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刻,北鬥全球服務信號在無形時空傳播開來。寰宇蒼穹、星羅棋布,全球真正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中國北鬥,在21世紀、在全球融為一體、世界互聯互通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又一次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作為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站在了我國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第一梯隊,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面向全球 卓越一流
20世紀90年代,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已完成全球組網,牢牢佔據先發優勢。人們愈發強烈地意識到,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多麼重要,但當時我國經濟實力、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又趕上國外最嚴密的技術封鎖。面對內外交困的境遇,黨中央毅然決策:盡最大力量最大可能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從現實國情出發,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即便現實環境再艱難再曲折,北鬥系統也從未放棄過成為全球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的夢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多次被提出。這些重要理念,傳遞了一個世界大國助力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夙願和擔當,也為北鬥系統的世界化進程擘畫了藍圖、注入了動力。
2017年,北鬥三號系統開啟全球組網新徵程。兩年半時間,北鬥成功發射18箭30顆衛星,提前半年完成覆蓋全球、服務全球的既定目標,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組網發射新紀錄。
有人曾提出,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系統建設已打好樣板,北鬥系統模仿複製,豈不簡單?這顯然不是一個開卷命題,完全照搬美俄建設全球系統不符合中國國情。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帶動下,北鬥工程建設者在北鬥二號系統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了「混合星座構型」,創造性應用並實現全星座「星間鏈路」等全新建設理念,用最經濟的資金投入、最高效的衛星數量,實現全球範圍覆蓋和亞太性能更優,北鬥系統服務功能和性能指標實現了質的飛躍。除導航定位授時等基礎服務,還兼具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國際搜救、短報文通信等多種特色服務,全球定位精度優於10米、亞太區域優於5米,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世界一流。
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載入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史冊的光輝時刻,是中國北鬥向世界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建設卓越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兼容並蓄 合作共贏
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尤其在衛星導航領域,國際化是天然屬性,更是必然選擇。和平利用太空,深入開展外空領域的國家合作交流,這是我國一貫堅持的主張。
然而,在北鬥系統建設之初,國際合作道路走得並不順暢。由於20世紀初,最適合衛星導航的黃金頻率資源已所剩無幾,為此,國際電聯從航空導航頻段中最大限度地擠出一小段頻率,供新發展的衛星導航系統使用,但需要與相關國家及系統按國際規則協調一致,且遵循平等競爭、先佔先得的原則。這就意味著,稍晚一步、稍退一步,我國都將與建設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夢想失之交臂。
但在發展的任何時期,北鬥系統都表達出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合作的誠意和胸懷。為順應多系統融合發展趨勢,我國積極推進北鬥系統與美國GPS、北鬥系統與俄羅斯格洛納斯、北鬥系統與歐盟伽利略之間的兼容與互操作。目前,中美在星基增強、兼容與互操作等多個領域持續開展協調交流,取得多項合作成果;中俄自衛星導航政府間合作協定生效以來,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有序推進多個合作項目,就兩系統時間互操作達成共識;中歐之間也在持續深化頻率協調。
衛星導航系統是全世界公共基礎設施,北鬥始終以開放合作的理念審視和擁抱世界,用發展讓世界相信「中國願同各國共享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陸續加入北鬥「朋友圈」,成果共享、合作共贏。
作為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北鬥系統為世界導航領域發展注入了新思維、新理念、新動力。與聯合國外空司就深化衛星導航領域合作不斷達成共識,並在我國兩次成功舉辦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會議,發布「北鬥宣言」和「西安倡議」。聯合國外空司在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發射成功後,專門發來祝賀視頻,肯定北鬥系統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由北鬥系統帶到世界舞臺的,還有來自中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聯合研發、產業合作與教育培訓等。北鬥系統將積累的衛星導航經驗轉換成推進世界各國發展衛星導航應用的發展捷徑——幾年間,以中阿北鬥/GNSS為代表的北鬥中心為依託,培育了大量國際化人才,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精誠服務 造福人類
近年來,隨著服務能力的增強,北鬥系統積極融入世界事務、履行國際職責,先後進入多個國際組織標準,被國際民航組織認可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星座之一。如今,支持北鬥三號全球新信號的首個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已發布,首個北鬥船載終端檢測標準已由國際電工委員會向全球公布,國際海事組織認可北鬥系統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國際搜救組織正在對北鬥三號搭載的搜救載荷開展標準文件制定和入網測試。北鬥系統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鬥系統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根據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定製服務,逐漸成為人民熟知的世界品牌——
2013年,緬甸農業使用了500餘臺高精度北鬥終端,這是北鬥高精度產品首次在東南亞國家批量應用於農業數據採集、土地精細管理。
2015年,基於北鬥系統的高精度接收機應用於科威特國家銀行總部300米高摩天大樓建設,實現了施工過程中垂直方向毫米級測量誤差。這是北鬥首次在海外應用於高層建築監測。
2018年,北鬥系統參與馬爾地夫阿拉赫島海上打樁項目,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服務,實現海上打樁智能化監控、可視化作業、高精度施工。
不管走到哪裡,北鬥系統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新加坡,基於北鬥高精度的靜音打樁系統可進行樁點精準管理,根據導航提示快速找到鑽點位置,每個打樁點精度可達釐米級,同時大幅提高鑽機鑽孔速度。
在柬埔寨,為柬埔寨政府部門綜合規劃、國土整治監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監控等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基礎信息資料,高精度服務成為政府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電力巡線實現現場人員與管理中心雙向互動,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和危及線路安全的隱患,保證輸配電線路安全和電力系統穩定。
北鬥還帶著滿滿誠意「駛入」歐洲,在中歐班列上裝有北鬥終端的貨櫃,高精度定位導航功能讓物流更便捷,實時記錄列車及貨品的運行軌跡,定位精度10米以內,實現了傳統運輸方式的升級轉型。
目前,國產北鬥基礎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得到成功應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正積極運用北鬥系統探索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新時代,作為我國一張亮麗名片,中國北鬥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綜合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中國北鬥 導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