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參與北鬥建設的「老總」:讓北鬥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

2020-12-02 騰訊網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歷經30多年的奮鬥,中國北鬥走向世界!上午的開通儀式結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四位深度參與北鬥工程建設的「老總」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們紛紛表示,要大力弘揚北鬥精神,持續加強技術創新,確保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長期穩定運行,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優異性能展現到極致,讓北鬥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讓北鬥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全面開花!

李祖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一號衛星總指揮)

作為北鬥團隊的代表,能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的歷史性時刻,我感到非常榮幸、無比激動!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的裡程碑式事件,並不是指北鬥導航工程的完結。可以說前路還長,遠處青山無數,意味著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要求更高了。

要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發展理念發揚光大、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解決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用、用好的問題。我們將大力弘揚北鬥精神,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做好空間段的各項工作,確保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長期穩定運行,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優異性能展現到極致,以實際行動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鬥不僅要服務好中國,更要走出國門,更好地服務全球,我們將不斷拓展北鬥導航的國內國際市場,讓北鬥在全面服務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落地生根、全面開花。

「成功是差一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謝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

今天,作為工程設計和建設者的代表,有幸現場參加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我心情十分激動,感到非常振奮,同時又有了新的責任和壓力。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是我們的理念,也是我們的目標,更是我們中國人的承諾!打造高品質、中國造的導航衛星,獨立自主建設北鬥系統這樣的空間基礎設施,一直是我們航天人矢志不渝、堅定不移的不懈追求。經過幾代北鬥人的努力,我們獨創的三種軌道構成混合星座為世界衛星導航技術體系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北鬥人自主創新,攻堅克難,一年19星成功發射,刷新了衛星發射的「中國速度」;獨具特色的短報文通信,星星互通、星地互聯的星間鏈路等特點體現了「中國智慧」。

我擔任北鬥衛星總師16年來,始終深深的感到從事這項國家重大工程無上光榮,使命感和責任感並存。同時,航天高風險的特徵,讓我必須牢記「質量是生命」,「成功是差一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成功」。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與我同事在以往北鬥工程建設中如履薄冰,不敢有半絲懈怠,過程中經歷了許多酸甜苦辣。因為,我深深知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項重大工程對國家安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大眾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服務。這對於我們北鬥系統設計和建設者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是一個更高的要求。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堅持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做好衛星在軌的運行管理與技術支持工作,保證衛星12年工作壽命,確保北鬥系統,特別是北鬥衛星以其安全穩定的運行、連續可靠的信號、多樣優異的服務接受考驗。

北鬥加油,中國航天加油!

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精度!

遲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指揮)

今天上午,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者的代表,參加了全球服務的開通儀式,我感到無比光榮!北鬥全球系統提前完成建設,是以錢學森、孫家棟為代表的老一輩航天人科學規劃的結果,是新一代航天人奮勇拼搏的結果。老一輩航天人基於當時的條件,勇於探索、科學謀劃,北鬥系統孕育而生,同時確立了北鬥最重要的「三步走」戰略。一代代航天人以此為燈塔,在充滿荊棘的長路上,腳踏實地、大膽創新,最終讓北鬥系統走向全球,走近每一個人的身邊。這是使命的傳承,結出自信和自立的果實。

北鬥全球系統按時完成建設,離不開黨和國家的信任與支持,也離不開人民大眾的關注與認可。北鬥系統的建設之路漫漫20餘年,30餘萬北鬥人默默踐行著最初的承諾和誓言,不負使命,完美收官。

北鬥全球系統的建成不是終點,中國航天人將繼續秉承「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理念,懷揣夢想、科學謀劃、自主創新,推動我國成為航天強國,向世界展現和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精度。

砥礪前行「排星布陣」,北鬥產品實現100%國產化!

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目前已順利建成,繼承有源和無源兩種體制,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國際搜救和精密單點定位等多樣化服務。

我們北鬥導航衛星團隊以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後建成了「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系統,為建設航天強國砥礪前行。團隊牢固樹立「用成功報效祖國,用卓越鑄就輝煌」的核心價值觀,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秉承「探索一代,研發一代,建設一代」的創新思路,中國北鬥始終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志不改、道不移的堅守拼下累累碩果,實現了北鬥產品100%國產化的目標,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展開艱難的「排星布陣」,從「零」起步,刻苦攻關,自主創新,用忠誠和智慧一步步努力實現著強國強軍的「北鬥夢」,「中國夢」,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北鬥全球組網工作的全面順利完成,實現了我國導航衛星技術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式發展。這離不開黨和國家的信任,離不開錢學森、孫家棟為代表的老一輩航天人為我們打下的深深的基礎,離不開我國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太空飛行器動力學、太空飛行器環境試驗技術、空間數據系統、太空飛行器數位化設計等專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全國多家兄弟單位的團結協作,更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

我們北鬥人初心不變,將繼續向著2035年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的目標而奮鬥,打造「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讓北鬥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更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貢獻智慧和力量。太空探索永無止境,逐夢徵程任重道遠。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14位北鬥院士9位出自武漢 我國三代北鬥系統均有湖北力量
    武漢光谷是國內最早的北鬥產業基地之一,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全國北鬥領域14位兩院院士,有9位在武漢,是目前擁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最多的地區。42所高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產生了一系列北鬥科技成果。以劉經南為代表的武漢多位院士及科研人員,都曾先後服務過我國三代北鬥衛星系統建設。1993年,武漢大學校園裡便建設了國際衛星跟蹤站。
  • 北鬥閃耀世界!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閃耀世界
    從理論到上天運行,北鬥一號系統建設有多難?參加過攻關的工程師們有個形象的比喻:「簡直比登天還難。」然而,這比登天還難的工程,在中國科研人員的手中如期實現。在國家規劃的框架下,每位科研人員把自己變成了「天梯」的一根根橫木,託舉起第一代北鬥系統。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融合創新與「+北鬥」時空應用
    北鬥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國高度重視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2035年前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面向國家綜合時空體系建設,北鬥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僅需要對系統和技術持續更新與完善,也需要推動產業的全面轉型和升級。
  • 北鬥衛星建設,對比認識這一大衛星系統
    、更快、更強的發展新階段,促進中國智能信息產業的全面發展2020年,北鬥衛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作為中國重大航天工程之一,北鬥衛星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為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準時空信息服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保障,北鬥衛星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
  • 北鬥三號收官,北鬥四號已醞釀,預計2035年初步建成泛在國家時空系
    6月23日上午,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升空。2、《IT時報》記者還獨家獲悉,目前我國正在醞釀北鬥四號系統建設,向PNT(導航定位授時)方向發展,或於2035年初步建成我國泛在國家時空系統。
  • 中國北鬥,導航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鬥系統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根據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定製服務,逐漸成為人民熟知的世界品牌——2013年,緬甸農業使用了500餘臺高精度北鬥終端,這是北鬥高精度產品首次在東南亞國家批量應用於農業數據採集、土地精細管理。
  • 航天電子讓「北鬥」星光閃耀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隨著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 下一代北鬥建設已經著手
    原標題:行業應用加快推進 下一代北鬥建設已經著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近日正式開通。據透露,下一代北鬥建設已經著手,將在2035年前建設更智能、更泛在、更融合的北鬥系統,將對室內到室外、深海到深空形成立體覆蓋服務。應用道路依然漫長新聞發布會上,北鬥定位導航授時(B2b)、星基增強(BDSBAS-B1C)、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PPP-B2b)、國際搜救共5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對外發布。
  • 北鬥資訊_劉經南:北鬥下一程,奔向「星辰大海」
    「1994年我就參與了北鬥一號最初的設計、研討工作,當年北鬥一號系統建設正式啟動。」劉經南向記者回憶,1995年他主持的國家項目「GPS廣域差分技術及其應用」取得了突破,他和團隊陸續在北京、廣州、武漢以及南海西沙島礁等地開啟國內最早的「GPS廣域差分試驗」,在1000公裡~2000公裡區域內,實時定位精度可達到3~5米。
  • 北鬥資訊_北鬥如何陪伴你我生活?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也標誌著中國自主建設、開放兼容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此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
  • 為什麼要拼命研發北鬥?中國被逼急了!北鬥,關乎國家興亡
    第二年,中國啟動北鬥一號系統建設。 九年前的「兩星定位」,成為北鬥一號主方案。最開始沒衛星,項目組從其他兩個衛星計劃中,騰挪出兩顆備用衛星。 1995年,卜慶軍去哈工大招人,博士生應聘時都問了兩個問題:待遇多少?能解決住房嗎? 當時,廣州一企業正在校招,月薪五千,提供住房。最終,卜慶君連一名博士生都沒招到,只有四、五名本科生願意前往北京。 幾經周折後,團隊終有雛形。
  • 中國的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青年強則國家強 這堂課的主角是北鬥...
    杭州日報訊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發展藍圖,引領我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連日來,浙江各高校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思政課,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現浙江、杭州在「重要窗口」建設中的新風貌,尤其是在不同學科的講授中融入思政元素,讓傳統思政課別開生面。
  • 中國又添一張科技名片,北鬥全球組網後,土耳其希望加強科技合作
    北鬥三號系統的出現,讓中國成為了衛星導航領域的新巨頭,對於中國在衛星導航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土耳其方面就高度認可,並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據外國媒體9月17日報導,土耳其「土中商業促進友好協會」主席阿克佛拉特表示: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北鬥系統僅是中國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中國在其他科技領域也有了長足進步,土耳其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
  • 不屈不撓的世界北鬥
    ,標誌著中國成功突破美國GPS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高精準自主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人勇攀高峰,以務實求一流的精神,通過55顆衛星與地面雷達構成北鬥導航網,衛星平均設計壽命長達12年,超100項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無論是系統精確度,還是穩定性遠超世界其他國家水平,為中國在太空科技領域穩固取得一席之地奠定堅實基礎。目前,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高達3450億元。
  • 「北鬥+」「+北鬥」雙向發力:北鬥產業化應用正提速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2019年7月,作為衛星應用及測繪領域的唯一代表,航天宏圖成為首批登陸科創版的25家企業之一。「航天宏圖已先後參與國家環境減災衛星、高分專項、風雲衛星、海洋衛星等90%以上的重大衛星工程的頂層設計與實施,並參與了北鬥三號核心系統建設。」
  • 中國北鬥「走出去」妙招:選個老外做副秘書長
    3年的時間,在中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北鬥已經正式走出去,並於2015年落戶新加坡。截至目前,為新加坡提供位置服務的8個基站已經開建,銀行業的位置服務協議已經開始履約。   面對大好前景,苗前軍表示:「總有一天,中國北鬥將成為和高鐵一樣的國家名片。」   質疑:選個老外做副秘書長?
  • 中國北鬥,世界北鬥!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
    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中國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28nm工藝晶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構建起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