業基地之一,現有依迅北鬥、夢芯科技、湖北地信等相關企業500餘家,集群核心企業總收入約310億元,企業總收入年增長率超15%。以本屆年會協辦方依迅北鬥為例,新冠疫情期間,依迅北鬥研發的「網際網路+北鬥」醫療和防疫廢棄物智能監管平臺,能實時、清晰地掌握武漢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存儲量及轉運、處置量變化情況,從而實現全過程數據透明化監管。
隨著北鬥三號的建成,北鬥已進入全球服務的新時代,北鬥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全面開花。北鬥星通研發的22納米定位晶片,尺寸是上一代高精度晶片的1/4,可滿足自動駕駛、無人機等市場高端應用需求,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意義。中科星圖將在第六代GEOVIS數字地球上,構建基於國產高分衛星和北鬥衛星、可自主運營的數字地球系統,同時藉助網際網路將GEOVIS數字地球帶入大眾應用市場。
在民用領域,北鬥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以民眾日常使用的地圖導航為例,目前80%手機晶片支持北鬥,在手機上使用高德地圖,即可體驗到北鬥系統的定位服務。
於賢成表示,未來隨著「新基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發展的推進,北鬥技術應用和時空服務將更加普及,並將與5G、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加速融合,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行業和大眾生活之中,更加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完)
來源:中新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