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青年強則國家強 這堂課的主角是北鬥...

2020-12-04 瀟湘晨報

杭州日報訊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發展藍圖,引領我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連日來,浙江各高校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思政課,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現浙江、杭州在「重要窗口」建設中的新風貌,尤其是在不同學科的講授中融入思政元素,讓傳統思政課別開生面。今起,走心的思政課特別推出學科思政系列課堂。

「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近日,杭州師範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師大青博」講師團成員胡潭高,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題,給160餘名師生講了一節生動的「思政課」。

課堂實錄

30多萬人參與自主研發神器

夜幕垂簾,華燈初上,杭師大恕道報告廳座無虛席。37歲的胡潭高,戴著一副無框眼鏡,一登上講臺,他便激情開講。

2020年7月1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星耀全球中國北鬥,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一款導航系統。它的成功,代表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後第三個擁有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也是僅次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擁有覆蓋全球導航的國家。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導航?」「北鬥導航的前世今生」「北鬥導航的兩大『絕活』」和「北鬥導航就在我們的身邊」,胡潭高從四個部分講述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彰顯了大國實力。

「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建成衛星導航系統。」胡潭高梳理了三件驚心動魄的事情,回答了為什麼要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他說,全國投入30多萬人、覆蓋400多個研究單位、用26年,在眾人齊心協力下,才精心設計出這樣一張「天羅地網」。

談到北鬥的「絕活」——短報系統時,胡潭高舉例說:「當你們在亞丁灣某海域被海盜劫持,你可以發一句『救救我』,這幾個字就能透露精準地理位置,從而救了你的命。也就是說,具備這個功能後,無論海洋沙漠,甚至世界上任何地方,你都有機會被救。」

「胡老師的課很『燃』,讓人聽了充滿熱血。」該校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大二學生葉素瑤說,她之前了解過北鬥導航,但只停留在模糊的表面,而胡老師的課,把北鬥講「活」了,讓人感覺北鬥有人情味兒,有了生命。「北鬥就像一個人,在科學家的精心培育下,慢慢成長變成中國人的驕傲。」

北鬥點亮了我們未來的生活

當北鬥導航全部建成以後,對國家產生什麼影響,給未來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毫無疑問,隨著全面完成,北鬥導航的實用化將顯著提升。據介紹,北鬥已出現在許多領域中,比如漁船、海上執法船等,通過該系統的災害預警已經累計拯救了上萬人。還有,很多國人以為手機無法使用北鬥,其實並不是,當前眾多國產品牌智慧型手機,已經搭載了北鬥導航系統,可以在手機設置自行切換。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銷售的智慧型手機中,有300多款支持北鬥定位,而今年第一季度入網的新款國產手機也有75%支持北鬥定位。北鬥是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的技術,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國內成本。

「北鬥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胡潭高說,該校地理信息系專業學生感受很真切,他們可以在安全監測、防災減災應急救援、智能駕駛、測繪地理信息、電力調度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廣泛使用北鬥。

業內專家認為,北鬥導航的時空信息服務能力,還應該發揮更獨特的功能。以人工智慧為例,像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製造,重點在於其基於視覺的感知系統的研製。而能夠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的北鬥,能夠解決無人駕駛中時空感知問題。

北鬥應用蘊藏著無限商機。比如老百姓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北鬥導航就可以應用於食品的溯源,讓大家購買後吃得放心。還有,在智慧交通領域,北鬥導航可以讓每個司機知道堵點在哪裡,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

「北鬥產業大有可為,為國家的北鬥應用推廣貢獻更多力量。」胡潭高打趣說,你們是馬雲的學弟學妹,具有杭師大創新創業的基因,投身這一領域,說不定能成就另一個馬雲。這番話,引來學生熱烈鼓掌。

思政心語

我從事的是衛星遙感應用研究,也是國家眾多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員,我深刻感受和見證了北鬥系統和高分系列衛星的發展過程,對於發展過程中的人和事有著切身的體驗和感觸。所以,結合我的專業特長,我用更通俗更「接地氣」的方式把北鬥的故事分享給學生們,讓更多的學生走近北鬥、了解北鬥,為北鬥自豪。——杭州師範大學 胡潭高

思政點睛

科技興則民族興 科技強則國家強

在胡潭高的講座上,他提到了孫家棟院士曾說過的話——中國的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實際上是由年輕人來決定。

國家強大離不開強大的科技支撐,而強大的科技支撐關鍵就在於青年學生。正所謂,青年強則國家才會強。

胡潭高是杭師大遙感地學系青年教師,目前在杭州他主持的三個項目已經具體落地,一個是用衛星遙感動態監測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的生態環境變化情況,另外兩個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城市內澇風險。

科技強國,人人出力。胡潭高說,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就是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像他這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努力科研創新,並把自己在科研過程中的感悟和國內外本行業最新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的學生們。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導航比GPS強在哪裡?美國專家: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其實,現代科技跟從前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說實話,以前的時候,科技的研究方向不算特別多,因此各個國家發展的方向說白了也都大同小異。但現在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整個世界打造的更加美好。
  • 20年後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的?發達還是落後
    對於人類而言,20年的時間可能是其美好的青春歲月;對於一個動物而言,20年的時間可能是匆匆而過的一生時光;對於一個國家而言,20年的時間,不過是其發展進程中的轉眼一瞬。你或許可以預見20年後自己的容顏變化,不知是否想過20年後的國貌變化呢?城市化成為「主角」:在未來20年,我國城市化趨向將成為社會前進的主角,人們打造更多城市化空間,鋪設更多現代化基礎設施。
  • 九張圖告訴你:中國北鬥就是這麼強!
    20年彈指一揮間,而如果從北鬥系統正式啟動開始,已經過去了26年,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鬥到底有多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特意製作了九張圖,看完你就全懂了!20年來,中國成功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包括4顆北鬥試驗導航衛星、55顆北鬥導航衛星,終於在太空布局中國導航星座。
  • 空管發展新趨勢:強安全 強效率 強智慧 強協同
    在此背景下,「2020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科學技術交流會」於9月15~1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建設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同的現代化空管系統」為主題,通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技術論壇的平臺,營造技術交流、合作創新和協作發展的良好環境,致力於促進民航空管技術的發展,為民航空管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
  • 北鬥衛星受到強幹擾,幸好此人力挽狂瀾,再創震驚世界的AR技術!
    但世界上能發射導航衛星的國家就那麼幾個,所以導航衛星也成為一個國家國防的重要標準。如果沒有自己的導航衛星,那就需要藉助使用其他國家的,這就會變得束手束腳,受制於人。如果不能擺脫這樣的束縛,就會一直處於劣勢。
  • 印度專家首次體驗中國科技,不禁感慨:北鬥導航比GPS強太多!
    其實,現代科技跟從前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說實話,以前的時候,科技的研究方向不算特別多,因此各個國家發展的方向說白了也都大同小異。但現在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整個世界打造的更加美好。
  • 日媒感嘆:中國北鬥系統已經超越美國的GPS成全球第一,它到底強在...
    侵刪 我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於2000年,試驗成功,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同年的北京奧運會,在北鬥衛星的服務下更是為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大國風範,可以說北鬥衛星的自試驗以來,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奠定基礎。
  • 中國實力當真被高估?印度青年:「中國軍隊比印度強」就是誤解
    此前,印度媒體在網上發起了這樣一份調查:「中印兩國軍事實力孰強孰弱?」對於這個問答,50%的民眾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比印度要強大的多,並表示這是客觀事實。然而對於一些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印度青年來講,這個答案是不能接受的,他們甚至表示:印度人普遍高估了中國,「中國軍事比印度強」就是誤解。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更強的「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生活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秦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日前在此間說,「北鬥」將變得更強,應用將越來越高智能、高安全和高效益。「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應用。楊長風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說,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今年7月底正式開通基礎上,我國將逐步使時空基準統一到「北鬥」和「北鬥」坐標系,並通過其溯源到國家和國際標準。
  • 北鬥組網成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意義何在?北鬥真的強於GPS嗎?
    (3顆)我們本次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的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中國的北鬥最特別之處也是這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聊聊這個衛星!高中的時候,大家都應該學過這個式子吧,這是衛星繞地球周期的公式。
  • 楊長風:更強的「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生活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 秦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日前在此間說,「北鬥」將變得更強,應用將越來越高智能、高安全和高效益。「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應用。楊長風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說,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今年7月底正式開通基礎上,我國將逐步使時空基準統一到「北鬥」和「北鬥」坐標系,並通過其溯源到國家和國際標準。
  • 北鬥組網成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意義何在?北鬥真的強於GPS嗎?
    (3顆)我們本次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的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中國的北鬥最特別之處也是這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聊聊這個衛星!高中的時候,大家都應該學過這個式子吧,這是衛星繞地球周期的公式。
  • 北鬥導航正確決定,實現全球覆蓋,未來我國的科技也會越來越強大
    前不久,日本媒體就對我國讚賞有加,稱中國北鬥系統已經世界第一,在130個國家超越GPS。中國 Tiangong-1 空間站繞地球運行的模式。3d 渲染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實時為各類用戶提供精準、可靠的全方位服務,提供的位置也將更精確,目前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克服了技術難題,實現全球覆蓋,未來我國的科技也會越來越強大。
  • 【熱點解讀】為什麼說「北鬥未來的應用只受想像力的限制」?
    北鬥以「國之重器」之名扛起「利國利民」之責,充分彰顯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品質。對話專家,權威解讀——為什麼說「北鬥未來的應用只受想像力的限制」?北鬥和5G的融合,就像中國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兩個重要標誌,會給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巨大的革命性變化,我們也期待北鬥和5G的融合能夠為全世界其他國家提供更多的借鑑和幫助。隨著國際標準快速推進,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首個5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已成功立項。
  • 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強,2600座地面站,助推北鬥實現釐米級精度導航
    經過幾十年的砥礪前行,中國獨立建設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在近日建成,並開始提供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訊號。而由於歐洲的伽利略還未完全建成,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因缺乏維護,早已不能信號全球覆蓋。也使得中國成為目前全球除美國之外,第二個真正擁有全球導航系統的國家。
  • 直觀對比,全球組網的北鬥有多強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 實習生 謝雁冰 傅中行)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意味著繼美國GPS之後,北鬥成為另一個為全球提供高質量導航定位服務的系統。記者通過梳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網及公開資料,還原北鬥系統到底強在哪?
  • 北鬥系統的未來
    同時由於設計時間晚於北鬥三號,所以精度更高、壽命更長、抗幹擾能力更強,據說還有「定向關閉」功能。可以想見,北鬥系統未來在這些方面必然繼續升級。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北鬥三號全球組網並不是中國衛星導航技術的終點,而只是一個開端。先說功能升級。
  • 北鬥衛星組網的核心部件,中國選擇了氫原子鐘,那他到底強在哪?
    我國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在這方面是比較薄弱的,但是現代社會恰恰就需要這樣的一些發展,所以即使難以達到也必須去完,前不久我國發射了很多顆衛星,就是為了完成北鬥系統的一些數據獲得。但是在發射的過程當中,人們發現這樣的一些舉措逐漸停止了,最後究竟是為什麼呢?
  • 為中國航天和航天人點讚!九張圖告訴你:中國北鬥就這麼強
    中國北鬥到底有多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特意製作了九張圖,看完你就全懂了!20年來,中國成功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包括4顆北鬥試驗導航衛星、55顆北鬥導航衛星,終於在太空布局中國導航星座。),具有中國特色的混合星座布局,既能實現全球覆蓋、全球服務,又可為亞太大部分地區用戶提供精度更高的服務。
  • 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強?
    因而,無論是事關國家國防安全,還是導航應用市場的巨大商業利益,中國都必須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這個領域不會存在真正意義的國際合作。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先後建立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日本、印度建有區域衛星導航系統,這幾個國家/地區都把相應系統作為發展中的重中之重,意義可見一斑。二、為什麼北鬥有三種軌道?