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

2020-12-08 騰訊網

《涼山日報》2020年6月15日2-3版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 北鬥新知」

基本組成

北鬥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空間段——由若干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等組成。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間鏈路運行管理設施。

用戶段——包括北鬥及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晶片、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設備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

「三大特色」

一、空間段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性能優勢更為明顯。

二、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

三、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功能,具備定位導航授時、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多種服務能力,系統功能高度集成,實現了集約高效。

服務性能

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全球——

空間信號精度優於0.5米;全球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

亞太地區——

定位精度優於5米;

測速精度優於0.1米/秒;授時精度優於10納秒;整體性能大幅提升。短報文通信服務。

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服務容量提高到1000萬次/小時;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單次通信能力40漢字。

星基增強服務。

按照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服務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滿足國際民航組織相關性能要求。

地基增強服務。

利用移動通信網絡或網際網路,向北鬥基準站網覆蓋區內的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

「 「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 2003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

1994年,啟動北鬥一號系統工程建設;

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系 統並投入使用,採用有源定位體制,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2003年,發射第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進一步增強系統性能。

●第二步 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2004年,啟動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

2012年,完成14顆衛星(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北鬥二號系統在兼容北鬥一號系統技術體制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第三步 2020年,將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2009年,啟動北鬥三號系統建設;

2020年將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全面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繼承有源服務和無源服務兩種技術體制,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服務,同時可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信等服務。

「 建設進展」

2019年底,完成24顆中圓地球軌道北鬥三號衛星發射,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全球服務核心星座部署完成,系統服務性能和用戶體驗全面提升,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鬥系統服務。

空間段——實現星間星地聯合組網

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成功發射了28顆北鬥三號衛星。1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構建了穩定可靠的星間鏈路。

地面段——實施了升級改造

北鬥三號系統建立了高精度時間和空間基準,增加了星間鏈路運行管理設施,實現了基於星地和星間鏈路聯合觀測的衛星軌道和鐘差測定,具備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能力;同時,開展了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的地面設施建設。

「 未來發展」

北鬥系統將持續提升服務性能,擴展服務功能,保障連續穩定運行,進一步提升全球定位導航授時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並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

「 北鬥系統標誌」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標誌由正圓形、寫意的太極陰陽魚、北鬥星、網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等要素組成。

圓形構型象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圓滿」,深藍色的太空和淺藍色的地球代表航天事業。太極陰陽魚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

北鬥星是自遠古時起人們用來辨識方位的依據。司南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導航裝置,兩者結合既彰顯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又象徵著衛星導航系統星地一體,為人們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行業特點,同時還寓意著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名字—北鬥。

網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代表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放兼容、服務全球。

「 北鬥應用」

行業區域應用

交通運輸——

截至2019年12月,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正向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遠洋航海、航空運輸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方面縱深推進,提升了我國綜合交通管理效率和運輸安全水平。

農林漁業——

農業領域,基於北鬥系統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超過2萬臺套,節約50%的用工成本;基於北鬥系統的農機作業監管平臺和物聯網平臺為10萬餘臺套農機設備提供服務,極大提高了作業管理效率。

林業領域,北鬥系統定位與短報文通信功能廣泛應用於森林防火、天然林保護、森林自然調查、病蟲害防治等。

漁業領域,為漁業管理部門和漁船提供船位監控、緊急救援、信息發布、漁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務,全國7萬餘只漁船和執法船安裝北鬥終端。

救災減災——

基於北鬥系統功能,提供實時救災指揮調度、應急通信、災情信息快速上報與共享等服務,顯著提高了災害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決策能力。已建成部、省、市(縣)三級平臺,實現六級業務應用,推廣北鬥終端超過4.5萬臺。

大眾應用

電子商務——

國內多家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貨車及配送員,應用北鬥車載終端和手環,實現了車、人、貨信息的實時調度。

智慧型手機——

國內外主流晶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鬥的通導一體化晶片。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手機有400餘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鬥定位近300款。

智能穿戴——

多款支持北鬥系統的手錶、手環等智能穿戴設備,以及學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關愛產品不斷湧現,得到廣泛應用。

居家養老——

利用「網際網路+北鬥定位+社區服務組織+醫療機構+居家養老智能服務終端」,構建智能化醫、養、服務結合的居家養老實施體系,在四川、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新疆、陝西、山西、廣東、福建、河北、山東、雲南、寧夏、江蘇、浙江等地開展實施,養老服務商已確定發展用戶達140萬左右。

國際應用

北鬥系統相關產品已輸出到100餘個國家,為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和更好的應用體驗。基於北鬥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車輛船舶監管、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

未來應用

北鬥+服務——

與傳統服務性行業深度融合,創造基於時空位置的新商態、新業態,如電子商務物流,移動網際網路金融、移動在線共享教育、分享交通等。

北鬥+功能——

北鬥+物聯網/輸電網,就不再是傳統意義的信息網絡,它更是一個物質、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泛在網,所傳遞的不僅是傳統意義的信息,還包括與人類需求相關的物質和能量傳輸的信息。

北鬥+產業——

為製造業向無場所經濟提供時空位置服務,可從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以及產品遠程感知去運控的全流程對傳統產業進行空間共享。

北鬥+技術——

與傳感器、多種無線通信、微電機其他定位方式等技術融合,室內外多傳感器融合,可為各行業提供泛在、智能的時空位置服務。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第一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70年,於1982年投入使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經成為世界十大發射中心之一,開創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若干第一。

——1984年6月8號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1986年2月1號,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

——1990年成功發射我國承攬的第一顆商務衛星亞洲一號,亞洲一號是美國休斯公司製造。

——2007年10月24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開啟了我國月球探測之旅。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探月之旅

2007年10月24日,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託舉著嫦娥一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月之旅。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嫦娥二號完成了一系列工程與科學目標,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嫦娥二號工程隨之收官。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嫦娥三號」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我國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是從2004年啟動的,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而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就是要進行其中的第一步——繞月飛行。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外星(部分)

1990年4月7日,「亞洲一號」衛星;

1992年8月14日,澳星B1;

1994年8月28日,澳星B3;

1995年11月28日,亞洲二號;

1995年12月28日,艾科斯達1號;

2007年5月14日,「奈及利亞1號」衛星;

2008年10月30日,委內瑞拉一號通信衛星;

2011年8月12日,巴基斯坦通信衛星;

2009年8月31日,印度尼西亞「帕拉帕-D」通信衛星;

2013年12月21日,玻利維亞舉通信衛星。

來源:涼山日報

審核:宋明 編輯:陳夢莉

大涼山

涼山對外宣傳平臺

政府新聞發布平臺

相關焦點

  • 厲害了中國的北鬥,世界一流!服務全球
    說起北鬥,人們首先想到是實時導航和快速定位,其實除此以外,北鬥還具備高精度定點定位、快速精確測量等特色功能,甚至已經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空間中,新冠病毒肆虐時期,為神速建造武漢火神山醫院,北鬥人聞令而動,奔赴火神山醫院工地,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用北鬥人的話來說:北鬥應用只受想像力限制。
  • 中國北鬥,導航世界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刻,北鬥全球服務信號在無形時空傳播開來。寰宇蒼穹、星羅棋布,全球真正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中國北鬥,在21世紀、在全球融為一體、世界互聯互通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又一次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
    在國際上有一個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俱樂部,有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鬥COMPASS。在北鬥系統廣泛應用之前,我們的手機、汽車大都使用GPS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美國GPS幾乎佔了壟斷地位。GPS是個好東西,對人們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汽車和手機導航就非常重要,人們告別了在紙制地圖上找路的歷史。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網友點讚「北鬥三號」開通,致敬科技工作者,表示將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北鬥,成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中國北鬥開啟了服務世界、造福人類的新徵程。「北鬥,成了!」
  • 不屈不撓的世界北鬥
    ,標誌著中國成功突破美國GPS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高精準自主導航系統的國家。26年爬坡過坎,摸石過河,終成北鬥,國之大器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繼奮鬥,星耀蒼穹之下是萬萬國人的不屈之心。當前世界經濟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深度影響,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國際貿易投資銳減,大宗商品市場動蕩。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料萎縮5.2%。疫情衝擊之下,國際市場的不穩定性,讓經濟全球化遭遇回頭浪和逆風潮。覆巢之下,國內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
  • 北鬥閃耀世界!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歡呼與高歌!為了這一刻,北鬥人付出了太多,中國付出了太多。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
  • 北鬥閃耀世界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歡呼與高歌!為了這一刻,北鬥人付出了太多,中國付出了太多。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
  • 北鬥閃耀 點讚新時代北鬥精神
    北鬥閃耀北鬥系統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為了普及科學知識,堅定科學和文化自信,增強未成年人國防意識,激發愛國主義情感,8月18日上午,臨淮路社區組織轄區兒童開展以「北鬥閃耀 點讚新時代北鬥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題教育活動。
  • 兼容共用,北鬥與世界攜手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歐盟伽利略系統,是被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認可的GNSS四大核心供應商。在ICG框架下,國際導航界也積極主動倡議各系統兼容共用,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 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北鬥衛星「兩總」這樣說
    且聽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北鬥導航衛星部分「兩總」怎麼說——>李祖洪(北鬥衛星工程原副總設計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級顧問)要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發展理念發揚光大、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解決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用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中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北鬥系統,建成之後主動向世界開放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袁元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中國北鬥 為全球指路
    2020年7月31日上午,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歷史性時刻,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鬥星。」自古以來,北鬥星就如星空中的一座燈塔,幫助中國人辨別方向。
  • 四位參與北鬥建設的「老總」:讓北鬥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
    要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發展理念發揚光大、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解決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用、用好的問題。我們將大力弘揚北鬥精神,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做好空間段的各項工作,確保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長期穩定運行,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優異性能展現到極致,以實際行動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北鬥璀璨》
    *公元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作詞:zhrm伴奏:鑼 鼓浩瀚宇宙遨遊著日月星辰探索宇宙多少顆人造衛星繁星點點閃爍著明亮眼睛仰望星空夜色美抒發豪情造福人類人造衛星宇宙翱翔應用衛星數量最大種類繁多北鬥系統組網成功歌聲飛揚服務人類用途廣泛無限希望中國航天迎難而上不辱使命
  • 北鬥的「世界領先」是如何煉成的?
    27年後,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舉行,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三代中國北鬥人,用27年的青春和血淚,為全人類提供了「中國方案」。現在世界上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為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Galileo)和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網友點讚「北鬥三號」開通,致敬科技工作者,表示將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 「北鬥,成了」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中國北鬥開啟了服務世界、造福人類的新徵程。 「北鬥,成了!」以簡單4字為題,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第一時間報導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的消息。
  •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答疑:中國的北鬥,牛在哪兒?
    作為我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始終秉承「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的發展理念,服務全球,造福人類。那麼,中國的北鬥,到底牛在哪?
  •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專家曹衝:北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2018年11月19日,中國建成由19顆北鬥導航衛星組成的基本系統,並於當年年底提供全球服務。2019年,中國又完成了7箭10星的發射。2020年6月前,中國計劃再發射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中國衛星導航產業以北鬥系統為核心驅動力,由亞太地區逐步拓展到「一帶一路」區域,最終將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應用服務。
  •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驕傲
    2020年6月23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階段收官星發射圓滿成功。20年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4顆北鬥試驗導航衛星、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太空布局中國導航星座。
  • 「北鬥+」「+北鬥」雙向發力:北鬥產業化應用正提速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北鬥應用走近你我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珠峰,他們用專業與勇氣為我們實現了世界新高度的精準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