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北鬥院士9位出自武漢 我國三代北鬥系統均有湖北力量

2020-09-24 中國網湖北

頒獎儀式上,表彰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獲獎單位和個人。

武漢光谷是國內最早的北鬥產業基地之一,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全國北鬥領域14位兩院院士,有9位在武漢,是目前擁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最多的地區。42所高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產生了一系列北鬥科技成果。

以劉經南為代表的武漢多位院士及科研人員,都曾先後服務過我國三代北鬥衛星系統建設。

1993年,武漢大學校園裡便建設了國際衛星跟蹤站。這樣的跟蹤站,中國有7個,武漢大學是最早的一個,並且是核心站和實時站。

北鬥系統專家組成員、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科學家劉經南院士介紹,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參與了第一代北鬥衛星的廣域增強系統,第二代是參與地基增強系統和衛星定軌,第三代主要是在星間鏈路和精度提升上,提出了一些方案,同時他還堅持讓北鬥搭載全球搜救功能。

「很多人會問,導航有GPS就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花這麼大代價做北鬥?因為GPS不屬於中國。」他說,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龐大的民用市場,中國都必須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依託全球領先的遙感對地觀測學科和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掌握了北鬥地基增強系統、衛星精密定軌、聯合定位導航、廣域差分精密實時定位等多項前沿技術,未來將引領我國高精度軍事衛星和民用衛星發展。

2008年,科技部批覆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2013年,光谷成為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全國唯一對接地,東湖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入列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

2019年,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啟夢」系列晶片,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核心部件,率先實現對北鬥三號衛星信號的支持,可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

在武漢國家現代服務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核心區武漢大學科技園,近1000家企業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鏈相關企業佔比逾50%,已形成包括上遊地球空間信息數據獲取、中遊數據處理加工與運營服務、下遊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產業鏈。

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累計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0餘項,主導並參與北鬥國際標準制定,制定國內外行業標準10餘項。

《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直指4000億元,而北鬥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市場份額,光是與北鬥衛星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就有12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大會在漢開幕 空間信息等10個項目籤約
    9月23日,主題為「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光谷舉行。  這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專業盛會,也是大會首次在武漢舉行。今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應用示範城市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張珊妮)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東湖高新區開幕。作為「北鬥重鎮」,此次大會吸引了12位院士來漢。與會人員表示,將推動武漢在北鬥應用方面大踏步前進。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徐冠華、戚發韌、李建成等11位院士出席年會,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就衛星導航定位和北鬥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
  • 院士來了11位!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光谷開幕,聯智監測獲北鬥獎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9屆年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隆重開幕,這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會議。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吳海洋,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等多位北鬥產業主管單位領導、11位院士和近百家行業知名企業家出席活動。
  • 北鬥建好了,許其鳳院士卻走了!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院士……
    北鬥參考GPS布設?GPS、格洛納斯、伽利略,從20世紀後半段開始,美國、俄羅斯、歐盟爭相布局,開始佔領太空領域的軌道與頻譜資源,建立起一套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刻不容緩。由於GPS系統提供的定位和授時服務水平較高,很多人建議我國參考GPS的衛星星座方案進行布設,但許其鳳在仔細分析判斷國家發展需求與國際態勢後,憑藉著對衛星導航和GPS的全面了解,認為必須要「另起爐灶」。經過嚴密計算推演,許其鳳提出了全新的星座設計方案,實現了立足我國本土設站即可實現對全系統的監控。
  • 「只受人類想像力限制」航錦科技加速北鬥應用落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錦科技首席科技學家劉經南在大會上表示:「今年6月23日,我國發射最後一顆北鬥三號GEO衛星,大幅度提升了北鬥的應用場景和全球影響力。北鬥-3/GNSS是目前唯一實現了全球性時空一體的技術;北鬥-3全球導航系統是全球唯一宣布標準位置服務精度優於5米的衛星系統,是唯一能提供兩類區域星基增強服務的衛星系統,同時也是唯一由全球星座與區域星座相結合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如此先進的北鬥三號完成全球組網,暫時並未給普通大眾帶來直觀的感受,這是因為人們並未將其與生活質量提高直接聯繫到一起。
  • 衛星攪動「天地」大市場武漢北鬥產業迎來「太空風口」
    經過近8天飛行,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於6月30日14時15分成功定點於距離地球3萬6千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目前,衛星天線已展開,有效載荷已開通,衛星在軌工作正常。至此,所有30顆北鬥三號衛星全部轉入長期管理模式。
  • 北鬥導航有哪些創新應用
    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北鬥「搖籃」亟待更大作為!武漢需形成更大產業優勢
    作為2020年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1日舉行的「5G+北鬥」專題分享會上,武漢市相關政府官員、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人物、企業精英等政產學研用眾多嘉賓,共同探討行業當前熱點話題和未來發展趨勢,並為武漢及湖北「5G+北鬥」應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 作為中國北鬥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武漢亟待打造5G+北鬥產業聯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作為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1日舉行的「5G+北鬥」專題分享會上,武漢市相關政府官員、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人物、企業精英等政產學研用眾多嘉賓,共同探討行業當前熱點話題和未來發展趨勢,並為武漢及湖北「5G+北鬥」應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歡呼與高歌!為了這一刻,北鬥人付出了太多,中國付出了太多。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歡呼與高歌!為了這一刻,北鬥人付出了太多,中國付出了太多。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
  • 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光谷開幕 北鬥產業產值7年增長4倍
    當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科學家曹衝等,北鬥領域11名知名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帶來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特別是北鬥系統建設和產業發展領域的前沿科技、創新應用、趨勢分析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 四位參與北鬥建設的「老總」:讓北鬥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歷經30多年的奮鬥,中國北鬥走向世界!上午的開通儀式結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四位深度參與北鬥工程建設的「老總」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們紛紛表示,要大力弘揚北鬥精神,持續加強技術創新,確保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長期穩定運行,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優異性能展現到極致,讓北鬥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山大智慧助力北鬥!細數北鬥中的山大力量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從北鬥一號工程立項開始,26載風雨兼程,幾代北鬥人接續奮鬥、數十萬建設者聚力託舉,為北鬥建設的穩步推進作出了巨大貢獻。
  • 科普: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為如期「交卷」,工程全線大力整合各方力量,通過強化產品多家布局,特別是採取衛星「雙總體」,讓兩個衛星總體單位分別組織隊伍、同步抓總研製,極大調動了各方資源力量,極大促進了優勢互補、協同共進,極大加速了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形成良性互利的發展局面,為確保北鬥三號全球系統快速高效組網發揮了重要作用。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這些創新應用
    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平常總是聽著北鬥系統的名字,聽著衛星發射的消息,卻沒想到它已經在這麼多行業廣泛應用,這是造福國人、造福世界的好事!」 這個「一流」的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厲害?本報刊登的《仰望星空 北鬥璀璨》一文在網上深受關注。該文強調,作為世界上第四個建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在導航精度、授時精度、穩定性、可靠性方面堪稱世界一流,特有的短報文絕技更是獨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